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1日发(作者:红宫)
本 科 毕 业 设 计(论 文)
学院(部)
文学院
题 目
从小说到电影
——论《芳华》的改编
年级
2014级
专业
汉语言文学
班级
文14汉语言文学
学号
1401402023
姓 名
徐珂
指导老师
张蕾
职称
副教授
论文提交日期
2018年5月12号
目 录
摘 要 ........................................................................................................... 1
Abstract ....................................................................................................... 2
前 言 ........................................................................................................... 3
第一章 小说电影化的改编内容 ............................................................... 4
第一节 叙事视角的变动 ..................................................................... 4
第二节 主要人物的变动 ..................................................................... 4
第三节 具体情节的变动 ..................................................................... 5
第四节 主题的变动 ............................................................................. 8
第二章 从小说到电影:改编的原因 ..................................................... 10
第一节 冯小刚以《芳华》为改编对象的原因 ............................... 10
第二节 具体改编折射出的多重因素 ............................................... 10
第三章 改编效果的得失分析 ................................................................. 13
结 论 ......................................................................................................... 16
参考文献 .................................................................................................. 17
致 谢 ......................................................................................................... 18 摘 要
文学文本常常被电影工作者选作自己的灵感来源,最近的例子便是冯小刚的电影作品《芳华》。基于导演和作者的主观因素,观众和社会环境的客观因素以及小说与电影两种艺术形式本身存在的不同,从小说到电影,冯小刚对具体情节、叙事视角、主题以及主要人物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改编,并获得了观众的两极评价,产生了得失两方面的不同效果。
关键词:芳华;严歌苓;冯小刚;改编
Abstract
Film creators tend to u literary text as their source of inspiration. Feng Xiaogang's
Fanghua is the latest reprentative. Bad on the subjective factors of the director and the
author, the objective factors of the audience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art forms of the novel and the movie itlf, Feng Xiaogang adapted specific
scenarios, narrative perspectives, themes, and main characters ,which obtained the
audience's bipolar evaluation and resulted in gains and loss.
Key words:Fang Hua;Yan Geling;Feng Xiaogang; Adaptation ;
前 言
“从电影诞生之日起,文学便成为其最可靠的审美资源。”1一直以来,众多的电影创作者都青睐于将小说作为电影的创作来源,对小说进行主观和客观的改编,创作出或多或少带有原作色彩又带有导演个人风格的电影作品。导演张艺谋便是鲜亮的例子,他把余华的《活着》搬上大银幕,从《妻妾成群》中获得灵感创作出《大红灯笼高高挂》,将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和《陆犯焉识》分别改为同名电影和《归来》。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作家的作品在影视化过程中尤其受到偏爱,严歌苓是代表之一。如《天浴》、《少女小渔》,它们在陈冲和张艾嘉这两位优秀女导演的手中焕发出了新的生机。除电影外,她的很多作品还被搬上了小银幕,如《小姨多鹤》等。最近,严歌苓作品的最新改编成果又引发了众多关注,它便是冯小刚的《芳华》。虽然作者严歌苓仍为编剧,但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芳华》从小说改编为电影经历了很大的改变。本文将以《芳华》为对象,以改编的各个层面为立足点,着重研究改编背后折射的原因以及得失,从而深入认识到小说和电影这两种不同艺术形式的特质。
1
刘明银:《改编:从文学到影响的审美转换》,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年版.
第一章 小说电影化的改编内容
第一节 叙事视角的变动
叙事是小说和电影两种载体共同具有的主要功能,而叙事视角的选择在叙事中格外重要。小说和电影都选择以萧穗子作为叙事视角,但又略有不同。
小说通过中年萧穗子和少年萧穗子的叙事视角的交互,从叙述事件和回忆事件两个方面结合叙事,在叙事过程中,还加入了全知视角,这种全知视角来源于作者本身,她既是书中萧穗子的化身,同时又能突破萧穗子形象的局限,从作者的角度开启全知视角,为读者制造更全面的视角深入文本。而电影的叙事视角较为单一。整个电影完全是以老年萧穗子的回忆为出发点进行叙事。尽管叙事视角单一,但纯粹的回忆视角使萧穗子一直处于冷静的旁观者的状态,使故事的叙述更加客观,使观影者更有真实感。同时,视角的单一也必定存在缺点,它难以挖掘人物的内心从而使观影者体会到人物复杂的情感波动,使观影者与故事之间简单产生理解隔阂,产生疏离感。相比而言,小说的多重视角使萧穗子不仅是事件的叙述者,又是事件的亲历者,能引导读者跟随作者的笔触获得更为深入的情感体验。
第二节 主要人物的变动
人物是叙事的重要元素,与小说相比,电影的主要人物经历了删繁就简的过程。小说中刘峰和何小曼是主要人物,萧穗子、郝淑雯、林丁丁也是故事的主要人物。小说通过块状模式,一部分一部分地以各个人物为主体叙述其故事,在叙述过程中再由该人物牵扯出其他人物的经历,进行简短的叙述,最终使读者通过整合在脑海中呈现出所有人物的故事经历。电影中刘峰和何小萍(即何小曼)为主要人物,小说中的其他三位主角都成了陪衬的次要人物。林丁丁作为电影中的一个角色,其存在的意义更多体现在对故事进展的推动,助力刘峰形象的塑造。而萧穗子这个角色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事件的叙述者为故事提供叙事视角,并且与郝淑雯以及电影新增人物陈灿共同构成电影的情感副线,但刘峰和何小萍的命运以及他们之间的纠葛仍是作品的故事主线。值得注意的是,导演在电影中还设置了两个全新的女性人物小芭蕾和卓玛,卓玛的存在感比较低,可以忽略不计。相较而言,小芭蕾这个角色的存在有一定的意义,她是欺负何小萍的代表之一,这个角色其实也是为塑造主要人物形象服务的。
总之,小说中作者没有将笔触偏向任何一个人,而电影明显偏爱刘峰何小萍二人,将他们摆在了肯定主角的位置上,其他人的存在大多是为了塑造刘何二人的形象以及推进整个故事的进展。 第三节 具体情节的变动
(一)增加的情节
首先,电影中是刘峰将何小萍带入了文工团这个集体,他不仅帮何小萍隐瞒了于那个时代而言并不光荣的出身,还教会了何小萍行军礼的姿势。这是影片开端就增加的情节,这个情节的安排奠定了整个故事的叙事基础,既能让观影者一窥故事的基本背景,又通过这样一个情节,使何小萍对刘峰的喜爱有了情感基础,刘峰的善良形象也得以体现,能更好地引导观众进入故事情境。在影片中,还有两个关键情节的增加也能更好地塑造刘峰的人物形象。一是刘峰将自己本能得到的去大学进修,进而得到提拔的机会给了他认为更需要的人。通过影片的叙述,观众得以明白,他这样做是为了林丁丁,一方面更加明确了刘峰的好人形象,另一方面也能凸显刘峰对林丁丁的狂热喜爱,使触摸事件的发生更显合理。二是刘峰伤了腰后转入了舞美队工作,尽管腰使不上劲,但当何小萍被众人嫌弃找不到舞伴时,他挺身而出,主动成为何小萍的舞伴,拖着病躯挽救难堪的何小萍。影片刻意增加了刘峰腰伤的细节,凸显出刘峰的善良以及刘峰的做法给何小萍内心带来的触动之深。
其次,电影增加了军装事件。初到部队的何小萍为了尽早让父亲看到自己穿上军装的样子偷拿了林丁丁的军装照相,面对林丁丁的质疑她拒绝承认,最终东窗事发,众人发觉了事情的真相。这个情节是何小萍和其他女兵矛盾的第一个爆发点,既能体现何小萍的猛烈自尊,感受到其因生长经历而产生的自卑压抑,又使之后其他女兵与何小萍的对立,对何小萍的嫌恶变得顺理成章。
最终,电影还增加了何小萍草地独舞的片段。彼时的何小萍已经精神失常,但随着音乐她竟然还能翩翩起舞,动作丝毫不差,可见文工团的生活虽然对于何小萍来说是爱恨情仇的交错,但却扎扎实实浇筑进了她的内心,她的独舞让观众联想到她的经历,不免对其产生猛烈的同情和悲悯,从而让观众对人性、对那个特别的时代产生感慨。
(二)删除的情节
首先,电影删除了小说中的卫生带事件。林丁丁踢腿时无意间将卫生带踢了出去,正好落在了刘峰面前,而这成为了刘峰对林丁丁特别情感的缘起。影片以刘峰和何小萍的纠葛为主线,这个情节就显得不必要,同时,小说中写道:“我想,刘峰对林丁丁的沉迷可能就是从那个意外开始的,所以他的欲求是很生物的,不高尚的。”2这说明这个情节在一定意义上能体现出刘峰对林丁丁的爱意有部分是出于肉欲,这与影片给刘峰塑造的几近完善的正面形象不符,删除也情有可原。基于相同的考虑,影片还删除了刘峰与妓女小惠交往的情节。
2 严歌苓,《芳华》,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4月第1版,第33页. 其次,影片还删除了许多关于何小萍的情节。比如说何小萍的身世背景,影片没有花过多的篇幅叙述,只略微一提,让观众了解到何小萍的成长经历并不愉快。但与书对比就会发觉,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何父自尽身亡,何母改嫁他人,何小萍成了拖油瓶,受尽弟妹的欺负,五岁时的弟弟甚至公开宣布“拖油瓶姐姐是天底下最厌烦的人”爱生病,热爱伤痛,热爱危险”43。在这种压抑的成长过程中,何小萍“热,她的心理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扭曲,尤其体现在红毛衣事件上。她将母亲给妹妹的红毛衣偷偷拆了染成黑的,自己织成了黑毛衣穿在身上。她尤其渴望得到母亲的关爱,求而不得便想尽方法去抵抗,去吸引母亲的注意。她会有一些“贼眉鼠眼”的行为,比如夹了肉便把肉藏在碗底等等,这是她在家庭中边缘化的地位所决定的。当她走进了文工团的集体生活,她的这些行为也就势必会让其他女兵对其反感,站在她的对立面。二是何小萍成为表彰典型的经过。在小说中,何小萍用瘦弱的身躯背着伤员走了十几里地,而她的初衷并非要拼尽全力救这个伤员,事件的结果有阴差阳错的意味。这两个部分的删除是为了将何小萍的弱者形象塑造得更为纯粹,使何小萍的形象中完全没有了负面因素。
最终,影片还删除了一个重要情节,即公开批判刘峰的情节。触摸事件爆发后,除何小萍外的文工团的所有人几乎都对刘峰进行了批判。这些人平时受尽了刘峰的帮助,最终却都大说刘峰的坏话,甚至“最难听的坏话是刘峰自己说出来的,他说他表面上学雷锋,内心是个资产阶级的茅坑。讲到如此无以复加的地步,别人当然就放了他了。”5这样一个情节集中体现了人性的自私、险恶,也能反映出刘峰看透世态炎凉的冷峻与无力。这个情节本来是存在的,但是临公映之前又被导演删除了,不排除有严格审查制度的局限,但我认为,导演之所以删除这个部分,是因为他不想将人性的黑暗面血淋淋地展示在观众面前,他的内心对人性还是有一丝期冀的。
(三)改变的情节
首先,电影对女主角何小萍的部分做了诸多改变。一是女主角的名字。在小说中,女主角名叫何小曼,电影中将曼字改为萍,萍有浮萍的含义。这样改编也暗示了女主角在时代的洪流中浮萍一般的身份和人生,别有韵味。二是在小说中,何小萍幼年丧父,父亲自尽而亡。而在电影中,何小萍的父亲并未去世,而是在农场进行劳改,临去世前还给女儿织了毛衣,写了一封信。这样的安排在我看来是出于对何小萍这个人物悲惨命运的怜悯,用温情化的改编使何小萍的人生有一丝寄予,有一丝光明。三是背心事件。小说明确指出这件背心的确是何小萍的,而在电影中却模糊化处理了,甚至让观众认为女兵们因为偏见的确冤枉了何小萍,更加突出何小萍在集体中的边缘化地位,也消解了何小萍本身性格存在的消极因素,形象更为正面。
严歌苓,《芳华》,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4月第1版,第72页.
4
严歌苓,《芳华》,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4月第1版,第81页.
5
严歌苓,《芳华》,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4月第1版,第60页.
3 再者,影片中围绕萧穗子、郝淑雯和陈灿讲述了一段三角恋爱的故事。在小说中,郝淑雯暗地举报了萧穗子的纸上恋爱行为,使萧穗子一度成为和何小萍一样的集体中的消极人物,并且还用钻蚊帐的方式夺走了萧穗子的恋爱对象,最终郝淑雯却和一个军二流子成了家。而在影片中,萧穗子喜爱小号手陈灿,陈灿也有相应的情感回应。最终因为郝淑雯和陈灿门当户对的身份和家庭背景,两人从互不顺眼到成为了伴侣,萧穗子的暗恋无疾而终。这样的改编,使郝淑雯的行为更加坦荡,形象也更为正面。同时又增加了三角恋爱的桥段,使情节得到了丰富,吸引了观众。
最终,刘峰和何小萍的结局在小说和电影中也截然不同。在小说中,何小萍照看患了肠癌的刘峰,两人成了亲热的好朋友,刘峰最终还是去世了。而在电影中,何小萍和刘峰成了伴侣,虽然生活淡然,却能得以相伴。在我看来,这样的安排也是一种温情化的处理,照看了观众的情感体验,也使整个故事的冷峻感得以减弱。
第四节 主题的变动
众多的情节改编使电影和小说的主题侧重也有所不同。严歌苓原本将小说定名为《你触摸了我》,全书围绕“触摸事件”铺展故事,着重反映了人性的黑暗与残忍。人们可以无视刘峰的善良,面对心中的圣人掉下神坛,几乎每个人都选择落井下石。所有的人物形象都有两面性,刘峰是正直善良的,但经历了触摸事件后的刘峰看透了人性,他也会卖盗版图书,会和妓女一起生活,成为和从前截然不同的人。何小萍是可怜的,但她也的确存在缺点,她的格格不入是情有可原的。同时,她能坚守住自己的内心,不在墙倒众人推之时给刘峰的遭遇加一把火,反而发自内心维护他。她的精神从一定层面上说是纯洁的、高尚的。郝淑雯会因为嫉妒萧穗子用手段抢了她的对象又把他踹掉,林丁丁会执著于嫁给高干子弟或者澳洲华侨,又不求上进,最终导致婚姻的失败。在小说里,每个人物都更显真实,人性本身就是复杂的,多面性的人物塑造使整个故事也更有说服力,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改编后的电影主题深刻性减弱了,更多倾向于回忆青春,回忆芳华岁月。电影名《芳华》便能直观地体现这一点,冯小刚认为:““芳”是芬芳、气味,“华”是缤纷的色彩。它非常年轻美丽,非常符合记忆中的美的印象。”另外,在电影中,所有人物的个性变得单纯,变得积极向上。刘峰是一个纯粹的好人,他没有像小说中一样真正摸到了林丁丁的内衣扣,就算经历了触摸事件的背叛,他也没有改变自己的正直,岁月带给他的只有沧桑,没有使他堕落。何小萍不再有奇怪和令人不适的行为,她只是卑弱可怜的一个小女生而已。其他次要人物也是如此,哪怕为了突出主角,推动故事进展而使他们必定有一些令人诟病的行为,比如林丁丁对于触摸事件的抗拒,出卖了刘峰,影片会用旁白的形式的叙述她的做法是完全可以被理解的。又如电影中的男性形象陈灿,虽然陈灿一方面接受萧穗子的关怀,甚至接受了萧穗子将自己宝贵的金项链给他做假牙,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郝淑雯。他的这种行为并不光明磊落,但影片的处理让你对此没有太多的印象,想起陈灿,你更多地只会想起他吹小号时的潇洒模样。总之,电影中所有的人物的人性都被粉饰得异常美好,所有的不和谐都能找到合情合理的理由辩解。除此之外,电影花费了很多镜头去记录青春年岁的少男少女们,记录她们舞蹈的样子,记录她们在游泳池玩笑的的样子,记录他们之间的模糊爱恋......冯小刚用这些镜头营造了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再辅以青春美好的人物们叙述故事,让观众在导演的引导下去体会他想展示的芳华岁月。
第二章 从小说到电影:改编的原因
第一节 冯小刚以《芳华》为改编对象的原因
早年间,冯小刚凭借《手机》等贺岁片打响了自己的名声,成为当之无愧的“贺岁片导演”,成功跻身闻名导演的行列。之后,提及冯小刚,人们对其作品的印象总是停留在贺岁片和商业片的层面。近年来,冯小刚为了改变公众印象,做了不少尝试,譬如2016年的电影作品《我不是潘金莲》,而冯小刚的最新尝试成果就是《芳华》,其风格与冯小刚的其他作品截然不同。
冯小刚之所以将《芳华》搬上大银幕,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他自身的文工团情节。他曾经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表示自己对当年在文工团的日子很怀念,因为当年是舞美队的,并不能接触到跳舞的女兵,想要借此机会回忆青春的同时,也把当年的失落感找回来。同时,他还认为这些年中没有叙述自卫反击战的历史是不应该的,他期望通过这个电影把烈士们不怕牺牲、勇于献身的精神表现出来,让年轻人看到。基于种种原因,冯小刚最终选择将《芳华》用影片的形式展示给观众。
第二节 具体改编折射出的多重因素
(一)导演与作者审美情趣及口味的不同
作者创作小说,可以以文字的形式表达自身全部的想法。而当小说影视化时,导演代替了作者的主导地位,整个作品更多的呈现出的是导演自身的想法。《芳华》的诞生经历比较格外,严歌苓在采访中曾明确表示:是冯小刚的邀稿促成了这次创作。冯小刚想要拍一部关于文工团的电影,于是找到了具有文工团经历的严歌苓创作出了《芳华》,并邀请她担当了影片的编剧。总之,《芳华》更像是冯小刚为满足自己心愿的独家定制作品。但小说中的文工团是严歌苓记忆中的文工团,严歌苓曾将自己13年的青春岁月都献给了文工团。这段时间对她的人生影响深远,在这里她甚至遇到过自己的初恋,也经历了初恋将自己写的信给别人看的荒唐事。与小说对比,不难发觉,萧穗子的经历和她相仿,一定意义上,萧穗子就是严歌苓。而且,严歌苓作为文工团核心成员的一员 ,作为女兵中的一份子,她了解到的文工团生活更加全面。虽然或多或少也会带有她自身的感情色彩和女性视角,但总体而言更加深入。
冯小刚则不同。虽然冯小刚也曾经历过文工团的生活,但他一直在舞美队工作,不能深入接触到文工团的核心成员,即参加表演的男兵女兵们,他无法从最客观真实的角度反映他们的生活。况且,正是因此以及从男性角度出发,女兵的生活对他而言有一种模糊感,在他印象里,关于女兵,只剩下她们靓丽的面孔、青春的活力和优美的舞姿,一切都是美好的。作者和导演的不同经历和审美情趣也就决定了影片《芳华》更倾向于回忆青春,展示青春的美好,而小说则更加侧重于展示人性,更显深刻。
(二)社会大环境下为迎合观众的需求、通过严格的审查制度的需要
一部电影从制作到上映,往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电影票房的多寡尤为重要,是制作方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纵观历年电影市场,口碑票房双收益的电影少之又少,相反,一些并没有艺术性和内涵的电影往往票房一路飘红。以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为例,整个系列的票房超过了二十亿,曾经风靡一时的囧系列电影票房也异常高。而对比《山河故人》、《刺客聂隐娘》等优质的影片,不仅排片比同期影片少,票房也十分惨淡。究其原因,是没有顾及观众的审美需求。
随着时代和经济的进展,人们越来越喜爱走进电影院实地观影,但往往获得青睐的总是合家欢类型的影片,这类电影往往简单在情感上引起观众的共鸣,如《战狼》和《红海行动》能激起观众的爱国情感,还有许多围绕亲情和爱情的电影。除此之外,喜剧类电影也极受观众的喜爱,而悲剧、正剧抑或是内涵过于深刻、隐晦的作品,即使口碑极佳,票房表现却依旧惨淡。这就引导了导演们在创作中努力适应观众的口味,迎合市场的要求,比如张艺谋在将《陆犯焉识》改编为《归来》时,将影片的爱情比重加大,着力以深厚的爱情把握观众的情感。《芳华》也是如此,观众更情愿接受美好的事物,对残酷的悲剧接受无能,对纠葛的情感兴趣深厚,所以冯小刚着力回忆芳华青春,给了何小萍和刘峰比较美好的结局,还特意塑造了一条三角恋爱的情感副线。
除了要迎合社会大环境下观众的需求外,影片的上映还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所以导演在选取情节的时候就会尤为注意,幸免触及高压线。众所周知,《芳华》的上映经过一波三折,临近上映却遭遇改档,原因不可知,但再次上映的影片却删除了公开批斗刘峰的片段。这个片段的重要性上述已有过分析。可见严格的审查制度下,影片所表现出的核心价值观应是积极的。因此,冯小刚将人物的人性塑造的完全正面,将那个特别年代的生活表现的积极美好无可厚非。
(三)小说和电影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要求必定有所改编
小说和电影是不同的艺术载体,但两者之间仍然存在相通性。小说和电影都是围绕人物叙述故事。小说一般包括开头、进展、高潮以及结局这四个部分,电影的情节也大致能以这样的形式划分。同时,小说和电影作为作家和导演的个性化作品,是他们思想的承载体,是他们借此向公众表达自身思想的媒介。
两者的差异更为明显。小说是静态的单一艺术,是语言的艺术。读者通过阅读将眼睛看到的文字在脑海中把自己的理解和作者的思想融合,获得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文本解读。而电影却更为直观,它直接将画面展示出来,将声音展示出来,每个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都是直接呈现在观众眼前的,观众失去了二次创作的机会,没有了想象的空间。同时,电影并不是一种单一的艺术,而是融合表演、造型、灯光等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复杂体。这些明显的差异就决定了当小说改编为电影时,势必要将小说中的文字具体化,适当删减小说的情节,模糊化处理一些情节以给观众想象回味的空间,再增加一些情节譬如女兵舞蹈的片段增加电影的美感。
第三章 改编效果的得失分析
细数冯小刚的历部电影作品,《芳华》无疑是最卖座的一部,也是争议最多的一部。在观众一片叫好、口碑上升、票房升高的情况下,也渐渐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观众对这部影片的评价两极分化,这也就说明从小说到电影经历的改编存在得与失。
(一)主题上放大了青春,使小说格局变小
在谈及作品具体改编内容时,本文已对主题的改编进行了详细阐述,得出了电影侧重于回忆青春,展现美好芳华,而小说更为冷峻客观展现复杂人性的结论。这也与网友五色全味的评论不谋而合:“我并不怀疑冯小刚缅怀青春的真切,甚至乎他这种对于青春的过分美化我也觉得无可厚非,他一直热衷用煽情的通俗技巧来营造共鸣,而从不是揭露人性。”6除此之外,电影用了一定的篇幅去记录战争,表现战争的残忍,也表现出导演想要传递出的反战思想。电影的主题趋于表面,而小说更为深入地挖掘人性,两者对比,电影的改编方式无疑使小说的格局变小,让观众有所绝望也在所难免。
(二)过于关注刘峰和何小萍的情感纠葛,使电影略显单薄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何小萍和刘峰这两个人物明显都主动或被动的成为了弱势群体,他们被集体以不同的形式排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获得的情感体验是相似的。因此,两个同样被边缘的人更简单建立起“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惺惺相惜之感。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何小萍对刘峰会有爱恋之情,为什么刘峰会去看望生病的何小萍,并在人生的最终和何小萍以亲热朋友的身份相伴。
在小说中,何小萍和刘峰的关系更像是两个可怜人的彼此认同、安慰,并且只占整个小说的一部分。电影则不同,将刘何二人作为影片的男女仆人公后,影片主要围绕的就是他们的经历展开故事,势必会用大量的篇幅叙述两者之间的情感纠葛,最终导演还给他们安排了平淡安宁却相
6 五色全味,《抱歉,我无法赞美《芳华》》,豆瓣网,/review/8996877. 濡以沫的美好结局,使观众更加关注何小萍和刘峰的情感线,而忽视电影想要表达的其他内容。除此之外,影片刻意增加的萧穗子、郝淑雯和陈灿之间的三角恋爱,也会把观众的焦点吸引到爱情上。这样的编排把观众的视线集中在情感之上,虽然简单引起情感共鸣,但使电影的厚度较小说而言略显单薄。
(三)基本还原了文革时代的社会,引发了众多观众的共鸣
《芳华》记录了冯小刚回忆中的文工团,这是一代人的集体回忆,但每个人对这段记忆都有不同的侧面和感受。因此,对于冯小刚的回忆,有人赞同,并感同身受;有人批判,认为《芳华》中的回忆与他们的记忆不同,是对那个年代生活的颠覆。
大多数的观众对冯小刚的描述表示认同,有网友评论道:“他如今拍了《芳华》,记录那些领袖任性和历史肆意的时代下,每个个体被车轮碾碎的芳华。”7在他们心里,《芳华》基本还原了文革时代的社会,电影将他们的回忆带回了那个时代,引发了他们记忆和情感的共鸣。电影中有很多情节极具时代特色,比如社会对雷锋行为的整体赞扬、提倡的风气,比如浓烈的政治对社会的影响,当人们看到1976年,黑色的丧布罩在了文工团的大门上时,当毛主席的照片被黑布遮挡时,他们直接就会发自内心的认同电影故事的真实。又比如影片中文工团们少男少女之间的模糊情感,男兵女兵们优美的舞姿,带有时代特色的表演,这和很多人印象中的那个时代的文工团生活是吻合的。但经历的不同导致有另一群人印象中的那个时代与影片中的静好状态是不同的,网友李南心评价道:“在时代里沉沦、被毁尽芳华的是一代不可言说之人。是与何小萍父亲同龄、在各种运动里尸骨无存之人。回忆历史,就算不刻意着笔于血泪疮痍,至少也不尽是蓝天红旗、青春玉腿。时代的痛楚在这里被最大限度淡化了。”8想起那样一个特别年代,或许他们的内心只有伤痛,只会想起那个年代人性的残酷,不能接受冯小刚对其进行美化修饰。总体而言,大多数观众能对《芳华》产生共鸣,从这个层面来说,冯小刚的改编是成功的。
(四)电影存在大量留白,给人想象空间的同时也简单影响观众对电影的理解
7
古尔齐亚,《幸好还有冯裤子,用心讲述那些被碾碎的芳华》,豆瓣网,/review/8975908/.
8
李南心,《《芳华》,红色时代的cosplay》,豆瓣网,/review/9015475/. 小说通过文字叙述,能给读者带来大量的想象空间,而电影作为一种直观艺术,展示给观众的更多是导演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因此,为了让观众对故事能有空间生发自己的思考,影片中设计了大量的模糊化处理以及留白。比如何小萍为什么会忽然精神错乱?她在这过程中又怎样的经历?这些在影片中是没有刻意叙述的,只是略微一提,其余的都让观众自己去联络故事想象。但是给观众足够想象空间的同时,又会影响观众对电影的理解。为此,影片也做了努力,试图用旁白的方式将观众的理解拉入预设的轨道,但旁白的力量毕竟薄弱,观众对故事的细枝末节还是难以得到理解的暗示。仍以何小萍生病过程为例,影片只是提及了她被树立为典型而疯癫,具体过程却没有叙述。事实上,小说中的何小萍是一步步走向病态的。首先,她的救人举动并没有外界宣传的那样动机高尚,宣传稿上这样写道:“她甚至想到一个人逃生,但看着战友的无助,听见他因伤痛而发出的呻吟,她战胜了那个自私贪生的自我。”9但她明白:“这稿子,只能当台词念。”10她内心并没有经历如此高尚的精神波动。其次她也在努力适应成为众人宣传的对象,比如,她特意装扮自己,穿了结婚的行头,“黑色半高跟皮鞋,白底带天蓝点点的衬衫,蓝色军服裙刚达到膝盖以上,头发最出色,”11为的只是让自己“跟报纸上的照片靠近一些”12。最终,她神经的错乱是多重因素造成的,战争的残酷,丈夫的去世,对刘峰安危的担忧,成为典型过上和之前截然不同的生活是压死她精神的最终一根稻草。而影片的安排让观众更加侧重于最终一点原因,并不能客观地了解到其他的因素,影响了观众对电影的深入理解。
严歌苓,《芳华》,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4月第1版,第133页.
10
严歌苓,《芳华》,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4月第1版,第133页.
11
严歌苓,《芳华》,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4月第1版,第130页.
12
严歌苓,《芳华》,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4月第1版,第131页.
9
结 论
文学文本改编为电影的现象逐渐成为一种潮流,近来引起热议的便是冯小刚改编严歌苓同名小说的作品《芳华》。基于冯小刚本人的文工团情结,他选择将与自己风格截然不同的《芳华》搬上银幕,向观众展示内心的青春记忆。小说和电影作为两种相通又明显不同的艺术形式,势必要进行很大程度的改编。除此之外,小说和电影分别是作者和导演的思想结晶,两者审美情趣以及经历的不同也决定了改编的走向。电影的创作还需要照看观众的感受,为了迎合社会大环境下观众的需求,并通过严格的审查制度,导演也一定做出相应改编以创作出能顺利走向市场,为大众接受的电影作品。于是,冯小刚对具体的情节、主要人物、叙事视角以及主题偏重都做出了改编。改编后的作品迎来了观众的两极评价,一方面,大多数观众认为影片基本还原了文革时代的社会,能唤醒他们对那个时代的记忆,另一方面,又有一些人认为经冯小刚诠释后的那个时代不够真实。改编后的电影在主题上放大了青春的比重,失去了对人性探讨的深刻,还保留了反战的主题。此外,影片过于将感情线作为情节串联点,过于关注刘峰和何小萍的情感纠葛,使电影的深度略显单薄。为了让观众能有一定的想象空间,影片还设计了大量留白,虽然有旁白的修饰,但留白的安排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观众对影片的理解。
参考文献
[1]严歌苓.芳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
[2]陈犀禾.电影改编的理论问题[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
[3]郭曼.文学文本的电影改编及其接受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4]朱丽萍.“电影化小说”———论严歌苓的跨文本写作范式[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7(7).
[5]牛家静,吉平.《芳华》:从现实主义小说到青春怀旧电影[J].电影评价,2017.
[6]范志忠,张李锐.《芳华》:历史场域的青春话语[J].新作评议.2017.
[7]龚金平.《芳华》:磨蚀在时代变迁中的芬芳年华[J].上海艺术评论,2017.
[8]陈思和.被误读的人性之歌———读严歌苓的新作《芳华》[J].当代作家评论,2017.
[9]孟繁华.芳华的悲歌——评严歌苓的长篇小说《芳华》[J].名作观赏,2017.
[10]李燕.论严歌苓小说《芳华》叙述视角的审美效果[J].海外华人文学研究,2017.
[11]倪丽婷.人 性 的 放 逐 与 回 归———严歌苓小说
《芳华》中的人物形象“刘峰”解读[J].嘉兴学院学报,2018(1).
致 谢
时间荏苒,我依旧记得当初刚刚走进苏大校园的我,而今我却已在此度过了四年充实而美好的时间。我很幸运,我成为了苏州大学的一份子。四年的学习与成长经历让我发自内心的相信选择苏大是我人生最正确的决定之一。
作为文学院的一员,文学院的所有老师都值得我感谢,他们将知识传授给我,为我打下了成为一名合格中文人的坚实基础。老师们的博学感染着我,老师们亲切的态度感染着我,在文学院的每一次课堂生活中,我都能得到充实的幸福感。尤其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张蕾老师,感谢老师在劳碌的工作之余仍耐烦指导让我顺利完成了。
最终,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的支持与鼓舞成就了现在坚强而独立的我。我还要感谢一路走来陪我成长的挚友卞俊,每个迷茫无助的时刻是她点亮了我前方的路,每个快活悲伤的时刻是她和我分享,感恩有你。
六月,我就真的要和苏大分别了,内心万分不舍。尽管分离,但每一刻在苏大的美好时间我都将牢记在心。
本文发布于:2023-12-11 21:16: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300613408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从小说到电影——论《芳华》的改编.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从小说到电影——论《芳华》的改编.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