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1日发(作者:腾冲旅游)
故宫太和门详细介绍
【示例范文 仅供参考】
----------------------------------------------------------------------
故宫的太和门,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京故宫内,处于外朝中路,是故宫外朝宫殿的正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时称奉天门;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名为太和门;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被焚毁;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建。
太和门面阔9间,进深4间,建筑面积1371.14平方米,通高23.80米,上覆重檐歇山顶,下为汉白玉基座;梁枋上施有和玺彩画,是北京故宫内最大的宫门。太和门在明代是“御门听政”之处,皇帝在此接受臣下的朝拜和上奏,颁发诏令,处理政事。
1961年3月4日,包括太和门在内的故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格局:
太和门面阔9间,南北深分2间,进深4间,四围廊子,合深36间,建筑面积1371.14平方米。太和门后檐正中开三门,为重檎歇山式门座,下面承以须弥座式的白石基座,四围龙凤石雕栏。太和门上梁枋等构件上施有和玺彩画。太和门前后石阶各三出,左右阶各一出,建筑通高23.80米,体制装銮如太和殿。门前列铜狮一对,铜鼎四只,门前丹墀之下东西两侧分别列有石匮、石亭。
太和门前有面积约26000平方米的广场,内金水河自西向东流过。河上横架五座石桥,习称内金水桥。太和门广场左右各设一门,东为昭德门(明代称弘政门),西为贞度门(明代称宣治门);广场两侧还有排列整齐的廊庑,习称东、西朝房,并有协和门(明代称会极门)和熙和门(明代称归极门)东西对峙。
传说轶事: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十二月十五日,在光绪皇帝大婚前些日子,太和门因贞度门守军富山、双奎两人将洋油灯挂在檐柱上,睡了觉时间久后,烧着了柱子而失火,延烧两日,太和门及其附属建筑尽毁。这不单是不吉利的征兆,而且皇帝大婚,根据大清礼法,皇后须从大清门入,途经太和门。假若皇后从太和门的废墟而入,那就太失皇家体面了。要重建已经来不及了,眼看离皇帝大婚的日子越来越近,于是,清廷便下令让众多工匠们在太和门原址上扎了一座和原来太和门一模一样的彩棚,坚固而华丽,大婚时,皇后也就稳稳当当地被抬进了紫禁城。
本文发布于:2023-12-11 20:48: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2989182433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故宫太和门详细介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故宫太和门详细介绍.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