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1日发(作者:七步诗的作者是)
古诗词常见题材分类
一草一木总关情—-咏物言志诗
【知识梳理】
一、 概念:指的是诗人不能直接表露出自己的思想情感,而是采用象征、寄兴的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寓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这类诗歌从题目上看,多以所咏之物为诗句,如虞世南的《蝉》,罗隐的《蜂》《雪》,齐己的《早梅》,黄巢的《题菊花》等。
二、 思想主题:
①借物言情,对所咏之物的喜爱;寄情自然,闲适自得;
②托物言志,洁身自好,坚贞自守;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
③有时也用来表达某种理趣。
三、物象的分类:
1、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柳,谐音“留”古代有折柳送别之俗,所以有惜别怀远之意。还有梅、菊、竹、松等在诗歌中都有气节品质之类的特定含义.解读这类诗歌,可以根据这些物象的特定含义来推测诗人所要表达的情志.
2、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如流水,除表时光流逝之外,还可以赋予它其他的理想品格。解读这类诗歌,就只能根据事物的特征来合理判断。
四、技巧点拨:咏物诗鉴赏思路,可按以下三步进行。
(1)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思考写什么事物,事物有什么特点,运用什么手法 )
【刻画事物形象,展示事物特征的方法主要有:A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B从描写方法看,正面描写—-形、色、声、味,活动心理,品质特点;侧面烘托——环境等】
(2)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 知人论世,由物及人,由实到虚(作者的情志)】
(3)塑造此形象的意义【体现作者的某种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象征或托物言志)】
附:常见意象的思想感情、文化意义.
1、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松柏:挺拔、傲岸、坚强、生命力。
竹:气节、积极向上。 梧桐:凄苦、悲伤。
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2、花草类: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菊:隐逸、高洁、脱俗、坚贞.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勇敢面对逆境。 兰:高洁。 牡丹:富贵、美好。
草:荒凉、偏僻、离根,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昔盛今衰)。
3、动物类:
子规:悲惨、凄恻。 猿猴:哀伤、凄厉. 鸿鹄:理想、追求。 鱼:自由、惬意。
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乌鸦:小人、俗客、庸夫。 沙鸥:飘零、伤感。
4、风霜雨雪水云类:
海:辽阔、力量、深邃、气势.
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 东风:春天、美好。
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 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
春风:旷达、欢愉、希望.
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恶劣,恶势力猖狂,人生路途坎坷、挫折。 露:人生短促、生命易逝。
雪:纯洁、美好、环境恶劣、恶势力猖狂。
云:游子、漂泊. 朝阳:希望、朝气、活力。
月亮:人生梦圆、缺憾,思乡,思亲.
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事物或人生。 【赏析示例】(2006年江西高考)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答:交情(交情得似山溪渡)
(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即时练】
1、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①断肠,销魂②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
物的特点:春柳繁盛、秋柳枯凋
寄托情感:自伤迟暮、自叹身世
2、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物的特点:一支先开,幽香素艳
寄托情感:希望他年应时而发,在京城独占鳌头
3、
马 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阅读此诗,简析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形象?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金络脑”属贵重鞍具,象征马受重用。
步骤1:这首诗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
步骤2:边境战场,一片肃杀悲凉景色;那骏马却企盼着披上威武的鞍具,在战场上迅捷地奔驰。“何当”表现心理,“踏"显出轻捷矫健的风姿。
步骤3: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的激愤之情。
4、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有何特点,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步骤①刻画了一个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的石头形象。
步骤②诗歌通过对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若等闲,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留人间的石头的描写,
步骤③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5、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释: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又硬。 1、开头两句描写了“小松”怎样的特点。
2、请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
【参考答案】
①描写了小松由小而大,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特点.
②这首诗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一方面,用“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比喻人才虽出身卑微而终能成就大业 ;另一方面讽喻世俗小人以身世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
6、 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作者借“蝉"的形象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①作者写蝉居于高处、鸣声远播,而不需借助秋风,
②强调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③这首诗以蝉的形象表现了封建士大夫的志得意满和清高。
7、 瀑布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意象。
【参考答案】
瀑布从高处流出,不辞劳苦,冲破溪涧,流经千岩万壑,冲向大海,形成汹涌的波涛(步骤一)。作者描绘了不辞劳苦,汇涓涓细流,壮大自己,一心奔向大海的瀑布艺术形象(步骤二)。表达了作者决不满足现状,陶醉自己已取得的成绩,在艰辛的道路上继续努力,决心干出一番事业的伟大理想抱负
8、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诗中的杏花是怎样的形象?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
诗中杏花是妖娆美丽,高洁坚贞的形象(步骤一) .诗人赋予杏花以象征意义,并以“作雪”和“成尘”为喻,形成对比,用“纵被”和“绝胜"来强调(步骤二) ,深沉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宁愿为理想而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悲壮感情(步骤三) 。
古今多少兴亡事——咏史怀古诗
【知识梳理】
一、概念
咏史诗就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或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怀古诗则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正所谓“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家之块磊”。
这类作品内容与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诗人们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使诗作文短意长、含蓄蕴藉,令人回味再三。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二、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三、思想主题:①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
②借古讽今,批判现实(讽当朝统制者昏庸:苛税/大兴土木/战乱/荒淫无度/无能); ③借古人遭遇来类比自己的境遇,或抒写怀才不遇之叹,或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④对历史做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
四、鉴赏要点: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五、归纳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方若虚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己。”
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意象:历史人物、乌衣巷、吴钩、淮水、《后庭花》、六朝、华清宫……
3、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古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
4、表现手法:对比、触情入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拟人、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用典
5、思想感情:叹朝代兴亡变化 ,感慨盛衰无常;感慨岁月流逝、壮志难酬;感慨国运衰微;抒发爱国情怀;讽刺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
6、语言:含蓄
7、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8、艺术特色:借古讽今、对比(刘禹锡的《乌衣巷》李白的《越中览古》)、用典、寓情于景 、以景衬情 、侧面烘托(刘禹锡的《石头城》)
【赏析示例】
1、(2011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面问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1。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参考答案】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 ③写哀景抒哀情.
诗歌简析:这是一首怀古诗,首句统摄全篇点明作者的情感极其哀愁,这哀愁是由荒郊中看到的景色引起的:泾水弯弯曲曲靠在遥远的村子旁边;因为过多的放牧牛马,春天的草已经看不到多少了;原野上的田地没有人耕种,只有秦朝时的古碑还在,还能证明这里曾经的兴盛;天色已晚,云彩与积雪一道围绕在苍山上,几缕炊烟伴着残阳,绿树显得格外昏暗,行客之路尽是黄沙.看到这荒凉的景色,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再回想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诗歌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在情景处理上,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颈联采用拟人,写景细致入微。
2、(2004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城子 五代 欧阳炯
晚日金陵异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即时训练】
1、阅读下面二首怀古咏史诗,完成以下题目。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咏史·赤壁 胡曾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1) 两首诗吟咏的都是三国时候赤壁之战的历史,而两位作者对“周郎”的态度并非一致,其中区别何在?
【参考答案】杜诗慨叹周瑜侥幸成功,胡诗赞美了年轻统帅周瑜的功绩.解析:杜诗中的三四两句总结了历史的教训。字面上是讲二乔,实际上是说这一战争关系到东吴的安危,幸而成功,否则家国难保。而胡诗则是称颂周瑜巧用火攻大破敌人的智慧.
(2)杜牧诗前两句写了什么?与胡曾诗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杜牧诗开头描写发现旧日武器,磨洗辨认朝代的场景,引起人们冷静的历史沉思。胡曾诗却是直接陈述历史,表达对英雄的热情赞颂。解析:注意辨别诗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态度有何不同,读出言外之意来。同时,还要注意诗人吟咏的角度和侧重点,写了些什么,没写什么。切忌由于自己熟悉这段历史,就忽略诗人是从哪方面,持何种态度来吟咏。
2、阅读下面二首怀古咏史诗,完成以下题目。
过华清宫绝句 杜牧
[甲]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乙]新丰绿树起黄埃②, 数骑渔阳探使回③.
霓裳一曲千峰上④, 舞破中原始下来。
注:①华清宫:建在骊山上(今陕西临溪县南)的唐代行宫,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游乐之地.②新丰:唐县名,在陕西临津东北,离华清宫不远。⑧渔阳:唐郡名,是范阳节度使所统辖的八个郡之一.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这里用渔阳指代安禄山反叛之地.④霓裳一曲:《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舞曲。
(1) 两首诗均有炼字精确而语义深沉的特点,试分析第一首的“笑”字和第二首的“破”字有何深意.
【参考答案】“笑”字描写了荔枝到来杨妃的神态,寄寓了作者的讥刺。 “破”字形象地揭示安史之乱产生的后果,象征着苦难而饱含作者的愤慨。
(2)“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无人知”三字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感情,试作分析。
【参考答案】“无人知”三字指出只有杨妃知道,是荔枝送到了。既是陈述,又包含着飞骑送荔之举的荒唐程度令人难以置信的讥讽和愤慨.
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7年湖北卷)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1)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2分)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血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1分)第二首今昔(或时间):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1分)
(2)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2分)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2分)(意思答对即可。)
4、阅读下面一首元诗,然后回答问题。
昭君出塞图 王思廉①
黄沙堆雪暗龙庭②,马上琵琶掩泪听。
汉室御戎无上策,错教红粉怨丹青③.
【注】①王思廉:元朝初年诗人,历经宋、金灭亡等历史事件。
②龙庭:指匈奴集会祭天的地方。
③葛洪《西京杂记》中记载:“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将王昭君的悲剧归为画工之责,故有“怨丹青”的说法。
(1)这首诗在描写人物方面,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衬托。用“黄沙”“堆雪”营造气氛,衬托昭君愁苦的心境;用旁人“掩泪听”琵琶的悲伤情状衬托弹琵琶者王昭君的悲苦、哀怨。
(2)与《西京杂记》的记述相比,这首诗在主题思想上具有怎样的进步性?
【参考答案】《西京杂记》将罪过推到画工身上,意在说明个人的不得志是小人嫉贤妒能造成的。而王思廉的这首诗将矛头指向汉朝统治者,表明由于国家民族的衰弱,因而使很多妇女成为牺牲品,所以,王昭君的悲剧便具有更深的历史意义。由此看来,王思廉的这首诗跳出了个人荣辱的圈子,以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为主题,深化了昭君出塞的意义。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此诗系作者于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1.结合颔联分析,诗中的“凤去台空”有什么意味?
【参考答案】作者用凤凰的飞去象征六朝的繁华不复存在,表达了昔盛今衰的感慨。三、四句是说吴国昔时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了坟墓,这是对凤去台空之意的进一步书写。
2.分析尾联的修辞效果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日"喻帝王,“浮云”喻小人,比喻修辞的运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了皇帝被奸邪蒙蔽,而自己报国无门的伤痛,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情怀。
本文发布于:2023-12-11 07:31: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2510862426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教师版)古诗题材分类之咏物言志诗怀古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教师版)古诗题材分类之咏物言志诗怀古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