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1日发(作者:鸡腿炖蘑菇的做法)
一、选择题
1.郭靖与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
A.金灭北宋 B.辽灭北宋 C.西夏灭北宋 D.蒙古灭北宋
2.现在我国在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同时,加强对进出口贸易的管理,严格海关报关制度。早在宋朝时期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所设立的机构是( )
A.都护府
最早的纸币是
A.秦朝的圆形方孔钱
B.唐朝的开元通宝
C.汉朝的五铢钱
D.北宋的交子
4.“苏湖熟,天下足”、景德镇兴起为瓷都、临安的商业超过东京反映的是中国古代
A.经济重心的南移
C.商业的繁荣
A.苏轼
B.关汉卿
C.辛弃疾
D.李清照
6.《射雕英雄传》是金庸拥有读者最多的作品之一,郭靖和杨康是小说里面的两个重要人物。你知道他们的名字与下面哪一事件有直接的联系
A.西夏建立
A.澎湖巡检司
B.金灭北宋
B.台湾府
C.澶渊之盟
C.琉球巡检司
D.元朝建立
D.台湾巡检司
7.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8.下图所示民族建立的政权是
B.手工业的进步
D.农业的发展
B.市舶司 C.宣政院 D.理藩院
3.现代社会中,手机支付已成为一种时尚,但纸币仍然在流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上5.生活在两宋之交,其词具有:“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自然”特点的是
A.辽 B.北宋
C.西夏
D.金
9.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关汉卿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代表作是
A.《西厢记》
B.《桃花扇》
C.《窦娥冤》
D.《牡丹亭》
10.南宋疆域比北宋疆域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A.金(南)宋和议
B.辽(北)宋和议
C.夏宋和议
D.金灭辽
11.下列各项搭配没有联系的是( )
A.女真族一完颜阿骨打
C.契丹族一耶律阿保机
A.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B.岳飞主张抗金,被投降派杀害
C.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D.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13.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
A.灭亡西夏 B.建立元朝 C.统一蒙古 D.定都大都
14.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请问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瓷都”?
A.河北曲阳
B.河南汝州
C.江西景德镇
D.河南开封
15.下面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与辽政权订立澶渊之盟的是
B.蒙古族一松赞干布
D.党项族-元昊
12.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16.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 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以下科技发明属于宋代的是( )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②改进造纸术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
A.藩镇
B.①③
B.节度使
C.②③
C.转运使
D.③④
D.通判
17.宋太祖为了将财赋收归中央,在地方设置了( )
18.观察如图《辽、北宋、西夏对峙形势图》图中党项族建立的政权都城所在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9.《元史》记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与都省为表里”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
A.三司 B.行中书省 C.中书省 D.宣政院
20.“则知澶渊之盟,未为失策。”……“澶渊之盟是一种地缘政治的产物表示这两种带竞争性的体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澶渊之盟"体现的是哪两个政权力量平衡?
A.辽——西夏
B.北宋——辽
C.北宋——金 D.北宋——西夏
21.《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专为封建统治者“鉴往治道”
的编年体史书,涵盖16个王朝,共计1300多年的史实。那么,在《资治涵鉴》中不可能看到的历史事件是(
)
A.楚汉之争 B.文景之治 C.三国鼎立 D.郑和下西洋
22.弗兰西斯·培根说过:“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只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的“三种机械发明”是指
①造纸术
②印刷术
③火药
④指南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3.北宋灭亡后,赵构建立南宋,南宋的都城在(
)
A.开封
A.长安
A.宋朝重武轻文
C.从军死伤几率大
B.大都
B.开封
C.应天府
C.洛阳
B.宋朝重文轻武
D.从军收入低
D.临安
D.灵武
24.北宋的都城是(
)
25.宋朝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当时人们为什么不以从军为荣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四月,金兵攻破东京(今开封),掳走徽、钦二帝及宗室、宫人四百余人北返,北宋至此灭亡;此事史称靖康之耻;因此“靖”、“康”与金灭北宋有直接联系;所以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海外贸易发达,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所设立的机构是市舶司,B项符合题意;A是古代在少数民族边疆地区设立的机构,如唐朝设立了安西和北庭都护府,C是元朝中央机构,管辖西藏地区,D是清朝负责少数民族和外交事务的机构,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业贸易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早在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江南经济的发展,“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南方长江流域、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景德镇兴起为瓷都反映了南方手工业的发展、临安的商业超过东京反映了南方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因此共同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而BCD项只是经济发展的表现,不符合题意。故选A。
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自然”特点的是,要求选出与之相关的人物,根据所学知识,女词人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她的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格外清新自然,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
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公元1126年,金军攻占北宋都城开封(今属河南)。次年二月,废宋徽、钦二帝,北宋灭亡。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这一事件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耻,因此《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和杨康的“靖康”和北宋灭亡有关,B符合题意;ACD项与“靖康”不符,排除。故选择B。 7.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A符合题意; 1684年设置台湾府,不是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排除B;澎湖巡检司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不是琉球巡检司,排除C;澎湖巡检司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不是台湾巡检司,排除D;综上所述B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
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0世纪初,契丹族的杰出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916年,他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后来改国号为辽,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是汉族建立的政权,C项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D项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代文化特征是元曲,关汉卿是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剧本,流传至今的有十多种,代表作有悲剧《窦娥冤》,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西厢记》为元代王实甫代表作,B项《桃花扇》是中国清代著名的传奇剧本,作者是孔尚任,D项《牡丹亭》是明代作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0.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141年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故南宋疆域比北宋疆域明显减少,故A符合题意;辽(北)宋和议
、夏宋和议、金灭辽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11.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松赞干布是吐蕃赞普,与蒙古族无关,故B符合题意;完颜阿骨打是女真族首领、耶律阿保机是契丹族首领、元昊是党项族首领,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1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军南下攻宋,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灾难。岳飞领导抗金斗争反抗民族压迫符合南宋人民渴望生活安定、发展经济的要求,是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是正义的战争。岳飞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岳飞自然受到人民的尊敬。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13.C
解析: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中后期,蒙古族杰出首领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草原。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蒙古贵族推举他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1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期江南是我国的制瓷业重心,北宋兴起的景德镇称为著名的瓷都,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分别代表西夏、金、北宋和南宋。与辽政权订立澶渊之盟的是北宋,③是北宋,故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16.B
解析: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北宋毕昇;改进造纸术的是东汉的蔡伦;宋代出现用于航海的指南针;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所以①③属于宋代的成就,故选B。 1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在地方,宋太祖为了加强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陆续取代原来藩镇手下的爪牙。为防止知州的权利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宋太祖还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利,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故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权收归中央,设置转运使,故C符合题意。藩镇是唐朝末年的割据势力,故A不符合题意。北宋时节度使的财权被转运使分走了,故B不符合题意。通判掌握地方司法,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8.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党项族建立的是夏国,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④是银川,故D正确,ABC排除。故选D。
1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依据题干“与都省为表里”的中央行政机构,反映了中央机构为“都省”,由“省”可确定是元朝的行政机构。结合课本所学,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开创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并直接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行省与都省(中书省)互为表里,B项符合题意。明太祖时期,在地方取消元朝的行中书省,设立三司。A项不合题意;中书省,为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就是都省。C项不合题意;元朝时设置宣政院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详解】
20.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1004年秋,辽国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宋真宗才至澶州督战,北宋战胜,宋辽于十二月间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澶州(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宋、辽之间百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2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时期到五代末年1300多年的历史,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朝时期,在《资治通鉴》中不可能看到,所以D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C三项均有可能看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2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西汉时人们发明了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得纸的产量大大增加,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传。①选项不符合题意。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广泛使用,是这一时期科技的重大成就。北宋时期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北宋时期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为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火药于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上。②③④符合题意。由此,ACD可排除,故选B。
2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127年,赵构建立南宋,都城临安,故D符合题意。开封是北宋都城,大都是元朝都城,应天府是明代的,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2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称皇帝,建立北宋,定都开封,赵匡胤就是宋高祖,B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25.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宋太祖赵匡胤自己是黄袍加身的武将出身,因此对武将集团相当顾忌,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故B符合题意;宋朝重武轻文、从军死伤几率大、从军收入低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本文发布于:2023-12-11 05:36: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2442182426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典型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试题(附答案)(3.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典型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试题(附答案)(3.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