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电影《芳华》改编的得与失

更新时间:2023-12-11 21:20:16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11日发(作者:铁路实习报告)

-

电影《芳华》改编的得与失

电影《芳华》改编的得与失

摘 要:电影《芳华》与原著《芳华》相比,尽管它们都是以文工团为背景展开描述了一个完整的关乎人性之善的故事,但其人物性格、故事情节、主题思想等方面又多多少少有着不同之处。在此之中,电影《芳华》的改编于小说《芳华》而言有得又有失,而这些得与失又从人物形象、故事背景以及主题精神与思想的方面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关键词:《芳华》;人物形象;情节变化;主题思想

引言

小说《芳华》作为严歌苓的一部影响颇大的作品,本就在文学领域掀起了一股热潮。在由冯小刚导演,严歌苓编剧的同名电影《芳华》上映之后,更是掀起了一股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芳华”热。而《芳华》的小说版本和电影版本的不同,将电影版本相对于小说而言的得与失十分透彻地展现了出来,让人们更好地领略到了小说和电影二者不同的魅力和色彩。

一、改编后电影《芳华》人物形象塑造的得与失

小说《芳华》和电影《芳华》之中,他们所塑造的何小嫚(萍)、刘峰、等人都十分鲜明,但二者之中的同一人物而言又有着不同之处。小说《芳华》之中的人物是以某种自己命运的可控和不可控的冲突详细描述进而将人物更加饱满地呈现出来。而电影则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将人物这种冲突削弱了,但这又是改编成电影时所不可避免的。

(一)改编后电影《芳华》人物性格塑造的得与失

在小说之中似乎每个人的人格特征都强烈而极端地呈现出来,他们的英雄性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描绘。而电影之中,他们的平常性则大大代替了他们的极端化,英雄性大大削弱,人物的现实性则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表现出的是一种相对更加接近现实的人物色彩。

1.人物性格的极端化和平常性

这种极端化在小说里体现在几乎所有人的身上,例如刘峰的善良被呈现得十分极端化,萧穗子的“伪”也以一种极端地附和大众的姿态而展现。在电影《芳华》之中,经过视觉性的处理,这些角色特性的存在更加合理了,他们具有了和普通人更接近的平常性。这样一来,每个观众的观影体验和感受都会因为心理的接近而被放大,以距离感的缩小去补充更多的自我所主动所感的东西。

2.人物性格的英雄性和现实性

这在刘峰身上得到了一种典型化的证明。小说中,虽然刘峰在最后穷困潦倒,但他作为一个普通人还能保持着一种英雄气节,这是极其难得的,但这又不那么正常。电影之中,刘峰变成了一个带有更多现实性的人物,,但这并非削弱了英雄性,而是利用视觉性在极度完美的英雄灵魂之中注入了现实成分,让英雄变得更加有血有肉了。然而这也在无形之中所谓的“英雄”变成了一种优秀的普通人的形象,难免会让一些观影者感到些许失望。

(二)改编后电影《芳华》人物塑造方法的得与失

在人物的塑造方法上,小说《芳华》和电影《芳华》有着相当大的反差。小说极其注重利用对人物本身的描写去反映人物性格。电影则是通过外部环境的烘托让人们主动去感受人物的个人形象和特征。这会让其故事性大大增强,但过分地利用其情节的变化则又会让人物本身的强烈特征削弱。

1.人物心理描写的详细性和简洁化

萧穗子作为一个叙述者的形象,她的心理描写在小说和电影之中都最为详细,而正因为这种详细更加突出了电影中人物心理描写的简洁化。在小说之中,萧穗子的内心疑虑描写占用了大量的篇幅,而在电影之中不论是萧穗子这样的疑虑还是各个人物的心理变化则是更多地让观影者自行感悟。这样一来,人们的主观性则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挥,然而这也会让人物形象的突出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弱化。

2.外部环境烘托的辅助性和主要性

《芳华》对人性的反映与揭露是十分深刻的,这是无可非议的。小说的揭示是一种利用每个个体在长时间、大空间的经历的描写所形成的极其深刻的揭示。让·鲁塞曾说过:“ 时间和空间是文学作品按照一整套多变的音域和时值构筑和阅读的两个键盘。”而无疑小说《芳华》充分利用了这两种工具让故事更加丰满了。然而它对于包括情节的推进,人物所处生活环境的变化的作用是极其辅助性的。而电影而言,则是主要利用起着关键作用的外部环境去让人物在嵌入在这种环境之中。

二、改编后电影《芳华》情节变化的得与失

作为电影而言,它必须去主动考虑观影年龄层的不稳定以及电影本身的视觉冲击。而小说不管有多少看似不合理或者冲击性过大的情节,它都还没有给读者一种直接的视觉冲击。因此电影作品势必会将情节处理得更为缓和,留下更多有幻想和希望的场景。这些特点在《芳华》的两个版本之中可以得到充分的论证,同时这也将电影和小说因情节的不同而导致的一些结果毫不保留的曝光在了人们面前。

(一)电影《芳华》人物背景改编的得与失

电影《芳华》之中几乎所有人的背景都做了或多或少的变化,总体来看,他们的背景被改编成了一种人们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出现,而且他们背景之中所透露出的关乎时代的东西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编。

1.人物背景的悲惨性和平和性

电影《芳华》之中许多人的家庭背景的悲惨得到了削弱。小说之中何小嫚的家庭背景和童年生活有着具体的叙述,这些描写使何小嫚的怪异行为变得合理许多,人物形象的饱满性也得到了增强。而电影中的何小萍的童年生活则一笔带过,让人在感动之余不免也会困惑。然而电影在许多人身上都采用了这样的呈现方式,这无疑会削弱人物的悲剧性冲击,但这样做又恰到好处地减轻了人物的悲惨性,给观众带来一种更为光明和富有希望的心理安慰。

2.人物背景的时代性和独立性

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芳华》之中,人物都被凸显在了时代洪流之中,他们的一切行为在时代之中都是合理的存在,集体主义也被极端的描述出来。而电影则或多或少地削弱了小说所浓墨重彩叙写的时代性,将时代对于个体的伤害略过了许多。但这又增强了他们作为一个个体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这让人们在感受这个时代之时,又切身体会到了了文工團每个人的个人特色和魅力。(二)电影《芳华》故事情节改编的得与失

电影《芳华》之中,故事主体情节虽然并未作过大的改编,几乎小说中的绝大部分事件都可以在电影中捕捉到蛛丝马迹,但却又多多少少有着出入,而这部分出入则充分体现出了当小说改编为电影之后所具有的得与失。

1.事件情节的网状结构和线性结构

小说《芳华》之中几乎所有的事件都以完整的网状结构呈现出来,这使读者对故事情节有着清晰的理解和完整的感受。然而电影《芳华》却采用线性结构,沿着时间交待大致事件,其余情节则采用忽略或一笔带过的方式叙述,利用开放性去渲染故事。这样做则在某种程度上让电影的逻辑性得到一定的削弱,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又将感染力以人们主观的形式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体现。

2.结局的绝望性和希望性

小说和电影的结局大相径庭,可以说一个是绝望的悲歌,另一个则是暗含着希望的黎明。在小说之中,刘峰追悼会也未善终的结局似乎向人们透漏着一种不太与普遍社会价值观相符合的“好人没好报”之说,而电影的结局则让刘峰和何小萍依偎着,似乎他们二人才是最明白生命意义的人。电影这种缓和性的处理让绝望性减弱了,让观影者的心中留下了一种可以寄托的念想。

三、电影《芳华》主题精神与思想改编的得与失

小说和电影《芳华》的主题并没有太大出入,都是从文工团出发,通过对文工团各个典型个体的描述去揭露现实,切实推进到那个时代的变化与不合理。而电影《芳华》相对于小说版本适当地变换了人文精神的侧重点,同时也适当地减弱了沉重反思的程度,带给人的则是一种伴有朦胧感的思考。

(一)改编后电影《芳华》人文精神变化的得与失

电影和小说《芳华》都是透过小人物的描写将人性和时代进行了极其透彻的解析和透视,然而不同的是由于体裁的不同,在解析人性和时代之时,它们二者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不尽相同的侧重之处。

1.人性的复杂性和弱点的揭示

小说之中,文工团的一群人的个性是极其复杂的,林丁丁懵懂却又虚荣,郝淑文讲义气却又浅薄,萧穗子不甘却又麻木,何小嫚坚强却又固执,刘峰善良却又痛苦等等一系列的矛盾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而电影却削弱了他们的复杂性,更多地揭示他们各自人性的弱点。这种弱点通过何小嫚的被人排斥和刘峰所遭受的种种不公待遇展现得淋漓尽致,进而又将故事的主题思想放大化得展现出来。

2.时代的反思和对个体命运的思考

小说利用相当大的篇幅解析这个时代的文工团模样,所有人都被放在了一个普遍认知的固定模式下,所有事件都为时代所服务。小说又通过个体展现出一种罕见的磅礴感,对时代进行赤裸裸的反思。而电影则更像一种缩放的时代,不如小说给人的直击心脏,但却相应地增加了篇幅去描述对个体命运的思考。电影通过刘峰等人的遭遇展现出了个体在面临选择时的各种矛盾,而时代背景则是为了叙说人物个体的命运而具有的辅助力量。这让电影对于时代的批判性大大减弱,对于人物的发展趋向和特征却更加清晰了。

(二)改编后电影《芳华》思想开放性的得与失

在小说《芳华》之中,它的思想都透过文字或为直接或为间接地传达给了读者,这也是人们在读《芳华》之时所能感受到的一种痛彻心扉、直击心脏的原因,然而电影却将种种思想蕴含在了情节之内,同时也增加了开放性的情节,将原本的悲剧留白,让观影者自行感受,让迷茫之中增大了自主思考成分。

1.理想主义的幻灭与朦胧

小说和电影《芳华》的前期都对于理想主义进行了无可比拟的歌颂,然而这种歌颂却又随着事件的发展让小说和电影有着不同的趋向,这种不同的走向也导致了理想主义截然不同的呈现。在小说之中,理想主义被直截了当地进行轰炸式的反击,谱写出了一曲悲歌。电影则在最后通过商品经济对人心的侵蚀将理想主义掰裂,但影片结尾刘峰和何小嫚的开放性结局又让其适当地缝合,理想主义在反反复复中朦胧,始终不像小说那样直接给人以幻灭。这让电影的观赏性大大增 强,但又让深刻性变得不那么强烈。

2.政治思想的直接性与委婉性

电影《芳华》对于政治思想是相对委婉地提及,不及小说政治思想浓烈,但也在许许多多的情节中却也反映出了对于政治主体的思考,例如文工团巨大标识的变化,林丁丁离开文工团之后思想的转变等等无一都在暗处将政治思想明朗开来。这样虽然不如小说来得强烈和直率,却让人们在在了解政治的同时更能接受故事的发展,利用留白和委婉的方式将残酷性和希望性都留给了观影者,让故事情节更能让人接受,也增加了人们主动思考的部分所占的比重。

四、结语

电影《芳华》与小说《芳华》都有着独特的魅力,二者以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将这部文艺作品呈现给人们,而这二者的侧重之处以及带给人们的感受又有所不同。虽然电影《芳华》将小说中的故事相对完整地在大荧幕上表现了出来,但电影与小说相比,它又将人物形象、故事背景和主题精神与思想都或多或少做了一些缓和、开放的处理,得以将体验的强烈性利用视觉和听觉在大荧幕上恰到好处地呈现出来,不仅仅带给人们一种独特的《芳华》体验,也十分值得深思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美]斯蒂芬·斯皮尔伯格:《优秀剧本的关键在于人物》,《世界电影》,1989年第6期。

[2] 吴贻弓:《对“散文式电影”的探求》,《电影导演的探索》,1985年第3期。

[3] 惠静:《论严歌苓小说的人性书写》,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严歌苓:《芳华》,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

[5] 舒晋瑜,严歌苓:《我们被“平凡即伟大”的价值观误导了》,《中华读书报》,2017年第18期。

(作者單位:河南科技大学)

-

电影《芳华》改编的得与失

本文发布于:2023-12-11 21:20: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3008162433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电影《芳华》改编的得与失.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电影《芳华》改编的得与失.pdf

标签:电影   小说   人物   时代   人们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