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评价任务设计

更新时间:2023-12-11 04:11:45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11日发(作者:延迟开学)

-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评价任务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评价任务设计

1.古诗词三首教案

课题 清平乐·村居

年级 四年级

课时 第2课时

备课人

教材分析(重点、难点)

《清平乐·村居》是四下第一单元古诗三首的第三首诗,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一首田园词。文中主要描绘了农村普通的五口之家的生活和劳动场景,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田园图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赏心悦目的感觉,抒发了词人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因此在教授本课时我的教学重难点放在了,在多层次阅读过程中体会词境,感受词人对这种安宁生活的向往。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了解“吴音”,理解“相媚好、亡赖、卧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插图读懂课文,描绘村居画面。在多层次的诵读、想象、拓展中,感受乡村生活的和谐美好,体悟词人对这种安宁生活的向往。

3.激发学生学习、积累古诗词的兴趣,弘扬传统文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古诗,导入新课

1.复习古诗三首的前两首《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导入《清平乐村居》,今天我们就跟随者作者辛弃疾的脚步,学习一首乡村田园词《清平乐村居》(板书)

2.在古代文学宝库中,“宋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被喻为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的光辉夺目的巨钻。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田园词导入新课,让同学们沉浸在这种意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进入本课的学习。出示朗读要求,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在诵读的时候,有的放矢。

二、诗词比较,了解词的概念

1.那么诗和词在语言形式上的区别在哪里呢?

2.出示古诗《清平乐村居》《村居》学生比较诵读。

预设:词字数不一样;词上阙和下阙分别押韵;词有词牌名,中间有空行;上下片有空行(提醒注意停顿)。

明确词的概念:

(1)词是按旋律吟唱的,这旋律的名称就是词牌名。词,又叫长短句(字数不一)。“清平乐”——是词牌名,清平乐本来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用做词牌名。分为上阙(或者上片、前阙)下阙(后阙、下片)

(2)教师相机小结学习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诗词比较更加直观的展示词的特点。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贵有疑。在充分自读比较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引导和讲解做到有的放矢,还能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创新精神。

三、自主初读,感知词韵。

1.自学任务单:自由朗读课文,要求结合书中注释,做到字字读准,字正腔圆。课件出示整首词(解释题目,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就是乡村生活)。

2.指名2-3名学生读,指名评价,相机正音。

3.指导朗读:(从字音、字形、字义等方面)

4.采用个人读、师范读、自由读等方式,指导读词的韵律、平仄。

正字音:如翁媪、相媚好、亡赖、卧剥、莲蓬等字。

过渡:(断句)美妙的诗词,如果再配上一些节奏来朗诵一定会别有一番意境。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读写结合,力争将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实处,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力。

四、图文结合,品悟词意。

1.小组合作学习:诗有诗眼,词有词眼,请同学们在这首词中找出最能表达词人心情的字。

2.生交流“喜”。作者到底喜什么呢?同桌相互交流诗词大意,并谈谈你的看法。

【预设】喜-看到: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师点拨:

(1)读到“青青草”,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2)绿草如茵,溪水潺潺,你看到一条什么样的小溪?

(3)瞧,他们就生活在这样优美的山村,你能按顺序说说这乡村的美景吗?(可以由远到近,也可以由近到远)

(4)指导朗读:这么美的风景,真是如诗如画呀!你能读好吗?指名读。(草真青啊!)

【预设】喜-听到: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师点拨:

(1)理解“翁媪”别是图上的哪位老人呢?看看画面,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关系是?(夫妻)所以,在这首词里“翁媪”的意思是?

翁媪:根据字形,翁上下结构,媪左右结构,能够知道是老爷爷,老奶奶。

(2)理解“相媚好”出示“媚”字的演变过程,指的是相互亲热聊天。

(3)理解“醉里吴音”

师相机讲解“吴音:江苏浙江一带方言,在这首词中,特指江西上饶地方口音。

茅檐下,翁媪在亲密的交谈着什么呢?结合诗词内容,想象一下。小组交流说说这老两口在交流什么呢?角色扮演,一个同学扮演老爷爷,一个扮演老奶奶。

小结:请同学再读一读!瞧!多么美的一幅画呀,小桥流水,夕阳西下,鸟儿鸣叫,夫妻俩在说着家常话,作者在旁边看到了这些,用词中一个字表达他的内心情感——醉,陶醉在这温馨的画面中。

【预设】喜—看到: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感悟大儿、中儿的勤劳孝顺。

师点拨:

(1)古诗词的语言和我们不一样。“豆”是庄稼,真正锄的应该是草。

(2)中儿是什么意思?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这两个儿子怎样?怎么夸他们?

(3)练习朗读。

【预设】喜—看到: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感悟小儿调皮可爱。

师点拨:

(1)亡赖

①一般情况下“亡赖”是指什么样的人呢?

②在课文中是这个意思吗?

③从“亡赖”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

(2)卧

①“卧”可能是什么姿势?(躺

趴)

②从“卧”字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无拘无束

自由自在

天真可爱

调皮可爱)

③练习说话:看看图,想象一下小儿顽皮的样儿,可以自己说一说,还可以同桌讨论讨论。

(3)指导朗读:小儿顽皮的样儿该怎么读出来呢?

小结:瞧这一家子,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农村真是自有一番乐趣呀。

3.你觉得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村居?(宁静、祥和、温馨)

4.总结:瞧!同学们,多会学习诗词呀!不知不觉我们又学会一种理解诗词的方法——那就是图文结合,边读边想,抓住关键词理解诗词的意思。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从教学实际出发,将课件作为学生与文本交流、师生情感交流的工具,在情境中学,在情境中教,利用“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线索,让学生理解词的大意,并能过抓关键字、想象画面等方式,感受词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为学习语文奠定情感基础。

五、穿插背景,感悟词境。

简介作者,深悟作者情怀,写出所想

(1)浏览资料,了解写作背景。词人生平和本词创作背景:

辛弃疾(1140~1207)

南宋词人,今山东济南人。从小生活在金兵侵占区的他,亲眼目睹了民不聊生的社会苦难。二十一岁就征战沙场。他一生极力主张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然而现实对辛弃疾是严酷的。他在各地上任,但屡遭排斥打击,处处受压制,上奏提出的强兵复国规划,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四十二岁时,官被免职,此后闲居近二十年,终因壮志未酬、怨恨长逝。这首词就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时所作。

乡居是一户农家普通的生活画面,为什么作者会有如此向往的情感呢?联系此时作者的家乡经历了什么?想到他的家乡他高兴吗?他希望:有一处居所,有一处田园,心安茅屋稳,家贫菜根香的希望。现实中有吗?此处有,但是家乡没有。他希望自己的家乡,也能够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老者有所养,幼者有所闲。

(2)班级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对作者生平资料及写作背景的了解,为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怀打下基础,为突破重难点打下基石。

六、总结课堂,延伸课文。

在这和谐美好的乡村生活中,就像那条小溪缓缓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间,流淌永远。我们带着辛弃疾的喜与醉再齐读全文。

板书设计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一幅画

环境优美

一份情

夫妻恩爱

一首歌

两儿勤劳

小儿无赖

教学资源

(课件、教具)

多媒体课件

-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评价任务设计

本文发布于:2023-12-11 04:11: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2391052425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评价任务设计.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评价任务设计.pdf

标签:学生   学习   作者   诗词   词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