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风俗

更新时间:2023-12-12 10:30:25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12日发(作者:当归的药用价值)

-

保定风俗

保定小吃和民俗

保定府三桩宝,“铁球、面酱、春不老”,铁球是说保定人尚武,历来爷们喜欢手握两个铁球,一则摆出行侠仗义的架势,二则勤练手腕手指的灵活,时间长了,保定制造铁球手的工作坊也出了名,直到现在,保定的铁球仍是名冠华夏。至于面酱,显而易见就是北方各地方都常有的那种用麦子面经霉菌作用制作的调料酱,我没有品尝,不知道它比北京的黄酱如何。在辗转反复寻觅之后,我来到几位老乡推荐的一家老店品尝著名的“春不老”,正当中午,吃饭的人很多,但大都是下里巴人,不见衣冠鲜明者辈,我捡了一幅四人单桌坐下,看了菜谱,果然净是地方小吃,但是像烧鸡、肥肠之类,我没有选择,单叫了两只驴肉火烧,一份“春不老”,一碗素汤面。

说来令人笑掉牙,所谓“春不老”,原来就是雪里红,不过这里腌制的雪里红口感脆崩,色泽碧绿,尤其是不咸,不像其他地方是用来当咸菜吃的。至于驴肉火烧,说实话不敢恭维,实在是普通的很,甚至不如我在其他地方吃得更好。

一般的人大概都听到“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的话,但是长久以来我并没有得到正确的解释,尤其是这个“狗腿子”,流行的说法是,保定距离北京很近,尚武的保定人为了糊口,很多到北京给达官贵人看家护院、跟班、保镖的,所以得了个狗腿子的绰号。那么到底是不是呢?出了军校后,看到门口有一位看起来饱经风霜,面似古铜,身体壮实,年约六旬开外的老者,我趋前笑着问了好,老者果然爽快,也满脸堆笑地望着我,我说了很不好意思的话,问到了狗腿子的话。老者开心地笑了,说道,没关系,是传讹出了错,不是狗腿子,是勾腿子,回勾的勾,保定人的武功里有一个特点,就是下盘功、腿功,好生了得,所以江湖上人称保定勾腿子,和京油卫嘴并称冀北三大特色。

听了老者的解释,仍是有些疑惑不解。但出于礼貌,也不宜再往深处询问,遂谢了老者告辞。

保定拥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以及学养深厚的学者,这一切使得我们能够和所有关注中国文化、中国民间文化以及中国人源远流长的信仰传统。本书作为四卷本的《华北农村民间文化研究丛书》的一卷,收录了18篇关于河北省保定(包括清苑、唐县、定县等地)地方庙宇、仪式和习俗的报告。让我们有机会从保定的寺庙、庙会、民间花会以及民俗等方面,来了解北方文化。

腊月初八,那黏黏的腊八粥,这一刻年味越来越浓。多年没有吃过妈妈亲手熬的腊八粥了。里面的大豆,红枣,栗子,黄米,多种的豆子我都是叫不上名字的,黏黏的,香甜,妈妈每年都会做腊八粥,只是我已多年不曾回家。到了腊月二十一,是我们那里的集,赶集的人们匆忙着准备年货,看吧,年画,鞭炮,对联,喜庆尽收眼底;腊月二十三,糖瓜粘,会吃黏黏的糖瓜,那种一咬就会粘住牙齿,小时候的糖瓜都是甜的。最有趣的是腊月二十四,扫房日。那时候我家还是旧房子,这一天大人忙着把屋里所有的家具被褥都搬出去,打扫屋子,小孩子也会帮着搬东西。还要贴窗户纸,要贴年画,忙碌整整一天。二十五,是集,人们去赶集,又是买回来年货,瓜子,糖,酒,喜庆越来越多咯。二十六会做豆腐,炸豆腐炸红薯,年糕,又是忙碌的一天,二十七也是烧肉,做凉菜,蒸馒头,忙忙碌碌的都是准备过年,年到了。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劳累一年的人们可以过个幸福的年。初一的早上人们早早的起来放鞭炮,然后就开始串门,记忆里是每年每家每户都要去的,穿上新衣服口袋里都是瓜子,糖,不管到了哪家大人都给孩子们装满满的口袋,这是最幸福的时刻,这一天都是鞭炮声不断的,一声声过年好一句句恭喜发财........

风俗民情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俗”。民俗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它反映了我国各民族几年来的传统习惯、文化风尚和道德观念。保定为燕南越北之地,为人质朴憨厚,疾恶如仇,崇文尚武。保定素有学生城之称,又为武术之乡,文人武师辈出,留传下丰富多彩的民俗,但也保留了一些封建迷信色彩的习俗。新中国建立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 不少陋习恶俗已被健康的新民俗所代替。节日习俗、婚丧嫁娶、生儿育女、赶集上庙等风俗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赶集 由于保定地区经济较发达,所以集市较多。保定地区和保定市共有348个集市,其中万人以上的大集市就有120多个,平均每18个村就有一个大集市。集市的日期是按农历计算的,有的地方逢单日为集,有的地方逢双日为集。一般十天三至四个集日,从时间上划分,有早集、午集、晚集之别,但一般是上午集,下午人就不多了。集市都选择在经济比较发达,交通比较例利的大村镇。一般集市都有粮食、棉花、棉布、蔬菜、干鲜果品、牲畜家禽、日用百货、木货、农具、肉类、饮食等十几个专业市场。春季以上农具、籽种、木货为多,秋后以上粮、棉、油、肉类为多。 [上庙]保定地区和保定市共有庙会419个,其中几万人以上的大型庙会就有154个,多在春季和秋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各地庙会农渐形成了不同的特点,有的成了专交流会,如安国县离州的中药材庙会、曲阳下河的骡马大庙等,全国有名。庙会一般三至五天,也有十天到半月的,保定农历三月十五日的刘守庙庙会每年都是半月左右的会期。 近年来,庙会逐渐变成了物资交流会,除进行贸易活动外,还搭台唱戏,民间高跷、耍狮子、龙灯、旱船、太平车、武术等也在庙上表演,给"庙会"增添了光彩。既进行了物资交流,也丰富了群众的娱乐活动。

[敬老健身节] 长寿之城保定,自古以来,就有强身健体的习惯,并成为一种社会时尚,无论是老人,还是中、青年都是如此,保定人由于这一特殊原因,其平均寿命明显高于全国,为了纪念保定人这种对人类有益的活动,每年由政府组织民间自愿参加的一年一度的“敬老健身节”于10 月9日至10月15日在保定市召开,这是保定独有的节日。整个活动全都围绕老年人强身健体,有养生之道、气功治疗、特异功能探病、按摩、针灸、中医诊断、武术、硬气功、毛毽、铁球表演等,老人健身表演以及民间风味小吃和各种大型传统彩灯展,整个节目主题鲜明、热烈、紧凑。

衡水地区民风民俗

衡水武强年画 武强年画,因产地在河北武强而得名。明初已具规模,盛于清代乾隆、 嘉庆年间。那时,县城南关就有一百四十多家画店,周围五十多个村庄有画业作坊,形成了武强画业中心。在外地有一百六十多处批发庄,年总产销量高达一亿对开张,行销大半个中国。武强年画色彩明快,线条粗矿,构图饱满,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它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品种繁多:有门画、神码、历画、窗画、灯画,影壁画、中堂画、对联、条屏、炕围画、顶棚画等。所谓“过节新”、“满堂彩”,充满了吉利红火的节日气氛,充分反映了民俗、民情和人民的思想愿望。

衡水三绝 衡水金鱼、内画鼻烟壶、侯笔。

保定老调 保定老调作为一个特有的戏曲声腔剧种,有着强烈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它的唱腔质朴健朗,高亢而又清婉。 老调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当地群众常在口头哼唱的曲调,所以民间曾有“做饭离不开锅灶,听戏离不开

老调”之说。老调曾先后四次到北京演也出,受到首都人民和领导、专...

著名的书话艺术

保定的美术、书法艺术历史悠久,从汉墓中发掘出的大量造型精湛、工艺奇巧的文物中,可见当时艺术水平的高超。元、明、清以来,保定的著名画家有田汉卿、王朴、金百陶、谢签礼、吴焕彩等,颇有名气,民初又有姚丹

坡、姚锷、姚兆化祖孙三人,皆以书画名重一时。石刻名作则有无署名的“棉花图”。“莲池书院名家法贴”...

丰富的戏剧艺术

元杂剧——元代的一些文人或无意投靠统治者,或因科举制断了仕途,遂寄情于民间曲文、话本,进行创作加工,使之成为一种变叙述为对话,曲目繁杂、结构严谨的综合艺术新形式——元代杂剧。保定的优秀剧作家有关汉

卿、李好古、彭伯成、王伯成(今涿县人)等,他们的代表作有《窦娥冤》、《张羽煮海》等。作家们在作品中鲜...

多边文件的交汇-涞源方言及谣谚

涞源地处河北的西部,山西的东边,长城北的南边,长城南的北边.是河北平原文化与晋陕黄土高原文化、长城内文化与长城外文化的十字交汇处。加之涞源是个交通枢纽,东西连京晋,南北通冀蒙,"路当要冲,人文络绎",

从而使得多元文化有更多的的机会在涞源交汇融合。行政...

涞源 婚丧、节庆、禁忌

(1)婚丧:①婚姻古时婚姻有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佳期、亲迎。今日简约为相亲、订婚、回门四部曲,现在青年男女交往结识的机会增多,表答直接,第一...

涞源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建、家具、装璜、服饰及文娱活动等。下面简单介绍一个涞源梆子和涞源剪纸。(1)涞源梆子涞源梆子风格介于山西梆子和河北梆子之间...

白洋淀采菱

白洋淀的菱角个小,皮薄,口味香。菱角4月长叶,5月开花,6月即有嫩菱,7月菱角成熟,8月老菱自然脱落水中。菱角开花白灿灿。5月菱花开放季节,菱角牌子(指菱角叶子)集中的地方,一片银光闪闪。菱花小,却开

得极为灿烂,被墨绿和紫色叶子托着,常引得游客频频...

狼牙山五勇士简介

马宝玉(润堡子)男,一九二零年十月出生在河北省蔚县下元皂村,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参加八路军,一九三九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担任班长。一九四一年九月二十五日在狼牙山战斗中壮烈牺牲。胡福才(胡小秃

,是胡德林的亲叔叔)男,一九一三年出生,河北省容城县郭村人,一九三八年参加八路军,一九四一年九月二十...

白洋淀荷花文化节

为塑造白洋淀旅游品牌新形象,提升白洋淀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自1991年开始,安新县每年7月23日至9月23日举办白洋淀荷花节。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2届。 白洋淀荷花节有三大主题:7月份的主题是"

出水芙蓉"。7月的荷花淀风景宜人,秀色可餐,层层叠叠的荷花一直铺到天边,初出水面的荷花在重叠的荷叶之...

涿州中秋赏月联欢节(9月11日-13日)

游览三国文化影视文化胜地,领略多姿民俗风情,共度中秋喜庆时光。 主办单位:涿州市文物旅游局 涿州桃园国际旅行社 活动内容:中秋赏月晚会,民间歌舞、武术、戏曲、杂技表演、中秋月饼和地

方小吃品尝、焰火晚会与民间花会。三义宫、张飞庙、影视城、清西际、满城汉墓、中华日月城、野三坡、白洋淀...

燕赵旅游文化

河北省地处华北,北依燕山,南望黄河,西靠太行,东坦沃野,内守京津,外环渤海,周边分别与内蒙古、辽宁、山西、河南、山东等省毗邻,总面积达18.77万平方千米,是全国惟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湖

泊和海滨的省份,种类齐全的地形地貌和景观,随季节变化的气候条件造就了河北独特的旅游资源。 河北...

保定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杰地灵,文化积淀深厚的名城,享有古城的声誉。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为我们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在推动着我们一步步向前进,但是这些文化,有形的无形的都在遭受着不同的破坏,而提起保定的风俗文化,知道的也是凤毛麟角,所以我想在这个大时代,经济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我们那些宝贵的历史文化也应该得到好的传承和发扬,因为这是我们宝贵的历史财富,记录他就是在记录文化发展的进程。

灿烂的历史文化离不开人的创造 , 从古至今 , 保定历史文化 名人灿若群星 , 他们是保定人的杰出代表。战国时有助燕昭王中 兴复国的郭隗 , 有以筑击秦王的高渐离。汉代有纵横家剧通 , 音 乐家李延年 , 不畏权贵的卢植。三国时有建立蜀国的刘备 , 猛将 张飞。晋代有爱国诗人刘琨 , 爱国将领祖逖。南北朝时有科学家祖冲之、祖暅之父子 , 有散文家郦道元和杨炫之 , 文史学家许懋、许亨父子。隋唐时期有史学家、文学家许善心、许敬宗 , 高僧、翻译家义净 , 高僧、禅宗六祖慧能 , 唐代诗人有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 , 及卢藏用、卢仝、崔护 , 大历十才子中的郎士元、崔峒, 有被称为 " 诗豪 " 的刘禹锡,有“苦吟派”代表贾岛,还有画家卢鸿一 。 五代时有书法家剧可久 , 史学家刘煦。北宋时有宋 朝的建立者宋太祖赵匡胤 , 思想家邵雍、邵伯温父子 , 宋代理学的奠基人程颐、程颢弟兄。金代有医学家张元素。元代有名将张柔、张弘范父子 , 史弼等 , 还有为捍卫南宋而献身的张世杰。

元代杂剧兴盛 , 保定是元杂剧重要发祥地之一 , 执杂剧创作演出之牛耳的当属保定人 , 在杂剧、散曲创作上著名的有关汉卿、王实甫、李好古、王伯成、赵才卿等 , 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李好古的《张生煮海》 , 流传千古 , 久演不衰。 文学家有郝经、刘因等。明代有史学家刘吉、兵学家孙承宗、散曲家薛论道 , 有被称为明代第一谏臣的杨继盛。清代有学者孙奇 逢、李霨、颜元、李塨、刁包、郭棻 , 其中颜元、李塨所创 " 颜 李学派 " 体现了保定学者崇尚实学的特点 , 具有很大影响。尚有 著述家郝浴、王振纲 , 画家冯源济 , 音韵学家赵绍箕 , 方志学家 王树楠等。

近代以来 , 戏曲在保定兴起 , 有北昆、老调、河北梆子、京 剧、评剧及多种富有特色的地方剧种 ,

著名北昆演员有陶显庭、侯益隆、侯玉山、白云生、韩世昌、白玉珍等 , 老调有周福才、 王贯英等 , 京剧有李吉瑞、李春来、李万春、盖叫天等 , 河北梆 子有田际云、韩俊卿、王玉磬、齐花坦等 , 戏剧学家有齐如山等 ,曲艺有王尊三、王艳芬等。电影界知名人士有王元龙、梁山、张瑞芳、田华、村里等。音乐界名人有罗宗贤、李抱忱、张寒晖、王昆、唐诃、晨耕、王铁锤、吕烈等。文学家、剧作家有冯至、梁斌、王宗元、李英儒、栗茂章、和谷岩、崔璇、张天民、徐光耀、阎肃、傅锋、苏叔阳等 , 美术摄影界有陈嘉楷、胡佩衡、李智超、孟庆彪、袁苓、陈勃等。

保定传统文化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早期曾称京梆子、秦腔和山陕梆子,是由清乾隆年间先后传入河北的秦腔和山西梆子演变而成。流行于京、津、保定一带,逐渐向邻近省市传播,形成一个深受群众喜爱的全国性大剧种。音乐唱腔高亢激越,节奏铿锵,悠扬婉转,具有浓厚的抒情韵味,充分体现了慷慨悲壮的气势。剧目丰富,有500多个传统剧目和100多个现代戏,表现内容丰富多彩,是最早反映当代现实生活的剧种之一。保定的河北梆子知名演员辈出,如田际云(高阳县人)、杨韵谱(高阳县人)、韩俊卿(雄县人)、王玉磬(安新县人)等,唱腔高亢优美,富于变化,为广大观众所喜爱。老调

【老调】又称保定老调,脱胎于元、明时期流行于燕赵的民间俗曲河西调。唱腔质朴健朗,高亢而又委婉,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当地群众经常在口头哼唱的曲调,所以民间有"做饭离不开锅灶,听戏离不开老调"之说。老调是河北省较有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除在河北省流行外,山西和东北部分地区也有它的影响。早期有以生行演员韩大仓为代表的艺人,开创了老调的先声;后有名旦小莲花(张桂良)、名老生周福才推陈出新,把老调艺术推向一个新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组建了专业老调剧团,老调艺术在表演和声腔上都获得全面发展。保定老调剧团曾多次进京汇报演出。尤其是老调剧目《潘杨讼》、《忠烈千秋》、《梁红玉》拍成电影电视后,这一古老剧种的影响扩展到全国。

哈哈腔

【哈哈腔】产生于河北、山东民间的地方剧种。据艺人传说是由柳子调演变而成。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东、中、西三路,在保定清苑农村流行的是哈哈腔西路。唱腔是典型的宫调式。唱词通俗质朴,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表演程式和方法多数来源于劳动生产,具有清新、刚健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喜剧色彩。主要伴奏乐器以板胡、笛子为主,具有民间打击乐的特点。清末,各地逐步建起一些季节性戏班,在农村巡回演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苑县组建了专业性的哈哈腔剧团,曾赴京演出。哈哈腔传统剧目有100多个,在农村深受欢迎。

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又名西河调,原名"梅花调",传入天津后因天津人习惯把大清河称西河,遂将由大清河流域传入的梅花调称为西河大鼓。是河北省从业人员最多、流行地区最广的一个地方曲种,源于冀中保定一带,流行于北方。主要伴奏乐器是三弦,演员自击鼓板,一般是一人说唱,一人伴奏。演唱者右手击鼓,左手操鸳鸯板,用方言演唱,曲调灵活,语言大众化,富有表现力。说唱并重,长、中、短篇书目均有。唱词格律基本上由七字句和十字句组成,板头有头板、二板、三板等。传统书目和现代书目都非常丰富。在保定乃至河北,演唱西河大鼓较早且最有声望的当属马三峰(安新县端村人),被曲坛称为西河大鼓的创 始人之一。其弟子朱大观(雄县人)、王振元(艺名"毛奔",高碑店市人)、王再望(艺名"转眼王",雄县人),都是名家。其中以朱大观最负盛名,在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并带了不少门徒,形成保定一带农村庞大的西河大鼓体系。

徐水狮子舞

【徐水狮子舞】俗称狮子会,两人合扮一头狮子,加上道具成一狮形,前有一"狮童"(或称"引狮郎")手持彩色绣球引狮起舞。表演有文狮、武狮之分。文狮基本动作有"搔痒"、"舔毛"、"打滚"、"抖毛"、"弓腰"、"啃爪"、"掏耳朵"等;武狮有"腾上"、"翻下"、"托竿"、"转弯"及"甩"、"卧"、"跳"、"窜"等高难动作。配乐为鼓、铙、锣等打击乐。徐水多数村庄有狮子舞班子,多为业余性质,其中以北北里狮子会最为有名。该会始建于1925年,学艺者有30多人。1952年经省逐级调演,被选送重点培养,接受正规舞蹈艺术训练。1953年5月,在北京怀仁堂向中央领导汇报演出,7月随中央歌舞团参加在罗马尼亚举行的第四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演出,获金质奖章。其后6次赴东欧国家演出,2次赴朝鲜演出。1954~1956年连续参加北京国庆大游行。全国各地杂技艺术团纷纷到该会挑选舞狮演员。该会每年在北京龙潭庙会和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上演出。1996年4月入选中央电视台《东西南北中》第60期节目,1997年6月25日参加中国旅游年庆香港回归大型文艺晚会,同年7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九州月圆晚会。

摔跤

【摔跤】保定摔跤有600多年的历史,以它绝妙的技艺和众多的高手名扬国内外。中国式摔跤即起源于保定。保定摔跤是明朝建文年间蒙古人传入的,经武林英杰代代加工锤炼,把摔跤的扳法同拳术中的身法相结合,形成刚柔相济、灵活巧妙、快速多变的风格。至清代,保定摔跤愈演愈精,人才辈出。咸丰年间,保定清真寺回民马长春大败清室"跛士胡"(皇族摔跤手),名声大振。清朝末期,摔跤臻于成熟,较为著称的摔跤师有平敬一、杨洛志、许二把、白洛俊等人。平敬一是名扬全国的武术家、摔跤家,武艺冠绝一时。民国时期保定的摔跤手们继承并发展了前人的摔跤技艺,使其更加实用和系统。马良(回民,济南镇守使)著《摔跤二十四式》使中国式摔跤走上了统一轨道。他还编著了《中华新武术》、《摔跤教科书》、《武术教科书》等。继承平敬一功夫而成为著名武术摔跤家的有马蔚然、张凤岩、王福田、尹长禄、于殿奎等人。1931年保定国术馆建立,同年在清真寺街建国术分馆,馆长安古琴系保定军校骑科教官,教员有白运章、张凤岩、白洛镇、赵洛永、于殿奎等人,主要教授武术、摔跤,培养出一批摔跤高手,在全国一系列比赛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1933年在中华民国第五届运动会上,清真寺街国术分馆阎善益获重量级摔跤冠军。1935年中华民国第六届运动会上马文奎获摔跤重量级冠军。常东升在中华民国第七届运动会又取桂冠,并于1933年在南京武术国考中获总冠军,舆论界誉之为民国以来的武状元,人们赞誉他为"中国摔跤大师"和"花蝴蝶"。他在1949年到台北后,仍为推广国术不遗余力,先后在中央警官学校、中央政治大学、中国文化大学、美国德州大学、俄亥俄州大学、日本等地传授摔跤数十年,1982年组织世界摔跤协会,身任会长,致力于中国式摔跤的发展,著有《摔跤术》、《世界摔跤协会手册》,录有常门录像带,被尊奉为"现代摔跤之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把摔跤列为重点发展项目。七八十年代保定市向河北省队输送了大批运动员,保定摔跤选手在全国各类摔跤比赛中取得了辉煌战绩。现省队教练张建忠曾8次获全国冠军,申金刚、郭建生等保定籍运动员现任省摔跤队教练.

踢毽

【踢毽】保定踢毽起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是古城人民十分喜爱的一项体育游戏。青少年踢毽较为普遍,技艺也较高超。老人踢毽更是保定一大特色,其技艺和阵容在河北省其他地区是少见的。保定踢毽强调姿势优美,令人有轻松愉快、赏心悦目之感。经过历代传袭和发展,创造了不少具有独特风格的花样踢法,如"金丝大串蔓"、"风摆荷叶"、"海底捞月"、"三环套月"、"阴阳鞋底"、"双飞燕"、"佛顶珠"、"五子登科"等。无论春夏秋冬,在保定的莲池门前和剧院广场,总能见到一些年过花甲、精神矍铄的老人进行踢毽的健身游戏。保定市还成立了回民踢毽队,曾多次参加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并代表河北省参加了全国第二届、第三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和1983年全国花毽表演。1985年3月在苏州举行的花毽表演和毽球比赛中,保定花毽队获优胜奖。保定铁球

【保定铁球】传统健身用品。100余年来,保定流传着"保定府有三宗宝,铁球面酱春不老"的民谣,铁球列为三宝之首。保定铁球,现名健身球,既是娱乐工具,又有健身功能。球的外表明光铮亮,其内部结构复杂,球内有球,并装音板,两个为一副,俗称"一公一母"。拿在手中运转起来,音响各异,有高有低,清脆悦耳,既能收到调筋理神之功效,还能在铁球的悦耳音响中陶冶性情。旧时官宦、商贾进京往返于保定途中,必购买此物作馈赠用。相传保定铁球起源于元明,原为实心球,流传于宫廷。清代一位宫廷巧匠把实心球改装成带有音响的空心球,轰动了宫廷。于是皇帝命他专做铁球,供达官贵人玩赏。数年后,工匠告老还乡,落户在保定南郊西马池村,仍以制铁球为生,自造自销,供不应求。为保持产品信誉和专利,严守秘方,不收徒弟,传子不传女,其中绝技,主人总是深更半夜在一间房内秘密操作。传到末代主人时,他只生了一女。父亲严守祖上遗训,不肯传授。但女儿却有心,每当深夜父亲在屋内干活时,她就悄悄溜到窗下,用舌舔破窗纸偷学,数年如一日,终于如愿。女儿出嫁后,另起门户,仍制铁球,因系名家所传,所以经久不衰。现在的保定铁球,是在沿袭了明清古老制作技术的基础上,经过改进与革新研制而成的,工艺更加精细,结构更加科学。具有调理精神、强壮筋骨的健身作用,按照经络学说,手掌侧面有三条经络。健身球在手中运动,对这些穴位经络有良好的刺激作用,可以疏通经络,调整气血,恢复植物神经功能,解除精神上的疲劳,对延年益寿有一定的功效。目前,除国内销售外,还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庙会的由来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这些名称,可以说正是庙会形成过程中所留下的历史"轨迹"。作为一种社会风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而庙会风俗则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它又是伴随着民间信仰活动而发展、完善和普及起来的。

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同时,这一时期的道教也逐渐形成。它们互相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生存竞争,在南北朝时都各自站稳了脚根。而在唐宋时,则又都达到了自己的全盛时期,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动。如圣诞庆典、坛醮斋戎、水陆道场等等。佛道二教竞争的焦点,一是寺庙、道观的修建。二是争取信徒,招徕群众。为此在其宗教仪式上均增加了媚众的娱乐内容,如舞蹈、戏剧、出巡等等。这样,不仅善男信女们趋之若鹜,乐此不疲,而且许多凡夫俗子亦多愿意随喜添趣。为了争取群众,佛道二教常常用走出庙观的方式扩大影响。北魏时佛教盛行的"行像"活动就是如此。所谓"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装上彩车,在城乡巡行的一种宗教仪式,所以又称"行城"、"巡城"等。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公元485年)迁都洛阳后,大兴佛事,每年释迦牟尼诞日都要举行佛像出行大会。佛像出行前一日,洛阳城各寺都将佛像送至景明寺。多时,佛像有千余尊。出行时的队伍中以避邪的狮子为前导,宝盖幡幢等随后,音乐百戏,诸般杂耍,热闹非凡。唐宋以后庙会的迎神、出巡大都是这一时期行像活动的沿袭和发展。并渐次推广到四川、湖广、西夏各地。元、明以后,行像之风才衰落,很少见于记载。

除了佛、道二教的"行像",他们还在寺、观中举办道场,定期进行一些法事或佛事活动,坐等信徒俗众前往斋戒听讲,顶礼膜拜。

原来属于民间信仰的报赛酬神活动,纷纷与佛道神灵相结合。其活动也由乡间里社逐渐转移到了佛寺和道观中进行。在佛、道二教举行各种节日庆典时,民间的各种社、会组织也主动前往集会助兴。这样,寺庙、道观场所便逐渐成了以宗教活动为依托的群众聚会的场所了。

而这些宗教活动逐渐世俗化,也就是说更多的是由民间俗众出面协商举办。这种变化,不仅大大增加了这些活动自身的吸引力和热闹程度,也使这些活动中的商贸气息随着群众性、娱乐性的加强而相应增加。在宗教界及社会各界的通力协助下,使庙会活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虽然这一时期的庙会不论从其数量还是规模,在全国都已形成蔚为大观的局面,但就庙会的活动内容来说,仍偏重于祭神赛会,而在民间商业贸易方面相对薄弱。庙会的真正定型、完善则是在明清以至于近代。

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就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这时的庙会又得名为"庙市",成为中国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人们的需要,又在庙会上增加娱乐性活动。于是过年逛庙会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过年内容。但各地区庙会的具体内容稍有不同,各具特色。

保定庙会

庙会是为祀神举办的,保定辖区寺观、神祠数以万计,凡有戏楼、戏台的城镇、乡村多有庙会。既有佛教、道教神祠,亦有民间俗神祠宇。由于历史久远,很难有全部的统计数字。

据清遭光二十五年(1845年)定州统计,该州(不计属县)有441个村庄,庙宇1885个。这个数字亦非全部,如每村至少有一个五道庙,只统计了157个。因清末民国以来破除迷信,改庙宇为学校,或折毁庙宇,很多庙会已经停办,特别是“文革”中停办的庙会更多。

改革开放后,影响较大的庙会得到了恢复。据1991年工商部门统计,全市有庙会578个,以满城县最多,计有99个,仅知该县城关镇的柳家佐、北庄、陵山庙会均未统计。涞源县有286个行政村,戏楼(台)达200余个,仅统计7个庙会。

庙会是崇拜偶像,宣扬迷信和宿命论的场所。也对人们进行积德行善,抑恶扬善潜移默化的教育。元代满城眺山北岳庙碑称,人监督人是有时限性的,神则无时无刻不在监督人,神对犯罪进行惩罚,对长时期的社会安定、家庭和睦有一定的作用。

庙会上的戏曲演出,用戏曲故事向人们进行人伦道德和历史文化知识的教育。在教育不发达的时代,多数人不能进学校学习文化知识,人们通过庙会看戏,能讲东周列国、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故事,故事中寓善恶报应,并贯穿着礼义廉耻、忠孝节义的道德思想,使人们循规蹈矩,不敢越过道德界线的雷池。很多爱国志士走上为国捐躯的道路,与戏曲有关。对传播中华传统美德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人们在文化娱乐活动中受到了教育。

敬神文化活动也给商业带来契机。尤其是交通闭塞的偏僻山区,庙会是进行物资交流的重要场所,对促进生产,繁荣经济有重要意义。现时的庙会除少数有庙宇外,多已无庙。庙会多在农闲的春季、秋前、秋后。庙会期间人们除观看文娱演出外,进行物资交流成了主要内容。借庙会之机,也是亲朋好友相聚的时候。庙会村各家接闺女请女婿来赶会,改善生活,紧密了人与人的亲情关系。

保定的大型庙会主要是道教庙会,如唐县青虚山、易县后山庙、安国药王庙、保定刘守庙、涿州东岳庙、顺平尧城庙和乡亭九龙圣母庙、涞源东岳庙、阜平北岳庙等,还有混合型庙会,如清苑国公营奶奶庙、定州北奇韩祖庙等。

保定民间花会

花会源于古代民间祀神的简单歌舞,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发展成技艺高超的民间艺术花会。保定的花会种类繁多,各县均有10余种至数十种不等,仅易县就有40余种。全市6344个行政村,几乎村村有会,有的一村数会,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阵地,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陶冶了性情,还传播了历史知识和艺术技能。

保定的花会以高跷、狮舞、龙灯、武术、寸跷、旱船、太平车、跑驴及音乐会等最为普遍。由于保定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同一种花会亦因地而异。如平原或山区、丘陵地区的跑旱船,白洋淀则为采莲船。太平车有的是老汉接闺女,涞水则为柴王推着四重山轧赵州桥,顺平为刘秀被追赶时男扮女装,由老汉推车扮成送闺女的形式使刘秀而免于难。高跷有反映《白蛇传》或《水浒传》等不同的内容。

众多的花会,大致可分为歌舞、音乐、花灯三大类。歌舞类在国内外或省内外有影响的花会如狮子舞、高跷、地平跷、跑竹马等。音乐类有易县的十幡会、定州吹歌和徐水吹歌、安国架鼓等。花灯有涿州的通市灯会和定州的鳌山灯等。

花会集中在农闲的春节及各种庙会期间,音乐会还为丧葬、嫁娶和祈雨等活动吹秦。春节期间从初五开始,花会串村交流表演,十四至十六日达到高潮。到府、州、县城举行赛会,尤其是正月十五日,花会进城到寺观进香,届时各路花会鱼贯人城,各寺观全部开放,迎接花会和香客,保定及多数县的花会先到城隍庙,次及衙署前表演,然后分散到主要街道演出。有的县则先至关帝庙(易县)或火神庙(安新)进香。进香顺序一般以先到者领头,故各会争先恐后争烧头柱香和领头的位置。

在表演中,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尤其是音乐会竞争最为激烈,以曲牌多、花样多,大显身手。庙会期间,以易县洪崖山后土庙会、唐县青虚山庙会、保定刘守庙会和安国药王庙会时间长,赴会者有多县花会参加,不仅丰富了庙会的文化生活,也为参加物资交流的商客带来了丰盛可观的收益,民众也买得到日常难以买到的货物。如今,花会仍起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以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角色。

保定民俗风情

定兴民俗之一:生活习俗

县境地处平原,交通便利,人际交往广泛,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习俗随时代变迁不断更新。

一、衣

清代以前的服饰,每个历史时期各有特点,舞台扮演多有表露。但自清末民初,服装款式大有改观,1919年“五四”运动后,男子多以长袍为主,再外罩马褂、头戴礼帽者为礼服,一般则戴帽盔,足登便鞋(方口或圆口);女子通行短上衣、长便裤(男女便裤式样相同,腰肥和裤裆宽大,俗称折腰大裆裤),如短衣便裤间加围系花长裙为礼服。头部发型严格遵守“未婚一条长辫,已婚绾发为纂”的社会风气。

1949年建国后,男人的学生服、中山服、工人服和平头、学生头的发型及女人的学生服(短上衣、长黑裙)、便装服(短上衣、长便裤)和短发、双辫发风行一时。但进入二十世纪80年代,男女的服装发型和鞋子款式日新月异,形成了争奇斗艳的局面。

二、食

县内饮食文化流传久远。过去,只有粗粮,一日三餐,都以玉米面薄饼裹黄酱、大葱、白菜心为主食。如果玉米面缺少,食用高粱面、白薯干面,也要烙成薄饼。如果从事重体力活计或请人帮工,早晨吃小米干饭玉米糁粥。进入80年代,以食大米白面为主,用玉米面薄饼调剂生活。宴请宾客,过去多用“四四”(碟四碗四)、“四八”、“八八”、“十二八”(碟八碗八另加四个烩碗)等席面。80年代以后,多以大盘数量,菜肴质量论高低。

三、住

民国以前,一般采用京都的建筑形式、兼备农村实用的建筑风格,形成了民间的三合院、四合院、套院(院后有院)、跨院(院左右有院)、及连场院(住宅与秋收场地相连)等建筑特色。80年代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文化等方面的提高,排房(一排数间的北房)、挑檐房、楼房等成为居民住宅的主体。

四、行

清末以前,县境居民,除少数靠河居民以船代步外,大部步行于陆地。代步工具贫富有别:富者骑马、坐轿或乘用畜力轿车(木制铁瓦并装有固定布棚的马车);中等家庭,骑驴、骡、牛或乘用棚子车(临时安装席棚的木制铁瓦载货马车);贫困人家,多为步行,老弱病残者靠亲属用木制独轮车推行。建国后,畜力车的木轮铁瓦被胶轮取代(俗称胶皮车),远行者乘用火车,70年代,拖拉机行驶公路和田野,自行车逐年增多;80年代以来,随着公路的发展,三轮机动车、摩托车、汽车、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与日俱增。

五、家庭结构

在传统思想影响下,解放前的家庭以多代共居为主,并引以为荣,传为佳话,仕宦和富裕者尤甚,形成了三世同居、四世同堂等大家庭。

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社会制度的变革,家庭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据调查资料(1949年户均人口5.16人,1964年户均人口4.57人,1990年户均人口4.27人)表明,家庭日趋小型化。县内一般采取未婚子女随父母共同生活,已婚者分居(独生子女亦然),待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时,再行合居照料

保定民俗风情二

窗花

涞源窗花,是剪纸艺术的一种,以宣纸为原料,刀工刻制为主,再加颜料点染而成,题材以花卉、鸟兽日鱼、戏剧人物为主。造型质朴,生动有趣,彩色艳丽喜庆,民间艺术特色浓郁。

涞源窗花从清乾降年间兴起,至今已有近200多年的历史,与蔚县剪纸风格相近,属同一流派。 旧式住房多为直棂窗,窗花就是贴在窗格空中的,逢年过节,人们用漂白麻纸糊窗子,再贴上窗花,增加喜庆欢乐气氛。连年有余、莲开并蒂、多福多寿、肥猪拱门等题材还表达着人们的心愿和理想。

保定民俗风情

保定民俗风情三冬至饺子夏至面习俗的由来 众说不一颇具文化寓意

保定人到冬至这天要吃顿饺子,夏至这天则要吃顿面条,这几乎是大人孩子都知道的事。

到底为何这样做?众说不一。

比如冬至吃饺子,有人说这是为了纪念东汉“医圣”张仲景。说有一年冬天,张仲景做官期满,在告老还乡的路上,看到很多无家可归的老百姓,面黄肌瘦,衣不遮体,耳朵都冻烂了。回到家以后,他赶紧研究了一个御寒保护耳朵的方子。据说这方子是用羊肉、辣椒和其它御寒的药物按药性比例做成馅,再用面皮将这些馅包成像耳朵形状的物体(形如今天的饺子),然后煮熟让人们连汤吃下。

冬至那天,天气冷得滴水成冰。张仲景便让家人到大街上支上大锅,为穷人施舍他发明的这种药。说来真奇,人们吃了这药,便浑身发暖,两耳生热,耳朵都得到了保护。因为这药的形状像耳朵,功效也是为了防止耳朵冻烂,所以张仲景给它取名叫“祛寒娇耳汤”。

从那以后,人们按照张仲景的嘱托,每到冬至这天,都做这种饺子形状的药物驱寒保护耳朵。后来又不知过了多少年月,这风俗一直延续下来,但“祛寒娇耳汤”人们已经不吃也不会做了,只是把冬至这天吃饺子的习俗流传了下来,那饺子馅当然也不再是中药药物了。再到后来,连这事的起源人们也说不清楚了,只是记住了一句话: “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说在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河北一带边境,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一年,汉军于冬至这天向进犯的匈奴发起反攻。河北百姓对浑氏和屯氏恨之入骨,为响应汉军行动,他们除去踊跃支前外,还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意思是剥浑氏与屯氏的皮,吃浑氏与屯氏的肉,以求平息战乱,早日过上太平日子。

因那次河北人制成馄饨和吃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后来就有了“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由于馄饨和饺子的做法和形状基本相同,后来渐渐又改成了“冬至饺子夏至面”。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改吃饺子了。

除此之外,民间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冬至阳生”,新的一年来到了,从这天开始,白天越来越长。所以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这天吃顿饺子,希望把新的一年的所有“福分”都包住,让新的一年一切圆满成功,这符合民间祈愿盼福的心理。

这种说法,也正好解释了夏至吃面条的理由。因为从夏至这天开始,白天会越来越短,夜会越来越长,季节会逐渐走向萧瑟和萧杀。人们为了从心理上阻止这颓状的到来,希望继续保持原来的顺长和生机,吃顿表示长久的面条,正好弥补这种失望的心理。所以这一种说法,可能也有道理,更有文化寓意

保定民俗风情六

“做饭离不开灶 看戏看老调” 保定人痴迷老调

“做饭离不开灶,看戏看老调”从保定一带流行的这句民谚。就可知老调戏是多么受人民群众喜爱和欢迎了。在老调的发祥地安新、高阳还流传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农民边唱老调,边在地里的井台上摇辘辘汲水浇园。恰逢一行人问路,那农民没停止唱,用手指路,手一松开,下沉的水罐坠得辘辘把将那农民打倒在刚浇过水的地上。那农民竟顾不上疼和浑身的泥水,躺在地上接着唱。那问路人也顾不上问路了,合着那躺在地上的农民也唱了起来。待他二人把没唱完的一段老调唱完,问路的才问路,指路的再指路。由此可见人们对老调是何等痴迷。

老调,又称老调梆子,是河北省较有影响的地方剧种。它的渊源可追溯到元末明初时期。在保定东部有著名的淡水湖泊——白洋淀,是大清河、子牙河、潴龙河、瀑河、唐河、拒马河、北.河、孝义河和府河等九条河汇流而成,俗称“九河下梢”。在白洋淀一带农村流行一种被称为“时尚小令”的民歌俗曲,因流行在大清河等九条河流以西广阔地区,当时白洋淀称西淀,故称“河西调”。明朝孙钐《白洋淀记胜》诗:“燕南赵北雄三辅,越女吴儿受一船,最喜太平说胜事,笙歌炉火拥楼船。”明《万历野获编》:“元人小令行于燕赵(白洋淀为古燕赵交界的地理位置)”。河西调节奏明快自由,有浓郁的地方风味;和民间口头文学的灵活性。老调最初以河西调为基础,在清初,又吸收保定一带流行一种名为“保定木板大鼓”的说唱艺术形式,形成一种独特的地方戏。当时文场伴奏乐器沿用河西调的笛子、四股弦等,武场乐器古大饶、大钹、大鼓等。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左右,山陕梆子经保定流入北京,老调又融汇山陕梆子,成为剧目、唱腔、伴奏等较为完整的一种剧种,文场伴奏乐器改为板胡、二胡、笛子、笙等,武场乐器改用“苏锣鼓”。河北梆子是山陕梆子传人河北后形成的新剧种。人们为了区别于河北梆子,称老调为“老梆子”或“老调梆子”。老调是在乡音土调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地方特色,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人们在田间劳动,家中做饭都哼唱老调。老调长期流行于民间,唱腔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男腔高亢健朗,女腔刚劲清婉。板式有抒情的头板、叙述并具多种功能的二板、抒发性的起腔、加强性的紧打慢唱、及哀叙性的哭板等10几种板式。

老调流行于保定、沧州、衡水、石家庄等地,除河北省外,还流帝到北京、天津、山西、河南、东北及陕西部分地区。老调在长期的历史流传中,不断发展,表演艺术和传统剧目比较丰富。早在清光绪年间,老调就进入北京演出。老调旦角名家小莲花(张桂良)、著名老生周福才等曾同京剧名家孙菊仙、刘鸿声、高庆奎、梅兰芳、尚小云等同台演出。

新中国建立后,建立了专业老调剧团,培养出了第一代女演员。1958年10月和11月周恩来总理和邓小平副总理在河北礼堂观看了老调《盘夫索夫》,周恩来上台接见了演员,邓小平高兴地说:“保定有宝,老调不老。”1960年,保定老调剧团带着新整理的,由崔澄田、王贯英、辛秋花、王辛未等主演的《潘杨讼》和由白玉昌等主演的《挡马》等一组折子戏进北京,先后在中南海怀仁堂、人民大会堂、中央等地,向中央领导汇报演出。同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将《潘杨讼》拍摄电影。1980年,保定老调剧团又带着参考传统剧目创作的,由王贯英、辛秋花、王增顺等主演的《忠烈千秋》进北京汇报演出,并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了专场演出,中央和北京市领导观看。同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将《忠烈千秋》拍摄电影。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老调更加焕发了青春。1996年,应文化部和中国戏剧家协会邀请,保定老调剧团带着新创作的,由毛素欣、杜振忠主演的《梁红玉》再次进北京汇报演出,文化部和中国剧协等领导观看演出,中央电视台、中央电台实况转播,《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称赞为“老调吐新声”。老调培养了一批新人。保定艺校老调班的学生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迎香港回归》等大型文艺晚会,江泽民、朱镕基等领导上台接见并合影。

老调,是保定这块热土孕育出的地方戏。老调,是保定人深为喜爱的剧种。老调,为保定争得了荣誉。

保定的民俗风情七

团圆饺子长寿面 老保定人过年过生日的传统风俗

在保定人看来,正是因为饺子的形状与制作方法有“包福”的寓意,所以也就与“团圆”“相聚”沾上了边。而面条的“顺长”则理所当然的与人的生日、祝寿联系了起来。

比如,保定人非常重视的过年,就与饺子这种食品紧密相连。出外打拼的家庭成员,在外的游子,不管你是官员还是百姓,即使离家千万里,过年都要赶回来一家人老少团聚。而团聚又和“年饭”紧密相连。这个“年饭”就是大年三十晚上的除夕饭,和大年初一的早上饭。

回来早了晚了可以算团聚,但不算“过年团聚”;回来或早或晚必然要吃饭,但不算“年饭”。比如你腊月二十就到了家这算还没过年;你初一下午或初二、初三才回来,会被认为“没赶上过年”。可见人们所说的过年,其实就是从吃“除夕晚饭”到吃“初一早饭”这个时间节点。只要“回家赶上吃三十晚上的饺子”了,就算回来过了年。

正因为如此,保定人对三十晚上和初一早上这两顿饭十分重视,给它赋予了浓重深厚的民俗文化意义。为了不离开“团圆”和“包福”这两个寓意,这两顿饭都是吃饺子。而且过去这两顿饺子必须在家吃,绝不外出去吃,也不到亲友家吃。

现在过年时有的人们图省事,追时尚,离开家跑到饭馆去吃。其实,饭馆里人山人海,乱乱哄哄,噪杂一片,互相干扰,连说话都听不清。可能饭菜比家里好些,然而这就纯粹成了为吃而吃,再也找不到那种浓浓的年味儿了。因为你在饭店里即使也可以点一顿饺子吃,但人家包的饺子与你一家人在家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老少齐下手共同包的饺子,那年味儿和心情肯定不一样。那年儿子从北京回来过年,我曾提出“咱上饭店去吃吧”,受到儿子儿媳的坚决反对。他们说:“我们几百里回来,就是希望在家吃顿团圆饭,在外边吃就失去意义了。”

按照保定人的风俗,这其中意义最大的当是大年初一的这顿饺子。因为这是未来一年全家人的第一顿饭,除去“团圆”的意义之外,由于把各种吉祥的东西都包到了馅里,吃这顿饺子还有“招财进宝”,“包”住一年的“福”,福不“外流”的寓意。所以按照风俗,不仅这顿饭必须在自家吃,而且不能有外人,甚至连已结婚的闺女也不能回娘家来吃(过去是怕嫂子弟媳不高兴,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已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大年初一吃饺子——没外人”的歇后语,就是这样来的。

还记得小时候为了给初一这顿饺子增加更多的寓意和欢乐,母亲在包饺子时,会暗暗在一两个饺子中包上个水果糖、大枣、花生、栗子之类的东西,说是谁吃到了谁的福大。开饭时间不长,肯定会有个人带着惊喜的表情报告:“我吃到了!”这报告,也给团聚在一起的全家人带来了欢乐。这种欢乐,在外边的饭店吃人家包的饺子是体会不到的。

在保定,与过年吃饺子代表“团圆”、“包福”寓意一样重要的,是过生日时吃代表“顺长”、“长久”的面条。孩子们吃生日面,老人吃寿面,相信是每一个保定人都有的记忆。早在清朝的书籍中,保定就有生日吃面是因“面条长,取其绵绵不断长寿之意也”的记载。

保定人不会忘记,儿时每到生日这天,不管你是否记着,母亲会准时给你做一碗长长的生日面,面里还要放上两个荷包蛋。其他家人过生日也是同样的待遇。生日吃长面和荷包蛋,其寓意非常明白,长面代表“平安长寿”,荷包蛋代表“如意圆满”。吃了这两样东西,你就会生命绵长,事事圆满——多么好的含义,既简单又吉祥。

这几年,有的城里人过生日,不再喜欢咱们自己的民俗了。不是到饭馆去山吃海喝大撮一顿,就是按照人家西方人的做法买个大蛋糕,一群人唾沫星子满天飞呼呼的吹生日蜡烛,再唱个西方人编的什么生日歌之类。这做法看起来很时尚,很欧美,可是我却一直不理解他们这些内容有什么寓意和文化。甚至我感到,欧美的这些东西于我们追求吉祥如意的民俗简直背道而驰。

比如,如果说那大蛋糕可以代表圆满,可又用那寒光闪闪的刀子当众把它胡乱切个七零八落,你还圆满什么?还有,按中国人的风俗,人死后,在灵堂里要点上灯和蜡烛,用以代表死者尚存的生命之气正在接受阳间人们的吊唁。吊唁完毕入殓时,是要把这灵灯吹掉把这蜡烛拔掉的,说明这人从此是彻底走了。平时人们常用“吹灯拔蜡”这句话,来表示人死了就是这个意思。

咱是东方人,实在不明白人家西方人过这喜兴的生日时,怎么会安排这样一个“吹灯拔蜡”的节目。问题是,一贯爱追求吉利、讲究吉祥的中国人,连电话号、汽车号、楼层号都计较是否带“8”带“6”不带“4”,怎么在生命和寿命这样大的问题上,竟然无所谓起来?

前段时间媒体报道,有位老人拒绝吃给他祝寿宴会上的东西,闹得很不愉快。据说就是因为他的儿女们想时尚一下子,给他祝寿时不顾“忌讳”,竟然也来了一番这种“吹灯拔蜡”的洋节目,导致老人一看表演脸色大变。看来这个迷信的老人家这生日还不如不过,找了晦气添了堵不说,恐怕还得影响心情影响健康。

至于那几十根脏呼呼的蜡烛所插过的蛋糕上,以及那从周围口中猛烈喷向大蛋糕的众多唾沫星子们,连同细菌、病毒一起,最终都要跑到人们嘴里去。这样让人恶心的生日食物哪如我们的“长寿面荷包蛋”干净卫生有利于健康长寿?

这样说,一定会被时尚一族说我老土。

保定的民俗风情八

安新白洋淀上话“三宝” :芒子、鸡头、老菱角

“芒子、鸡头、老菱角”被誉为白洋淀“三宝”。它们都生长在水中,但形状各异、味道不同、各具特色,又各有来历。

芒子,是水生野草皮条所结的果实。皮条是一种扁茎、扁叶、长穗的植物,它常与较低矮的芦苇混杂在一起生长,皮条的叶茎铡碎可做大牲畜的饲料,它的果实晒干后,经碾轧加工成芒子米,黑色,细长,有点像现在市面上出售的黑米,只是要比黑米小得多。芒子是鸟类、鱼类喜欢的食品,以水草为主要食物的鲢鱼、鲂鱼常碰撞皮条,以便撞落芒子而食之。

据传说,原来白洋淀上并没有皮条这种水草,它原产于南方。白洋淀有许多候鸟,如雁、白鹭、苍鹭、鹈鹕等,这些水鸟秋后就成群结队飞到南方湿地栖息,尤其喜欢在皮条丛中过冬。然而,春天飞回北方后却找不到皮条地,于是,水鸟们便约定,春天从南方返回北方时,都啄食一些皮条籽,到北方后随粪便排出。这样,便有不少皮条籽粒发芽,最终,皮条在白洋淀上扎下了根,由零零散散的向成片蔓延。这个传说虽然多了一些传奇色彩,但从农业科学角度分析,也还真有些道理。

鸡头,学名芡实。芡,是鸡头;实,是果实。芡实,就是鸡头的果实,白洋淀人叫它鸡头米。春夏之交发芽出水,叶似小荷叶,但上面长满了刺,茎上、鸡头上也都是刺,很像乍起毛的鸡头。一个鸡头中包藏着许多颗粒。秋季收获时,当地人都是乘船用镰刀削下鸡头,再用铁笊篱从水面捞起,放入船舱中。上岸后,把鸡头堆放在一起,沤掉鸡头皮上的刺,再碾轧鸡头皮才成鸡头米。鸡头米颗颗粒圆,呈暗白色,顶着一个“小红帽”。

白洋淀人熬腊八粥时,常在前一天用温水浸泡,使其发开,第二天再与其它米一起下锅熬煮,吃起来,不仅有嚼头,有筋骨,而且吃完后还口有余香。吃鸡头,白洋淀人还有一种特殊吃法,把带皮带刺的鸡头晒干后放到柴禾中烧烤,皮和刺烧掉了,再掸去灰烬,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菱角是白洋淀上极富特色的一种水产品。4月长叶,浮在水面;6月开花,一片银光灿灿;7月菱角成熟,采摘;8月,老菱自动落入水中。关于菱角的谚语,白洋淀上挺多,如“七菱八落”说的是菱角生长、成熟情况;“要吃菱角莫怕扎”讲的是菱角有尖,吃时要小心;“菱角不多,牌子不小”,牌子,指的是菱角叶,一层层飘在水面上,有的菱角牌子挺大,水面上却没什么菱角,于是就用来比喻一个人没什么真本领,端的架子挺大。

采菱是一种十分有趣的劳动。白洋淀菱角生长最繁盛的淀泊主要为小北淀、马棚淀。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每逢菱角成熟季节,水乡人民云集这里采摘。采菱船五舱、六舱、小三舱都有,其中以六舱为多。因为这种舱吃水浅,船身长,采菱人都坐在船的一侧,压低船的一边,使之更接近水面,便于采摘。常采摘的姑娘、媳妇们都是双手翻菱角牌子,采摘速度极快。

菱角吃法有三种,一种是采摘嫩菱,那要在6月左右,那是菱角被绿色外衣包裹,菱角尖而软,轻轻一剥,便可剥开,露出雪白菱肉,放人口中,用舌头一压便化了,脆甜脆甜。第二种吃法便是菱角成熟后,采摘回来,戗去外皮,带壳煮熟。凉了以后,放入水中,轻轻一咬,菱肉便从菱角一端挤出,味道清香。第三种吃法则是晒干菱角,菱肉收缩,用剪刀剪开外皮,剥出菱角米,与其他豆类、米熬粥。

白洋淀上传统的“三宝”如今经过辛勤加工,已成为馈赠亲友的上好礼品,只是多用富含营养的莲子代替了芒子

保定的民俗风情九

阜平大年初二早晨放炮“接财神” 改革开放寓意深

大年初一早晨放炮的习俗遍布中国,据说世界上凡是有华人居住的地方就有这个习俗。我的家乡保定阜平虽然初一早晨也放炮,但在乡亲们的心目中只是应应景,并不看重它,真正看重的是初二早晨放炮。

初二早晨放炮,家乡人称为“接财神”。关于接财神,在家乡流传着一段美丽的传说。说有一年初二早晨刚交夜,赵公元帅心血来潮步出天庭,想看看人间这个年过得如何。他来到一个村子,发现家家户户黑灯瞎火没有一点动静,心里很不高兴,怎么就没人出来迎接我一下?其实赵公元帅有点小心眼了,人们初一这天折腾得太累了,初二谁还不睡个懒觉好好休息一下,哪知道他要来?

正在这时,赵公元帅突然看到一户人家的院里晃了一下光亮,紧接着“吭——咔”两响,是二踢脚的声音。赵公元帅高兴了,看来还是有人迎接我,这炮声就是证明。我也不让你白迎接,今年让你发大财。果然,这户人家一年里事事顺利,赚了不少钱。村里人纷纷向他取经。他说,我没什么经验,只是大年初二早晨放了一个二踢脚就发了财。后来人们才知道是这个二踢脚接来了财神爷。于是,人们年年初二早晨放炮,久而久之就成为一个习俗流传了下来。

初二放炮时间要求很严格,就卡在两天的交汇处。早了,财神出不来看不见,白放;晚了,财神到了别人家,也白放。过去村里没钟表,怎么才能把时间把握得分毫不差呢?乡亲们有办法:看天上的星星。根据经验,当启明星刚刚爬上东山顶时,恰在交夜时分,这时放炮正合适。后来人们有了手表、手机,就更好掌握时间了。

为了迎接财神并得到财神的青睐,放炮花样不断翻新。有人可以舍不得买肉,但却舍得买烟花,那东西是很贵的;还有人为了炮声响亮,干脆放雷管炸药。初一晚上就把炸药埋在离村子较远的山上,披件皮袄在夜地里等着,时间一到,将导火索一点,惊天动地的声音随即传来,村里人个个捂起了耳朵。

过去,乡亲们年年放炮接财神,可年年生活贫困。是党的改革开放的政策让乡亲们过上富裕的日子。现在,乡亲们仍然在大年初二早晨放炮接财神,但已经不是接赵公元帅了,而是为改革开放的富民政策鸣放礼炮,是迎接越来越好的聿福生活

婚嫁风俗习惯

一、定 亲

旧社会,男子婚配前由家长出面请媒妁至女方求婚。如女方家长同意,就将女孩的出生年、月、日、时等“八字”写在红帖(庚帖)上,外套大红封套,封内枣子、花生、桂圆、莲子各2颗,取成双成对、早(枣)生(花生)贵(桂圆)子(莲子)的吉祥之意。还用红绿丝线系上太平钱、福宇钱各l枚放人,取太平幸福、牢牢系住姻缘的美意。封套面上写“天作之合”4字。庚帖请回后,男家就请媒妁向女方口头求婚。得到允诺后,再行帖求婚,叫“求允帖”。如女方允诺,就出允帖,正式订定婚约,旧称“定亲”。建国后,定亲习俗已逐步被自由恋爱所替代。

二、婚 嫁

旧时,男方在成婚前需向女方出纳聘帖,送礼金、饰品,俗称“茶礼”。女方接帖后回以答聘帖和礼品。然后男方选定成婚日期,请媒妁通知女方,俗称“送日脚”。佳期那天,先行迎鸾礼,由媒妁领人将新娘礼服(俗称“七事衣”)和鱼、肉、酒、果等物送至女家。女方嫁妆由媒妁领人送到男家。嫁妆到达男家后,新郎坐轿出发去女家迎亲。迎亲彩轿有两顶,一顶由新郎坐着到女方迎娶,一顶空着准备由新娘坐。新女婿到岳家后,岳父母设筵招待,称“请女婿”。筵后新女婿辞别岳父母上轿。女儿上轿时常由父或兄弟抱入轿中,俗称“抱上轿”。彩轿到了男家,停在厅前,由一对儿孙满堂的老夫妻揭开轿门,新郎、新娘双双出轿,先拜天地,再行交拜礼。礼毕,由傧相搀入洞房。进房时,由一人用两只布袋轮流铺在地上让新人踏着走,称“代代相传”。有的不用布袋而用红毡。接着新郎、新娘出房拜见父母,并向宾客行礼,然后再回洞房,吃合欢宴,饮交杯酒。此时洞房中红烛高燃。合欢宴的每样食物必须有剩余,取“有吃有余”之意。同时宴请宾客。宴后,宾客进洞房闹新房。最后新夫妇安寝。建国后,婚嫁礼仪大为简化,有的由单位举办集体婚礼,有的实行旅游结婚。

三、婚后余礼

吉期后次日早晨,新娘盥洗后,先拜见公婆,公婆赏给饰品或银钱,称“见面钱”。接着挨次拜见族内尊长和宾客。与平辈、小辈见面则作揖,并互赠礼品,称“行团圆礼”。中午,公婆朝南坐,新婚夫妇朝北坐,家人东西陪席,同桌吃饭,称“吃团圆昼饭”。午后,新郎带着新娘至女方拜见岳父母及女方尊长,随送糖、茶叶、莲心、桂圆等干果,俗称“双回门”。女方父母和尊长将见面钱赏给新女婿。接着岳父母设筵请新女婿。返家时,岳父母也送糕点果品,称“送荣归”。吉期后第三天,女方的父亲及叔、伯、兄弟等都至男家,新郎父亲亲自出门迎接,进屋后由新娘出来拜见,然后设筵招待,称“会亲”。至此婚嫁礼仪方告全部结束。新妇出嫁后l个月或遇其生日,女家常要赠送物品作贺,称“做满月”或“做生日”。新夫妇结婚后第一年的端午节,女家要做夏天的衣服,并将粽子、手帕、扇子等物送至女婿家,称“送夏幛”。新婚当年,逢春、夏、秋、冬四季和重要节令,如清明、端阳、中秋、冬至、春节等,新女婿都以应时礼品送往岳父母家,称“四时八节礼”。

春节的气氛越来越浓了,备年货,买鞭炮。各地过年的风俗习惯各有特色,各具千秋。民谣,谚语就描写了各地过春节不同的风俗习惯。

流传于保定一带的民谣: 小孩小孩你别烦,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炖炖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腊八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还有悼念亡国、寄托哀思的。

【腊八节快乐】

一炉温火慢慢熬,五谷翻腾米香飘,窗外飞雪迎新岁,春步无声静悄悄,腊八节了,喝一碗粥把

灿烂的历史文化离不开人的创造 , 从古至今 , 保定历史文化 名人灿若群星 , 他们是保定人的杰出代表。战国时有助燕昭王中 兴复国的郭隗 , 有以筑击秦王的高渐离。汉代有纵横家剧通 , 音 乐家李延年 ,

不畏权贵的卢植。三国时有建立蜀国的刘备 , 猛将 张飞。晋代有爱国诗人刘琨 , 爱国将领祖逖。南北朝时有科学家祖冲之、祖暅之父子 , 有散文家郦道元和杨炫之 , 文史学家许懋、许亨父子。隋唐时期有史学家、文学家许善心、许敬宗 , 高僧、翻译家义净 , 高僧、禅宗六祖慧能 , 唐代诗人有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 , 及卢藏用、卢仝、崔护 , 大历十才子中的郎士元、崔峒, 有被称为 " 诗豪 " 的刘禹锡,有“苦吟派”代表贾岛,还有画家卢鸿一 。 五代时有书法家剧可久 , 史学家刘煦。北宋时有宋 朝的建立者宋太祖赵匡胤 , 思想家邵雍、邵伯温父子 , 宋代理学的奠基人程颐、程颢弟兄。金代有医学家张元素。元代有名将张柔、张弘范父子 , 史弼等 , 还有为捍卫南宋而献身的张世杰。

元代杂剧兴盛 , 保定是元杂剧重要发祥地之一 , 执杂剧创作演出之牛耳的当属保定人 , 在杂剧、散曲创作上著名的有关汉卿、王实甫、李好古、王伯成、赵才卿等 , 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李好古的《张生煮海》 , 流传千古 , 久演不衰。 文学家有郝经、刘因等。明代有史学家刘吉、兵学家孙承宗、散曲家薛论道 , 有被称为明代第一谏臣的杨继盛。清代有学者孙奇 逢、李霨、颜元、李塨、刁包、郭棻 , 其中颜元、李塨所创 " 颜 李学派 " 体现了保定学者崇尚实学的特点 , 具有很大影响。尚有 著述家郝浴、王振纲 , 画家冯源济 , 音韵学家赵绍箕 , 方志学家 王树楠等。

-

保定风俗

本文发布于:2023-12-12 10:30: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3482252412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保定风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保定风俗.pdf

标签:保定   老调   庙会   文化   人们   活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