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教学设计(优选3篇)

更新时间:2023-12-12 23:47:30 阅读:1 评论:0

2023年12月12日发(作者:住房合同)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教学设计第1篇】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忆读书》一文,作者冰心老人回忆了自己的读书的经历,总结了多年读书的经验,旨在引导学生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这篇课文条理清晰,娓娓道来。教学时,我重点采用“小记者采访”的形式,引领学生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中感知文本内容,体会作者冰心的读书主张。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熟读课文,预习生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明确采访对象

1.导入:今天,我们要举行一次采访活动,采访的对象就是著名作家冰心。

2.交流:在采访活动之前,我们需要对采访对象进行了解。对于我们今天的采访对象,你了解到了哪些相关的信息? 3.教师利用课件呈现冰心简介:

冰心,现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又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俊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其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练流畅的风格被时人称为“冰心体”。

设计意图 借助采访活动,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同时在交流中对作家冰心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做好采访准备

1.过渡:我们要想采访一个人物,必须先明确自己要采访的内容。就让我们到课文中读一读,找一找,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设计这次采访活动呢?

2.展开小组合作,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并借助音节读准每一个生字。

(2)自读带有生字的句子,努力将句子读得正确、流利。

(3)小组合作,分自然段轮流读课文,同伴要针对读不准的字音、读不通的句子进行示范。

(4)组长组织小组成员针对大家都读得不太好的字、词、句、段进行练读。

3.教师利用课件出示词语:

舅父、斩杀、凯歌、诸葛亮、水浒传、着力 鲁智深、地煞、荡寇志、贾宝玉、万卷书、书刊、烦琐、栩栩如生、无病而呻、某年某月。 4.教师将课件中其他字去除,只剩下加点的本课生字,指名逐一认读生字,及时纠正错误读音。

5.集体交流,识记多音字“传”“着”“卷”。

(1)学生利用字典等工具书查找这三个生字的不同读音。

(2)大声地读一读不同读音后面列出的词语。

(3)汇报这三个生字的不同读音,分别组词,并选择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6.指名朗读课文,要将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设计意图 借助采访准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认读生字,提高识字的兴趣。

三、再读课文,准备采访内容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这篇文章介绍了哪些与读书有关的内容。

2.小组展开合作,结合作者简介,想一想:如果你是去采访冰心的记者,你要怎样设计采访问题?如果你是冰心,又该怎样回答?小组同学试着列出采访的提纲。

设计意图 学生列出采访提纲的过程就是体会了解文章整体内容的过程。

四、观察交流,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逐一观察每一个生字,看清楚每一个生字的字形,圈出容易写错的笔画或者部首。

2.小组展开交流,把自己圈出的容易写错的部分讲给同伴听,如果你有好的识记这些难写笔画或者部首的方法也要告诉小组同伴。

3.集体汇报交流,把你们小组公认的容易写错的字板书在黑板上,一边板书一边告诉大家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重点指导:

“凯”左下部最后一笔是竖提,不要写成横折弯钩。

“贾”上面是“覀”,不是“西”。

“衰”要与“哀”区分开,不要丢掉“口”中间的一横。

4.学生根据集体交流得来的建议,书空生字难写的笔画或部首。

5.学生自主观察生字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找出主笔,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6.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书写的字,学生集体交流和评议。

设计意图 本课生字比较难写,教学时充分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将个体的细致观察和集体的交流互动相结合,提高书写质量。

五、布置作业,完善采访提纲

回家后认真朗读课文,再次思考“冰心”介绍了哪些内容,丰富自己的采访提纲。

设计意图 学生借助课外阅读,进一步明确文章的主要内容,为下节课的汇报交流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直接入课,明确采访任务

1.教师导入:请大家拿出我们的采访提纲,做好采访准备。

2.布置要求:采访时,我们请一个同学担任记者,其他同学扮演冰心,举手回答记者的提问,当“冰心”回答采访问题有困难的时候,同学们要予以补充。

设计意图 明确主要任务和要求,为后面的采访活动做出准备。

二、互动交流,展开采访活动

1.教师指一人扮演记者,利用采访提纲进行采访,针对学生采访的问题,教师相机补充。

预设:

记者:您好,请问您什么时候开始读书的?

冰心:(结合第2自然段内容回答)如果不算国文教科书的话,是从七岁开始看的。

记者:您记忆中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开始读这本书的?

冰心:(结合第3、4自然段回答)我读的第一本书是《三国演义》,一开始我舅父给我们讲,后来我就自己读了。

记者:那时候的您能读下来吗?

冰心:(结合第4自然段回答)没认识多少字,只能读个一知半解,还经常把字念错。

记者:这本书中让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冰心:(结合第3、5自然段回答),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哭过三次。

记者:哪三次,能给我们详细地说一说吗?(此时,学生们画书中内容,结合画出的语句进行回答)

冰心:(学生结合第3、5自然段内容回答)我妈赶着我睡觉,而我想接着听“桃园结义”的故事,想知道下边都发生了什么事,哭过一次。后来看书的时候,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次;读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次。自己喜欢的人物死了,伤心,当然要哭。

记者:您还看过其他的书吗?

冰心:(结合全文回答)我还读过《荡寇志》《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榜》等。

记者:四大名著不是还有一个《红楼梦》吗?您看过没有?

冰心:(结合第7自然段回答)看了。十二三岁的时候看的,当时不太喜欢,后来才看出滋味。

记者:您觉得看书有什么好处?(学生浏览全文,圈出读书的好处)

冰心:(结合圈画的语句回答)读书能让我认识很多人物,知道很多事情,体会很多道理。

记者:您认为我们应该怎样选择课外书?

冰心:(结合第9自然段回答)读书要学会挑选和比较,要选择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

记者:对于读书,您对我们有什么建议?

冰心: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采访结束,教师点拨:按照冰心老人的观点,读书到底好不好?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又该读什么样的书?请同学们运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设计意图 学生回答采访的过程,就是借助文字领略文本主要内容,体会作者主张的过程。 三、总结提升,拓展采访活动

1.对于冰心的主张“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你有什么体会,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一说。

2.请将“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做成书签,激励我们自己读书。

3.读一读冰心的《再寄小读者》或者《繁星》《春水》。

设计意图 进一步体会文章主题,通过拓展读书,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教学反思

1.关注文字内含的情感。文字本身是富含情感的,我们只有走进文字,仔细品读与思考,才可以体会到其中的情感。例如,在提到“冰心因听书而哭”时,我引导学生圈画重点句,并联系个人体验进行思考,从“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中可以看出冰心奶奶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挂念、惦记。尤其“含泪”一词清楚地表现了冰心老人读书时的着迷。“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这表现出冰心奶奶读书时的入情入境,读懂了情感,才能更好地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2.关注品读形式的优化。在本课教学中,我以记者采访的形式,引导学生借助“冰心”这一角色接受记者采访,回答记者提问的过程就是学生理解全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的过程。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教学设计第2篇】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2、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3、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了解文中提到的众多作品。

教学方法:教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进入图书馆,阅览室,书店的时候通常会看到这么一句话: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的一句至理名言。读书给予我们知识,而知识又富予我们内涵。读到好的文章,就犹如听美妙的音乐。这就是读书给人的愉悦享受和精神熏陶。世纪老人,冰心女士,在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时,也为我们总结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名言:1、书是传播知识的工具。

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二、介绍作者

1、教师启发学生:试着说出中国文学史上女作家的名字。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2、教师结合课本的注解,通过课件简单介绍有关冰心的情况。

★冰心(1900-1999),现代女作家,儿童文学家。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五四”运动时,在革命浪潮的激荡下,开始创作反映社会、家庭、妇女等问题的小说。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小说集《南归》、《往事》;散文集《同情》、《冰心游记》等。

★课文选自《冰心选集》。

3、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冰心的作品及学生互相交流有关冰心的作品。

三、导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感情表达、节奏、停顿、划出不认识和不理解的字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①在第一自然段中,冰心说:“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为什么话多?说明了什么?

②这篇写这篇文章,你认为主要是告诉我们什么?你能不能用文中的一句话告诉大家?

四、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多读书。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

①说说作者读了哪些书?

《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荡寇志》、《精忠说岳》、《茶花女遗事》、《红楼梦》

②这些书是在什么时候读的?由此可以看出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时间顺序。

③结合课文分析,从哪些方面写了作者读的书“多”?

时间:从七岁开始读,直到晚年

种类:古今中外俱全

数量:读万卷书

板书设计:

多读书——时间、数量、种类。

2、读书好。

小组阅读2—11段讨论:作者读的这些书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好处?

讨论归纳:

①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情感,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例如:

《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哭了一场”;

《水浒传》让作者“大加欣赏”,“气愤填胸”;

《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作者“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茶花女遗事》则让作者对外国小说“有了广泛的兴趣”。

②读书能扩大知识面。

例如:

读《三国演义》可以了解三国时代的“天系大势”。

读《红楼梦》可以了解到“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历史。

读《茶花女遗事》等外国小说可以“知道许多国外的人情世故”。

③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读《聊斋志异》对文言作文有很大帮助

④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第11段“从读书中……得不到的”

设问:文中有一句话总写了作者读书的感受,是哪一句?

“从读书中……大道理”

小结:本节我们重点分析“读书好”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这些都是作家的经验之谈,希望我们读后有所收益。

板书设计:读书好——①激起感情,获得美的享受;②扩大知识面;

③有助于写作;④提高品德修养

3、读好书。

抽生朗读课文12—13段,思考:

①文段中提到的这些书,作者认为有什么特点?

《西游记》:精彩;《封神榜》琐碎; 《水浒传》:人物如生;《荡寇志》:索然无味。

②结合课文分析,作者认为怎样的书才是好书?

概括:作者认为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写作的书,才能算好书。这样的书,首先必须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感人。

具体地说:古代小说:精彩而不繁琐,引人入胜而不索然无味;

现代文艺作品:必须充满真情实感而又质朴浅显。

板书设计:读好书——

五、课堂迁移:在你读的书之中,最喜爱的是什么书?你的感受是什么?

六、板书设计:

多读书——时间、数量、种类。

读书好——①激起感情,获得美的享受;②扩大知识面;③有助于写作;④提高品德修养

读好书

七、作业:

1、记忆文中的注释。

2、阅读教材后面的名著引读190—192页,勾画重要语句。

3、课下准备一下,向同学介绍你看过的一本喜欢的书: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教学设计第3篇】

教学目标 通过“听读——散读——朗读——配乐读”等形式,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印象深刻的语句,感受作者“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目标

1.“心往神驰”的含义和“驰”的字形。

(1) 心往神驰:心神向往。形容向往、思慕之情不能自持。亦作“心动神驰”、“意往神驰”之解。往,去。驰,飞驰。

(2) “驰”的字形:“马”字部首,合体字,左右结构。

2.注音:

酷爱 ku ai 笸箩 po luo 堆砌 dui qi

3.词语“一知半解”、“人情世故”的含义:

(1) 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

(2) 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

4.积累含哲理的语句:

(1)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 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

(3)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5.文学常识:

(1) 古代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 明朝 罗贯中

《水浒传》 明朝 施耐庵

《红楼梦》 清朝 曹雪芹 《西游记》 明朝 吴承恩

(2)《聊斋志异》 清朝 蒲松龄

(3)《茶花女遗事》 法国 小仲马

(4) 《声声慢》 宋朝 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故 在文中又称李易安。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词风婉约,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

(5) 《满江红》 宋朝 岳飞抗金名将

(6) 冰心(1900——1999),现代女作家、儿童文学家。原名谢婉莹,福建省福州人。她的《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桔灯》曾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著有《冰心散文选》等。

突破口

你如何理解作者所说的“读书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快乐”?

课时布置:一课时

一.导入:请你说出有关读书学习的名句,并说说你的体会。

…… ……

二.教师范读、同学边听边散读课文,整体感知,考虑:作者向我们叙述了怎样一件事?

同学简要概述课文内容:文章回忆了作者从小到老喜爱读书、喜欢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并且告诫后辈: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三.体验文本,品味语句(同学诵读2——11段,也可以师生共读,研讨如何读出情感),理解课文:

(同学默读课文,并圈划文中给自身留下深刻印象的语句。交流时说出为什么有深刻印象?)

1.如何体会“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动作、神态描写,表示出“我”对《三国演义》这本书的`恋恋不舍,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揣测人物心理:假如作者不听母亲的催促,含泪上床,会如何用语言打动母亲,同意作者再看一会儿《三国演义》?)

2.如何理解“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书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了”?

对自身所崇敬的英雄人物之死而悲伤,表示“我”对阅读英雄人物书籍的极大热情。

(设想一下,我哭的内容。)

3.文中语句“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为什么?

叙述“我”对外国小说的阅读兴趣,迫切了解外国的人情世故。

4.提出突破口,如何理解“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和自身的阅读兴趣想吻合;被书中的人物、故事内容、情节所感动;对自身的作文有益;人物刻画传神;能认识历史和异国风情。作者从读书中获得了最大的受益,最大的快乐。

四.接力朗读文本,感悟文本,适时交叉口语交际设计(阅读12——15段):

1.作者晚年的阅读,自认为“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呢?

从文中“精彩的《西游记》”与“烦琐的《封神榜》”;“栩栩如生的《水浒传》”与“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词句中理解。揣测出作者挑选书的规范是:

(1)情节精彩 (2)人物生动 (3)语言质朴 (4)感情真挚

2.作者认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请你解释这句话的含义。联系这句话,请你谈一谈,你认为该如何读书?

读书好:倡议大家读书,读书有益。

多读书:在读书的数量上给予建议,多读多收益。

读好书:在读书的选择上给予指导,选好书,收益无穷。

总之,读书是好的,但读的不多,或者读书没有选择,都不是真正的读书。

(第个问题略)

五.配乐朗读文本,质疑文本:

第14——15段旨在指导少年儿童读书,不属于作者回忆读书的内容,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删去。因为这是作者写给少年儿童指导读书的话语,是作者一生读书的经验总结,也是作者读书思想的结晶。

六.安排回家作业:

1.造句:一知半解——

堆 砌——

2.请你告诉我们:你读的第一本有趣的书是什么书?你最喜欢的书是那一本?你最受益的一本书是那一本?为什么?

3.冰心的读书经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写一篇三百字左右的短文。

(第一、二题全班同学都做,第三题给有较好读书能力的同学做)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教学设计(优选3篇)

本文发布于:2023-12-12 23:47: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396050413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教学设计(优选3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忆读书教学设计(优选3篇).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读书   采访   作者   冰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