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

更新时间:2023-12-11 05:38:34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11日发(作者:关于老师的名言)

-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

学习目标

1、了解夏金诸政权的建立、发展的史实

2、理解辽夏金元的制度建设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3、掌握辽夏金元民族交融的原因、主要表现和影响

重点关注

①南、北面官②宋金对峙

③猛安谋克④“大定之治”

⑤行省制度⑥“四等人制”

本课预习知识清单

一、 辽与西夏

1.辽朝

(1)建立: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来版图扩大,改国号为辽。

(2)辽与北宋关系:长期对峙,大部分时间里维持了和平局面,通使频繁,贸易活跃。

(3)辽朝南、北面官设置: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

2.西夏

(1)建立:1038年,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府,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2)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二、金朝入主中原

1.建立政权与入主中原

(1)1114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次年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会宁府也称上京。

(2)1125年,金灭辽,两年后又灭北宋,与南宋逐渐形成对峙局面。

(3)1153年,金迁都燕京,将燕京改名为中都。

2.政治制度

(1)特点: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

(2)猛安谋克制度:平时耕作,战时选拔丁壮出征。

3.金朝的盛衰

(1)“大定之治”: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金朝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大定之治”。

(2)衰落: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猛安谋克又日益腐化,统治逐渐衰落。

三、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1.蒙古政权的建立与扩张

(1)建立:1206年,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国。

(2)扩张:先后灭掉西辽、西夏和金朝,收服吐蕃诸部,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权,还远征到中亚、西亚、东欧地区。

2.元朝政权的建立: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即位。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3.元朝的统一: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1279年,元军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

4.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修筑驿道:元朝修筑了四通八达山的驿道,设立驿站。

(2)行省制度

①内容:当时中央的宰相机构是中书省,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称为行中书省。

②特点及意义: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行政效率较高;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3)宣政院:直属中央政府,管理吐蕃地区。

(4)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管理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5)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晋江,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以经略台湾。

四、元朝的民族关系

1.蒙古族和回族

(1)蒙古族:蒙古原是漠北的一个游牧部落,统一草原后逐渐将其他部落融入,形成了蒙古民族。

(2)回族:元朝时,很多蒙古人迁入中原,同汉族杂居相处。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回回

2.“四等人制”:蒙古统治者对不同民族采取差别对待措施,被后人概括为“四等人制”,依次为蒙古人、色目小人、汉人、南人。

3.民族交融:蒙古统治者灭亡后,大批留居内地的蒙古人、色目人等,逐渐与汉族相融合。

【师生交流、吃透教材】

一、阅读教材引言:宋朝史料记载了宋神宗对边疆两大对手辽和西夏的评价。他忧心忡忡①②地说:“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 有行国……比之汉、唐,最为强盛。” 思考“比之汉、唐,最为强盛”的原因。

参考答案:主要原因在于辽和西夏接受了中原先进的文明,实现了本民族的封建化,推动了本民族的强盛。

二、阅读教材第一目“辽与西夏”看下面一段史料:

【 史料一】(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1、 思考:结合材料和教材所学,你得出什么信息?(答案见学习聚焦)

(孟老师解读:材料的含义是:辽朝与北宋友好交往已经有很多年了,各族人民休养生息,安居乐业,几乎没有战争了。这反映了辽与北宋之间和平友好的历史。)

2、你如何认识南北面官的设置(从内容、实行的原因、实质、特点归纳)

参考答案:

(1)内容:南面官由汉人和契丹人担任,负责以汉人为主按月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由契丹人担任,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 (2)原因:辽统治下的各民族发呢水平和生活方式不同。

(3)实质:这是种民族分治制度,但本质上是阶级统治。

(4)特点: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实行双轨管理。

【史料二】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 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 得其宜矣!

——《辽史·百官志一》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

者皆胡服,谓之契丹官,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领燕中职事者,虽胡人亦汉服,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

——[宋]余靖《武溪集》卷17《契丹官仪》

3、思考:第一段材料反映的辽朝职官设置特点是什么?你能否从第二段材料的描述中体会到这一特点?

参考答案:(1)特点:因地因俗而治(2)体现: 第二段材料中北面官和南面官的服饰、称呼和管理地域体现了因地因俗而治的特点。

4、阅读教材,思考:辽夏政权相似之处

参考答案:

(1)都是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

(2)都仿照中原封建王朝建立各项制度

(3)都实行民族分治

(4)都曾与北宋先战后和

(5)都从北宋得到经济实惠(岁币)

接下来我们来共同学习本课第二个子目:金朝入主中原

思考1 分析北宋灭亡的原因

参考答案:

(1)客观原因:金军的强大

(2)主观原因:北宋统治集团腐朽不堪:投降派葬送抗金成果;宋统治者没抵抗决心

思考2 女真族抗辽和金灭辽性质上的区别

参考答案:

(1)最初,是为了反抗辽的剥削压迫,是正义发性的。

(2)后来,金继续进攻,目的在于掠夺财富,战争性质转变为非正义性的。

思考3 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上京地处偏僻,不便实行统治;燕京地区是战略要地;便于控制全境,便于南下攻宋;燕京地区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文明程度较高。

(2)影响:促进民族交融,加快社会文明和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加速了北京地区的建设发展,为后朝代定都北京奠定了基础。

知识拓展

思考4 你是如何全面认识猛安谋克制的?

(1)演变:由氏族部落组织到军事组织再到地方行政组织。

(2)性质:是一种兵农合一制度。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 (3)内容:各户壮丁平时从事生产,战时出征。

(4)作用:这种兵农合一的制度,不仅节约了财政开支,而且能保证军队有较强的战斗力,同时加速了女真族的封建化进程。

思考5 金朝走向衰落的原因

(1)对北方的统治缺乏政治和文化基础。

(2)金后期统治阶层的腐化与内部权力斗争。

(3)蒙古族的崛起和政权的建立。

(4)统治区内汉人的反抗。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三个子目: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首先看学习聚焦蒙古崛起于漠北,建立元朝,完成了全国的大统一

思考1 铁木真统一蒙古的原因

参考答案:

铁木真统一蒙古的原因

(1)统一已成为当时蒙古草原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人们渴望统一。蒙古草原各部落之间为争夺人口、草场、水源和牲畜而频繁发生战争,生灵涂炭,人们盼望草原统一起来,结束战争。

(3)铁木真的个人才能与努力也是其能够统一蒙古草原的重要原因。

思考2 ·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的条件及意义

(1)条件

①蒙古统治集团掌握着强大的武装。

②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③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④南宋等政权的腐朽落。

(2)意义

①结束分裂,奠定了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回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的开发。

③为科技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促进了蒙古族的汉化及向封建社会转化。

教师强调:元朝结束了辽宋夏金时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国这家大一统。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实现全国统一的政权。同时忽必烈推行中原地区的制度和文化,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交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思考4 观察《元朝形势图(1330年)》,你认为元朝行省制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提示: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开创省制奠定了明清行政区划的基础,并沿用至今。

思考 5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①必要性

a.元朝疆域辽阔,为加强对地方政治和军事的控制,设立行省,代表中央对地方行使权力。 b.改变宋朝人浮于事的局面。

②可能性 对秦以来郡县制的继承和发展。

(2)影响

①行省制是郡县制的大发展,这种行政制度模式保留至今。

②为明清的行政区划奠定了初步基础-----打破了过去以自然地理、地势为根据的旧模式

③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特别是边疆地区的管辖。

④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教师讲解】从分封制到郡县制、郡县投影到行省制所反映的发展趋势

(1)从分封到郡县制,主要反映出官员任免原则的改变,由世袭到皇帝任免,这是历史的进步。

(2)由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映 行政区划的发展,反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教师拓展】

1、元朝建立后,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一省制不等于一相制,中书省的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是元朝的宰相。

2、误区提醒:元朝中书省和隋唐中书省权力不同,元朝中书省是最高权力机构,隋唐中书省是中央三省中的一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政令。

3、误区提醒: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在地方上设行书省,简称行省或省,但不能就此认为行省就是地方机构。行省起初是临时性的中央机构的派出机构,即代表中央行使权力,后来才逐渐演化成固定的地方行政机构,掌管辖区内的军政要务。

接下来我们来看本课的最后一目:元朝的民族关系

首先关注学习聚焦:元朝存在民族矛盾,但不同民族的交往和交融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思考1:元朝民族交融发展的表现和原因

高率·元朝民族交融发展的表现

(1)汉族人民大量迁居到边疆地区,开发了边疆经济;边疆各族人民大元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加强了民族交融。

(2)辽金时期入居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和女真人,与汉族交融,在元朝时族已被视为“汉人”。

(3)唐朝以来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和汉族、蒙古族、畏兀儿等民族长期杂居通婚,形成了一个新的民里族—回族

元朝民族交融发展的原因

(1)元朝实现统一后,全国各族人民都处在同一个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加强了各民族间的交往和联系,促使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各族人民长期杂居,相互通婚,民族差异逐渐缩小,经济、文化联系益密切。

(2)元朝统治者在政治上实现大一统时,也接受中原先进文化,呈现出以中原传统文化为主的文化认同趋向,在大一统的国家里进一步推动了民族交融。

【教师补充讲解】

1、元朝民族政策“四等人制”的实质是民族分化形式下的阶级压迫。蒙古族贵族勾结各族地主阶级,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可见民族分化政策是阶级压迫的一种形式,而社会的主要矛盾,仍是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2、元朝灭亡的原因:民族矛盾、阶级矛盾、自然因素和统治阶级腐败等。

【教材重难点解读】

两宋民族关系的特点、成因以及少数民族封建化的主要表现

【特点】

(1)民族关系并立。契丹族、党项族、女真族等少数民族政权先后与两宋并立。

(2)两宋政权的民族政策以软弱为主。两宋多次用兵失败,对辽、夏、金等政权以“岁币”等方式换取和平。

(3)民族矛盾突出。两宋、辽、夏、金等政权都亡于民族政权的进攻。

(4)民族交融是主流。“和议”、边疆贸易、民族迁徙、少数民族的“汉化”政策的促进。

(5)契丹族、党项族、女真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政权先后完成了封建化过程。

【成因】

(1)两宋王朝政治腐败,国家积贫积弱,战争违背民意。

(2)边疆少数民族崛起及以战争方式南下。

(3)先进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和少数民族杰出首领的推动。

(4)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迁徙、民族交融和少数民族的“汉化”政策的促进

【少数民族封建化的主要表现】

(1)经济上,由渔猎、游牧向农耕转化。

(2)政治上,采用汉族封建王朝的官制、法律。

(3)文化上,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4)生活上,由迁徙到逐步定居。

【元朝行省制度的主要特点】

(1)行省的双重性,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与辽宋地方的联系,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交融。

(2)行省制度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又给地方留出了部分权力,达到中央与地方势力的平衡。

(3)行省的领导体制是一署多员与长官节制相结合,有利于官员的相互制约。

(4)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较成功地解决了地方势力坐大的问题。

【课堂训练】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辽、西夏)“送礼”,这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使游牧民南下十分容易。“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是

A.“送礼”原因在于宋朝战场不断取得胜

B.“致命的弱点”暴露了宋朝政府的无能

C.宋朝边境从此和平稳定再无战争冲突的标志

D.友好往来成为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2、元朝“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材料反映了

A.元朝行省划分依据是山川地理的有利条件

B.元朝行省使地方割据有良好的地理条件

C.元朝行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作者对元朝的行省划分依据持批判态度

3元朝行省的权力很大,基本掌握着地方的军政大权,与宋朝以来地方权力逐渐削弱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这主要是由于元朝

A.行省逐渐成为军政合一的地方统治核心 B.巩固地方统治比加强中央集权更加迫切

C.最高统治者不了解藩镇割据的危害性 D.中书省总领国家权力制约着行省

4、元朝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门下、尚书两省皆废,故中书省较前代尤为重要。这说明元朝政治制度与前朝相比

A.君主权力相对削弱 B.分割相权加强君权

C.君主专制制度强化 D.三权分立制约皇权

5、元朝设立陕西行省,将一直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人陕西行省,使汉中进入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后,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了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对以上材料解释最合理()

A.区域文化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重要原则 B.行政区划有利于增强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

C.区域内的文化趋同有利于行省制度的推行 D.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元朝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6、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在划分行省时突破以山川地理等自然环境划分的故有原则,改为“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湖之险失”。这种行政区划规制的主要意图是

A.防止地方据险割据 B.整合资源发展经济

C.因俗而治加强管理 D.完善基层行政组织

7、元朝行省实行圆署会议制与分领制。圆署会议制下,数名行省长官共同议政决策,“事从公议”。分领制指“钱粮、兵甲、屯种、漕运”等职事由长官分别执掌。这种权力运作方式

A.使地方决策方式发生异变 B.有效提高了中书省的行政效率

C.继承了唐代三省运行机制 D.体现地方权力间的分权与制约

8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元)世祖末成宗初,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事实上,行省在具有上述基本性质的同时,仍然长期保留着代表朝廷分驭各地的使命,仍然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部分性质,元朝人有时还入把行省称为“外廷”和“政府”。这正反映了行省所具有的二重性质。景背其,睡且显费味材料二自元代始,行省区划……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如五岭地区被纵向切开,以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于是,五岭不复为凭险割据的条件。

-----以上材料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度》 (1)据材料一,指出元朝制度创新的表现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创新的原因。

表现:建立行省制。特点:二重性。原因:疆域辽阔;沿袭传统做法;加强统治的需要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行政区划依据的原则及作用。

原则:犬牙交错(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作用:加强军事控制;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二、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论述题

2.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有着世界影响力。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伏尔泰极力赞赏中国的政府组织结构:“人类肯定想象不比这更好的政府: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录用。……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民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人类智慧不能想出比中国政治还要优良的政治组织。

——《风俗论》

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

——《论法的精神》

从材料中可以看到西方学者对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大相径庭。你同意材料中的哪种观点,运用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答案】示例一:赞成伏尔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美好的设计,具有优越性。

论证:利于多民族封建专制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人类创造了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示例二:赞成孟德斯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专制落后的观点。

论证:皇权至高无上,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加强,限制了地方自主性和创造性;专制制度是为了维护封建经济,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君主专制下,统治者推行的文化专制政策,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

或者两者综合起来回答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可以得出观点是伏尔泰赞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美好的设计,具有优越性;孟德斯鸠批判中央集权制度专制落后、家天下的本质。故赞成态度可结合所学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经济发展及行政效率进行分析阐述;批判态度结合所学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消极影响进行分析阐述。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民党自成立起,对太平天国一直采取隐恶扬善的态度,持完全肯定的立场。“太平诸杰,被视为民族革命英雄及革命先进”,与此相反,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与引清兵入关的吴三桂一样,被斥为“汉奸”或“反革命英雄”予以全面否定。

1930年后,国民党高官和部分受国民党主流观点影响的学者,特别是其中的右翼,面临着“外患内忧”的新形势,在政治上效法曾国藩当年“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思想文化上则采取以保卫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立场,完全背离了自己过去的民族主义革命,(时势不同)否定太平天国运动也就是必然的了。

历史研究必须坚持以求真求实为根本目的,即要坚持“秉笔直书”、写信史,决不能因政治需要歪曲篡改历史真实,这是国民党对太平天国“始则是之,终则非之”所提供的一条历史启示。历史学不能成为“政治的奴婢”,而应当采取唯物辩证的科学态度。

——摘编自方之光等《国民党对太平天国评价转变的历史启示》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评分标准:

示例一观点:历史研究必须坚持求真求实的精神,应采取唯物辩证的科学态度。

论证:从反清革命需要出发,国民党肯定洪秀全与太平天国,后来又从维护白己统治和反共反革命需要出发,转而肯定镇压太平天国的曾国藩和湘军,全面否定太平天国,这就势必要背离历史真实,歪曲、篡改颠倒历史的真相。

以政治标准为第一性来评判历史事件,背离了唯物史观实事求是这一精髓,结果必然不会准确客观。

总之,对于类似太平天国这样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我们应当采取唯物辩证的科学态度,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而决不能采取“好就是绝对好,坏就是绝对坏”的形而上学的非科学态度。

示例二观点:时势不同,国民党否定太平天国运动是必然。

论证:国民党成立初期,孙中山力争以民族革命推翻满清贵族的统治,而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这时国民党完全肯定太平天国,视“太平诸杰”“为民族革命英雄及革命先进”,显然是出于反清革命的政治需要。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国民党公开背叛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发起血腥镇压和屠杀广大工人农民和共产党人的反革命政变;随着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力量不断壮大,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多次“围剿”红军,并将红军比作是太平天国,这一时期国民党否定太平天国运动,完全是为了政治上维护和巩固统治的需要,主要目的是反对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

总之,时势的不同,对同一历史事件或人物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评价。历史研究与评价,我们应当采取唯物辩证的科学态度,把真实“历史内容还给历史”,历史学不能成为“政治的奴婢”。

【解析】

【详解】

本题的解答应当根据材料中的“历史研究必须坚持以求真求实为根本目的”“决不能因政治需要歪曲篡改历史真实”“而应当采取唯物辩证的科学态度”等信息,以及材料反映的国民党对太平天国运动态度的变化,首先确定论题如“历史研究必须坚持求真求实的精神,应采取唯物辩证的科学态度”或“时势不同,国民党否定太平天国运动是必然”。如确定“时势不同,国民党否定太平天国运动是必然”,可以联系所学从国民党态度变化的原因,即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肯定是出于反清革命的政治需要,而否定太平天国运动,完全是为了政治上维护和巩固统治的需要,主要目的是反对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据此得出结论:时势的不同,对同一历史事件或人物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评价。本题的解答要做到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些经济学家总是讳言我国当前私营经济的资本主义属性,乐意把它称为民营经济,我看大可不必,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再生和迅速发展问题,不仅是个经济学问题,同样也是一个哲学问题。当代中国的本主义经济成分是中国共产党在1956年全行业的公私合管以后,在经历了二十多年发展后自己重新搞起来的。当年我们党领导三大改造,反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敲锣打鼓,全行业公私合营,这叫做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改革开放以后,资本主义私人资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又叫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十五讲》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答案】评分说明:

一等①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①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①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观点:改革开放后出现私有制经济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评析:①1956年,我国经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私有制经济基本被消灭;之后,由于长期坚持这一经济体制,造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诸多不相适应的矛盾: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允许多种所有制的发展,这一措施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推动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并以市场经济作为社会资源配置和劳动力配置的方式。②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20世纪90年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中共中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加快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结论:实践证明,改革开放后允许和鼓励私有制经济的发展,本质上是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所以,只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才能理解私有制经济在新时期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解析】

【详解】

本题解题可以分为提炼观点、评析观点和总结观点三个步骤。 步骤一:提炼观点部分。可以紧扣“私有制经济”,采取局部提炼观点,例如,观点:改革开放后出现私有制经济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步骤二:评析观点部分。可以采用分期评析,每一个时期内做到分析成因和客观评价即可。可以分为改革开放前、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个时段来评析。以20世纪80年代的评析为例,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允许多种所有制的发展,(分析成因)这一措施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推动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并以市场经济作为社会资源配置和劳动力配置的方式。(客观评价);其他时段的评析以此类推,略。

步骤三:总结观点部分。可以采用升华的思维方式,追溯现象的本质和应该采取的对策。例如,实践证明,改革开放后允许和鼓励私有制经济的发展,本质上是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追溯根源或本质)所以,只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才能理解私有制经济在新时期中国的地位和作用。(对策)

5.

材料:近代以前,清政府……中央政府除最高统治者皇帝外,还有内阁、南书房、军机处,六部、都察院、管理皇帝宫廷事务的宗人府和内务府等。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在列强的要求下,清廷在礼部、理藩院之外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办理对外交涉,即管理五口通商事务的“五口通商大臣”。它并非专职,起初由两广总督兼任,以后转由两江总督负责。其名义上是处理“通商事务”,但实际上是办理外交事务。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廷官僚体系的变化更加明显。一批现代化的官僚机构——总税务司(官名,掌管全国关税行政及海关人员任免)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清政府专门负责外交、通商、海关等涉外事务的机构)等陆续成立。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简要说明19世纪中后期清朝涉外机构及涉外官员变迁的特点。

(2)简要评价这种变迁。

【答案】(1)涉外机构从无到有;从被动设立到逐渐推进;涉外官员从兼职到专职。

(2)清朝的政治越来越受制于列强的干预和控制,它标志着国家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从历史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些也是清政府为融入世界所做出的努力,启动了中国社会政治的现代化进程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清代外交,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中从理藩院处理到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到“总理衙门”得出是从无到有,从被动设立到逐步推进;涉外官员根据材料中“起初由两广总督兼任,以后转由两江总督负责”得出从涉外官员从兼职到专职。

(2)本题考查对清代外交的评价,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意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评价。一方面应看到由“五口通商大臣”到总理衙门到外务部,清朝的政治越来越受制于列强的干预和控制,是中国半殖民地加深的结果,同时应看到这是清政府为融入世界所做出的努力,这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6.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马士(美)总结说:“中国人终于认识并接受了这一规律——以前中国是处于命令的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各种条件,而现在则是西方各国强把他们的意图加在中国身上的时候了。”

试用所学知识论证这一结论。

【答案】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自视为天朝上国,社会经济繁荣,实行闭关锁国,把西方外交礼仪作为朝贡体系中朝贡国之态,中国是处于命令的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各种条件。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门户,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之后通过中日甲午战争签订了《马关条约》,通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是中国逐步被卷入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西方殖民者的附庸的过程。因而是西方各国强把他们的意图加在中国身上的时候了。

【解析】

【详解】

据材料“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 “中国人终于认识并接受了这一规律——以前中国是处于命令的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各种条件,而现在则是西方各国强把他们的意图加在中国身上的时候了。”并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中国的封建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闭目塞听,愚昧无知,实行“闭关锁国”。对外实行“朝贡”贸易,中国是处于命令的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各种条件。然后可从鸦片战争,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天津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开辟了沿海至沿江等十一处通商口岸,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及中日甲午战争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等角度分析。

-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

本文发布于:2023-12-11 05:38: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244314406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导学案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师版).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民族   行省   中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