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第一中学高一 上学期物理10月月质量检测考试试卷及

更新时间:2023-12-10 20:41:10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10日发(作者:骆驼祥子读后感500字)

-

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第一中学高一 上学期物理10月月质量检测考试试卷及

一、选择题

1.物体以20m/s的速度由坡底冲上一足够长的斜坡,当它返回坡底时的速度大小为16m/s,已知上坡和下坡两个阶段物体均沿同一直线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但上坡和下坡的加速度不同.则物体上坡、下坡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

A.4:5 B.5:4 C.2:3 D.3:2

2.已知物理量λ的单位为“m”、物理量v的单位为“m/s”、物理量f的单位为“s-1”,则由这三个物理量组成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v=

fB.v=λf C.f=vλ D.λ=vf

3.下列情况中,能将某同学看成质点的是( )

A.研究某同学上课时的坐姿

B.研究某同学打篮球时投篮的动作

C.研究某同学军训时踢正步的动作

D.研究某同学在运动会上进行3000m跑比赛时所用的时间

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方法做共点力平衡实验.M、N为摩擦不计的定滑轮,O点是轻质细绳OA、OB和OC的结点,桌上有若干相同的钩码,他已经在A点和C点分别挂了3个和4个钩码,为使O点在两滑轮间某位置受力平衡,在B点挂的钩码数可能是(

A.1个

C.5个

B.3个

D.7个

5.一辆汽车由车站开出,沿平直公路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至第10 s末开始刹车,再经5 s便完全停下.设刹车过程汽车也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加速和减速过程车的加速度大小之比是

A.1∶2

C.1∶4

B.2∶1

D.4∶1

6.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两位同学合作,用刻度尺可测得人的反应时间。如图甲所示,A握住尺的上端,B在尺的下部做握尺的准备(但不与尺接触),当看到A放开手时,B立即握住尺。若B做握尺准备时,手指位置如图乙所示,而握住尺时的位置如图丙所示,由此测得B同学的反应时间约为

A.20s

B.0.30s

C.0.10s

D.0.04s

7.驾驶手册中指出具有良好刹车性能的汽车以80 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56 m的距离内被刹住,在以48 km/h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24 m的距离内被刹住,假设这两种速率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相同(在反应时间内驾驶员来不及刹车,车速不变),刹车产生的加速度也相同,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约为

A.0.5 s B.0.6 s C.0.7 s D.0.8 s

8.如图,给物体一个初速度后,物体沿粗糙斜面向上滑动。在向上滑动的过程中,关于物体受到的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斜面的支持力

B.受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C.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D.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下的下滑力

9.如图所示,人站立在体重计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0.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标轴的交点分别为和时刻开始,物体的,由此可知

的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与纵横坐

A.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 B.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1

11.如图所示,两块相同的木板紧紧夹住木块,一直保持静止,木块重为40 N,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若左右两端的压力F都是100 N,则整个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是

A.20 N,方向向上 B.30 N,方向向上 C.40 N,方向向上 D.60 N,方向向上

12.东阳中学教学楼之间种着好几棵橙子树,每当橙子成熟的时候,很多同学看了都会流口水.一般橙子树高在二个正常成年人身高左右,当橙子树顶部有一个成熟橙子自然脱落掉下来,下落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的碰撞.试估算橙子落地的速度约为

A.7m/s

B.8m/s

C.9m/s

D.10m/s

13.以下是必修课本中四幅插图,关于这四幅插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赛车的质量不是很大,却安装着强劲的发动机,可以获得很大的惯性

B.乙图中,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从而减小桥面的坡度,目的是增加车辆重力垂直桥面方向的分力,保证行车方便与安全

C.丙图中,传送带靠静摩擦力把货物送到高处

D.丁图中,汽车轮胎的花纹不同会影响轮胎受到的摩擦力.地面与轮胎间的摩擦力越大 汽车越容易启动,但是刹车越困难

14.静止在斜面上的重物的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方向向下的分力F1和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F2,关于这两个分力,下列的说明正确的是(

A.F1作用在物体上,F2作用在斜面上

B.F2的性质是弹力

C.F2就是物体对斜面的正压力

D.F1和F2是与物体的重力等效的力,实际存在的就是重力

15.去年,李世石的人机对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解说围棋的棋盘如图所示.棋盘竖直放置.棋盘和棋子都是磁性材料制成,能吸在棋盘上,不计棋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棋子共受三个力作用

B.棋子对棋盘的压力大小等于其所受重力的大小

C.磁性越强的棋子,所受的摩擦力越大

D.减小棋子的质量,棋子所受到的摩擦力减小

16.杂技运动员在训练时的照片如图所示.有一小球自由落下,碰到水平桌面后反弹,如此数次落下和反弹.若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碰撞时间不计,空气阻力不计,则下列v--t图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7.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伽利略提出了著名的理想实验,示意图如图.伽利略提出该理想实验的最主要意图是( )

A.为了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为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

C.为了说明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D.为了说明物体运动时就会产生惯性

18.从科学方法角度来说,物理学中引入“合力”概念运用了

A.控制变量方法

B.等效替代方法

C.理想实验方法

D.建立模型方法

19.把一个月牙状的薄板悬挂起来,静止时如图所示.则薄板的重心可能是图中的(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20.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同一地点物体自由下落时的重力加速度与静止时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一样

B.在地面上不同的地方,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不同,但它们相差不是很大

C.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

D.重力加速度g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通常计算中g取9.8m/s2

二、多选题

21.在某次军事演习中,空降兵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上跳下,当下落到距离地面适当高度时,打开降落伞,最终安全到达地面,空降兵从跳离飞机到安全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在竖直方向的v—t图像如如所示,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空降兵在0到t1时间内做自由落体运动

B.空降兵在t1到t2时间内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大小在逐渐减小

C.空降兵在0到t1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1v2

2D.空降兵在t1到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小于1(v1+v2)

222.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传送带上有质量均为m的三个木块1、2、3,中间均用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其中木块1被与传送带平行的细线拉住,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行,三个木块处于平衡状态.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LB.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Lmgcosk

(sincos)mg

kC.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1、2两木块之间距离的两倍

D.如果传送带突然加速,相邻两木块之间的距离都将保持不变

23.如图所示,不计质量的光滑小滑轮用细绳悬挂于墙上O点,跨过滑轮的细绳连接物块A、B,A、B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物块B移至C点后,A、B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变大

B.A、B静止时,图中α、β、θ三角始终相等

C.悬于墙上的绳所受拉力大小不变

D.绳子对B的拉力不变

24.如图所示,光滑的轻滑轮通过支架固定在天花板上,一足够长的细绳跨过滑轮,一端悬挂小球b,另一端与套在水平细杆上的小球a连接.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小球a从图示虚线(最初是竖直的)位置开始缓慢向右移动(细绳中张力大小视为不变).已知小球b的质量是小球a的2倍,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小球a与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细绳与细杆的夹角为30°时,杆对a球的支持力为零

B.支架对轻滑轮的作用力大小逐渐增加

C.支架对a球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加

D.若3时,拉力F先减小后增加

325.如图所示,顶端装有定滑轮的斜面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A、B两物体通过细绳连接,并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的质量和滑轮轴的摩擦).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于物体B上,将物体B缓慢拉高一定的距离,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A仍然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

A.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不变

B.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一定变大

C.水平力F一定变大

D.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不一定变大

三、实验题

26.甲同学尝试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c,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Q.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 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图中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_____N

(2)下列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测量重物Q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3)乙同学换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到O点,两弹簧测力计读数分别为F1和F2,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到O点时读数为F′,通过作图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时,图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_____

27.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一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为小车运动过程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的一部分,D1是任选的第1个点,D11、D21是顺次选取的第11个点和第21个点,若加速度的值是10cm/s2,则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频率为_________Hz,打点计时器打下D11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___m/s。

28.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安装好实验装置,让刻度尺零刻度与弹簧上端平齐,在弹簧下端挂1个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为l1,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此时固定在弹簧挂钩上的指针在刻度尺(最小分度是1mm),上位置的放大图,示数l1=________cm。在弹簧下端分别挂2个、3个、4个、5个相同的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分别为l2、l3、l4、l5。已知每个钩码质量为50g。挂2个钩码时,弹簧弹力F2=______N(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要得到弹簧的伸长量x,还需要测量的是________。

29.某研究小组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实验中,

(1)下图是四位同学释放纸带瞬间的照片,你认为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

A B C D

(2)关于接通电源和放手让重物运动的先后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接通电源和放手应同时 B.先放手后接通电源

C.先接通电源后放手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通过纸袋测量发现加速度只有9.3 m/s2,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写出一条就可以)

30.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1)下列关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电磁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使用220V的交流电源

B.电磁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使用的是低压(4-6V)交流电源

C.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与电压高低有关

D.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由交流电源的频率决定的

(2)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有(________)

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

B.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

C.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低压交流电源

(3)某次实验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依次打出一些列的点A、B、C、D、E,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计时器打点周期为0.02s,则计时点A、D对应的时间间隔内小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打C点时的瞬间,纸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纸带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

四、解答题

31.如图所示,钉子A、B

相距 5l,处于同一高度。细线的一端系有质量为2m

的小物块,另一端绕过 A

固定于 B。质量为 m

的小球固定在细线上 C

点,B、C

间的线长为 3l。用手竖直向下拉住小球,使小球和物块都静止,此时 BC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3°。忽略一切摩擦,

重力加速度为g,取 sin53°=0.8,cos53°=0.6。求:

(1)小球受到手的拉力大小 F;

(2)若 F

的方向在竖直面可以任意改变,要使小球静止在相同位置,最小值为多少?

32.在离地面7.2 m处,手提2.2 m长的绳子的上端如图所示,在绳子的上下两端各拴一小球,放手后小球自由下落(绳子的质量不计,球的大小可忽略,g=10 m/s2)求:

(1)B小球下落要多少时间?

(2)两小球落地时间相差多少?

(3)B球落地时A球的速度多大?

33.甲、乙两辆汽车,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分别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汽车甲水平向右运动,速度大小为2m/s,而汽车乙水平向左运动,速度大小为4m/s,试在同一坐标系中定量的画出两辆汽车的位移--时间图象并解释说明.

34.甲、乙两质点,乙在前、甲在后沿同一直线运动,在某时刻甲乙分别恰好经过相距12m的两个路标,以此时为计时起点,此后甲质点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v=4t+12(m/s),乙质点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x=2t+4t2(m),试求:

(1)两质点相遇的时刻;(质点不会相撞)

(2)甲能够领先乙的最远距离是多少?

35.汽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6m/s2,且必须在2s内停下来.

(1)汽车允许的最大行驶速度是多少?

(2)刹车过程汽车的位移是多少?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由于上坡、下坡的位移大小相等,上坡的平均速度为

v上下坡的平均速度为

20m/s=10m/s

216m/s8m/s

2v下故上坡与下坡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ss:=4:5

108故A正确,BCD错误。

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v=m,知,1=m∙s≠m/s.故A错误.根据v=λf,知m•s-1=m/s.故B正确.根据fsf=vλ,知ms-1•m=m2/s≠s-1.故C错误.根据λ=vf,知ms-1•s-1=m/s2≠m.故D错误.故选B.

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研究某同学上课时的坐姿,学生的大小和形状不可以忽略,不可以看成质点,故A错误.研究某同学打篮球时投篮的动作,学生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研究某同学军训时踢正步的动作,学生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研究某同学在运动会上进行3000m跑比赛时所用的时间时,学生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故可以看成质点,故D正确.故选D.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三个力的平衡,第三个力大小 7>F>1之间,所以A、D错误;若挂5个钩码,则可知MO处于水平.与题意M、N在同一水平线上,矛盾.所以B正确;

5.A

解析:A

【解析】

【详解】

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

vva1==

t110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

vva2==

t25则加速和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

a1

1=.

a22A.1∶2,与结论相符,选项A错误;

B.2∶1,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 1∶4,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 4∶1,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6.B

解析:B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开始时的位置在20cm处,握住尺时的位置在60cm处,所以在反应时间内下落的高度为40cm=0.40m,由运动学可得:

h解得:

12gt

2tA. 20s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

B. 0.30s与分析相符,故B正确;

C. 0.10s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

D. 0.04s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

2h20.40s0.3s

g107.C

解析:C

【解析】

【详解】

假设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t,在第一个过程中,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1,所以反应时间内的位移

x1=v1t

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停止,由位移速度关系式得

0v122ax2

全过程位移:

L1=x1+x2=56m

在第二个过程中,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2,所以反应时间内的位移

x3=v2t

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停止,由位移速度关系式得

20v22ax4

全过程位移

L2=x3+x4=24m

联立解得

t=0.7s

故C正确。

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对物体受力分析,关键要按照顺序找力,要找受到的力,每个力都要能找到受力物体,有时还要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分析受到的力。

【详解】

物体受到撞击力后在惯性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运动,物体并不受冲力的作用,所以对物体受力分析,重力竖直向下,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垂直斜面向上,和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

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求解力学问题的一个关键,在整个高中物理学习的全过程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通常可按以下方法和步骤进行:①明确研究对象,亦即是确定我们是要分析哪个物体的受力情况.②隔离物体分析;亦即将所确定的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进而分析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方向如何,并将这些力一一画在受力图上,在画支持力、压力和摩擦力的方向时容易出错,要熟记:弹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或接触点的切面垂直,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着接触面与物体相对运动(或趋势)方向相反.③分析受力的顺序:一重、二弹、三摩擦,沿接触面或点逐个去找。有时根据概念或条件与判断。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B.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人与体重计间的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B正确;

CD.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方向相同,既不是相互作用力,也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D错误;

故选B。

10.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由图可得:由对比可得故选:A。

【点睛】

由图象写出与t的关系式,对照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到加速度和初速度,从而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

得:

,a=1m/s2,v0=0.5m/s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CD错误。

11.C

解析:C

【解析】

【详解】

对物体而言,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所受重力与摩擦力是平衡力,故:

fG40N

方向向上,故C正确,ABD错误。

12.B

解析:B

【解析】

橙子自然脱落掉下来可看成自由落体运动,由公式2ghv得2v2gh21021.7m8m,故B正确.

ss 点晴:本题考查自由落体的实际应用,注意自由落体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只要物体受的阻力远小于自身的重力即可.

13.C

解析:C

【解析】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力没有关系,故A错误;乙图中,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从而减小桥面的坡度,这样可以减小车辆重力沿桥面方向的分力,保证行车方便与安全,故B错误;丙图中,传送带靠静摩擦力把货物送到高处,选项C正确;丁图中,汽车轮胎的花纹不同会影响轮胎受到的摩擦力.地面与轮胎间的摩擦力越大汽车越容易启动,刹车时也不容易打滑,即容易刹车,选项D错误;故选C.

1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重力的作用效果,将重力为G分解为垂直斜面向下的力F1和平行斜面向下的力F2,F1不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而使物体紧压斜面的力,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方向与F1的方向相同,F2是使物体下滑的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静摩力.物体受到重力、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静摩擦力三个力作用.

【详解】

AD.物体受重力、支持力与摩擦力.而F1、F2是重力的两个分力,实际不存在,实际受到的就是重力作用在物体上.所以A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BC、F2是使物体重力紧压斜面的分力,不是物体对斜面的正压力,根据平衡条件,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相等,所以BC不符合题意;

15.D

解析:D

【解析】小棋子受到重力G、棋盘面的吸引力F、弹力N和静摩擦力f,共四个力作用,故A错误.棋子对棋盘的压力大小与重力无关,故B错误;根据竖直方向上二力平衡知:f=G,即摩擦力与磁性强弱无关,故C错误.根据竖直方向上二力平衡知:f=G,减小棋子的质量,棋子所受的摩擦力减小,故D正确.故选D.

16.B

解析:B

【解析】

下落过程,速度越来越大,方向为正,当碰撞瞬间,速度发生突变(即没有时间发生改变,一瞬间速度即变为负向最大,如D图表示有一定的时间发生改变)为竖直向上,即方向为负,由于碰撞能量损失,所以起跳的速度要小于刚落地时的速度,如此重复,故B正确.

17.C

解析:C

【解析】

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等人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观点是正确的;

伽利略设计这个理想实验,其目的是为了说明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的结论是错误的,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在物理上有着重要意义,伽利略第一个把实验引入物理,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始.

18.B

解析:B

【解析】

研究一个物体受几个力的作用时,引入合力的概念,几个力同时作用与合力作用的效果等效,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故选B.

19.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悬挂法测量重心位置的原理,结合二力平衡条件分析可得,重心位置是D点.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悬挂法找物体的重心.学生对重力、重心的理解,还要了解物体的重心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

20.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在同一地点物体自由下落时的重力加速度与静止时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一样,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地面上不同的地方,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不同,但它们相差不是很大,选项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选项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重力加速度g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通常计算中g取9.8m/s2,选项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多选题

21.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0到t1时间内图线的斜率在减小,加速度在减小,所以空降兵不是做自由落体运动,选项A错误;

B.在t1到t2时间内的速度为正在减小,所以空降兵做竖直向下的减速

解析: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0到t1时间内图线的斜率在减小,加速度在减小,所以空降兵不是做自由落体运动,选项A错误;

B.在t1到t2时间内的速度为正在减小,所以空降兵做竖直向下的减速运动,因此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又因为图线的斜率在减小,所以加速度在减小,选项B正确;

C.

从图像可知空降兵在0到t1时间内的位移大于从速度为0做匀变速运动到v2的位移,所以平均速度大于1v2,选项C错误;

2D.

空降兵在t1到t2时间内的的位移小于从速度为v2做匀变速运动到v1的位移,所以平均速度小于1(v1+v2),选项D正确。

2故选BD。

22.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对木块3受力分析:重力、支持力、滑动摩擦、弹簧的拉力,根据平衡条件,有:

解得:

故弹簧的长度为:

故A错误,B正确;

C.对木块2、3整体受力分析:

解析: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对木块3受力分析:重力、支持力、滑动摩擦、弹簧的拉力,根据平衡条件,有:

kxmgsinmgcos

解得:

x故弹簧的长度为:

mgsinmgcos

kxLxL故A错误,B正确;

mgsinmgcos

kC.对木块2、3整体受力分析:重力、支持力、滑动摩擦力和弹簧的拉力,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kx2mgsin2mgcos

解得:

x故弹簧的长度为:

2mg(sincos)

k2mg(sincos)

kxLx=L

故△x<△x′,故C错误;

D.如果传送带突然加速,支持力不变,根据滑动摩擦力不变,弹簧弹力也不变,故合力不变,故物体全部保持静止,相邻两木块之间的距离都将不变;故D正确。

故选BD.

23.ABD

【解析】

【详解】

AD. B向右移动到C位置后,绳与地面的夹角减小,而A、B均处于静止状态,故绳子的拉力等于A的重力;绳子对B的拉力也保持不变,等于A的重力;对B分析,绳子拉力的水平分量增

解析:ABD

【解析】

【详解】

AD. B向右移动到C位置后,绳与地面的夹角减小,而A、B均处于静止状态,故绳子的拉力等于A的重力;绳子对B的拉力也保持不变,等于A的重力;对B分析,绳子拉力的水平分量增大,而水平方向B受力平衡,摩擦力增大,故AD正确。

B.对滑轮分析,由于A一直竖直,故绳子与墙平行,故=;因拉A的绳子与拉B的绳子力相等,而拉滑轮的力与两绳子的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故拉滑轮的力应这两绳子拉力的角平分线上,故、、三角始终相等,故B正确。

C.向右移动时,两绳间夹角增大,而两拉力不变,故悬于绳上的绳子的拉力将减小,故C错误。

24.AC

【解析】

设a的质量为m,则b的质量为2m;以b为研究对象,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可得绳子拉力始终等于b的重力,即T=2mg,保持不变;以a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

设绳子与水平方向夹角为,支

解析:AC

【解析】

设a的质量为m,则b的质量为2m;以b为研究对象,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可得绳子拉力始终等于b的重力,即T=2mg,保持不变;以a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

设绳子与水平方向夹角为,支持力FN2mgsinmg,向右缓慢拉动的过程中,角逐渐减小,当FN0时2mgsinmg0,解得sin1,即30,故A正确;向2右缓慢拉动的过程中,两个绳子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绳子的拉力不变,所以绳子的合力减小,则绳子对滑轮的作用力逐渐减小,故B错误;由图可知,角度从90变到0,根据fFN2mgsinmg,可知,当角度从90变到30时FN一直减小到零,当角度从30变到0时FN反向增大,故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故C正确;由受力分析图,可知水平方向:Ff2mgcos2mgcos2mgsinmg2mgcossinmg,由于cossin12cos,而tan,若3,则30,故拉力为3F2mg12cosmg,角度从90变到0的过程中,当30时cos1为最大,则拉力最大,当角度继续减小时,cos开始减小,则拉力也开始减小,故拉力F先增大后减小,故D错误;故选AC.

【点睛】以b为研究对象可得绳子拉力始终保持不变,再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摩擦力和拉力F的变化情况;随着a的右移,分析绳子与竖直方向的 夹角变化情况,再分析两段绳子合力变化情况即可.

25.CD

【解析】

【分析】

【详解】

C.取物体B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运用合成法如图

则有:

在物体B缓慢拉高的过程中,θ增大,则水平力F和绳子拉力T都随之变大;故C正确;

AB.选取物体A、

解析:CD

【解析】

【分析】

【详解】

C.取物体B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运用合成法如图

则有:

Fmgtan,Tmg

cos在物体B缓慢拉高的过程中,θ增大,则水平力F和绳子拉力T都随之变大;故C正确;

AB.选取物体A、B和斜面体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该系统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地面的支持力、水平向右的拉力和地面水平向左的摩擦力的作用,系统四力5衡条件,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等于系统的重力,是恒定不变的,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此过程中,F变大,所以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故AB错误;

D.

该过程中,T逐渐变大,即绳中的弹力增大,物体A受到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逐渐增大,假如刚开始时,斜面体对物体A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那么摩擦力会随着T的变大而变小,故D正确.

三、实验题

26.80 ABC C

【解析】

【详解】

第一空.弹簧测力计读数,每1N被分成10格,则1格就等于0.1N,所以示数为5.80N。

第二空.A、实验通过作出三个力的图示,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因此重物的重力必须要知道。故A正确;

B、弹簧测力计是测出力的大小,所以要准确必须在测之前校零。故B正确;

C、拉线方向必须与木板平面平行,这样才确保力的大小准确性。故C正确;

D、当结点O位置确定时,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也确定,由于重物的重力已确定,两力大小与方向均一定,因此弹簧测力计B的大小与方向也一定,所以不需要改变拉力多次实验。故D错误。

第三空.实际测量的合力应与橡皮筋在同一条直线上,即F′与橡皮筋在同一条直线上,由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为理论值与实际值有一定的偏差,即由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为F.故C正确,ABD错误。

27.0.2

【解析】

【详解】

[1][2]设打点计时器的打点时间间隔为T,由于D1是任选的第一点,D11、D21是第11点和第21点,所以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10T,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得:

x(2515)102m10102m/s2•T2

解得:

T=0.1s

再根据打点计时器打点时间间隔与频率关系T1,解得:

ffvD1128.74 0.98

弹簧原长

【解析】

【详解】

11Hz=10Hz

T0.1x1x20.150.250.2m/s

20T200.1[1]由mm刻度尺的读数方法可知图2中的读数为:21.74cm;

[2]挂2个钩码时,重力为:

G=2mg=20.059.8=0.98N

由平衡关系可知,弹簧的拉力为0.98N;

[3]本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是弹簧的形变量,故还应测量弹簧的原长;

29.AC空气阻力;纸袋和限位孔之间的阻力;(就写阻力也对)

【解析】

【详解】

(1)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实验中,实验时,应让重物紧靠打点计时器,手拉着纸带的上方,保持纸带竖直,由静止释放.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后释放纸带,如果先释放纸带,再接通打点计时时器的电源,由于小车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无法得到物体完整的运动情况,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故选C.

(3)通过纸袋测量发现加速度只有9.3 m/s2,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空气阻力;纸袋和限位孔之间的阻力等;

【点睛】

本题关键是明确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规范,注意人的两手无法做到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30.BD AC

0.50m/s

0.55m/s

5.00m/s2

【解析】

【详解】

(1)[1]AB.

电磁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使用4~6V的交流电源,故A错误、B正确;

CD.

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与电压高低无关,根据T交流电源的频率决定的,故C错误,D正确;

(2)[2] A.

为了提高纸带的利用率,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故A正确;

B.

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的没有滑轮一端,故B错误;

C.

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打点完毕关闭电源,故C正确;

D.

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220V的交流电源,故D错误;

(3)[3]计时点A、D对应的时间间隔内小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1可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由fvADxAD(0.801.001.20)102m/s0.50m/s

3T30.02xBD(1.001.20)102vCm/s0.55m/s

3T20.02[4]C的瞬时速度等于BD段的平均速度,则有:

[5]根据xaT2,运用逐差法得纸带的加速度为:

2xCExAC1.401.201.000.801022

am/s5.00m/s224T40.02四、解答题

7mg

7mg

35【解析】

【分析】

31.由题中“用手竖直向下拉住小球,使小球和物块都静止”可知,本题考查受力分析、力的分解和力的平衡,根据题中条件,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结合

平衡条件可解答本题。

【详解】

(1)设AC绳的拉力为F1,BC绳的拉力为F2,由几何关系可得

F1cosF2sinmgF

F1sinF2cos

F12mg

解得

F7mg

3(2)

由于小球依然在原位置不变,F

的方向在竖直面可以任意改变,重力和AC绳的拉力都不变,BC绳的拉力大小未知,所以当拉力F与BC绳的拉力垂直时,拉力最小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

mgcos572mgF

解得

F32.(1)1s (2)0.2s (3)10m/s

【解析】

【详解】

(1)对B球,根据h1=gt12得:(2)对A球,根据h2=gt22得:t2=7mg

5

=s=1.2s

则两小球落地的时间差为:△t=t2-t1=1.2-1s=0.2s.

(2)B球落地的时间为1s,此时A球的速度为:vA=gt2=10×1m/s=10m/s.

33.

若取向右为正方向,则甲的位移正向逐渐增大,且图像斜率为2m/s;同理,乙的位移负向逐渐增大,且图像斜率为4m/s。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位移时间图像的含义,斜率代表速度。

【详解】

若取向右为正方向,则甲的位移正向逐渐增大,且图像斜率为2m/s;同理,乙的位移负向逐渐增大,且图像斜率为4m/s。

34.(1)2s

或3s;(2)0.5m

【解析】

【详解】

(1)由题知甲的速度时间公式为:

v=4t+12(m/s)

与速度时间公式:

vv0at

对比可得甲质点的初速度为:v1012m/s,加速度为:a14m/s2,

根据位移时间公式:

1xv0tat2

2得甲的位移时间公式为:

x112t2t2

由题知乙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

x=2t+4t2(m)

与位移时间公式:

1xv0tat2

2对比可得乙质点的初速度为:v202m/s,加速度为:a28m/s2,

根据速度时间公式:

vv0at

得乙的速度时间公式为:

v228t

甲乙相遇时有:

x1x212

代入数据解得:t12s或t23s

(2)甲乙两质点相距最远时,两质点速度相等,则有:

v1v2

即:

124t28t

解得:t2.5s

则此时两车的速度为

v1242.5=22m/s

则最远距离为:

xx1x212

x11v10vt42.5m

21v20vt30m

x22联立解得:x0.5m

35.(1)12m/s;(2)12m;

【解析】

【分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气车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

也可采用逆向思维,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刹车过程中的汽车位移;

【详解】

(1)以汽车的行驶方向为正方向,由题意知:a5

m/s2,v0,t4s.

由公式vv0at可得:v0vat054

m/s20m/s;

(2)由公式xv0t【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和位移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121at得:x204542

m40 m.

22

-

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第一中学高一 上学期物理10月月质量检测考试试卷及

本文发布于:2023-12-10 20:41: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2120701175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第一中学高一 上学期物理10月月质量检测考试试卷及.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第一中学高一 上学期物理10月月质量检测考试试卷及.pdf

标签:物体   时间   重力   方向   打点   斜面   运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