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2日发(作者:数据分析模板)
《走月亮》有效教学导学案
审核人签字:
授课年级
课型
四年级
学课语文
《走月亮》
科 题
课时 2
任课教师
授课
时间
侯蕊宣
问题解决课
《走月亮》是作家对童年时代美好的回忆,充满童真童趣。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户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戏,为“走月亮”。“走月亮”不同于在月光下赶路,也不是满怀心事地走在月光下,而是特意到教材月光下走,散步,因此“走月亮”的说法充满了诗意。读着这篇文章,使人不分析
由地走进一幅如诗、如梦、如世外田园般的画卷中本文的语言优美,如诗如画,很容易使学生深入文本,得到情感的体验,激起孩子们爱的涟漪,使情感得到全面的升华,与作者产生共鸣。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在教学本文时,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学情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设情境,品读感悟,使学生不仅感快乐、幸福的亲情美,而且体会到月色下的意境美。
分析
悟到温馨、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了解“反复”这一形式的表达效果。
教学2.过程与方法:在读中感受月下景色的美丽。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目标 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月下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体会浓浓的亲情,激发学生热爱父母、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重点教学难点:
难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关键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问题 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月亮的资料和一副月景图。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第一课时
时间
教学
内容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一、激情谈话, 情境导入
3 导入课文
1. 课件展示秋夜月景图,一个小姑娘在明亮的月光下,甜美的想象和阿妈一起散步时的情景,并配上音乐。学生欣赏后谈感受。2.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学生通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作批注。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在交流的基础上提炼并引导学生发现课文结构的特点。(全文以“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为线索分为四部分。)
1解决字词,0了解课文内容
1、初读课文
2、自学生字
3、检查认读生字
4、书写生字
5、检查理解的词语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5
1、学生轻声读文,解决字词障碍。
2、小组内交流读生字
3、开火车读生字
4、指名学生书写生字
5、全班交流词语意思
三、在读课文,
理清脉络
15
学习课文内容
1.范读课文。
2.检查读文情况。
1.指名分段读文。
2.小组讨论交流,说段意。
四、课堂小结 7
小结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总结 总结收获和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时间
教学
内容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一、复习导入
3
复习字词和读文情况
1、听写生字
2、指名分段读文
1、认真书写
2、流畅读文
二、精读课文
10
理解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向学生介绍云南、洱海、白族。多媒体出示有关云南风景图片,使学生对美丽的云南风景有初步的印象。
学生自读课文。
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组交流中给每个孩子充分的时间,他们可以说、可以读,可以讨论,在交流中学生对课文的认识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
读完之后,学生发现“流着”一词两次使用, 想象到“香味在流,月光在流”。一个“抱”字,形象地写出了小水塘的形状以及倒映在水中的月景,可见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
使本无感情的自然之物附上甜美、欢快、幸福的情绪,如流水绵绵不绝,显得那么和谐,那么美好 。
小作者和妈妈伴着月光走过许多的地方,从而引导学生通过省略号想象:“我”和妈妈还去了哪些地方? 是什么样的?
入情入境地读,使学生回归整体,再次深层次的体验对课文的感悟,并在读中,将作者“反复”这种独
三、品读课文
10 品读课文
教师通过重点语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语言美及蕴涵的真挚的亲情。
四、升华情感
10
学习第四部分
升华情感
特的写作手法及我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内化至学生心里。
课下请同学们搜集一些描写月亮的古诗或小短文,积累在你的“采蜜集”上,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
你有没有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感到非常幸福的时刻?同桌之间讲一讲,然后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
五、课文拓展,感谢升华
5 课文拓展
本文的语言优美,如诗如画,很容易使学生深入文本,得到情感的体验,激起孩子们爱的涟漪,使情感得到全面的升华,与作者产生共鸣。
六、课堂总结
2 总结课文
引导学生写下感言。 写感言,分享收获
板书设计
走月亮
1.“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来自最大简笔画网香味在流,月光在流,怎么可能呢?
2.谁留意过和妈妈一起手拉着手
3.读课文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散步时的感受?
教学反思
《走月亮》问题导读—评价单
班级____ 姓名_____ 设计人_侯蕊宣_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了解“反复”这一形式的表达效果。
2.过程与方法:在读中感受月下景色的美丽。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月下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体会浓浓的亲情,激发学生热爱一、看拼音,写汉字。
【预习过程】
yuâ pán róu hã qiān shǒu fēng sú
( ) ( ) ( ) ( )
xiǎo tú yín tǎn táo qì dào suì
( ) ( ) ( ) ( )
二、给划线的字标上正确的读音。
水洼 ( ) 浇灌 ( )蚕豆( ) 稻穗 ( ) 闪烁( ) 沟水汩汩 ( ) 泼刺一声( )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 溪水,流着 的香味,流着 。
2.秋虫 ,夜鸟 翅膀,鱼儿 水面,泼刺一声,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 果子的甜香。
3、阿妈 手拉着我,我 阿妈身上的气息。 走过
的溪岸,走过 ;走过 的果园,走过 和菜地„„
学贵于疑
父母、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操。
探究点一: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多美的夜晚”?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自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相关词句、段落,细细品味,读出自己的感受。)
——————————————————————————
探究点二:“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试着读一读,读出作者的感情。
——————————————————————————
当堂检测:“我”我和阿妈走过了哪些地方?课文是怎样把这些地方的景色串起来的?
——————————————————————————
问题生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要再次朗读课文,对于课文的理解我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本文发布于:2023-12-12 09:59: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3463782412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走月亮》.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走月亮》.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