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观六验,六戚四隐”:古人教我们如何识别身边之人

更新时间:2023-12-12 17:08:28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12日发(作者:白鹇鸟)

-

“八观六验,六戚四隐”:古人教我们如何识别身边之人

“八观六验,六戚四隐”:古人教我们如何识别身边之人

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我们都希望自己有识人之明,能够看清身边之人的真实面目、贤愚

不肖。不仅可以避免在生活中吃亏上当,感情上受伤害,财物上受损失;还可以结交贵人贤

人,良朋挚友 、合作伙伴,实现开挂人生。

知人知面不知心

读心术、行为心理学、看相算命卜卦摸骨……,诸多识人术里,有一种方法叫做“八观六验,六

戚四隐”法,最早出现于《吕氏春秋》,原文是这样的: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

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

不为。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持,哀之以验其人,苦

之以验其志。何谓六戚?父、母、兄、弟、妻、子。何謂四隐?交友、故旧、邑里、门

郭。内则用六戚四隐,外则用八观六验,人之情伪、贪鄙、美恶无所失也。

短短一百多字,字面意思大概学完高中语文的人基本都能理解个七七八八。如何才能作为识人

术来运用,却是件极其困难的事。很多书籍文章将这段话翻译成“顺利的人看他如何如何,富贵

的人看他如何如何,贫穷的人看他如何如何……” ,陷入了望文生义的坑,这会误导我们,把本

来高明的识人方法解读成了一种似是而非的平庸之说,当然也无法教会我们如何真正看清一个

人的真面目。至于里面最关键的“通、礼、贵、进、富、养……”等词究竟应该作何解释,如果我

们不加以推敲琢磨,尽量准确把握其涵义,再好的方法也会失去其作用,被我们弃之如敝屐。

读书不求甚解,不如不读

一,识人非一朝一日之事,欲速则不达。

古语云“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想要看清楚一个人并非易事。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却常常背

道而驰,单凭一时一事、一言一行就去判断一个人,什么“一见钟情”“第一印象”,有时甚至听别

人的几句话就断定一个人的心性,这是很要不得的。古人常说“听其所言,观其所行,察其所

安”,不仅要听他怎么说,还要看他怎么做,观察他的价值取向。为什么呢?人是自利善变的,

而且善于伪装的,今时今日他为了某种利害关系所表现的言行,不一定是他的本心本性。

二,“八观六验,六戚四隐”究竟该怎么理解运用?

古人的文言文精炼简洁,能用一个字就绝不用两个字,这导致今天我们在传承学习方面困难多

多。经常挂一漏万不说,望文生义曲解误读更是屡见不鲜,老祖宗的很多好东西就这样被丢失

遗漏了。小子以为,读古人的东西语境非常重要,一定要放到具体的条件下来解读,或许勉可

窥其一班。小子以为,“八观六验”是“贤主所以论人也”,是英明的老板考察用人的方法,所

以所言之法全是针对同一个人在不同境遇下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言行志趣而言的。通过观察分析以所言之法全是

一个人在不同境遇时的各种表现,判断这个人的真品性。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借鉴一二。

先说说“八观”:

八观如火眼金睛,妖孽无处遁形

一是通过观察一个人在顺风顺水通达如意的时候还能不能遵守规矩,待人接物有礼有节。人在

特别顺的时候比较容易骄横跋扈、目空一切,这个时候还能恪守初心如谦谦君子的,这个人人

品往往错不了;

二是当他身居高位,手中有权力,口中有话事权的时候,就要留意他的进取方向:比如他举荐

任用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他向更高的领导进言是不是为了集体、团队、组织的共同利益?他

追求的方向是不是积极向上正能量的?如果都是肯定的答案,那这个人的忠诚不用怀疑;

三是看他有钱了都用钱来干些啥?他的财富观如何?是用来投资自身学习,还是做生意?是用

来腐化堕落花天酒地还是做公益慈善建希望工程?是养浩然之气,还是奢靡之风?有钱了要看

他把钱花在哪里;

四是要观察他是不是言行一致,讲诚信。这个不用我多说了,特别要提醒的是看人看做事,不

是听他说;

五是当他停下来赋闲在家时(普通人就是闲着时)看他有什么兴趣爱好。一个人休闲时光有没

有兴趣爱好?有什么样的兴趣爱好,往往能反应这个人的情趣品性。打麻将、纵情酒色、玩手

机游戏?还是养花写字、读书烧饭打太极?这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一个人。

六是看他在修行学习时都会说些什么?鬼谷子说过:口者,心之门户也。一个人说的话,无论

真假,都跟他内心关注的东西有关。通过他发表的言论观点,就可以得知他所研究学习的知识

学问是哪个方面的,就能推断出他在哪方面有特长是行家里手;

七是当他穷困潦倒的时候,就要看他有没有底线意识,能不能坚持自己的原则。看他不能接受

哪些东西,就能判断他这个人是不是有底线,有原则。如果他为了解脱贫穷不择手段不顾廉

耻,那么这个人是不能用不能交的;

八是当他地位卑贱的时候,看他有哪些事情是他不愿为的。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一点跟身

份地位是不冲突的。社会地位卑贱,不影响精神品格的高贵,一个人如果能够身处卑微之境而

不为卑劣下流之事,一样是值得尊敬的。

再聊聊“六验”:

六验如钓语读心,抽丝剥茧

一是在他大喜之时(或设法令他极度开心)可以考验他平时的操守。人在极度亢奋之时,是很

容易放松自己的警惕的,这样他平时的谨小慎微防范心理比较容易失守。在这个时候,可以看

出一个人能不能守得住口不乱说,守得住身不乱为,守得住心不忘形;

二是不断满足他的欲望可以考验他内心深处比较私密的想法。因为“八观六验”讲的是老板考核员

工的方法,所以在必要时,老板们可以用满足一个人私望的方式来看清他内心深处有没有见不

得人的龌鹾想法。人在欲望很容易满足的时候,往往会无所顾忌的;

三是在他发怒时(或者故意使他发怒),可以观察考验他的自控能力。如果一个人不能控制自

己的情绪,不能控制自己极端情绪下的行为,一怒之下什么都干得出来,这样的人很容易连累

集体和他人,葬送整个事业,要不得;

四是在他恐惧时(或者故意令他处于极度恐惧之境),可以观察考验他内心有没有坚守。一个

内心有理想信念的人,有价值追求的人,往往能克服恐惧,甚至直面恐惧,战胜恐惧;反之则

为贪生怕死,软弱无能之辈;

五是一个人处在哀凉之境时(或者给他营造这种氛围),可以观察考验这个人能否坚韧不拔奋

发有为。俗话说“哀大莫过于心死”,悲哀常令人丧失斗志,抑郁寡欢。能正确看待人生悲喜,自

觉走出悲凉之境的人,才值得深交;

六是一个人处在艰难困苦中(或故意加重他的磨难),可以观察考验他的意志。梅花香自苦寒

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个无需多言了。

三,“八观六验”若还不够,再辅以“六戚四隐”,大概可以看清楚一个人了

练就火眼金睛,降妖伏魔

人是群居的。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人群的互动,所以要识清一个人,除了对他本人“八观六验”,

必要时还可以通过他的身边人来观照他的情况:一是一是“六戚”:即他的父母兄弟妻、子。家庭蕴

含了一个人的大量信息,家人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帮助我们获取很多真实而有用的信息;二二

是“四隐”:四隐就是我们平时比较容易忽略的有价值信息,即他的朋友怎么看他、他过去的熟

人怎么看他、他的老家乡里邻居怎么看他、他的亲信下属怎么看他。现代公安查办案件,现代公安查办案件,“六

戚四隐”是一个极其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心若明镜

-

“八观六验,六戚四隐”:古人教我们如何识别身边之人

本文发布于:2023-12-12 17:08: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372108411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八观六验,六戚四隐”:古人教我们如何识别身边之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八观六验,六戚四隐”:古人教我们如何识别身边之人.pdf

标签:六验   不能   八观   观察   考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