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1日发(作者: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
南京博物院体验营销
早在放寒假前,我就听说“ 南京博物院 ”从大年初二开始实行免费参观,所以我和爸爸、妈妈在大年初三、初四两天一头钻进了南京博物院,穿梭于各个展馆之间,大饱了眼福。
初三下午一点多,我们坐车来到了博物院,远远望去,门口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看来大家都想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先睹为快。刚进博物院大门,我们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观众的队伍从展馆门口的领票处顺着台阶向下,沿着博物院道路的一侧都快要排到大门口了,两百多米的队伍就像一条弯弯曲曲的长龙,真是太壮观了。因为观众太多,所以博物院每过十分钟才放一百位观众进入展馆。即便如此,长长的队伍中却没有一个人拥挤、插队的,大家都安静地排着队,耐心地等待着,队伍缓缓地向前移动,秩序井然。排了大概四十分钟,终于轮到我们了。
我们随着人流,迫不及待地来到展厅,兴致勃勃地观看出来。指着大厅分为上下两层,每一层存有好几个陈列馆。我们在上层依次参观了书画陈列馆、云锦陈列馆、玉器陈列馆和公开征集文物陈列馆。我对公开征集文物陈列馆里的文物特别感兴趣,参观了很长时间,每一件文物我都认真观赏,深入细致写作文字了解。特别就是小巧玲珑的昆曲玉玩,我看了又看,久久不愿离开。这套玉玩玩就是微型的昆曲道具,存有鞋、凳子、灯笼、兵器、书、官帽等等上百件之多。每一件都造型细腻,用料精巧,使我百看不厌。虽然每个陈列馆里都存有很多观众,但大家都全神贯注地观看文物,即使必须攀谈也就是小声地窃窃私语,展厅里非常安静。
正当我看得流连忘返的时候,已经到了闭馆的时间,我真想再多看几眼啊,可是也只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虽然今天的观众很多,但是我发现无论是展厅的地面还是展馆外的路面都很少有垃圾,大家都自觉地把杂物扔进垃圾箱里,整个博物院绿树成荫,既整洁又干净,让人心旷神怡。
南京博物院的展出真是太迎合人、太漂亮了,我和爸爸妈妈流泪以后必须经常去参观。
各位游客,欢迎您来到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参观。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于xx年8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它是一座系统反映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与科举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以江南贡院历史遗迹为基础,在修缮和保护明远楼、飞虹桥等遗存的前提下建设而成。目前,博物馆由三大部分组成,分别是地下科举历史展陈区、明远楼遗址保护区、南苑科举文化体验区。
科举就是古代中国,通过设科考试甄选优秀人才的选官制度。明清时期,中国存有两大科举考场,一个就是北京的顺天贡院,另一个就是南京的江南贡院。而从这里陆续踏进的诸多名人更而令坐落于秦淮河畔的江南贡院享誉宇内,一度沦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小、影响最为深刻的科举考场。 穿过江南贡院牌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一方墨池。汇墨成池的.设计理念也正包含了中华上下千年来源源不断的民族文化。穿过墨池,我们就来到了明远楼遗址保护区。您现在看到正前方的这座三层砖木结构的建筑就是明远楼。明远楼始建于明代嘉靖十三年,昔日它曾是江南贡院的中心建筑,也是最高建筑。考试期间,监临、巡察等官员登楼而望,目光如炬。以防止考生骚乱、作弊。
在永清楼的东西两侧,整齐排序着的就是号舍。号比涅就是中国古代科举最存有代表性的建筑。江南贡院就是我国古代最小的科举考场,号舍最多时达至间。或许大家很难想象就在这么一间前后严重不足1.5平方米的号舍里,士子们必须整整的考进九天六夜的时间,喝茶、睡、考试都在号舍之中。许多学生返回考场后都会大病一场,甚至卧床不起。说道至这不禁可以有人可以反问,既然如此艰辛,为什么仍然有著源源不断的士子前来应试呢?那是因为在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下,通过考试中举做官就是所有读书人唯一的道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说道的也就是读书人一生的殷切期望吧!
科举诞生于隋朝,在朝代更替的历史长河中,发展的不仅仅是社会制度,科举也随着时代在不断完善。一直到清光绪年间,由于八股取士带来的弊端,使科举制度越来越僵化。列强的强势冲击,西方思想与技术的传播,传统的科举制度已越来越不能选拔符合时代潮流的新人才。科举的废止经历了一个从渐废到立停的过程。这是《光绪帝立停科举上谕》光绪三十一年()八月,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批准了张之洞与袁世凯等人递呈的《请废科举折》奏请,颁定上谕,宣布自翌年起停废科举。至此,在中国延续了13xx年的这种选官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科举的时代局限性显而易见,但科举的至公精神却以求沿袭至今。南京就是科举文化的重镇,夫子庙地区历年来就是江南科举文化的中心,所以在江南贡院遗址上创建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就是试图用全新的面貌回去演绎“天下文枢”文化重镇的含义。
科举制度已成往事,留给我们的是历史的回忆和反思,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科学发展呼唤着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朋友们,人生时时有考试,社会处处是考场,今天的社会已是百花齐放,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相信我们都能成为了不起的状元郎!谢谢!
本文发布于:2023-12-11 16:45: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2843522409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南京博物院体验营销.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南京博物院体验营销.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