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华人中学生的数学奖——“丘成桐中学数学奖”

更新时间:2023-12-13 00:18:18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13日发(作者:有雪的冬天)

-

关于华人中学生的数学奖——“丘成桐中学数学奖”

华人中学生的数学奖

——“丘成桐中学数学奖”

吕爱生

本文介绍华人中学生数学奖——“丘成桐中学数学奖”,特别是首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的盛况。

“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创立于2007年12月19日。该奖项由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先生与泰康人寿现任董事长陈东升在浙江大学共同发起设立,由中国泰康人寿保险公司与美国坦普顿基金会联合资助,将每年举行一次大赛,每次奖励约10个中学生团队,是第一个面向全球华人中学生的数学奖项。

丘成桐先生是菲尔兹奖得主、哈佛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华人数学家。该奖发起人之一陈东升先生解释道,之所以放弃(赞助商的)“冠名权”(丘成桐教授创立的其他奖项,都是以赞助商名字命名的),以丘成桐教授的名字命名,是希望这一奖项更具学术性、公益性,同时敞开大门,也欢迎其他企业加入,共同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

2008年3月26日,“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在北京举办了隆重的首届开赛仪式,颁布了主旨与组织架构(包括:顾问、组织委员会、评审国内委员会、评审国际委员会、组委会秘书处、奖励办法、颁奖仪式、知识产权、评选原则、参加办法、比赛指南、评审过程等)。

“丘成桐中学数学奖”的目标之一是要努力打造一个国际知名度类似美国“西屋科技奖”的华人青少年科研奖项。在美国,著名的“西屋科技奖”(现更名为“英特尔科技奖”)是面向美国高中生的科技奖项,被誉为“小诺贝尔奖”,极大地促进了美国高中生的科研热情,比赛获奖者通常成为全美顶尖大学争相录取的对象.与书面试卷加标准答案的数学竞赛不同,该奖项注重创新与实践,鼓励团队精神,是由学生自行组队,选择课题进行研究,报告以论文形式提交。据统计,“西屋科技奖”得主中,有6人后来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27人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还有许多获奖者成了著名的科学家。

“丘成桐中学数学奖”的主旨是激发全球华裔中学生对于数学研究的兴趣和创造力;发现和培养有前途的年轻数学天才;增进海内外华裔中学生的相互了解与友谊;鼓励和认可教师和校方在数学教育方面的贡献。

“丘成桐中学数学奖”的评审委员会由国际知名的数学家组成,分为国内委员会与国际委员会,评审委员会负责所有研究报告的学术与创新评价。第一届评审委员会由丘成桐亲自担任主席,成员多为国内外知名学府的数学专家教授。

“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将在国内及海外各挑选若干所高校负责参赛中学生团队的初步遴选。首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在海内外五大赛区(东部、北部、西南、台湾和海外)展开赛程。备注:香港特别行政区除外(只参加恒隆数学奖),国内其他省市地区学生都可以就近报名(如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学生可以向西南赛区报名)。

“丘成桐中学数学奖”涵盖基础数学与应用数学的研究领域为:(1)基础研究: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统计、分析等。(2)工程应用:包括计算机、互联网、通讯、信息及数码科技等。(3)商业应用:包括经济、金融、物流、管理、决策、运筹学、交通运输等。(4)科学应用:包括医药、物理、化学、生物、环境及健康问题。(5)创新设计:包括图形设计、游戏等。(6)精算学(针对“保险精算师大奖”独立设置)。

“丘成桐中学数学奖”以团队形式参赛,以研究论文的形式通过指定网页提交参赛报告.参赛团队由来自同一所学校的1至3名学生及1名指导教师组成.参赛队员不需要做大量的习题,准备各种题型的解答思路,而是自主选择基础数学或应用数学领域的研究课题,查找资料,进行思考、推理,最终形成研究论文。在参赛过程中,选手们将学习掌握如何选择研究课题,查阅科技文献资料,论文写作,论文打印,论文翻译,制作专业幻灯片ppt,准备答辩材料,提升英语口语能力等.这样的规程设置,意在鼓励中学生的研究热情,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参赛团队必须通过“丘成桐中学数学奖”的网页报名注册,初步提交各项准确资料和报告,日后可以在此网页上提交新稿以覆盖旧稿,但在规定日期前提交的最近的报告即是最后的报告。

“丘成桐中学数学奖”的评审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研究报告地区初审”,由各赛区的负责高校对本赛区中学生研究报告的参评资格审核与学术创新水平进行评审,参照学术论文杂志的审稿过程。其中,研究报告必须包含团队成员名单、指导教师、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内容,以中文或英文写作皆可,但必须有英文的摘要(评审委员会部分成员并不通晓中文),每位队员必须理解研究报告的所有内容,并确实执行了主要的研究工作。海外中学生参赛者的初步评审由评审委员会另行指定。最后由评审委员会在每个赛区负责高校推荐的基础上,三个赛区共挑选出大约25个研究团队的研究报告进入第二阶段评选。第二阶段为“研究报告复审”,将研究报告提交给评审委员会中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严格的学术评审,确定大约15个研究团队进入最后的答辩阶段,可以用中文或英语进行答辩。第三阶段为“研究报告答辩”,将邀请入围最后阶段评选的中学生团队代表到北京参加评审委员会组织的答辩:(1)评审委员会负责举行答辩会。入选团队的学生先作一个公开的口头报告,简述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结果,然后依次接受评审委员会成员的闭门提问。(2)评审委员会按照各入选团队的答辩表现,决定最后得奖的团队和名次。

“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将致力于为所有参加者提供一个公平激励的竞赛环境,由于丘成桐数学奖竞赛规格较高,参赛论文将依次接受地区、全国或国际评委会的评审。而且每一级别的评审,评审委员会成员都将会逐渐依据以下愈来愈严格的要求来对论文评审:(1)与数学相关(纯数学和应用数学,统计学和概率)。(2)研究选题或方式的原创性.(3)解决问题和方法的创造性.(4)数学推理过程严密。(5)对未来数学发展有所贡献。(6)对数学的影响。(7)论文书写整洁清晰。(8)口头答辩必须简洁清楚。(9)对数学以外其它学科的影响。其中,国际评委会的评审结果为最终结果。

“丘成桐中学数学奖”的奖励办法及奖励金额(人民币)分赛区入围奖与全国总决赛奖,其中,赛区入围奖:每个赛区9个队获奖(金奖两名,奖金5千元;银奖三名,奖金2千元),并选出5个队进入全国评奖;全国总决赛奖:大约奖励10个青少年数学团队,面向全球的华裔中学生(金奖一名,奖金15万元;银奖一名,奖金10万元;铜奖三名,奖金6万元;优胜奖五名,奖金3万元)。对成绩特别优秀的青少年数学团队,可授予特等奖。由评审委员会书写评语,在报考国内外著名大学时推荐优先录取获奖学生。相应奖金的30%颁发给获奖学生的指导教师和所在学校。组织委员会将提供获奖团队的代表前来参加答辩和领奖所需的基本旅费及食宿费用。

同时,在每年颁奖仪式期间,将邀请分管国内外著名大学主管招生的教授。

在知识产权方面,“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尊重并会尽力保护每个参加团队的知识成果,“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只对获奖的作品保留优先取舍权,研究中发展的方法和所得结果,均为研究团队所拥有。

首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盛况空前!海内外共有800多支队伍报名参赛,所提交的研究论文涉及数学、金融、天文、生物、医学、计算机,网络、管理、交通运输、农业技术等各个领域,很多参赛团队作品富有创造性和和较高的研究水平。经过层层考核、多轮评审,有17个团队进入了总决赛。

2008年10月22日至23日,由来自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纽约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的著名数学家组成的“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国际评审委员会专家组对进入总决赛的参赛团队进行答辩、评审。最终,各大奖项均有归属。来自温州中学的参赛团队因《关于模素数的最小素二次剩余的研究》获得金奖;来自美国圣塔芭芭多斯普布罗斯高中的参赛团队,对《二元矩阵的可逆概率》进行研究获得银奖。杭州外国语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苏州中学夺得铜奖。厂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天津市第一中学、海南省海南中学、广东实验中学等5个中学生团队获得优胜奖。中国人大附中等30个中学生团队获得鼓励奖。中国人大附中等3所中学获得第一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组织奖。

2008年10月24日,首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颁奖典礼如期在北京太庙隆重举行,获奖名单揭晓。丘成桐教授亲自向获得首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金奖的温州中学团队颁发了象征最高荣誉的“金字塔塔尖”.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辜胜阻、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等领导出席颁奖典礼,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延东对首届“丘成桐中学数学奖”颁奖典礼在北京成功举办表示祝贺。

在颁奖典礼上,丘成桐教授、著名数学家杨乐院士、哈佛大学院长Willam Robert

Fitzsimmon、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美国坦普顿基金会代表Mark Saul等一一作了激情讲话。

出席颁奖典礼的国内外嘉宾还有:菲尔兹奖得主、美国科学院院士Vaughan Jones,剑桥大学教授、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John Coates,哈佛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Benedict

Gross,布朗大学院长James Miller,斯坦福大学院长Richard Shaw,纽约理工大学校长David

Chang等,我国的著名数学家王元院士、万哲先院士、王梓坤院士、丁夏畦院士、严家安院士,以及清华、北大、浙大、中国科大、复旦、北京师大,中山大学等全国著名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政界、商界人士和中学师生代表500余人参加了颁奖典礼。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数学被誉为“科学之母”。在中国已经进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发展阶段,培养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计的必然抉择,习近平、路甬祥等领导对丘成桐教授设想在中国创办这样的奖项曾先后表示支持。丘成桐教授希望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将“丘成桐中学数学奖”打造成中国的“西屋奖”,成为中国数学大师的摇篮。他还说,设立这个奖项,就是希望鼓励中学生们不单从考试的模式来看待学问的成与败,而是通过这个奖项去学习如何去寻求科研创新的途径。

毋庸讳言,“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在中国史无前例。我们认为,它必将成为中国数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必将对中国高考录取制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必将震撼中国传统的教育观,推动中国数学基础教育的发展,并为中国数学教育提供新的理念和新的课程设计,也必将促使华人在世界数学史上作出更大的贡献,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摘自《数学教学》2009。7(46~48)

-

关于华人中学生的数学奖——“丘成桐中学数学奖”

本文发布于:2023-12-13 00:18: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3978982446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关于华人中学生的数学奖——“丘成桐中学数学奖”.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关于华人中学生的数学奖——“丘成桐中学数学奖”.pdf

上一篇:深圳公交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数学   研究   评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