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子山集注》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更新时间:2023-12-12 16:28:10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12日发(作者:感动中国观后感)

-

《庾子山集注》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庾子山集注》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

adjust and u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

第 1 页

共 6 页

《庾子山集注》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导语】:

诗文别集注本。十六卷。北周庾信撰。宇文逌于北周大象元年(579年)编定,清倪璠注。初刊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 庾信,字子山,小字兰成。生于梁天监十二年(513年),卒于隋开皇元年(581年)。祖籍

诗文别集注本。十六卷。北周庾信撰。宇文逌于北周大象元年(579年)编定,清倪璠注。初刊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

庾信,字子山,小字兰成。生于梁天监十二年(513年),卒于隋开皇元年(581年)。祖籍南阳新野(今属河南),出身于江南望族。博通子史,尤工诗赋。十五岁为梁昭明太子萧统讲读。与其父庾肩吾及徐摛、徐陵父子都是著名的宫体诗作家,世号“徐庾体”。曾官梁御史中丞,右卫将军,散骑侍郎。北周代魏后,被封为临清县子,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等职,故世称“庾开府”。倪璠字鲁玉,生卒年不详。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举人。官内阁中书舍人。见闻博洽,好为骈体文,又长于史学,有《神州古史考》一百五十卷、《方舆通志文》一卷及《补辽·金·元三史艺文志》等。

本书十六卷,有诗、赋、碑、志铭各二卷,乐府、歌辞、表、连珠、赞、铭各一卷,表、启合为一卷,还有一卷,包括数、文、序、传等。卷首有周滕王宇文逌序,庾信年表及其本传,后有总释。

庾信生于乱世,经历坎坷,这对其创作极有影响。以入仕北朝为界,第 2 页

共 6 页

其创作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作品约有诗三十余首,赋七篇、铭六篇。赋多为抒情咏物的小赋,如《春赋》、《灯赋》、《镜赋》等,虽仍嫌绮丽、纤弱,但避免了堆砌习气,有真情实感,刻画一些妇女的心理也较为细致,艺术成就较高,影响也较大。这些赋中用了大量五、七言句,与初唐歌行很相似。诗多为奉和之作,大都描写歌声舞影及留连光景,一般说没有摆脱“宫体诗”影响,内容贫乏,在形式和技巧等方面则比较讲究,常有写景佳句。此间还有一些诗用典过多,缺乏真情实感,如《将命使北始渡瓜步江》一诗,八句中用了四个典故,其他各句也多化用前人句意。

代表庾信文学创作最高成就,并使他高于同时代人的主要是他后期的创作。这一时期的作品,虽仍然保持着喜用典故和注意对仗的特点,但从思想内容到艺术风格都和前期迥然不同。生活上由南入北的转折,使他饱尝亡国之恨和离乡之苦,给他的作品增添了新的内容,从表现风花雪月与醇酒美人转向描写时代的悲剧和个人的身世悲慨,乡关之思是贯穿这一时期作品的主题。在艺术上,北地民歌又使他开阔了眼界,以致把南朝文学积累的艺术技巧同北地民歌的流丽与清刚之气结合起来,在原有的清新流丽之中,更显出苍凉、沉雄的气概。《拟咏怀》二十七首皆为感叹身世之作。其三倾诉了诗人迫于时势不得不羁留北方的悲愁;其四流露出乡关之思和对南朝故国的怀恋;其五亦写沦为“关外人”的诗人对故国的怀念以及不得南归的忧思和悲伤;其十一在故国覆亡的感伤中,流露出对自己遭遇的愤懑,更对梁王朝内部争权夺位,表示了极大愤慨。另有一些诗,不但真切地吐露了内心第 3 页

共 6 页

的痛苦,而且流露出对北周统治者的不满。其乐府歌行,亦常常使用比兴手法自悲身世。后期诗也有一些写得清新可喜,对唐人五律有深刻影响,如“寒沙两岸白,猎火一山红”(《上益州上柱国赵王》);“野戍孤烟起,春山百鸟啼”(《至老子庙应诏》);“山明疑有雪,岸白不关沙”(《舟中望月》),等等,几与唐人律句无异。其赠别友人的小诗都是五言绝体,很少用典,往往写得亲切感人,为历来读者所喜爱。如《寄王琳》,又《燕歌行》、《杨柳歌》、《秋夜望单飞雁》等都很有特色。这些小诗在我国诗歌格律形式的发展上有开创意义。

后期辞赋成就,亦不亚于诗歌。其抒情小赋多名篇佳作,如《枯树赋》纯用比兴手法,抒发身世飘零的感慨。《小园赋》、《伤心赋》亦皆自伤身世之作。前者重写景,其中“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诸句,平易如口语,在其辞赋中别具一格;后者偏重于倾诉个人不幸,有助于了解作者生平。赋中尤以《哀江南赋》思想性和艺术性为高,代表了庾信文学上的最高成就,与《拟咏怀》堪称双璧。南北朝文学自此达到高峰。此赋是一篇用赋体写的梁代兴亡史和作者自传,追述了南梁自侯景之乱以来百姓流离、国亡家破的社会现实,对梁朝的覆亡充满了悲悼和依恋之情。在艺术上,开创了四六句格式,严整中略带疏放,显出苍凉雄健的风格,把骈体文推向顶峰。杜甫非常推崇庾信,称之“清新庾开府”,又有“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戏为六绝句》之)之句。

后期还有一些骈体应用文字,亦常有抒情性和文学意味,有些则对理解其生平和思想有较大价值。这类作品以《哀江南赋序》为最著第 4 页

共 6 页

名,此外有《拟连珠》、《思旧铭》等。

注本以明屠隆评点本《徐庾合集》为底本,篇目、卷帙与屠本大体相同。是注庾权威,影响很大。其特点有三:首先是体例详密。前有本传、序文、年谱,考证庾信生平详尽准确。卷中注释详尽,既有典故出处、字义训诂、名物地理考证,又有章句串讲。注中未尽之处又加以补充附于卷末,是为《总释》。其次是征引丰富。对诗、赋、文中所用典故寻本探源,引用材料丰富完整。第三,注释诗文能联系作者生平和当时社会历史背景,故往往能准确概话诗文深意,理解透彻。缺点在于征引材料过于繁富芜杂,亦有因袭他人误注之处,还有一些曲释臆说。但直到今天,倪注本仍是庾集最好的注本。

《北史·庾信传》著录《庾信集》二十卷。《隋书·经籍志》作二十一卷,唐宋诸家所著录的皆为此本。至明代散佚。今传本皆为明人重辑本。最早的是正德十六年(1521年)朱承爵存余堂刻《庾开府诗集》四卷本。其后有朱曰藩刻《庾开府诗集》六卷本;嘉靖间《六朝诗集》本;屠隆《庾子山集》十六卷评点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张燮《七十二家集》本十六卷,为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所祖,清胡丹《六朝四家全集》又据张溥本翻刻。二朱及嘉靖本为诗集,屠隆、张燮本为诗文合集。清人吴兆宜有《庾开府诗集笺注》十卷,以张溥本为底本,诗的部分用朱曰藩本校补。笺注简略疏漏,误注较多,且多用互注法,殊不便于使用。是以倪璠“详考诸史”,“广采博搜,重为注释”(《四库全书总目》)即今之《庾子山集注》。倪注本有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崇岫堂刻本、道光十九年(1839年)同文堂刻本、第 5 页

共 6 页

光绪二十年(1894年)儒雅堂刻本、《四部备要》排印本。一九八四年中华书局出版许逸民校点本,后附《逸文》。另有谭正璧《庾信诗赋选》(中国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从《庾子山集注》中精选诗赋,详加注释,对研究古代文学者颇有参考价值。

第 6 页

共 6 页

-

《庾子山集注》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本文发布于:2023-12-12 16:28: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3696891195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庾子山集注》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庾子山集注》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pdf

标签:作者   还有   身世   文学   生平   诗文   典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