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2日发(作者:第三产业发展)
论《雷雨》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摘要】曹禺的成名作《雷雨》是中国话剧走向成熟的标志。《雷雨》中主人公周萍和他的继母周繁漪的乱伦关系是全剧最精彩的线索之一。本文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的角度来解读周萍和周繁漪之间不正当的恋爱关系,得出二者关系归结于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情结就是导致二人悲剧结局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俄狄浦斯情结、精神分析法、周萍、周繁漪、弗洛伊德。
一、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的说法出自于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代表作之一的《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王》讲述的是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故事。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这么一个预言:底比斯王的新生儿(也就是俄狄浦斯),有一天将会杀死他的父亲而与他的母亲结婚。底比斯王对这个预言感到震惊万分,于是下令把婴儿丢弃在山上。但是有个牧羊人发现了他,把他送给邻国的国王当儿子。俄狄浦斯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父母是谁。长大后他做了许多英雄事迹,赢得伊俄卡斯忒女王为妻。后来国家瘟疫流行,他才知道,多年前他杀掉的一个旅行者是他的父亲,而现在和自己同床共枕的是自己的亲母亲。俄狄浦斯王羞怒不已,他刺瞎了自己的双眼,离开底比斯,并自我放逐。
所以“俄狄浦斯情结”又被人称为“恋母情结”,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的一个重要术语。弗洛伊德认为“恋母情结”是无意识性的,因为社会道德规范的不支持,这种情结常常被人压抑在潜意识里不再提及。
二、《雷雨》中体现出的俄狄浦斯情结。
《雷雨》是剧作家曹禺先生的处女作,被认为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它所展现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在《雷雨》中,很多人物之间的关系都有俄狄浦斯情结的体现,但是表现的形式有不同,有明显的有隐含着的。而话剧中人物人物周萍与继母周繁漪之间的秘密恋情是全剧最明显、最耐人寻味的一条线索,也是俄狄浦斯情结在《雷雨》中最明显的体现。
周萍是带着苦闷和罪恶感出场的。周萍是周朴园的长子,周繁漪的继子和情人。细读《雷雨》,不难发现周萍有着强烈的俄狄浦斯情结,这与他不幸的童年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母亲鲁侍萍在他出生后不久就被他父亲周朴园抛弃,所以周萍从小就没有得到过母亲的关爱,加之父亲又常年为工作忙碌,给予他的关心也是少之又少。从周繁漪对周萍说的一句话“你突然从家乡出来”可以得知,周萍小时候是被送到乡下去生活的。可见,从小在乡下长大,而且缺乏父爱和母爱的周萍是以多么孤独的心情度过他的少年时代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理解周萍为何会对自己的继母产生一种特别的情愫。
荣格在分析俄狄浦斯情结的形成时,肯定了童年时期创伤性经验的影响。弗洛伊德是这样解释俄狄浦斯情结的:“他要独享母亲的爱,希望自己完全占有自己的母亲,而对别人分享母亲的爱表示不满和仇视。仇视的对象,自然主要是自己的父亲。”这种对父亲的恨,周萍在剧中有明显的表露。在第二幕中,周繁漪对周萍说:“你忘记了在这屋子里,半夜,我哭的时候,你叹息着说的话么?你说你恨你的父亲,你说过,你愿他死,就是犯灭伦的罪也干。”周萍不但恨父亲,而且还对继母犯下了乱伦的罪恶,俄狄浦斯情结在他身上得到了完全的应验。
周萍的俄狄浦斯情结是有其根底的,那就是他的原始欲望。弗洛伊德将原始欲望总结为人类所有的爱和心里能量的来源。正是因为周萍身上原始欲望的强大,才战胜了他的理智,最终使他的俄狄浦斯情结一发不可收拾,犯下了无法回头的罪恶。
周繁漪是《雷雨》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她具有最“雷雨化”的性格,是曹禺作品所包含的众多形象中最真实,也最动人的女性形象。周繁漪是周朴园续弦的妻子,周家的女主人,周萍的继母和情人,周冲的母亲。作为新时代有知识的女性,她本来可以有自己的生活和梦想,可是因为种种原因,她被周朴园用欺骗的手段娶回家,成为周朴园的妻子,并在周家巨大的压抑和折磨中生活了十八年之久。周繁漪虽然名义上是周朴园明媒正娶的妻子,但是二人只有夫妻之名,并没有夫妻感情。她就像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金丝雀,虽然在物质上她应有尽有,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资产阶级太太的生活,但是在精神上却一贫如洗。
周繁漪复杂的人物性格主要是来自新旧思想的碰撞。她是一个旧式女人,她文弱、哀静、明慧,在仆人面前保持着那种旧式大家主妇的风范。在她对周冲喜欢四凤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她强烈的等级观念、门第思想和家长意识。但她却又是一个新式女性,她虽然未能完全脱离出封建专制家庭的压抑,但是她有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周繁漪上过私塾受过一点新式教育,她是“五四”以来追求妇女解放、争取独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周繁漪敢爱敢恨的突出个性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也使我们能明白为什么她会和继子周萍发生一段可以说是畸形的恋爱。长期的压抑使得周繁漪将她的爱寄托到周萍身上,让她的欲望得到释放。这样,她既实现了对丈夫的报复,又满足了自己对爱情的渴望。
周萍和周繁漪就是在这么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环境下产生了一段畸形的乱伦恋爱,从这段恋爱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中强烈的俄狄浦斯情结,这都是归结于当时的家庭环境以及他们个人的性格特征的。
三、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看《雷雨》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周萍的俄狄浦斯情结是有其根底的,那就是他的原始欲望。弗洛伊德将这原始欲望归结为人类所有的爱和心理能量的来源。正是因为周萍身上原始欲望的强大,才最终战胜了他的理智,使他的俄狄浦斯情结一发不可收拾,酿下了乱伦的苦酒。
弗洛伊德指出,俄狄浦斯情结本来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本来无可厚非。弗洛伊德说:“也许我们所有人都命中注定要把我们第一个性冲动指向母亲,而把我们第一个仇恨和屠杀的对象指向父亲······俄狄浦斯王杀了自己的父亲,娶了自己的母亲,它只不过是让自己童年时代的愿望实现了······我们从母亲身上收回了性冲动,并且忘记对父亲的嫉妒。”为什么周萍没有从母亲身上收回性冲动而犯下了乱伦的罪恶呢?从弗洛伊德的观点来看,周萍是由于从小缺乏母亲的爱和正确的引导以及教育才致使周萍的人格发展出现了反常,表现出的是“固结作用”或“回归作用”。
我们常说,人的活动来源于人的心灵,而在弗洛伊德看来,我们这里所说的“人的心灵”,则是一种深藏在人类精神领域中的“无意识领域”。
弗洛伊德指出,在人的精神活动中,意识过程不过是极小的部分,就仿佛冰山露出水面的一个小角,微不足道;而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难以为人察觉的绝大部分是“无意识”过程,在人的精神活动中占有支配地位,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及其命运。他坚定地认为:“无意识”的主要内容是人的原始冲动、基本本能以及与本能有关的各种欲望,而且主要是性的欲望。这些冲动和欲望往往难以被社会所接纳,因为社会的法律、道德观念以及其它种种习俗就是为了限制和规范它们才得以建立。它们在现实中不能得到满足,在意识领域中也没有存在的空间,故此被压抑在无意识领域中。弗洛伊德对自己的“无意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三重结构的人格学说,并成为他整个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在《雷雨》中,我们不难发现周繁漪行为中的“无意识”性。周繁漪之所以会跟周萍有着畸形的乱伦关系是因为她在那个封建大家庭的压迫下的结果。她试图冲破封建社会的枷锁的行为,其实是“无意识”的。
可见,周萍与周繁漪爱情中的俄狄浦斯情结是无意识,虽然他们在这段恋情中多少抱有罪恶感,但是没有及时制止这畸形的恋爱的发展,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局。
四、结语。
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去解读《雷雨》,解读周萍和周繁漪之间的俄狄浦斯情结,无疑可以更深入也更透彻的认识作品的人物性格和作品所包含的作者对于当时社会和人性的思考,从而使读者对《雷雨》的认识更深一个层次,有益于读者对这个戏曲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曹禺,《雷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版。
[2]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
[3]
杨立民《叛逆女性的性格悲剧——蘩漪形象的深度阐释》2002年。
[4]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美文选。上海:知识出版社,1987.1。
[5]
曹禺,《曹禺文集》第1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第2版。
本文发布于:2023-12-12 03:56: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3245832436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雷雨》中的俄狄浦斯情结.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雷雨》中的俄狄浦斯情结.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