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里行》鉴赏

更新时间:2023-12-12 14:55:47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12日发(作者:担保法)

-

《蒿里行》鉴赏

《蒿里行》鉴赏

《蒿里行》

—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

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鉴赏:

《蒿里》原来本是汉乐府旧题,为古代的挽歌,汉乐府古辞中尚存,见于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中的《相和歌辞·相和

曲》。《蒿里行》是曹操于初平元年(190年)写关东义军联合讨伐董卓的历史事件。

从内容上看,《蒿里行》主要写了两个主要的事情:一是介绍军阀混战的情况,二是揭示人民的苦难,前面是原因,后面

是结果。诗歌开始四句“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就提到了反抗的士兵和将领们为了讨伐董卓的

叛乱而结成联盟,推袁绍为盟主,大家共同努力,齐心协力,士气高涨。这或许只是一个外在的表面现象,这些举这讨伐旗帜

的将领真的就那么齐心吗?看下面几句就知道这是一种外表的现象,真实的情况则是讨伐将领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整个联盟实

际是“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他们貌合神离,踟躇不前,左顾右盼,前后观望,希望自己的军

队少点损失,希望其他的军队付出牺牲,自己则坐享其成果。情况更不妙的是,他们不但不相互配合,而且在退兵之后相互残

害。“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这是指袁绍和袁术兄弟野心非常大,而袁术直接自己雕刻了玉玺,自己自称皇帝,这样局势

就越来越混乱,造成的结果便是诗歌结尾六句:“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

人肠。”由于连连征战,战士铠甲都生了虱子,百姓们流离失所,死亡惨重,百不余一,使富饶的北方,变得满目痍瘦,哀鸿

遍野,到处是白骨累累,千里之内听不到鸡鸣之声。面对这一惨绝人寰的情景,诗人油然而生了“念之断人肠”的悲伤情感,这

种感情之真挚,牵动人的神经,给人以深深的震撼!

从思想情感上看,《蒿里行》表现了作者对当时政治黑暗的痛恨,对袁绍和袁术等将领各怀私心、畏缩不前的狼狈之态进行

了揭露和批判,表达了自己对他们所作所为的不满与愤怒之情;对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广大百姓表现出殷切的关心和同情之

情;同时也体现出自己对统一国家,收复疆土的豪情与壮志。

从艺术上看,首先《蒿里行》的风格沉重悲凉,但又有跌宕慷慨之气,体现了曹操诗歌语言“古直”的特点;其次《蒿里

行》以叙事起,以抒情收尾,叙事和抒情紧密结合,事与情直接联系,事之真实,情之动人,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再次《蒿里

行》继承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借旧题写时事,赋予新的社会现实意义。《蒿里行》记述了汉末军阀混战的

现实,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的苦难,被锺惺称之为“汉末实录”。

-

《蒿里行》鉴赏

本文发布于:2023-12-12 14:55: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3641472413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蒿里行》鉴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蒿里行》鉴赏.pdf

标签:讨伐   将领   诗歌   情况   关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