2023年12月13日发(作者:呼叫转移设置)
智慧建造综述
一、“智慧建造”的来历
国内关于 “智慧建造”,较早地可追溯到2010年杨宝明博士于《中国信息化》上发表的“走向低碳时代的智慧建造”[1]一文,但是由于当时互联网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水平有限,工程建造行业对“智慧建造”理念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因此2010年前后的数年里,众多研究者对于“智慧建造”的探究多处于摸索阶段,对于“智慧建造”的认知和界定更是存在较大的差异。
“智慧建造”作为一个核心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被国家、政府、工程行业大力支持和积极推进,则主要归功于2013年德国提出的“工业4.0”战略[2]和2012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提出的“工业互联网”战略[3]。其中,德国“工业4.0”尤为关键,它推动了《中国制造2025》[4]这一战略行动纲领的实施。
德国工业4.0是指利用物联信息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简称CPS)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所以工业4.0也被认为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即智能化时代。而《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发展,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加快实现工业智能化,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2]。建筑工业的本质就是工业。《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推动了工程行业引入“智能建造”、“智慧建造”的发展理念,逐渐明确了智能化、智慧化的发展方向。
不过,在德国工业4.0出现之前,智能化发展理念已经逐渐被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员所关注。随着IBM于2008年和2010年先后提出了“智慧地球”[5]概念和“智慧的城市”[6]愿景,智慧理念开始走向世界,走进中国。2012年,“互联网+”[7]理念的提出更是为不同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机遇,这其中自然也是包括工程建设行业。“互联网+”模式的进入让工程建造的信息化进程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也为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随后,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8]中提出了“建筑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发展目标。
接着,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9]中也明确了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筑产业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的发展意见。
在利好的政策环境和势不可挡的智能化发展趋势的市场环境下,国内工程行业开始了“智慧工地”、“智慧建造”、“智能建造”、“数字建造”、“智慧建筑”等一系列以“智慧”和“智能”为主题特色的工程技术尝试和实践。
二、什么是“智慧建造”
自2015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纲领、2016年发布的《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和2017年发布的“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实施以来,各工程行业专业人员对“智能建造”和“智慧建造”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并对“智能建造”和“智慧建造”提出了更为学术的界定和描述。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先生在中国测绘学会2018学术年会上接收采访时,解释道:“所谓智慧建造就是要把建设中的设备、材料、人员等管理对象借助物联网和BIM技术,实现互联互通与远程共享,通过信息化测绘、数字化施工、智能化监测等手段完成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10]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马智亮教授,在《施工技术》期刊上发表的“走向高度智慧建造”一文中指出:智慧建造意味着在建造过程中充分利用智能技术及其相关技术,通过建立和应用智能化系统,提高建造过程智能化水平,减少对人的依赖,实现安全建造,并实现性能价格比更好、质量更优的建筑。其目的也意味着智慧建造将带来少人、经济、安全及优质的建造过程;智慧建造的手段即充分利用智能技术及其相关技术;而智慧建造的表现形式即应用智能化系统。[11]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先生在中国建设报中发表了“智能建造推动建筑产业变革”一文,文中提出:“所谓智能建造,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程建造融合形成的工程建造创新模式:即利用以‘三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和‘三算’(算据、算力、算法)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实现工程建造要素资源数字化的基础上,通过规范化建模、网络化交互、可视化认知、高性能计算以及智能化决策支持,实现数字链驱动下的工程立项策划、规划设计、施(加)工生产、运维服务一体化集成与高效率协同,不断拓展工程建造价值链、改造产业结构形态,向用户交付以人为本、绿色可持续的智能化工程产品与服务。”[12]
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王同军在《中国铁路》期刊上发表的“中国智能高铁发展战略研究”一文中,指出:“智能建造以BIM+GIS技术为核心,综合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的工程建造技术相融合,通过自动感知、智能诊断、协同互动、主动学习和智能决策等手段,进行工程设计及仿真、数字化工厂、精密测控、自动化安装、动态监测等工程化应用,构建勘察、设计、施工、验收、安质、监督全寿命可追溯的闭环体系,实现建设过程中进度、质量、安全、投资的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推动高速铁路建设从信息化、数字化走向智能化。”[13]
综上来看,现阶段,对于“智慧建造”和“智能建造”的区分还没有较为明确的区分,不同行业的工程专业人员对“智慧建造”和“智能建造”也尚未达成共识,两者之间的区别度不大,且容易混淆。不过,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龚剑在2019第三届中国BIM经理高峰论坛上所作的关于“数字化建造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报告中给出了一种参考解答:智能建造是数字化、模块化、网络化、机械智能等的集成和深度融合,而智慧建造是智能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所以,在当下智能化建造发展的初级阶段,“智慧建造”和“智能建造”的含义是相似的,即在工程建造全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其他相关技术,建立智能化系统,将建设中的设备、材料、人员等工程要素进行互联、互通以及远程共享,并进一步通过全方位感知、网络化交互、可视化认知、高性能计算以及智能化决策等功能,实现数字链驱动下工程全寿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和一体化集成服务,以及工程各参与方的高效率协同,提高建造过程的智能化水平,减少对人的依赖。
不过,也有研究者认为“智慧建造”的内涵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智慧建造着眼于建设项目产生的整个过程,包括工程项目立项、设计、施工阶段,每个阶段都通过新兴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来完成的工程建设活动。而狭义的智慧建造着眼于工程项目的建造阶段,旨在以BIM、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为技术支撑来实现整个工程建造过程的信息化与智慧化。[14]
三、国内“智慧建造”的发展现状
就目前“智慧建造”技术的实践应用来看,“智慧建造”所涉及的技术有很多,涵盖了计算机、通信、传感器、云计算、人工智能、图像图形、电磁波、机械、电气、自动化、光学、热学等众多专业领域,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具体技术或产品包括:BIM[15]-[28][60]-[65][68]、GIS[22][24]、全息投影[29]、倾斜摄影[22]、信息化软件平台[25]-[28]、VR[30][31][63]-[65]、预报警系统[32]、视频监控[25][33]、无人机监控[22][61][62]、物联网技术[34][35][60]、5G[36]、云计算[37]、区块链[38]、人脸识别[39][67]、神经网络模型[40][41]、机器学习[42][43][44]、监测系统[25][45][59]、门禁系统[46][47]等。 但是,受限于各类技术的发展水平不高、不同行业的工作模式差异较大以及当下的市场环境复杂等因素,智慧建造目前还处于广泛的探索尝试的发展阶段,其技术应用或产品应用较为分散,部分技术或产品应用成熟度相对较高(如BIM、GIS、物联网等),还有部分技术或产品成熟度较低或应用范围还有待拓展(如全息投影、人脸识别、5G等)。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毛志兵先生结合多年的工程经验后,认为:
“近年来,我国智慧建造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
智慧建造基础理论和技术体系建设滞后,过于侧重技术追踪和引进,基础研究能力相对不足,基础软件等卡脖子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此外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力度不够,原始创新匮乏;
智慧建造中长期发展战略缺失,技术路线图还不清晰,国家层面对智慧建造发展的协调和管理尚待完善;
高端智能建造装备对外依存度较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主要体现在缺乏先进的传感器等基础部件,精密测量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智能化嵌入式软件等先进技术对外依赖度高;
信息化和自动化的‘两化’融合还不足,低端CAD软件和企业管理软件得到很好的普及,但是应用于各类复杂产品设计和企业管理的智能化高端软件产品缺失。”[48]
1、设计
在设计阶段,智慧建造技术的核心应用就是BIM技术。而BIM技术的出现无疑给设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变革的机遇,同时,也为工程建设的其他阶段提供了巨大的技术支撑。
CAD 2D制图技术虽是设计工作的主流支撑,但是随着工程建造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平面设计图纸已逐渐无法满足现场工程人员对于快速准确理解设计和快速交流共享的需求了。而BIM提供的3D视觉工程技术提供了高效可视化的结构界面,更好地展现了工程师的设计创意,有助于各类工程参与人员对于设计的快速准确理解和沟通[49]。另外,BIM技术还提供了协同设计[18][19]、碰撞检查[25]、模拟施工[21]、工程量统计[25]等功能支撑,优化了设计模式及设计过程,为设计质量提供了保障。
近几年,城市轨道交通设计中,有研究者开始了BIM三维协同设计模式在地铁车站设计中的探索应用(如北京地铁7号线百子湾站[18]、成都地铁4号线二期东三环站[19]),即集合建筑、暖通、机电等主要专业的设计团队,合作完成设计模型的搭建,最终也基本实现了协同设计模式的成功应用。但是协同设计也存在着设计人员BIM经验不足、BIM相关技术标准不完善、硬件设备要求较高、软件本身与国内存在差异等问题,阻碍了BIM技术广泛的工程应用。
2、施工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工程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过程中为了实现效率的飞跃、质量的拔升、成本的优化、安全的保证,作业人员越来越多地使用了智能化设备,包括智能数控钢筋设备[50]、智能预应力张拉压浆设备[51]、塔吊限位防碰撞系统[25][45]、机电设备自动化[52][53]、测量机器人[54]、智能安全帽[55]、自动浇筑衬砌台车[56]、建筑机器人[57]等。
这些智能设备或新工艺方法的使用和推广,确实为施工现场带去了更高的作业效率、更少的人力投入、更好的材料构件质量、以及作业人员更高的安全保障。如,甬台温高速公路翁垟高架桥钢筋采用智能数控自动化设备加工钢筋后,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50];上海世博会绿谷项目采用塔吊智能监测系统后,有效预防了违章操作、违章超载、斜拉斜吊等操作行为[45];新建贵南高铁大方山隧道采用了“自动浇筑衬砌台车”后,也有效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升了衬砌质量[56]等。
但是由于国内工业化程度相比之国外先进工业国家而言,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多数施工设备还未达到自动化程度,现场作业还未摆脱对人力的依赖,距离实现智能化还有很长的距离。另外,新设备的成本投入、配套技术人员的培训投入、新设备引入后的管理模式、旧设备的折旧成本等问题也同样会对使用单位造成一定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3、管理决策
智慧建造中的管理决策不同于传统,它具备更高水平的信息化、智能化和智慧化。随着研究人员的深入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不断实践,逐渐形成了以独立的管理系统、多功能融合的管理系统、综合管理平台等新技术为特色的新型管理模式。
(1)独立的管理系统
独立的管理系统是在缺少统一集成平台的情况下,各独立存在的、具备完成稳定功能的子系统。如门禁系统[46][47]、视频监控系统[25][33]、BIM平台[15]-[28]、环境监测系统[58]、设备或结构监测系统[26][59]、安全管控系统[25]等。
独立单一的系统多来源于市场上技术相对成熟的既有产品,这类系统的应用可以快速响应工程实际需求,实现有效的价值落地,为工程建设提供丰富多样的管理内容和管理模式。如,北京地铁7号线东延01标段应用劳务实名制一卡通信息系统管理务工人员,实现了务工人员工作状态信息实时传送,方便了项目部管理人员科学有效地进行劳务管理[20]。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南延1标项目部安装了环境在线监测系统,自动监测噪声、扬尘、PM2.5、PM10等数据,并通过GPRS与各级环境污染源监控中心无缝对接,将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有效降低,实现文明施工[58]。重庆轨道交通九号线使用了安全风险监控管理信息系统,并通过此平台直观了解到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方便了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工作。
不过,独立管理系统之间兼容性较差,很难直接统一使用,当现场应用的管理系统过多时,多系统之间的切换也会给作业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负担,导致工作效率的降低。而且,施工过程中多会遇到复杂的技术问题或管理问题,单一系统很难直接解决,这样也是无法满足现场的工作需求。另外,现有的部分系统依旧存在功能不稳定、功能缺失、自动化程度较低、智能化水平较低等技术问题,距离智能化管理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
(2)多功能融合的管理系统
鉴于独立的管理系统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上存在明显的缺陷,一些研究者开始了将部分管理系统局部融合的尝试探索,以实现多系统联合响应的技术突破,主要包括BIM5D[21][25]、BIM+GIS[24]、BIM+物联网[23][60]、BIM+无人机[22][61][62]、BIM+VR[63][64][65]、质量+安全管控[26]、GIS+安全管控[66]、视频监控+人脸识别[67]、云计算+物联网[68]、劳务实名制+视频监控[69]、RFID+安全管控[23][55]等。
如,重庆仙桃数据谷三期项目一标段采用了BIM 5D技术,不仅提前发现了设计问题,避免后期返工,还对项目进度和材料物资管理的使用周转进行了有效的管控,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成本,实现了精细化管理[21]。深圳地铁8号线某标段应用了无人机倾斜摄影辅助BIM+GIS技术,进行了地质变化预报预警,随时随地监控三维可视化进度进展,保证了施工质量,提高了施工安全[22]。广州地铁某线在轨行区安全管理工作中加入了BIM+RFID的人员定位技术,提高了现场的工作效率,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成本[23]。
但是多系统的结合也存在较多弊端。首先,新系统部分还处于研发阶段,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系统不稳定、设备不匹配、功能满足不了预期等情况。例如,系统平台结合了GIS系统和BIM系统,使其存储了大量的信息,显示困难,易造成系统奔溃、网页刷新慢、模型更新不出来、数据录入读取存储慢等情况[24]。其次,新技术的研发有可能会伴随着产品成本的增加,导致整个工程成本的增加。另外,新系统的操作者可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才能真正实现系统的稳定运作,这样也会给工程的工期和成本管控带来一定的压力。
(3)综合管理平台
不同功能的系统本就存在较大差异,要想实现系统功能的协同工作,还要经历一个不可缺少的研发过程,所以综合管理平台的应用逐渐被工程专业人员所关注。所谓综合管理平台,就是为便于工程管理人员的统一管理,提高各参与方的协同工作效率,将施工现场涉及的人、机、料、法、环等多种管理要素以及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等多个管理目标集成于一体,形成统一的、共享的、可协同操作的信息化工作平台。
“智慧建造”管理平台可以包括劳务实名制管理子系统、工地门禁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设备或结构监测子系统、环境监测子系统、BIM子系统、GIS子系统、安全管控子系统、物资材料管理子系统等多元组成部分,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相应的功能进行集成开发,形成适应性较强的管控平台。目前,智慧工地的建设逐渐采用综合管理平台的模式,将各个智能子系统集成于一体,以提高工地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就采用了智慧工地信息化管理平台,集成了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可视化安防监控系统、塔式起重机防碰撞系统、施工环境智能监测系统、BIM5D平台、安全管控平台,为项目实现信息化、精细化、智能化管控提供支撑[25]。武汉地铁、广州地铁七号线、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等也分别使用了“互联网+”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平台[26]、施工信息化管理平台[27]、项目协同平台[28]等工具,提高了质量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加快了各方的运作效率,提升了数据的使用价值。
综合管理平台的使用优势虽然明显,但是相应的投入也是巨大的,技术缺陷也是客观存在的。首先,高性能的综合管理平台为参与系统平台运行的硬件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的设备设施已无法满足现场流畅稳定使用的需要。其次,各个不同的子系统互不兼容,要想实现其完美的协同工作,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系统开发、体系标准制定、算法开发等技术研发工作。另外,综合管理平台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工程参与各方的工作模式,协同过程中,各方的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工作内容等方面与传统的工作内容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缺少相应的完善的参考标准的情况下,各方参与人员还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协调和培训,其协同工作效率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总的来说,国内“智慧建造”技术的探索实践多集中在工程管理工作中,而设计和施工设备的研发应用相对较少。由上述各类技术的研究应用情况来看,BIM技术无疑成为了探索尝试的核心热门,部分二次开发的专业系统和综合管理平台也均是在BIM平台的基础上构建的。另外,虽然“智慧建造”技术的研究应用如爆发式增长,但是部分技术水平较低,还不具备较好的智能化水平,实际应用过程能够达到的效果有限。还有,使用者对于“智慧建造”技术的理解还不够充分,各类技术的应用较为分散,加之使用过程中缺少统一的参考标准,造成了“智慧建造”模式的推行无法完全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使其产生了较大的心理落差。
四、国外“智慧建造”的发展现状
国外智慧建造技术的发展与国内不同,发达国家目前还没有所谓的“智慧建造”的概念,国外智慧概念多用于“智慧城市”[70]、“智能铁路”[71]、“智能建筑”[72]-[76]等以行业为主体的领域。与“智慧建造”相似的技术理念多较为分散化、具体化,如BIM技术[77]-[79]、物联网[80]、智能机器人[81]、计算机集成建造[82]等。
五、参考来源
[1] 杨宝明. 走向低碳时代的智慧建造[J]. 中国信息化, 2010(19): 70-71.
[2] 百度百科——工业4.0,/item/%E5%B7%A5%E4%B8%9A4.0/2120694?fr=aladdin
[3] 百度百科——工业互联网,/item/%E5%B7%A5%E4%B8%9A%E4%BA%92%E8%81%94%E7%BD%91/8413475
[4] 百度百科——《中国制造2025》,/item/%E4%B8%AD%E5%9B%BD%E5%88%B6%E9%80%A02025
[5] 百度百科——智慧地球,/item/%E6%99%BA%E6%85%A7%E5%9C%B0%E7%90%83/1071533
[6] 百度百科——智慧城市,/item/%E6%99%BA%E6%85%A7%E5%9F%8E%E5%B8%82
[7] 百度百科——互联网+,/item/%E4%BA%92%E8%81%94%E7%BD%91%2B
[8]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 2016.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2017.
[10] 中国测绘网. 独家专访 刘先林院士畅谈“智慧建造”新概念. 2018-09-29.
/s?id=18177630&wfr=spider&for=pc
[11] 马智亮. 走向高度智慧建造[J]. 施工技术, 2019, 48(12): 1-3.
[12] 丁烈云. 智能建造推动建筑产业变革[N]. 中国建设报, 2019-06-07(008). [13] 王同军. 中国智能高铁发展战略研究[J]. 中国铁路, 2019(01): 9-14.
[14] 赵敬忠. 基于智慧建造的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精细化管理研究[D]. 兰州理工大学, 2019.
[15] 吴守荣, 李琪, 孙槐园, 王军战. 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与研究[J]. 铁道标准设计, 2016, 60(11): 115-119.
[16] 辛佐先.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模式研究[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4, 17(08): 23-27.
[17] 蔡蔚.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与探索[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4, 17(05): 1-4.
[18(18+)] 冀程. BIM技术在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4,
10(S1): 1663-1668.
[19(19+)] 杨骐麟, 文志彬, 杨万理, 吴龙旺, 王宁, 王广俊. 一种基于BIM的可视化协同设计新方法[C]. 中国图学学会BIM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全国BIM学术会议论文集. 中国图学学会BIM专业委员会: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数字出版中心, 2016: 139-145.
[20(25+)] 张元春, 赵富壮, 刘雪峰, 郭铁军. 信息化助力地铁“智慧工地”建设[J]. 市政技术, 2018, 36(05): 235-238.
[21(29+)] 刘德富, 彭兴鹏, 刘绍军, 周小冬, 张先龙, 陈国清. BIM5D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 施工技术, 2017, 46(S2): 720-723.
[22(30+)] 程永志, 马强, 张磊刚. 无人机倾斜摄影辅助BIM+GIS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 施工技术, 2018, 47(17): 1-5+17.
[23(31+)] 孙有恒. 基于BIM+RFID的人员定位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轨行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 2017.
[24(32+)] 郭二军. BIM+GIS在地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20): 79.
[25(35+)] 雷素素, 李建华, 段先军, 刘云飞, 周锴.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超大平面航站楼绿色智慧建造[J]. 施工技术, 2019, 48(20): 120-124.
[26(36+)] 姚春桥, 丁烈云. “互联网+”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平台及应用[J]. 都市快轨交通, 2019, 32(04): 30-36.
[27(37+)] 谢明辉, 朱倩蓉, 王野. 基于BIM的施工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地铁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9(07): 40-42.
[28(38+)] 施平望, 夏海兵. 城市轨道交通BIM项目协同平台应用研究[J]. 都市快轨交通, 2018, 31(02): 26-31+44.
[29] 新近已完成优秀设计施工一体化工程 福州市发展展示馆[J]. 城市规划, 2014, 38(11):
106.
[30] 张金斌. VR技术在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教育中的应用[J]. 山东交通科技, 2017(02): 108-112.
[31] 魏英洪. 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设计中的应用[C]. 北京图像图形学学会. 图像图形技术研究与应用(2010). 北京图像图形学学会: 北京图象图形学学会, 2010: 291-296.
[32] 汪焱周. 合肥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安全风险管控信息技术应用研究[D]. 兰州交通大学,
2018.
[33] 张先稳, 许健彬. “互联网+”提升智慧工地安全管理[J]. 施工企业管理, 2017(04): 42-44.
[34] 朱贺, 张军, 宁文忠, 魏树臣, 杜佃峰. 智慧工地应用探索——智能化建造、智慧型管理[J].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7(09): 76-78.
[35] 薛延峰.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工地构建[J]. 科技传播, 2015, 7(15): 64+156.
[36] 高鹏. 面向5G+AICDE的智慧建造应用方案研究[J].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9,
32(11): 1-6.
[37] 孟存喜. 大数据、云计算在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需求[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5, 7(05): 62-66.
[38] 杨德钦, 岳奥博, 杨瑞佳. 智慧建造下工程项目信息集成管理研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J]. 建筑经济, 2019, 40(02): 80-85.
[39] 丁小虎, 谢航. 人脸识别技术在数字工地智慧安监平台的研究与应用[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9(02): 138-140.
[40] 朱伟刚, 徐超. BP神经网络算法在长春地铁二号线地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8, 41(12): 211-214+218.
[41] 邹兰. 基于SOM-BP神经网络的盾构机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 西安理工大学, 2018.
[42] 杨莉琼, 蔡利强, 古松.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安全帽佩戴行为检测[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9, 15(10): 152-157.
[43] 沈潮潮. 基于多类型惯性传感器协同机器学习的工人工效监控系统[D]. 华侨大学,
2019.
[44] 苏红果. 机器学习在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大连理工大学, 2018.
[45(23+)] 刘雨, 范怀伟, 黄沛林, 陈华, 刘丹. 施工现场大型机械设备智能监测系统的应用[J]. 工程技术研究, 2019, 4(05): 123-124.
[46] 孙洪磊, 刘著国, 王帅. 智慧工地——建筑业的智慧时代[J]. 智能建筑, 2019(06): 15-19.
[47] 汪莉莉. “互联网+”让工地变“智慧”[J].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8(14): 24-27.
[48(17+)] 毛志兵:发展新型建造方式 推进建筑业供给侧改革.
/news/yejieguandian/2019-02-12/
[49] 中国BIM培训网. BIM与CAD相比较优势在哪里. 2018-07-24.
/s?id=1680973&wfr=spider&for=pc
[50(22+)] 李显. 智能数控钢筋设备在工程施工中的推广应用[J]. 浙江建筑, 2019, 36(03):
24-26+30.
[51] 于丽恒. 智能预应力张拉压浆设备在预应力张拉压浆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 2019,
38(10): 130-133.
[52] 苏露, 吕宝莹. 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分析[J]. 居舍, 2019(11): 65.
[53] 韩海星. 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的分析与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36): 3.
[54] 徐志博, 温世念, 张瑜. 测量机器人在深圳地铁12号线土建工程中的应用[J]. 建筑技术开发, 2019(S1): 77-80.
[55] 李雷, 韩豫, 马国鑫, 孙昊, 鲁开明. 基于RFID的施工设备智能管理系统设计[J]. 施工技术, 2018, 47(03): 124-128.
[56(24+)] 毛爱东. 隧道“自动浇筑衬砌台车”在高速铁路隧道施工中的应用[J]. 价值工程,
2019, 38(33): 165-167.
[57] 李念勇. 智能建筑机器人与施工现场结合的探讨[J]. 建筑, 2019(01): 36-37.
[58(26+)] 黎林峰, 杨林, 杨文龙, 李蓓蓓. “智慧工地”助力江城轨道交通——中铁一局城轨公司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南延1标项目管理纪实[J].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7(09): 56-57.
[59] 胡康虎. 基坑监测及预警技术在杭州地铁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 浙江工业大学, 2010.
[60] 叶肖敬, 周朝辉, 朱永. 基于BIM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工地建设[J]. 江苏建材, 2019(S1):
75-77.
[61] 白芝勇, 王涛. 无人机+BIM助力施工现场管理技术研究[J]. 测绘技术装备, 2018,
20(03): 32+9.
[62] 张海岸, 彭初开. “BIM+无人机”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理中的应用[J]. 建设监理,
2017(12): 48-51. [63] 李长宁, 王伟杰, 段仕伟, 崔佳. BIM+VR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和质量管理方面的应用[J]. 住宅与房地产, 2019(21): 115-116+122.
[64] 刘著群, 曹峰, 张珍. 基于BIM+VR技术的施工质量教育系统应用[J]. 城市住宅, 2019,
26(05): 195-196.
[65] 陈攀, 周鹏, 李红喜. BIM+VR在建筑施工场地中的应用[J]. 工程技术研究, 2019, 4(09):
30-31.
[66] 王石生.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研究[C].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 第十二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大会论文集.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 2017: 950-956.
[67] 肖梦佳. 基于图像识别的施工现场智能监控系统的相关技术研究与实现[D]. 电子科技大学, 2016.
[68] 徐春波, 邱翔, 于丽艳, 王晓晴. 云计算环境下BIM+物联网在协同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设计管理, 2017, 34(09): 57-60.
[69] 张军, 杜佃峰, 朱贺, 魏树臣, 梁彬. 建筑劳务实名制管理中的智能集成应用[J]. 物联网技术, 2018, 8(10): 102-105.
[70] 陈伟清, 覃云, 孙栾. 国内外智慧城市研究及实践综述[J]. 广西社会科学, 2014(11):
141-145.
[71] 王燕. “智能高铁”发展背景下高铁智能建造发展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9, 16(17):
254+256.
[72] 张辛, 张庆阳. 国外智能建筑探究及案例(上)[J]. 建筑, 2017(16): 41-43.
[73] 张辛, 张庆阳. 国外智能建筑探究及案例(中)[J]. 建筑, 2017(14): 42-45.
[74] 张辛, 张庆阳. 国外智能建筑探究及案例(下)[J]. 建筑, 2017(12): 44-47.
[75] 国外的智能建筑具有以下特点[J]. 工程质量, 2007(17): 63.
[76] 王君若. 我国智能建筑与国外的差距及存在问题[J]. 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2003(06):
43-44.
[77] 张海龙. 建筑信息模型的国外研究综述[J]. 化工管理, 2018(35): 64-65.
[78] BIM在国外应用的现状研究[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 2015, 7(06): 10.
[79] 何清华, 杨德磊, 郑弦. 国外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理论与实践现状综述[J]. 科技管理研究,
2015, 35(03): 136-141.
[80] Petar Kochovski, Vlado Stankovski. Supporting smart construction with dependable edge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s and applications[J].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2018, 85: 182-192. [81] 于军琪, 曹建福, 雷小康. 建筑机器人研究现状与展望[J]. 自动化博览, 2016(08): 68-75.
[82] 张艳秋. 智慧建造框架体系与标准化建造服务建模[D]. 华中科技大学, 2016.
本文发布于:2023-12-13 03:53: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4108341200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智慧建造综述.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智慧建造综述.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