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2日发(作者:围魏救赵的主人公是谁)
晋祠讲解目录
1、晋祠概况
2、水镜台
3、智伯渠
4、金人台
5、对越坊
6、钟鼓楼
7、献殿
8、鱼沼飞梁
9、圣母殿
10、宋塑侍女像
1l、苗裔堂
12、周柏
13、唐叔虞祠
14、昊天神祠
15、钧天乐台
16、唐太宗御碑
17、台骀庙
18、公输子祠
19水母楼
20难老泉
1、三圣祠 222、傅山纪念馆
23、王琼祠
24、王氏祠堂(晋溪书院)
25、董寿平美术馆
26、奉圣寺
7、舍利生生2塔
28、结尾
晋祠博物馆
2008年五月28日
晋祠博物馆讲解词
尊敬的游客,您好,
山西简称“晋”,又称“三晋”。是因为山西曾是西周晋国以及后来分裂成赵、韩、魏的三国之地。晋祠,就是山西人的祖宗祠堂。
太原,古称晋阳,2500年前由晋国执政正卿赵简子创建。太原地处中国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的交错地带,是中国最重要的军事战略重镇之一。从战国七雄之一赵国的初期都城开始,山西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由南部逐渐北移,太原曾做过九个王朝政权的首都或陪都。而晋人的祖宗祠堂,在这个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始终占有一个重要位置。所以古人云,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
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公里处的晋祠,是一处蜚声中外的风景名胜区。它背靠悬瓮山,前临晋水,占地面积l80余万平方米。这里山环水绕,古木参天。在这片古建园林的美景中,历代劳动人民建筑了近百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郁郁苍苍的树在木掩映下,澈见底的泉水清,蜿蜒穿流于祠庙殿宇之间。历史文物与自然风景荟萃一起,使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晋祠是一处集自然山水与古建园林、雕塑碑刻、古树名木于一体的著名游览胜地。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001年1月2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
晋祠是奉祀西周初晋国开国候唐叔虞的祠堂,据《史记·晋世家》记载,唐叔虞,姓姬,名虞,子于,字是周武王之子,成王的幼弟。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武王灭殷七年以后因病去逝,由长子姬诵继位,是为周成王,因当时成王年幼,便由其叔父姬旦代行天子职权,史称“周公摄政”。在周公摄政期间,为巩固周室的统治,实行土地分封制。把周室子弟,族属功臣根据军政需要,分别封给一定的土地去做诸侯,周成王的胞弟姬虞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封到唐国做了诸侯,因姬虞是唐国的诸侯,又是成王的幼弟,所以称“唐叔虞”。我国汉代历史学家司马迁著的,《一史记.晋世家》一篇中用一段“剪桐封弟”的故事,记载了叔虞被封唐候一事。成王继位初年,唐国叛乱,成王派兵平乱以后,有一天,成王和弟弟姬虞在一起做游戏,正巧地下飘落了一片桐树叶,成王随手把叶子拾起,剪成玉圭的形状对叔虞说:“把这个玉圭给你,封你去做唐国的诸侯吧!”边的史佚听见旁了,就请成王择吉日立叔虞为唐侯,成王不以为然的说:“我和叔虞开玩笑呢!”
而史佚却严肃地说:“天子无戏言,既然你说了,就该命史官来记录它,歌舞称颂它,典礼成全它。”于是成王就封叔虞到唐国做了诸侯。
叔虞到唐国就位后,实行了摄政的周公制定的“启以夏政,以戎索”的建疆国方略,他励精图治,把古唐国治理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晋水改国号为“晋”。其后七百余年间,晋国由一个小国发展为称霸中原的大国,作为晋人之祖的唐叔虞,自然会被奉若神明。人为了纪念叔后虞,便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又称“晋王祠”,简称“晋祠”。
早在北魏时,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他所著的《水经注》中对当时的晋祠作过这样的描述:昔智伯遏晋水灌晋阳,其川上溯,后人蓄以为沼。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左右杂树交荫,希见曦景。„„于晋川中最为胜处。由此可见,早在1500年以前晋祠已经蔚为壮观了。
晋祠自创建以来,经过多次修葺和扩建,面貌不断改观。南北朝时期北齐文宣帝高洋把晋阳定为别都,于天保年间“大起楼观,穿筑池塘”,扩建晋祠。隋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在祠区西南增建舍利生生塔。唐时又进行扩建。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唐太宗李世民游晋祠,亲撰《晋祠之铭并序》,并刻石立碑。以“金阙九层”,“玉楼千仞”的词句来形容当时的晋祠:历代不同时期出于不同的需要,相继在晋祠维修增建,形成了融自然山水和历史
人文为一体,集儒、释、道、仙于一处,以园林、古建、碑刻、雕塑艺术和古树名泉,组成了独具风姿的历史文化遗产群落,享誉中外。
古老的晋祠历经沧桑,数度变迁,仍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古迹。山西现存的古建筑其数量之多,历史之久居全国首位。据统计辽、宋以前的木结构建筑为106座,占全国同期木结构建筑的72.6%,全国仅存的4座完整的唐代建筑都在山西。山西素有中国古建艺术宝库之称,晋祠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古建筑博物馆。晋祠继唐代以后,有宋、金、元、明、清时期殷堂楼阁、亭台桥榭等各式建筑100多座,其中中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圣母殿,举世罕见的十字形古桥鱼沼飞梁,稳如大殿、巧似凉亭的金代建筑献殿,被国家文化部鉴定为三大国宝建筑。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同其它门类一样有着辉煌的成就,作品渊源流传于后世,晋祠的古代雕塑艺术也不同凡响。金人台上的宋代铁铸武士像。经历900年风雨,迄今锃亮不锈,威风凛凛。圣母殿中的43尊宋代彩色泥塑,尤其是其中的33尊侍女像,生动活泼,活灵活观,是当时雕塑艺术中登峰造极的写实作品。弥足珍贵。宋代铁铸武士的阳刚之气和宋塑侍女的阴柔之美,形成鲜明对比,哲学上的辩证法,美学上的平衡感,在这些古代雕塑家手中表现的淋漓尽致,令人叹为观止。艺术大师刘开渠曾对之感叹:“这是人的社会,令人难忘的、抒情的、美的境界。”
晋祠的美还不止于此,自然的美更富于它神奇的色彩。祠内终年17摄氏度的泉水不仅养育了一方儿女,更为晋祠增添了几分江南水乡的秀色,诗仙李白曾写下“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珑玲莎草绿”的著名诗句。这股长流不息的泉水为晋祠带来了灵气,也带来了无限生机。这里植被茂盛,是一处古老的园林,上千年的古树就有二十多株,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周柏,早在九百年前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就曾以“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的诗句,来赞叹它的古老了,而今这株柏树依然枝繁叶茂,苍劲挺拔,同晋祠长流不息的难泉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一起被誉为晋祠三绝。郁郁苍苍的古树和晋水三泉相配合使大殿楼阁掩映在浓荫疏影、静水急流之间,景色异常优美。
晋祠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中,碑刻艺术也引人注目。其中最著名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晋祠之铭并序》碑,此碑是李世民为追溯大唐渊源、报唐叔虞神恩而作,是一通集政治、文学、史学和书法为一体的丰碑,开创了我国行书上碑的先河,被历代书家推崇备至。此外,由女皇武则天亲自作序的《华严石经》(俗称《风洞石经》),是唐译八十卷《华严经》的石刻祖本,不仅以珍贵的佛学研究价值为世所重,还保存了大量风韵各异的唐人小楷,成为研究和学习书法的重要资料。
中国建筑与园林专家对晋祠有如下评价:(1)晋祠的自然山水与人文建筑的有机结合,代表了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2)晋祠的自然山水与人文建筑、雕塑在一定时期内或在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3)晋祠可作为一种最完美、最成功类型的建筑物、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这种1500年不间断的传承与发展,举世罕见。完全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
有人说晋祠的美是以神奇的传说与诗意交织的美,祠内一泉一阁都有一段动听的故事,一草一木也都洋溢着美妙的诗情画意,的确,当您徘徊于晋祠风景区内仿佛是在诗与神话的交织之中徜徉,宛如进入虚无飘渺的天上宫阙。
水镜台
走进晋祠大门,迎面第一座建筑就是水镜台,这是古代唱戏的舞台,东面悬挂着“三晋名泉”横匾。字迹清秀雄劲,为清康熙年间晋祠人杨廷翰所书。西面台中央悬挂“水镜台”匾,是清乾隆年闽翰林院编修晋祠人杨二酉所书。是晋祠三大名匾之一,被誉为是秀丽之笔。“水镜台”出自《前汉书,韩安国,传》:“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的句子,意思是忠奸是非
尽人皆知。我们知道,我国古代戏剧中的人物都是脸谱化的,好人,坏人,演员一出场,观众一目了然。
水镜台,为明清时期的建筑。集中国古建筑中楼、台、殿、阁四种建筑风格于一体,坐东向西,前部为单檐卷棚顶,后部是重檐歇山顶,台四周有蔬朗的走廊。此台造型雄奇,雕刻彩绘精细,是难得的艺术佳作。
晋祠的传统习俗中,每年多有迎神赛社,祭圣母、祭水母等活动,这种活动最早始于北宋年间。而酬神演戏,是迎神赛会的重要内容。所以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二晋祠庙会、六月十五晋祠河会期间,都有在水镜台演戏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智伯渠
又名海清北河,是晋水四渠中的主渠,穿越晋祠馆区中部,自西南向东北蜿蜒穿流而过。关于智伯渠,还有一段历史典故:
春秋末年,晋国的势力日渐衰落,逐渐形成了智伯、韩、赵、魏、范、中行“六卿专政”的局面。其中晋国世卿智伯瑶的势力最为强大,他依仗自已的特殊地位,在吞并了范氏和中行氏后,无理地要韩、魏、赵三家向他各献幕邑百里,其中赵襄子断然拒绝,智伯大怒。公元前453年,智伯强迫韩、魏两家与自己一起攻打赵国,因赵国军民同仇敌忾,上赵国的城池加坚不可摧,使智伯连续攻打三个月都没攻下晋阳城(遗址在今晋祠东北6公里的古城营村一带)。智伯遂遏汾水、晋水灌晋阳。眼看大水就要漫过城池,在这危急关头,赵氏谋臣张孟谈急中生智,他知道韩、魏攻赵出于无奈,便亲自化妆出城,秘密说服韩康子、魏桓子两家倒戈。三家歃血为盟,里应外合,以半夜决堤退水为号,倒灌智伯军营,消灭了智伯,三分其地,随后三家又瓜分了晋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家分晋”。山西又称“三晋”,由此而来。
明人李维贞诗中“水可亡人国,那知国自倾”说的就是这段历史。
这场战役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春秋与战国的分界。也是中国历史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重要标志。
金人台
跨过智伯渠上的会仙桥,就是金人台,也称“莲花台”。台为方形,台中央建有一明代琉璃小阁。台四隅各立一尊高约2米的铁人,因为铁为五金之属,所以称金人台。根据《太原县志》的说法:“祠为晋水源发之区,镇以金神”,以防水患。除东北角一尊为民国二年(公元l913年)补铸外,其余皆为北宋铸造。保存最完整、铸造工艺最好的是西南角的这一尊,它铸造于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虽经历900多年风霜雨雪,至今究好无缺,明亮锈。铸铁中含有铬、镍等合金成份,被誉为是宋代的不锈钢。说明我国北宋时的冶炼铸造水平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从造型艺术方面来看,这尊铁人造型生动,似佛教中天王的形象,从头到脚显示出力量之美、威武勇猛之美,令人叹为观止。
关于这几尊铁人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这些铁人在金人台上餐风露宿,雪打雨淋,天长日久,承受日月精华,渐渐有了灵性,不仅会说话,还懂得人情世故,特别是西北隅、东北隅、东南隅三尊铁人,它们都是本地户,站在“老乡”的立场上,故而情投意合,无话不谈。按照铸造年代不同,它们分为老大、老二、老三。一天夜里它们闲聊起来,一致认为不该只防自家水患,而应替广大群众防止水灾,再加上庙里老僧对它们非常刻薄,经常剥削它们的供品,所以产生了逃跑的念头,决定奔向经常发大水的黄河上游。东北隅的老二当先行军,先走一步。它刚走,守庙老僧就知晓了,悄悄拿了戒尺跑出来,把没有来得及逃跑的老大、老三痛打了一顿,造成它们头骨破裂、手臂断裂。再说老二来到黄河边,见河水滔滔,无法过河,正在犹豫之时,忽见一老船夫撑着一艘小船顺水而来。便让老人渡它过河,并问老人:“你的船能载得动我吗?”老人哈哈一笑说:“你又不是晋祠的铁人,还怕载不动吗?”老人话音刚落,铁人便显出了原形,原来老人是黄河边的河神爷,听说晋祠逃跑了—尊铁人,因此在黄河边等候他,点化他从此坐镇黄河水。
金人台上四尊铁人中,只有西南与西北角的两尊铁人胸前有铭文。从铭文中可知,它们除了镇水之外,还有作为保佑家族及乡社,保护圣母殿中圣母邑姜的作用。他们把铁人当做圣母的守护神奉献于圣母,并让它“永充供养”。
对越坊
金人台西,有牌坊一座,是中轴游览线通向圣母殿的必经之路。牌坊是我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形式,有功德坊、忠孝节义坊、科第坊等。晋祠的牌坊叫“对越”属功德坊建于明朝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对越”二字出自《诗经.周颂.清庙》中:“乘文之德,对越在天”,“对”为报答,“越”为宣扬,意为报答宣扬祖先的高尚功德。相传对越坊是明万历年间太原县举人高应元出资修建。
高应元,太原晋祠东庄村人,善长书法,对父母极孝顺。相传,有一年,高应元的母亲突患头疼之症,久治不愈,高应元朝夕不安,一日沐浴更衣,在晋词为母焚香祈祷并许愿,母体一旦安康,将捐资修祠。半年后母病痊愈,于是高应元捐资白银三百两,修建了对越坊和钟鼓楼,并亲笔书写“对越”匾。宣扬报答圣母邑姜的神灵庇佑之功,同时也暗喻对父母祖先积德行善的颂扬之意。“对越”匾与傅山书“难老”匾、杨二酉书“水镜台”匾并列为晋祠三大名匾,被誉为是雄奇之笔。
钟鼓楼
钟鼓搂分峙对越坊两侧,如坊之双翼,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创建。两楼形制相同,下为方形边长约7米的石砌基址,高约3米,设有台阶可上下,台基上有12根廊柱,柱间置木栅,楼顶为重檐十字歇山顶,上饰彩色琉璃瓦。右侧钟楼内有大钟一口,传说此钟有9999斤,“9”为极阳数,乃至高无上之意,钟上铸“敕封广惠显灵昭济圣母庙”字样。相传天龙山圣寿寺铁钟与晋祠铁钟同时而铸,只要敲响其中一钟,一钟则不敲自另鸣。左侧为鼓楼,内置大鼓一面。钟、鼓为古代用来报时的工具,旧有晨钟暮鼓之说。
献殿
建于金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祭祀时陈列供是品的场所。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四周无壁,只有直棂栅栏,既象一座稳重的大殿,又像一座轻巧的凉亭,整个大殿显得格外利落敞亮。它的梁架结构很有特点,只在四椽袱_上架起一层平梁,既简单省料,又轻巧坚固。古人在建造大殿时,居然没有使用一根钉子,完全是木头和木头卯榫而成。它是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
鱼沼飞梁
是晋祠的又一座国宝建筑。古人对池和沼的区别是:圆形为池,方形为沼。由于这是一个方形水潭,所以称“沼”,又因沼中多鱼,故名“鱼沼”。
飞梁是在鱼沼上架起的一座十字形桥梁,从高空俯视,象一只大鸟展翅欲飞,古人说:“架虚为桥,若飞也”。所以称它为“鱼沼飞梁”。它前接献殿,后连圣母殿,形成一组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下折的两翼与圣母殿上翘的殿角遥相呼应,一起一伏,一张一弛,更显示出了飞梁的巧妙与大殿的开阔。现存飞梁为北宋与圣母殿同时修建,仍保持原结构特点。它是我国最早的十字形立交桥的雏形。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评价:“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例则仅此一孤例,绚为可贵”。作为我国古代桥梁中仅见的孤品,该桥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桥梁建筑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圣母殿
在晋祠有三大国宝建筑: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圣母殿为全祠主殿,它背靠悬瓮山,前临鱼沼飞梁,左有善利泉,右为难老泉,在全祠中处于独冠中居的地位,它是为纪念西周时期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和唐叔虞的母亲一子牙的女儿邑姜所建。
母殿创建于宋圣太平兴国九年(公元984年),重檐歇山顶,殿高十九米,面阔七间,进深六间,殿外四周围廊,是我国现存古建中“殿周围廊”的最早实例。前廊中的八条木雕
盘龙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它们怒目利爪,一派生机,虽近千年,仍鳞片层层,须发根根,不能不叫人叹服其木质之好、工艺之精。殿周廊柱略向内倾,四根角柱显著升起,使大殿前檐曲线弧度加大,从而增加了大殿的稳固性和曲线美。殿内和前廊采用了减柱法,因此,殿内无柱前廊开阔,最大限度地扩展了建筑内部的空间,为摆设塑像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国宋式建筑形成于北宋中叶,在我国现存的宋代建筑中,时间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便是晋祠圣母殿。因此,它是我国宋代建筑的代表作,是我国建筑艺术由唐至宋过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建筑发展史的重要的实物资料。
宋塑侍女像
在圣母殿内完整地保存了43尊彩绘泥塑像,除神龛内两尊小像为明代补塑外,其余皆为北宋塑造。其中有主像1尊,侍从像42尊。主像圣母邑姜,形象硕大,她头戴凤冠,霞帔珠璎,凝神端坐于凤椅之上,在其身后以浩瀚波涛装饰的神龛围屏衬托下,有一种庄重安详的威严感觉。神龛两侧的待从像中有:身着男装的女官4尊,宦官5尊,侍女像33尊。这组雕塑是根据北宋宫廷“六尚制”塑造的,逼真地反映出北宋宫廷生活的真实场景,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他们各有专职,身份性格无一雷同尤其是其中的33尊侍女像,造型生动,姿势自然,加之她们高度与真人相仿,更显得栩栩如生,是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的刻画。
神龛下两位宦官者是传令官。因为在宫廷里有一个规矩:下官不能用正眼看帝王和皇后。但作为传令官,他们又生怕错传或漏传圣母的每一句话,所以他们察颜观色,用眼睛的余光偷偷地窥视着圣母,身体也在尽力地向内倾斜,以便能够听清圣母的每一句话。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他们的内侧耳朵要比外侧耳朵稍大一些,说明他们的确是在竖着耳朵非常认真地听着圣母的每一句话,是两位尽心尽责的传令官。
接下来,我们选看几尊有代表性的塑像。请到南边。沿南墙东起第二尊,这是位老年宦官,你看他,肩搭毛巾,两手合抱,眉宇间流露出愁苦之色。他是为圣母做饭的厨役,在宫中做了大半辈子的饭,每天都要向圣母问咸问淡,又到吃饭时间了。该为圣母做些什么呢?他非常发愁,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再看第四尊,她是一位老年侍女,头戴高冠,身穿直领对襟长衫,从她的身材看,年轻时可能是为圣母献歌舞的侍女,现已年老色衰,不受重视,似乎没有了和别人争强斗胜的条件,被贬在后宫做粗活。她历尽沧桑,在她的眼睛里已没有了希望和向往,有的只是冰冷的蔑视和犀利的洞察,她微微下撇的嘴角,说明她对自己的生活非常不满。正象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诗中所描述的悲惨情景,“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生。”
请您转过身,我们来看这位“捧印”的侍女,她庄重矜持、不苟言笑,显示了她已深得信任,也深感自己职责的重要。因此,全神贯注于所拿的“印玺”,一手捧托、一手护持。尤其这护持的手,将怕碰、怕磕的心态表现得十分贴切。她稳重而老练,眼神极为锋利,却含威不露,嘴角有力,显然是一个很有判断力,办事果敢的妇女。也许是由于职务关系,她生活比较优越,外形显得较为丰满。
现在请您到北边来。依神龛右数第二尊,这是位歌舞侍女,你看她,手持绢巾,头戴红包巾。长的眉清目秀,身材苗条,是在宫中为圣母唱戏的女子。她动作优雅,美丽而恬静,含蓄而大方,头微微低垂,正面看,她含羞带笑,似,乎刚为圣母唱完一曲,受到圣母的夸赞,一副感激和满足的神情。然而,从侧面看,她眼睛红肿,眼角含泪,一副悲苦的样子。我国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对此尊雕塑颇感兴趣,曾评价道:“一笑一颦,似诉平生”。雕塑用写实的手法、传神的技巧刻画了一个女戏子复杂的内心世界。
我们看横排中间这位侍女。
这是一位身材纤弱,丰姿绰约的中年侍女,你看她双手捧心,神情落寞,好像有满腹心事,幽恨怨帐,一肚子的不舍时宜。一看便知,她是位自尊心极强,不会讨好,不肯随和,
连别人的同情都会拒绝的姑娘。这种种的心态是通过正侧两面都呈微微的“s”状的大线条所体现的,而总的造型极为内敛。自上而下与动态线相一致的直线衣纹,体现了她优美柔和中的倔强气质。她对周围一切不予理彩的眼神,更显出心高气傲,孤芳自赏的韵味。
下面请您沿北墙东起看第四尊,这是一位小侍女,她似乎刚刚入宫不久,她聪颖洒脱,伶牙利齿,还不时搞些恶作剧,戏弄别人,以讨得主人的欢心,深受宠爱使她常常得意忘形,经常和周围一些侍女拌嘴吵架。可是这一次却被别人拆穿了她的小把戏,她可真有点生气了,脖子一歪,袖子一甩,小嘴一撅,打算到圣母那儿告一状。由于她入宫时间不长,尚无经验,表现出的是活泼轻松的形象。
这组国内罕见的侍女群像,在艺术风格上,已经摆脱了自南北朝以来宗教和神的束缚,而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和性格刻画上。它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决不会是建筑主人的意图,而恰恰是雕塑艺术的深刻构思。从中,我们看到了北宋社会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真实人物,体会到她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和由引产生的复杂心态和独特个性。中央美院钱绍武教授称她们简直是《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很有个性。1959年郭沫若、梅兰芳先生参观晋祠时,看到这组塑像后曾发出这样的赞叹--神品。1954年,我国雕塑艺术大师刘开渠先生年到这组雕塑后,不禁发出如此的感叹:“这是人的社会、令人难忘的、抒情的、美的境界。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最伟大的雕塑品之一,在我国雕塑史和美术占有重要的地位。”
侍女们生活的年代距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但是艺术却把她们真实,永远地再现给了后人,告诉我们,在1000年前,有这样一些人就是这样地生活着。不朽的形象使我们充分感受到艺术的神奇,这就是晋祠宋塑带给我们的感悟和启迪。
苗裔堂
俗称奶奶庙,又叫子孙殿,是旧时老百姓祈求生子,延续香火的地方,左倚朝阳洞磴道,右接圣母殿,在全祠布局上为圣母殿的左配殿,创建年代不详,宋政和元年(公元l111年)重建,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重修,殿内有塑像19尊,正中一排塑苗裔神像7尊,均为妇人装扮,分别为催生娘娘、送生娘娘、乳饮娘娘、子孙娘娘、引蒙娘娘、痘疹娘娘、培始娘娘,两旁又有男侍各一尊,南北两边排列送子神像10尊,昔日此处香火十分旺盛,每个娘娘身上都技红戴花,足见人们求子心切。
周柏
晋祠是中国最早的唐宋园林,这里植被茂盛,上千年的古树就有二十余株。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周柏了。周柏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树高18米,树围5.6米,向南倾斜45角。周柏,又称“龙柏”,也叫“齐年柏”。据记载,在圣母殿两侧同年所植两棵柏树,一棵形似俯瞰大地的苍龙,故名“龙头柏”,一棵因像凤尾翎毛披覆地面,故称“凤尾柏”。遗憾的是现在我们只能看到这棵向南倾斜的龙柏了。相传在道光年间,凤尾柏身上长出一棵毒瘤,而两棵柏树本是同年种植且连理相通,人们怕毒瘤会殃及到龙柏,于是凤柏就被砍伐掉了。从此多情的老龙柏就向凤尾柏的方向慢慢地倒了下来,且树身还长出一个树节,形似龙眼,每逢天阴下雨时节,这只眼睛就会慢慢的往下滴水,人们就说它是为了失去凤柏而伤心落泪呢!更为神奇的是在龙柏的旁边渐渐成长起来的这棵小柏树,不仅准确无误地撑起了这棵3000年的老龙柏,而且还保护了晋祠的国宝建筑圣母殿,故被称作“撑天柏”!早在900年前,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游晋祠时曾写下:“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的诗句来赞美它的古老。而今这株柏树依然枝繁叶茂,苍劲挺拔,同难老泉和宋塑侍女像一起被誉为晋祠三绝。
目前,晋祠正在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了准确掌握晋祠古树的年代,2002年3月我们请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园林研究所的专家对晋祠的古树进行了科学鉴定,采用碳14交叉定点的方法,测定出周柏和另一棵长龄柏的树龄据今已有2990年,而2990年正是我国古代社会的西周时期。所以说晋祠周柏有3000年的历史毫不为过。郁郁苍苍的古柏,不仅是晋祠3000年历史的活见证,更为古老的晋祠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唐叔虞祠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组建筑,就是供举着晋祠主人唐叔虞的祠堂,早在北魏时,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其《水经注》一书中,对唐叔虞祠就有了详细的描述由此可见,晋祠的历史至少也有一千五百年了,唐叔虞祠应该是晋祠最早的建筑,而现在我们看到的山门高耸,正级峻立,红墙折绕的唐叔虞祠是元、明、清时期重新修建扩建的。
进入山门,迎面为享殿,里面陈列着14尊元代乐伎塑像。他们手中持有笛子、琵琶、三弦等不同乐器,为研究元代杂剧和古代乐器发展提供了实物资料。享殿两侧绕以围廊,廊壁上嵌有42块由明、清时期的文人雅士游晋祠之余挥毫题写的歌咏晋祠的石碣。
穿过享殿来到后院,便是唐叔虞祠大殿,正殿五间东西配殿各三间。东殿有从天龙山附近收集的一些石佛像。走进正殿,神龛中供奉的就是唐叔虞,他身着蟒袍,手执玉圭,神采奕奕,气宇轩昂。叔虞两侧分别是两侍童及两文大臣。据史料记载:唐叔虞姓姬,名虞,字子于,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幼弟。因当时姬虞被封之地古称唐国。又是成王的弟弟,古人对兄弟排行有伯、仲、叔、季称谓,姬虞排行老三,故称“唐叔虞”。
关于叔虞受封一事,历史上流传着一段“剪桐封弟”的佳话。那是在成王做了天子后的一天,成王与幼弟姬虞在院子里戏嬉时,成王顺手从地上拾起一片桐树叶,剪成玉圭的形状对姬虞说:“把这个玉圭给你,封你去做唐国的诸侯吧!”天子无戏言,所以在姬虞长大后,就被封到唐国做了诸侯。姬虞到唐国之后,把古唐国治理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开创了唐国七百余年的盛世局面,这一时期,被历史上称为“唐虞之日”姬虞不愧为周。室栋梁,晋国先祖。所以,在叔虞死后,后人为了纪念他,便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建起祠堂供奉他,并取名“唐叔虞祠”以示纪念。
昊天神祠
由关帝祠、三清祠和玉皇阁三部分组成,坐北向南,规模宏大,院落清幽,分前、后两院。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扩建,是晋祠内最大的一组道教庙观。因为祠内原以供玉皇大帝为主,而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故而称为昊天神祠,可惜玉皇大帝的塑像在文革时被毁。
关帝祠门前有一棵苍劲古老的槐树,是隋朝种植,据今有1400年的历史,依然是老枝纵横,盘根错节,枝繁叶茂。
进关帝祠,神走龛内为清代早期所塑关公坐像。大家知道,关公是山西人,因而关帝庙在山西随处可见,本不足为奇。但晋祠这尊关羽塑像却极为罕见。你看他头戴帝王王冠,身穿帝王服,丹凤眼,卧蚕眉,金脸长髯。大家知道,关公一般应为红脸,而晋祠的关公塑的却是金脸,人们不禁会问,关羽一个武将,汉献帝不过封个“汉寿亭侯”为何享受帝王,级别?关羽因为忠义历来受到推崇。随着封号的加多,级别也不断上升。明万历封号达16字之多“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古有封官贴金之说,因此晋祠的关公塑的是金脸。殿内保存有80余幅珍贵的清代早期壁画,是根据《三国演义》中关羽的生平故事所描绘有桃园三结义、上马金、下马银、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等生动画面、是我国早期连环画的雏形。是较为难得的艺术珍品。当然这80幅壁画中唯独少了走麦城一幅。
后院为玉皇阁,分上下两层,上层原供奉玉皇大帝,塑像已毁。下层为三孔窟洞供、摹道教中的“三清”,又称“三清洞”。从右至左分别为:玉清元始天尊手拿圆珠,象征“洪元”;上清灵宝天尊抱太极图,象征“混元”,太清道德天尊,即老子,手持扇子,象征“太初”。这三尊塑像是在80年代补塑的,故而色彩较为艳丽。
钧天乐台
是晋祠的又一座戏台,为清代乾隆年间所建。后部为单檐歇山顶,前台为元宝箍头顶,无论是建筑斗拱还是彩绘壁画都构筑得玲珑别致,精美异常。
台中央悬挂当代学者张颔篆书“钧天乐台”匾是古文学者张颔书写。“钧天”是钧天广乐
的简称,指天上的音乐,一语出自元好问《步虚词》“人间听得霓裳惯,犹恐钧天是梦中”。
钧天乐台正对着关帝庙,过去是专门为关帝唱戏的。台上有一幅对联“音入妙时如蟾宫绝调;像传神处拟才子奇书,”为当代书法家刘炳森书写。
唐太宗御碑
在晋祠的参天古柏之中,掩映着一通稀世国宝碑刻。它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御制御书的《晋祠之铭并序》碑,俗称唐碑。
唐太宗为什么会在晋祠立碑呢?这可以追溯到公元617年,唐高祖李渊与儿子李世民从晋阳起兵时,曾在唐叔虞祠内祈求唐叔虞能暗中保佑,助他们一臂之力。果真,在第二年就攻取了长安,建立了唐王朝。公元646年,李世民东征高丽归来,重游晋祠。当时太宗皇帝已经51岁了,他遥想18岁起兵,发迹神祠,不禁感,万千,思虑重重。于是,在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亲撰铭文,以报神恩。留下了这通代表他晚年政治思想主张和绝妙书法的千古名碑。
唐碑的碑身高1.95米,宽1.2米,厚27厘米,碑额左右各雕螭首一对,齐头下垂,为唐代碑额的典型特点。额首书“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九字,属罕见的万状飞白隶书。碑阴列长孙无忌等七位随行功臣的亲笔签名。
《晋祠之铭并序》的主题思想,是通过歌颂宗周政治和唐叔建国的史迹,以达到宣扬唐王朝文治武功,巩固政权的目的。全文1203字,其大体内容可分为四部分:
首先,提出“兴邦建国”,必须亲信贵族,以作辅弼;“分圭锡社”也要给予采邑,来把握军政要点。“非亲无以隆基,非德无以启化。”认为没有亲属辅佐,就不能巩固社稷,不施仁政就不能争取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接着,他赞美唐叔虞的功德“承文继武,经仁纬义”,不愧为周室栋梁,晋国先祖。文中以“六合为家”的英雄气魄,运用“经仁纬义”的华丽文笔,对晋祠的山光水色作了人格化的描述。“悬崖百尺,蔽日亏红,绝岭万寻,横天耸翠。霞无机而散锦,峰非水而开莲。碧雾紫烟,郁古今之色;玄霜绛雪,皎冬夏之光。”。又描写晋祠建筑的富丽堂皇,“金阙九层,鄙蓬莱之巳陋,玉楼千仞,耻昆阆之非奇。落月低于桂筵,流星起于珠树。”意思是指蓬莱与昆阆是神仙美景,可与晋祠胜境相比,还稍有逊色之处。至于月烛星桥,流光溢彩,更像在人间仙境了。
第三,揭发了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以至神人共怒,四海腾波。他的父亲李渊顺天应民,得到拥护,从而统一了中国。
最后,他说唐室政权固然是天命所归,人心所向,但“克昌洪业,实赖神功”,为此,刻石立碑,以报神恩。结尾并祝“天地可极,神威靡坠,万代千龄,芳猷永嗣”,周此期望唐室天下,得保万岁无疆。
读这篇铭文之阅后,我们可以感觉李世民不仅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富有政治思想的文学家,而且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书法艺术家。
李世民一生酷爱王羲之的墨宝。民间相传他为了得到《兰亭序》的真迹,曾派萧翼,化装书生,前往灵隐寺。与拥有《兰亭序》真迹的辩才和尚交友随后趁机得到这一真迹。李世民爱不释手,每日临写,就寝时还要把《兰亭序》放在枕边,仔细玩味,用心观赏。相传,在他死后,他的子孙仍把王羲之的《兰亭序》随葬昭陵。
《晋祠之铭并序》碑开创了我国行书上碑之先河,是仅次于《兰亭序》的行书杰作。碑文中的39个“之”字,书写风格,毫不雷同。清人齐羽中评论说:”其书气象函盖,骨格雄奇,盖俨然开创规模也。”李世民在世时,对此碑就十分珍爱,他曾将此碑拓片作为:礼物赠送外国贵宾,其得意之情可想而知了。
清代文学家朱彝尊五次游晋祠,都对唐碑赞不绝口,留连忘返,并亲笔写下“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为唐碑作楹联。这幅楹联既表达了作者对唐太宗文韬武略,贞观之治的仰
慕之情,也总结了历代统治者武力攻取天下、文教巩固政权的必然规律。
《晋祠之铭并序》碑是一通集史学、文学、政治、书法为一体的丰碑巨碣。它历经了1300多年的漫长历史,目睹了人世间的沧桑巨变,在这墨香书海的文物宝库中,必将以其深邃的历史价值,神奇的艺术魅力,流芳百世,永放光芒。
台骀庙
位于圣母殿南侧,与圣母殿北侧的苗裔堂左右对称。建于明嘉靖十创二年(公元1533年),清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修葺,1956年由政府投资重建。殷中央供台骀神像。相传,台骀为远古时金天氏的后代,是张氏始祖。任玄冥师之职,专门负责治水,台骀曾疏通汾、洮二水,因治水有功,被颛顼封到汾川,执理政事,后尊为“汾水之神”。
晋祠台骀庙,由晋祠东庄高汝行出资兴建。传说,高汝行在明嘉靖年间升任浙江按察司副使后,有一次乘舟横渡长江,行至江心,忽遇狂风巨浪,险些丧命,而救其脱险者,自称是台骀。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高汝行荣归故里,为感激神恩,故出资兴建台骀神庙,以示纪念。
公输子祠
俗称鲁班庙,创建年代不详,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重修。公输子,就是鲁班,春秋时鲁国人,有名的能工巧匠,后世尊为中国建筑业的祖师爷。相传石匠、木匠、泥瓦匠们用的工具都是他发明创造的,他既是一名工匠,又是一个设计师。据史料记载,鲁班曾发明过攻城的云梯,能飞的木鸢,拿竹木制成鹊,能在空中飞行三日而不落,可见他是最早飞行工具的发明者。鲁班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殿前檐悬挂“巧思入神”横匾。
水母楼.
又叫梳妆楼、水晶宫。创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楼为两重楼阁,重檐歇山顶,上下两层均有回廊。一层楼为砖砌窑洞三窟,中间一窟供奉铜铸水母像,只见了她端坐于水缸之上,一身农家妇人的装扮,青丝半垂,衣着朴素,一副梳妆未竟的神态。关于水母娘娘,还有一段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
传,很久以前相,晋祠这地方没有水吃,老百姓吃水要到十几里外的山沟里去挑水,人们苦不堪言。
在悬瓮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娶了位俊秀贤惠的媳妇,名叫柳春英。她的婆母是一个又懒又馋,心狠手辣的恶女人。不管刮风下雨,不论严冬酷暑,她都让春英去挑水,而且挑回来的水,只要前桶,不要后桶,说是媳妇把水弄脏了,为了虐待媳妇,还特意让木匠做了一副尖底水桶,一路上也不能休息,回来迟点,非打即骂。
一天,春英在挑水返回的路上,上一位白发老遇翁,他牵着马站在路口,春英挑水过来见,恳求道:“大嫂,我和我的马都渴坏了,请你给点儿水喝吧!”春英为难了,让喝吧,那么远挑一担水眼看就要到家,还得返回去再挑,肯定要误时,要挨打。不让喝吧,眼看老人和马都渴的不行,多可怕啊!想到这里,春英毫不犹豫把水让老翁和马全喝了。这样一来,春英回到家中不仅没有饭吃,而且还挨了婆婆的一顿毒打。
第二天,春英挑水又走到那个路口,那个老翁又等在那里要喝水,春英又让他们喝了个饱。第三天又是如此,这时老翁笑吟吟地对她说:“大嫂,你的心肠太好了,我是白衣大仙,特来考验于你,送你一条金丝马鞭,回去后把马鞭放入水缸,用水时只要轻轻往上一提,水就满了,千万要记住,不能把马鞭提出缸外。”说完老翁便不见了。
春英回到家后,按老翁的话一试,果然清水满缸,春英高兴地把此事告诉全村乡亲们,让他们到自己家里挑水,乡亲们万分感激,这下可把春英的婆婆气坏了。一天吃过早饭,婆婆把春英叫到跟前,假惺惺地说:“自从你嫁过来还没有回过一次娘家口今天是个好日子,你就回去看看你爹娘去吧!”春英第一次看见了婆婆的笑脸,加上很久没有见过爹娘了,便高兴的收拾了一下,起身回娘家。临走时再三告诉婆婆,千万不要把马鞭提出缸外,否则就会发生
水患。婆婆点头答应,告诉春英放心去吧!
就在春英回娘家的第二天,婆婆就急不可耐的把马鞭提了出来,顿时大水:涌出缸处,水越流越急,越流越大。水流到了街上,冲垮了房屋,把春英的婆婆也冲走了。
此时,春英正在娘家梳头,闻此消息,她连头上的梳子也顾不得往下取,飞奔回婆家、迅速地冲进厨房,拿起一把蒲团盖在水缸上,自己一屁股坐在上面,汹涌奔流的水被制服了,一股清清的泉水从柳氏坐的水缸底下源源流出,形成了生生不息的难老泉水,而春英则永远没有离开这个水瓮,从此坐化成仙,这一坐就坐了400多年,直到今天。《水母娘娘》的传说故事现已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被后人广为传诵。
在水母楼的二层塑有水母成仙像,肃穆庄重,雍荣华贵。在神龛两侧分列侍女塑像8尊,前看人形,后看鱼形,被称作“东方美人鱼”。我国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评价道:“水母楼彩塑,工艺技巧一般,但构思精巧,设计神妙,是世界之最。尤其8尊侍女像,不像西方华沙美人鱼是人身鱼尾的生硬组合,而是运用中国独特的写意手法,整个人的身体如鱼形,在似与不似之间,与其说形似不如说神似。这种意到而笔不到的艺术神品,实在是西方现实主义、自然主义雕塑所望尘莫及的。”楼上南北两壁绘有明代壁画,内容为水母出行仙仪图。
难老泉
在水母楼前,有一座八角攒尖顶的亭子,这便是难老泉亭,泉亭创建于北齐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距今1500余年。现存难老泉亭为明嘉靖年重建,斗栱昂嘴为明代人手法,但间架结构依然保留着北齐风格。
难老泉,俗称南海眼,为晋祠风光的精华之所在,是晋水的主要源头。日夜不息、湍流不止的难老泉水,可以说是晋祠气韵所在。泉水从悬瓮山下约5米深的岩石中涌出,静水流急,清澈见底。北齐时撷取《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的锦句,取名“难老泉”。泉水恒温,常年保持在17度左右,水中特有的长生萍依然是翠绿如玉,四季常青,给了晋祠勃勃生机,也给了晋祠无限魅力,引来历代文人名士的赞叹题咏。诗仙李白写道:“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萧鼓呜,微波龙鳞莎草绿。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泻翠娥。”遍游名山大川的李太白,竟然如此赞赏晋祠之水!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则从民生角度《咏晋祠水》:“千家溉禾稻,满目江乡田。皆如晋祠下,生民无旱年。”大史学家司马光也留下“山寒太行晚,水碧晋祠春”的诗句,也许他从山寒水碧中体味到了晋祠对历史的影响。难老泉亭中挂有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傅山先生题写的“难老”匾,为晋祠三名匾之一,被誉为是神奇之笔。长流不息的难老泉,3000年周柏与精美的宋塑侍女像一起被誉为“晋祠三绝”。
从难老泉亭东行数步有一清潭,这是难老泉的出水处。潭中间建有一道石堰,石堰上有l0个孔,其中,三个孔的水向南流出,七个孔的水向北流去,用一条“人”字形的石坝分开。在潭中还有一座石塔,名为“张郎塔”,又被称为“中流砥柱”。
据说在中流砥柱的下面埋着一位叫张郎的年轻人,这里面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传说很久以前,难老泉水是晋祠地区老百姓生活的命脉,除日常生活用水外,还用于灌溉农田。此,为晋水南北两河的村民常常为争水而发生械斗,每次械斗就会闹成人命事故,后来有人告到了官府,由官府出面调停。官府便想了一个馊主意。在难老泉边放置了一口大油锅,锅底燃烧柴火,待油锅沸腾时投入了十枚铜钱,代表十股泉水,哪一方有人能从油锅中捞出几枚铜钱,哪一方便可分得几股泉水。参加争水的南北两村村民面面相觑,默然不语,气氛十分紧张。就在这时,北村闪出一位青年,十分的勇敢,他跃入油锅,一气捞出了七枚铜钱,而后便壮烈牺牲了。于是,北村就永远分得了七股泉水,而南村只分得了三股。这位青年是花塔村人,乡人称他为张郎,北村人民为了纪念张郎的功绩,就把他的侠骨埋在中流砥柱的下面,起名叫“张郎塔”。解放前,北村的都渠长一直都由花塔村姓张的担任。当年为纪念张郎而建的石塔至今屹立在晋水源头的清潭中,永远向人们讲述着这个悲壮、英勇的故事。
三圣祠
坐南向北,面阔三间,东邻傅山纪念馆,西北即是难老泉水塘。殿宇建在1米多高的平台上,祠内供奉的是传说中的药王、真君、黑龙王,称三王或三圣。药王居中,左真君,右黑龙王。《晋祠志》载:“初本药王、真君二庙,乾隆二年改建为一,添龙王神,名三王祠,后改三圣祠。……中妥药王像,座前奉十大名医木主,左仓王即真君,座前塑耗仓鼠一,右妥黑龙王像。”
药王的来历有许多种说法,药王庙也遍布全国各地,相传晋祠三圣祠奉祀的药王是神农氏。清道光《太原县志》卷二有载:“太原神金冈中有神农尝药之鼎存焉。”志怪小说《搜神记》中也有“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太原神釜冈中,有神农尝药之鼎存”的记载。
真君(仓王)也称仓公,曾做过仓长,是一位负责守护仓库的神。司马迁《史记》说他姓淳于,名意,山东临淄人、是汉初名医。晋祠三圣祠仓王像前塑有耗仓鼠,可知晋祠奉祀仓王意在守护仓储。当地风俗,每年正月二十为“小添台”节、正月二十五为“老添仓”节,旧时晋祠乡民均至三圣祠祭祀仓王。
黑龙王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两庙合建后新添之神,民间一向认为龙王是负责行云布雨的主神,遇有天旱总是向龙王求雨。民间有将黑龙王当做神医扁鹊之说。
博山纪念馆
位于胜瀛楼西南侧,坐南朝北与流碧榭斜对,是一处“小巧玲珑,典雅别致”的四合式院落。
傅山纪念馆原为同乐亭,又名一鉴居。据《晋祠志》载:“昔为养蒙精舍,仅小屋数椽,后道士居之,呼为道院。”清代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人们在原道院基础上改建成四合院,正面南房五间,东西配房各三间,北房中间有屏门。1963年,将同乐亭翻修扩建成“山西历代书画馆”,后改为“傅山纪念馆”至今。
院内中央塑傅山汉白玉坐像,游人至此都会肃然起敬,对傅山先生那崇高的民族气节和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钦佩不已。门前檐悬挂沙孟海题书“傅山纪念馆”横匾。
纪念馆展厅为回廊式建筑,展览用文字、图片、绘画等形式介绍傅山的生平事迹,有三立阁联名上书为袁继成辩冤、五峰山出家当道士、太原狱中绝食题诗、金銮殿装病不给满清皇帝下跪等。另外还较全面地介绍了傅山在哲学、文学、医学、书法、绘画等方面的成就,同时也陈列着傅山的书法、绘画真迹。展览结尾部分是1987年成立“傅山研究会”的各种活动情况和傅山研究整理、出版的各种成果。
王琼祠
位于难老泉南侧,坐西向东,面阔3间,这里是明代重臣王琼的祠堂。王晾,字德华,号晋溪,明宪宗进士,太原晋祠人。曾任户部、吏部、兵部尚书。史学上把王琼、于谦、张居正并称为明代三重臣,他在治河、平叛、靖边等方面为明朝立下不朽功勋,他忠于君、勤于政、攻于学。晚年被奸臣诬陷下狱,流放边关。返乡后,便在晋祠与奉圣寺之间修建了一座别墅,称“晋溪园”久居园内,以养终老,明嘉靖八年,王琼去世。
王琼去世后,他的长子将“晋溪园”改成了“晋溪书院”,成为人们讲文习武的场所。后人也就将“王琼祠”建在了“晋溪书院”的对面,以纪念这位明代的功臣。在王琼祠前植有两棵银杏树。一左一右,一雌一雄,相传是王琼亲手所植,有400多年的历史了。祠堂周围绿树掩映,阶下银杏树前晋水南流,景致十分幽雅。
王氏祠堂(晋溪书院)
天下王氏出太原,王氏祖祠——“子乔祠”就在晋祠的晋溪书院内。晋溪书院为两进院落。中殿面宽三间,进深两间,悬山顶,明间前后辟门,是子乔祠的享殿,名“太原堂”。后院正殿子乔祠,面宽五间,进深两间,悬山顶,东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很是壮观,
殿内塑王氏始祖子乔公坐像,南北两山墙及后墙内壁绘子乔公生平壁画,色彩艳丽,线条流畅,生动有趣,殿前南北配殿均为七间,陈列着王氏历代名人画像,院内广植松树,澹泊雅洁肃穆清幽。
太原王氏系姓始祖太子晋,是周灵王的太子。本姓姬,名晋,字子乔。史载子乔“幼有成德,聪明博达,温恭敦敏”。十五岁时便辅佐灵王治理天下。灵王22年,谷、洛二水泛滥,将毁及王宫,灵王决定以壅堵洪。子乔直谏灵王,以“壅堵治水”将贻害天下。并提出以“疏导”的方法来治理水患。子乔的直谏,触怒了灵王,被废为庶民,流落民间。据说子乔曾在晋阳龙山之颠的晋居观居住,后在那里得道成仙升天而去。
子乔的儿子宗敬,自幼胸怀大志,曾担任司徒一职,看到周室衰微,天下大乱,便辞官避居太原。当时的百姓认为他是从王宫里出来的人,便以王作为他的姓氏,后人称宗敬为太原王氏始祖,而尊予乔为系姓始祖。北魏孝文帝时,太原王氏为全国四大姓之一,唐太宗李世民建立“氏制”的时候,将太原王氏定为全国五大姓之一,故有“天下第一王”之称。
太原王氏,宗远族大,根在太原,在历史的播迁传扬中,贤豪俊杰,辈出不穷,秦进大将军王剪;东汉时设连环、诛董卓的名儒王允;南北朝与谢安齐名的名相王导;书法巨匠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唐代诗人王维、王勃、王之涣;宋代的改革家王安石;明代与于谦、张居正齐名的王琼等,这此在政治、军事、经济、教育以及文坛画院出类拔萃、永铭史册的人物,为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非凡的贡献。
沧海桑田,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太原王氏的后裔与当地人民一起为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不仅使太原王氏后代名扬海外,而且使中华美德异邦生辉,然而离家去国,剪不断的是缕缕乡愁,为了尽思乡之情,明祖之意,海外王氏宗亲社团纷纷成立,还有不少王氏后裔来到太原寻根部祖。有感于海外工氏寻根念祖之意,山西省太原市成立了海外太原王氏宗亲联谊后援会。
1992年10月重修了晋溪书院。并辟建了王氏始祖祠堂——子乔祠。为海内外太原王氏寻根祭祖提供了重要场所。
董寿平美术馆
建于1988年3月,落成于1990年10月。位于晋溪书院东侧,是一座由两进院落组成的仿古建筑,整个建筑占地2200平方米。馆内收藏和陈列着我国现代国画大师董寿平先生捐赠的珍贵书画作品200余幅,是一座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美术馆。
董寿平,1904年生于山西省洪洞县一个诗书世家。1926年毕业于北京东方大学。1939年在四川成都举办个人画展,1953年为中国美协会员,荣宝斋特约编辑。其作品多次在日本、香港、新加坡展出,受到热烈欢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等职。1997年6月逝世,享年93岁。董寿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家、书法家、鉴赏家,当代国画大师,他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画风清新典雅,苍劲古朴,笔墨精妙,在继承中国绘画优良传统的理论和技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富有时代感。善于融汇古今各家之长以为自我之法,形成独特的个人画风。其书画以山水、松、竹、梅、兰著称于世,董老先生画竹,妙趣横生,构图神奇,用墨简练,湿笔过处有如雨后翠竹,枯笔落后如临风飘舞。竹子在风、晴、雨、露中的各种姿态,在他的笔下表现的惟妙惟肖,淋漓尽致。他画梅,早期学元代画家王冕,以画墨梅为主,50年代时,喜作粉梅;60年代后,一再创绚丽夺目的“朱砂红梅”,朵朵梅花各呈姿态,花瓣的正、反、侧各具其趣,涂点花蕊婀娜多姿,犹有寒香扑鼻之感。他画的松别有风韵,无论巨幅或小幅,从不起稿,激情所致,奋然挥笔,气度恢弘,章法森然,令人叹为观止。董老先生画的山水画,气韵生动,潇洒自如,一挥而就,充分表达出自然造化之美,博大幽深之美,雄伟峻峭之美,中华大地之美。赢得了“黄山巨擘”之称。他还善于画兰花,兰叶笔势一波三折,变化多端,清新飘逸,独具新意。有“董梅”、“寿平竹”、“寿平松”、“黄山巨擘”的美誉。“丹青不知老将至”,是
董寿平老先生在80岁以后常用的一个印章,这也是他老当益壮,勇于进取,不断创新,追随时代前进的心情。
著名书画评论家刘恪山评论:董老先生之画,神形皆妙,有传统技法,有自我性格;有书卷气质,有诗词意境;有哲理思想,有时代精神,可谓抒浩然之气,传造化之神。从他的书法艺术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精神境界的高尚,显示出他渊博的学识和刚正不阿,胸怀坦荡的品德。
奉圣寺
尊敬的游客您好,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十方奉圣禅寺,简称奉圣寺。奉圣寺,建于唐武德年间,原为开国功臣尉迟恭别墅。后来尉迟恭受佛教影响,将其别墅改建为梵刹。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唐高祖李渊赐额“十方奉圣禅寺”,高僧智满为主持。从文献看,奉圣寺坐西朝东,经历代修葺,规模宏大,由前后三进院组成,但遗憾的是原有建筑已毁。现在的奉圣寺是将晋祠原大门(又叫景清门)南迁,作为奉圣寺的山门,同时将马庄明代建筑芳林寺大殿、汾阳元代建筑二郎庙中殿,一并迁至奉圣寺旧址重新组建而成。新建的寺院由两进院落组成。山门(景清门),元代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单檐歇山顶。大门内外有四尊仿唐塑像,门外两尊为金刚力士,门内两尊为护法伽蓝。
前院两侧碑廊中,陈列着一批珍贵的佛教文物《晋祠藏华严石经》。这批石刻是唐代武则天圣历二年(公元699年),由于阗国高僧什叉难陀翻译、诗人宋之问等主持镌刻,共80卷,160幢。这批华严经石刻,是我国石经雕刻史上著名的文物,是研究我国佛教文化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我国唐代书法艺术的珍品。石经由当时著名书家吕乔仙等人书写,书体大多为小楷,少数为隶书,从中不难看出当时的书法艺术风格,虽多为楷书,但风格多变,书体或圆润遒劲、或清秀流畅,充分显示出唐代楷书的艺术风貌,书刻俱精。石经在长安译成后由武则天亲自作序,经文中有她首创的新字。解放前这批石经保存在离晋祠约5公里的风峪沟口风洞内,因此,又叫《风峪华严石经》。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曾企图将石经盗走,后移至晋祠保存至今。有人说,这批石经早在唐代刻好后就一直在晋祠保存,后几经辗转,几经磨难,终又回到晋祠怀抱,这是先人的初衷,也是晋祠的一大幸事。
院中央过殿现为弥勒毁,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单檐歇山顶,殿内新塑大肚弥勒佛、韦驮像等。
后院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问,单檐歇山顶,殿中新塑九尊仿唐佛像。供奉释迦佛、文殊、普贤、迦叶、阿难、胁侍菩萨及供养人。大殿周围壁画讲述的是佛祖释迦牟尼生平故事。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地位最高,影响最大。他原本是古印度北部一个叫迦毗罗卫国的王子,名叫乔达摩·悉达多。他自幼聪慧早熟,抱负远大,当时古印度社会黑暗,民不聊生。释迦牟尼看到这种情形,决心放弃舒适安逸的生活,为人民寻求一种永久性的解脱之道,终于证得了佛果,创立了佛教,从此开始讲学授徒,弘扬佛理,直到80岁涅磐。
左厢房观音殿新塑十六罗汉朝观音像;右厢房地藏王殿,新塑十殿阎罗六曹判官朝地藏王。
舍利生生塔
奉圣寺北边的这个院落叫浮屠院,浮屠为梵语音译,即佛塔的意思。所谓浮屠院,即塔院。此塔创建于隋文帝开皇年间,宋代重修,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重建,是一座楼阁式砖塔,高38米,八角七级,每级四门,塔内有杨廷璇题“舍利生生塔”。拾阶而上可直登顶层。一级塔门有杨二酉题匾“形明动化”四字。二级以上每级均有砖匾四块,共二十块嵌与塔壁上,这些匾额均系杨二酉之作。
据传释迦牟尼圆寂后,其骨灰形成各色晶莹的珠子,佛家称“舍利子”,当时有八国国王分取舍利子建塔供奉。后来凡供佛之处都建有舍利塔。据《高僧传》载,隋开皇年间敕晋阳舍利子一粒,埋于晋祠佛塔之下。但是,清乾隆年重建此塔时,发现塔基下面有石匣,匣中有
银函,函内金瓶中有许多舍利子。如今一粒变成千百粒,莫非是“佛门有灵,生生不竭”。于是,新建之塔叫做“舍利生生塔”。此塔亦是晋祠外八景之一的“宝塔披霞”。
结尾
游览晋祠,能使人眼界大开,那幽雅绚丽的山光水色,神奇而美妙的传说故事,尤其是那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的古建筑群,以及那精美绝伦、震撼人心的古代雕塑,都能给人留下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置身于晋祠,你不能不为古人匠心独具而赞叹。仅有单纯的山水花木、亭台楼阁,实在活力不大,而一切诗情画意寄情托性,还须观赏者审美心理的再创造。充分调动一切自然的、人工的条件,创造丰富的、流动的、步移景异的画面,既有理性的分析,又有浪漫的想象,情景交融才是晋祠造园艺术之美的真正所在。
千百年来,晋祠由祭祀祖先并逐渐融入了集儒、释、道以及民间诸神在内的文化内涵,其历史底蕴十分丰厚,是我们研究民族文化、黄河文化,尤其是研究三晋文化的重要阵地。
作为“晋川之中,最为胜处”的晋祠,是晋阳的一部分。它不但见证了太原的历史沧桑,还是晋阳2500年历史的结晶和文化的载体。晋阳古城虽然在一千年前的宋初被毁灭,但晋祠基本完整地保存下来并得到不断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晋祠堪称太原历史文脉之所在。
1959年郭沫若先生游晋祠时,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游晋祠”诗,对晋祠的景物作了高度的概括,就让我们以这首诗作为我们的结束语吧!圣母原来是邑姜,分封桐叶溯源长。隋槐周柏矜高古,宋殿唐碑竞炜煌。悬瓮山泉流玉磬,飞梁荇沼布葱珩。倾城四十宫娥像,笑语嘤嘤立满堂。
朋友,非常感谢您游览晋祠,如对我们的服务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您留给我们,我们将虚心接受。欢迎您再次光临!谢谢!再见!
本文发布于:2023-12-12 00:39: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3127912435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晋祠博物馆讲解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晋祠博物馆讲解词.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