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0日发(作者:圆的周长教案)
1、土方开挖工程概况
本工程±0.000 设计标高相对于黄海高程为 7.1m,室外自然地坪相对黄海高 程平均为 5.2m,基坑机械开挖深度为 6.85~8.15m (相对于室外自然地坪面标高, 预留 0.2m 土由人挖除),总开挖深度 7.05~8.35m。基坑开挖面积近 20000m 。
土方开挖出土由东侧坡道外运。
2、土方开挖顺序
2.1、土方开挖的基底标高应按基坑支护施工图示与地下室结施图结合进行,
当结施图与基坑支护剖面图中所示的基底标高有出入时, 以结施图为准, 并应与
时通知有关各方。
2.2、土方开挖顺序如下:
定位放线→土方开挖→土钉墙护坡→第 i 次土方开挖→土钉墙护坡施工→ 基础工程→负二层结构→负一层结构→首层结构→二层机构→地下室结构防水 → 回填土。
3、土方开挖要求
本基坑选用机械开挖。 基坑开挖按设计所留的出土口位置自南向北进行, 土
方开挖的基底标高与设计的工况一致。 基坑土方开挖以“大基坑小开挖”为原则, 应分层、分段,对称、均衡进行。
3.1、土方开挖进行中心岛式开挖;
3.2、挖土机从基坑的端头以倒退行驶的方法进行开挖。自卸汽车配置在挖
土机的两侧装运土,土方开挖每层开挖深度不得超过 1m,每层分段开挖长度不 得超过 30m。
3.3、挖土机沿挖方边缘挪移时,机械距离边坡上缘的宽度不得小于基坑深
度的 1/2。
3.4、分次开挖时挖土机械不得直接在支撑上行走,应先在支撑两侧填土,
填土高度必须高出支撑顶部 200,然后在其上铺设路基箱,方可在上面通行机械
车辆。
3.5、夜间挖土时须设红灯警示。
3.6、最后 20m 土方与承台等局部深处应人工开挖,尽量减少对坑底土的扰
动, 应尽快分块施工完成素混凝土垫层, 素混凝土垫层应延伸至围护体边, 并抓
紧施工设备底板。
3.7、槽底修理铲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3.8、本基坑开挖应尽量避免在雨季进行,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
分期完成。 应特殊注意基坑变形情况。 同时防止地面水流入。 时常对排水沟进行
检查,与时清除坑水。
3.9、基坑护栏
基坑坑边设置黑黄相间双色钢管 1.2m 以上的双层围栏,立杆间距不得超过
2m,并悬挂醒目标识,上下基坑设扶梯搭设宽 1.2m 钢管扶梯设扶手,坡度不大
于 35 度。
4、基坑机械化挖土施工工艺
机械化挖土系采用挖土机、装载机等设备以与配套自卸汽车等进行提防开挖
和运输,具有操作机动灵便、运转方便、生产效率高、施工速度快等特点。施工
应以设计图纸和有关施工规为依据。
1 / 6 4.1、主要机具设备
本机械化挖土工程的机具设备有:挖掘机、以与配套自卸汽车等。
4.2、作业条件
4.2.1、场地施工区域所有障碍物已清除,如架空高压线、照明线、通讯路
线、树木、旧有建造物地下给排水已改线。
4.2.2、制定好现场场地平整、基坑开挖施工方案,绘制施工总平面图和基
坑土方开挖图,确定开挖路线、顺序,基底标高边坡坡度、排水沟、集水井位置
与土方堆放地点,深基坑开挖还应提出围护、边坡保护和降水方案。
4.2.3、完成测量控制网的设置,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准基点。场地平
整进行方格网桩的布置和标高测设, 计算挖填土方量, 对建造物做好定位轴线的
控制测量和校核; 进行土方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 并经检查复核无误后, 作为施
工控制的依据。
4.2.4、在施工区域做好暂时性或者永久性排水设施,或者疏通原有排水系统, 场地向排水沟方向应做成不小于 0.002 的坡度, 使场地不积水, 必要时设置截水 沟、阻挠雨水流入开挖基坑区域。
4.2.5、完成必需的暂时设施,包括生产设施与生活设施与机械进出和土方
运输道路、暂时供水供电路线。
4.2.6、机械设备运进现场,进行维护检查、试运转,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
状态。
4.3、施工操作工艺
4.3.1、机械化开挖应根据工程规模、土质情况、地下水位高低、施工设备
条件、进度要求等合理选用挖土机械,以充分发挥机械效率,节省费用,加速工
程进度。操作面狭窄,且有地下水,土的湿度大,可采用液压反铲挖掘。
4.3.2、反铲挖掘机作业常采用沟端开挖和沟测开挖方法。当开挖深度超过
最大挖深时,可采取分层开挖。运土汽车布置于反铲的一侧,以减少回转角度,
提高生产率。对于较大面积和基坑开挖,反铲可做之字形挪移。
4.3.3、自卸汽车数量应按挖掘机械大小、生产率和工期要求配备,应能保
证挖掘或者装载机械连续作业。汽车载分量宜为挖掘机斗容量的 3—5 倍。
4.3.4、基坑底板标高不一, 机械开挖次序普通采取先整片瓦至一平均标高,
然后再挖个别较深部位。当一次挖深度超过挖土机最大挖掘高度(5m 以上)时,
宜分二---三层开挖,在一面建造 10%-15%坡道,作为机械和运土汽车进行通道,
挖出之土方运至弃土场堆放, 最后斜坡道挖掉, 坑边应留部份土作基坑回填之用,
以减少土方二次搬运。
4.3.5、基坑边角部位,机械开挖不到之处,应用少量人工配合清坡,将松
土清至机械作业半径围再用机械运走。人工清土所占比例普通为 1.5%-4%,修坡 以厘米作限制差误。大基坑宜另配一台推土机清土、送土、运土。
4.3.6、挖土机、运土汽车进出基坑运输道路,应尽量利用基础一侧或者两侧 相邻的基础, 以后需开挖部位使它相互贯通作为车道, 或者利用提前挖除土方后的 地下设施部位作为相邻的几个基坑开挖地下运输通道,以减少挖土量。
4.3.7、机械开挖由深而浅,基底应预留一层 300mm 厚用人工清底找平,以
避免超挖和基底遭受扰动。
4.4、质量标准
4.4.1、主控项目
基坑和管沟基底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
2 / 6 4.5、成品保护
4.5.1、开挖时应注意保护测量控制定位桩、轴线桩、水准基桩,防止被挖
土和运土机械设备碰坏、行驶破坏。
4.5.2、基坑四周应设排水沟、集水井,场地应有一定坡度,以防雨水浸泡
基坑和场地。
4.5.3、夜间施工应设足够的照明,防止地基、边距超挖。
4.5.4、深基坑开挖全过程中要做好保护,不得随意拆除或者损坏。
4.6、安全措施
4.6.1、开挖边坡土方,严禁切割坡脚,以防导致边坡失稳。
4.6.2、机械行驶道路应平整、坚实;必要时,视工地地质条件,底部应铺
设建造垃圾、卵砂、道渣或者铺以枕木、钢板或者路基箱垫道,防止作业时下陷;在 饱和软土地段挖土方,应先降低地下水位,防止设备下陷或者基土产生测移。
4.6.3、机械挖土应分层进行,合理放坡,防止塌方、溜坡等造成机械倾翻、
掩埋等事故。
4.6.4、在有支撑的基坑中挖土时,必须防止破坏支撑。要时常特殊是雨后
必须检查土壁和支撑稳定情况,不得将土与其他物件堆在支撑上。
4.6.5、机械施工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场地。挖掘机工作回转半径围不得
站人或者进行其他作业。挖掘时、装载机卸土,应待整机停稳后进行,不得将铲斗 从运输车驾驶室顶部越过;装土的任何人都不得停留在装土车上。
4.6.6、挖掘机操作和汽车装土行驶要听从现场指挥;搜有车辆必须严格按
规定的开车路线行驶,防止撞车。
4.6.7、挖掘机行走和自卸汽车卸土时,必须注意上空电线,不得在架空输
电路线下工作;如在架空输电线一侧工作时,垂直与水平距离不得小于 2.5m 与
4—6m (110—220kv 时)。
4.6.8、夜间作业,机上与工作地点必须有充足的照明设施,在危(wei)险地段应 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护栏。
4.6.9、雨期施工, 运输机械和行驶道路应采取防滑措施, 以保证行车安全。
4.6.10、基坑四周必须设置 1.2m 高防护护栏,并要设置一定数量暂时上下
楼梯。
4.7、施工须知
4.7.1、机械化挖土应绘制详细的土方开挖图,规定开挖路线、顺序、围、
底部跟层标高,边坡坡度,排水沟、集水井位置与流向,弃土堆放位置等,避免
混乱,造成超挖、乱挖,应尽可能地使机械多挖,减少机械超挖和人工挖方。
4.7.2、在斜坡地段挖方时应遵循由上而下、分层开挖的顺序,以避免破坏
坡脚,引起滑坡。
4.7.3、做好地面排水措施,以拦阻附近地面的地表水,防止流入场地和基
坑,扰动地基。
4.7.4、基坑开挖完成后, 应尽快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如不能与时进行施工,
应预留一层 200—300mm 以上土层, 在进行下道工序前挖去以避免底土遭受扰动,
降低承载力。
为确保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安全,必须对基坑进行监测,方案如下:
(一)观测点的布置:在坡顶上每隔 20m 布置一个点。
(二)观测精度要求:
3 / 6 满足国家三级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水平误差控制<6.00mm;
垂直误差控制<0.5mm;
基坑变形观测:
为了掌握基坑护坡的变形情况, 避免护坡浮现异常变形, 保证基坑的施工安
全,特殊制定基坑变形观测方案。
根据《建造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GB50202—2002)中 7.1.7 条,
基坑(槽) 、管沟土方工程验收必须确保支护结构安全和周围环境安全为前提, 根据《建造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GB50202—2002)中 7.1.7 条,本基 坑属二级基坑。 基坑变形的监控值 (cm) 按 《建造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表
7.1.7 的规定进行。
基坑类别
围护结构墙顶位移 围护结构墙顶最大位移 地面最大沉降
监控值
3
6
8
监控值
5
8
10
监控值
3
6
10
一级基坑
二级基坑
三级基坑
在基坑四周设立 4 个基准点(标高、位移参照点),同时在基坑周边设立 8
个平面位移观察点(兼沉降观测点),观测平面位移时,采用在两个基准点之间
用经纬仪观测的方法, 测量出变形点与基准线之间的距离, 从而得知各点的平面
位移, 用水准仪测量标高点与基准点的沉降高差, 从而测知临边建造物的沉降情
况。
(三)观测时间的确定:
1、基坑开挖每一步都应作基坑变形观测。
2、观测时间间隔每天一次,必要时连续观测,基坑开挖完 7 天后,可由每
天一次到 3 天一次, 15 天后每周观测一次。
(四)场地查勘与记录: 1、施工前对原场地进行全面调查,查清有无原始
裂缝和异常并作记录,照像存档。
2、每次观测结果详细记入汇总表并绘制沉降与位移曲线。
(五)须知
1、每次观测应用相同的观测方法和观测路线。
2、观测期间使用一种仪器,一个人操作,不能更换。
3、加强对基坑各侧沉降,变形观测,特殊对有地下管线地的各边坡可进行 重点观测。
1、设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本项目设立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 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 项目设立专职安全
员, 各施工班组设立兼职安全员, 形式完整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领导小组定期 召开安全工作会议, 贯彻上级有关劳动法令、 制度、 研究讨论和处理一些重大的 安全工作问题。专职安全员负责日常安全教育、安全监督、安全检查、安全奖罚
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工作。
2、进行安全教育:
经过多年的实践,由于施工对象和环境发生了 变化,仍需要根据本工程特
4 / 6 点, 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坚持时常不断地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为此在每一个班组进
场之后,项目安全员要对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书面交底,班组在每一个工序开工之前,
施工员也要进行安全交底。交底容要有针对性。主要容有:安全操作规程、安全
须知等有关安全措施与操作方法。
3、组织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为四个层次: 一是公司季度安全大检查; 二是分公司月度安全检查;
三是项目组织的定期或者不定期抽查, 随时发现隐患, 随时进行处理, 做到防患于
未然。项目每月组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查,非但要查隐患,同时要查违章作业,
克服人为不安全行为, 从根本上消除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进而保证实现安全施工
的目标。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要限期改正,并按规章坚持重奖重罚制度。
4、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土建工程土方施工阶段:
(1)挖土方开始后,在基坑四周用钢管设 120cm 高的防护栏杆。
(2)对塔吊承台定时做好监测和观察,随时掌握支护支撑系统对塔吊的影
响。
(3)坑,坑壁与钢管支撑顶上的杂物都要随时清理干净以免坠物伤人,工
人在坑作业时,要戴好安全帽。
(4)基坑边的围墙要做好暂时防护加固措施。
(5)因土方开挖多在夜间施工,挖土现场应配备足够的照明线设备,同时
对各照明路线架空, 路线应时常检查, 不得有裸露或者拖地, 车辆进出应做好保护 措施。
(6) 人员进入坑必须戴好安全帽, 同时不得进入挖机旋转围与车辆通道区,
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7)上、下基坑应设置专用通道。不得随意上下。
(8)开挖期间,除应确保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外,应另派员对基坑四周的渗
漏水等情况进行密切检查, 发现问题与时报告有关人员研究方案, 与时处理。 同
时应密切注意四周建造物、管线的安全,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处理方案。
1、文明施工反映出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挖土期间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应着 重做好以下工作:
(1)与时办理各种手续:如碴土证/夜间施工许可证等;
(2)夜间施工时尽量可能减少噪声,与工地灯火对外围的影响,以最大程
度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3) 大门口设立专用冲洗设备, 安排专人对出场车辆进行冲洗, 不得带砂、
泥出场,同时安排人员对道路进行清扫,确保市容卫生。
2、建立和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对职工进行 上岗教育。
3、施工现场主要通道口、危(wei)险区域设立警告牌,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浮现 隐患与时进行整改。
4、各种机械设备均设有防雨设施,机体各部件完整,设随即开关,各种保 险装置齐全,机体设接地保护。
5、加强对施工人员管理,杜绝打架斗殴、赌博等危害社会治安情况发生。
6、场地材料堆放整齐,加强工人消防意识,防止发生火灾。
5 / 6 为确保基坑周围环境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根据支护设
计方案对可能浮现的险情做出如下应急措施:
(1)道路、管线和周边建造物浮现过大的沉降
当道路、 管线浮现过大沉降和水平变形时, 采取注浆加固道路和管线地基的
方法, 控制沉降的发展。 当建造物浮现超过容许的不均匀沉降和沉降时, 根据建
筑物的结构和基础类型可以考虑采取注浆、树根桩等加固措施。
(2)开挖过程中浮现变形过大或者变形发过速率过快
即将住手相应围的土方开挖,必要时采取回填措施以控制围护体的变形发
展。施工现场豫备一些抢险应急设备与材料, 如对增加暂时钢支撑、 沙包、 水泥、
钢管、钢筋、喷浆机具与施工机具等,以备急需。
(3)如地面浮现裂缝
应与时灌浆修补,防止地表水渗入。
项目负责人:
现场技术总负责: 现场质量负责:
现场安全负责: 现场测量负责:
6 / 6
本文发布于:2023-12-10 22:43: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2193862406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土方开挖方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土方开挖方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