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箴言妙语篇

更新时间:2023-12-11 19:38:16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11日发(作者:贴春联的顺序)

-

教育箴言妙语篇

教育箴言妙语篇

教育箴言妙语篇

箴言妙语篇

●上学以神听之,学在骨髓矣;中学以心听之,学在肌肉矣;下学以耳

听之,学在皮肤矣。――(唐)马总《意林??文》

●把美德、善行传给你的孩子们,而不是留下财富,只有这样才能给他

们带来幸福――这是我的经验之谈。

――(德)贝多芬《贝多芬语言》

●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法)爱尔维修

●我相信,不论孩子将来从事哪一种事业,都应当从小做起。真不知道

有多少父母能够认识到他们给予孩子们的所谓“教育”,只会迫使子女陷于

平庸,剥夺他们创造美好事物的任何机会。

――(美)《邓肯自传》

●你如果想要儿童变成顺从并守教条的人,你就会采取压服的教育方

法;而如果你让他能独立地、批判地思考并有想象力,你就应该采取能够加

强这些智慧品质的方法。

●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

――《陶行知文集??师范生第一变》

教育箴言妙语篇 ●教育的伟大目标不只是装饰而是训练心灵,使具备有用的能力,而非

填塞前人经验的累积。

――(美)爱德华兹

●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

――(前苏联)马卡连柯

●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

――(美)爱因斯坦

●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

前,他已经就受到教育了。

――(法)卢梭《爱弥儿》

●我们要提出两条教育的诫律,一、“不要教过多的学科”;二、“凡

是你所教的东西,要教得透彻”。

――(英)罗素《教育目的》

●如果我们对于教师要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这一点估计不足,那也

是错误的。有了这方面的知识,教师才有可能把教材变成学生的真正财富。

――(前苏联)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

●学校的理想是:不要让任何一个在智力方面没有受过训练的人进入生

活。愚蠢的人对社会来说是危险的,不管他们受过哪一级的教育。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只要在我国存在文盲现象,那就很难谈得上政治教育„„文盲是站在

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能有政治,不识字只能有流言 蜚语、传闻偏见,而没有政治。

――(前苏联)列宁《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局的任务》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法)卢梭《爱弥儿》

●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并

作为一个负责的公民参加工作。

――(美)赫钦斯《教育中的冲突》

●教育的最大的秘诀是:使身体锻炼和思想锻炼互相调剂。

――(法)卢梭《爱弥儿》

●学校是个应用心理学的实验室。

――(美)杜威《学校与社会》

●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

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

刷不掉的。

――(英)洛克《教育漫话》

●名副其实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

――(奥地利)布贝尔《品格教育》

●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

――(英)欧文《人类思想和实践中的革命》

●只有儿童集体的丰富多彩、生气蓬勃的生活,才是使每一个学生的才

能开花结果的条件。如果认为只要对学生进行个别工作就能使他得到多方面

的发展,那是一种很大的误解。 ――(前苏联)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

●心地善良的人首要的一点就是爱人。他对共同事业的忠诚来源于这种

对人的热爱。我们认为培养热爱人的感情和关心人的强烈意向是苏维埃学校

最重要、最崇高的任务之一。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

●在道德教育方面,只有一条,既适合于孩子,又要对各种年龄的人来

说都最为重要,那就是:绝不损害别人。

――(法)卢梭《爱弥儿》

●人性的发展,在孤独和隔绝中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儿童集体的内容丰

富而形成多样的生活中才有可能;集体生活要具有应有的思想方向性,而同

时也要反映出学生的动因、愿望和意向。

――(前苏联)赞科夫《教学与发展》

●奉劝年轻的教师和少先队辅导员:不要急于处罚学生,要好好想一想,

是什么促使他犯这种或那种过失的。要是设身处地为孩子们想一想,那末就

可相信他们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正错误的。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

●体罚是权威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成为死去的东西;它

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善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

――陶行知《育才学校教育纲要草案》

●只有出自衷心的羞耻心和不愿见恶于人的畏惧心,才是一种真正的约

束。

――(英)洛克《教育漫话》 ●名誉虽然不是德行的真正原则和标准„„但是它离德行的真正原则和

标准是最近的„„它是一种指导儿童和鼓励儿童的正当方法。

――(英)洛克《教育漫话》

●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

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

人格,能培养学生抵制和战胜的能力。

――(前苏联)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

●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当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

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

――(法)卢梭《爱弥儿》

●犯了过错的人应当受到惩罚。但是他们之所以应受惩罚,并非因为他

们犯了错„„而是为的要使日后不去再犯。

――(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儿童的道德感必须首先从他们富有生气和纯洁的情感所引起;然后他

们必须练习自我控制,并教导他们关心一切形成关于他们的地位和环境所应

有的道德权利和义务的正确的观念。

――(瑞士)裴斯泰洛齐《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

●从儿童进学校的第一天起,就要善于看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他们身上

所有好的东西。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

●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待儿童没有同情,他们

就变得没有同情;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他们就是一个培养他们友情的手段。 ――(英)斯宾塞《教育论》

●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

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

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

●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来得好,但是鼓励法也不可用得太滥,一滥

恐失其效用;刺激法若用得其当,也是很好,不过只可偶一为之而已。

――陈鹤琴《家庭教育》

●在品格以及整个人的教育领域内只有一条途径可接近学生:这就是他

的信任。

――(奥地利)布贝尔《品格教育》

●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

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

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

生上进心。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

●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

―自尊心。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

●说教之所以最没有用处,其原因之一就是它是普遍地向所有一切的人

说的,既没有区别,也没有选择。

――(法)卢梭《爱弥儿》 ●如果有人问我:我怎样能够以简单的公式概括我的教育经验的本质

时,我就回答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前苏联)马卡连柯《普通学校的苏维埃教育问题》

●儿童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之后,尊重与羞辱对于他的心理便是

最有力量的一种刺激。

――(英)洛克《教育漫话》

●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

――(法)卢梭《爱弥儿》

●有些人是过分严格,有些人是过分放任,这两种情况都同样是要避免

的。

――(法)卢梭《爱弥儿》

●如果班级里能够创造一种推心置腹地交谈思想的气氛,孩子们就能把

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

而教师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且参加到谈话里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可收到

预期的教育效果。

――(前苏联)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

●说理是对待儿童的真正办法。

――(英)洛克《教育漫话》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春秋)孔丘《论语??公冶长》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战国)孟轲《孟子??告子下》

●孩子是活生生的生命,美好的生命,因此对待他们就该像对待和

公民一样,必须了解和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义务:享受快乐的权利,担当责任

的义务。

――(前苏联)马卡连柯《马卡连柯全集》

●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

展。

――(英)罗素《教育与美好生活》

●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

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

――(前苏联)加里宁《在“教师报”编辑部所召开的城乡优秀教师会

议上的报告》。

●做导师的人自己应当具有良好的教养,随人,随时,随地,都有适当

的举止和礼貌。

――(英)洛克《教育漫话》

●教师也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

样并拿来同自己作比较的人物。

――(美)布鲁纳《教育过程》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

――(美)布鲁纳《教育过程》

●教书是一种很愉快的事业,你越教便会越爱自己的事业。当你看到你

教出来的学生一批批地走向生活,为社会做出贡献时,人们会多么高兴呵!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来居上,这里不也正包含着你的一份辛勤的成绩在

里面吗!

――徐特立《徐老和青年学生谈投考师范问题》

●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多二十

倍,以使能够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选出

最重要的来讲。

――(前苏联)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

●教师决不可忘记,对于种种冲突只要能在一种健康气氛中加以解决,

那么冲突也会具有教育价值。与学生所发生的冲突是对教师的最大考验。

――(奥地利)布贝尔《品格教育》

●要想学生好学,

-

教育箴言妙语篇

本文发布于:2023-12-11 19:38: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294696408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教育箴言妙语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教育箴言妙语篇.pdf

标签:教育   学生   儿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