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0日发(作者:人类基因组计划)
中卫宝典
——旅游从业人员须知
一、市情时政
1、中卫市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黄河前套之首,东阻大河,西接沙山,是宁、蒙、甘3省的交界点,也是黄河自流灌溉第一地。
2、中卫市总面积1.74万平方公里,人口112万人,回族人口占1/3。
3、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彦格拉山北麓,流经九个省区,流长5464公里,注入渤海。著名峡谷: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等。
4、九曲黄河贯穿宁夏境内长达397公里,横贯中卫市182公里。
5、中卫是黄河上游的第一个冲积平原。自古就有“天下黄河富宁夏,首富中卫”之说。
6、中卫素有“关中屏障,河陇咽喉”之称,是宁夏的西大门。
7、1933年分中卫、中宁两县,(清雍正三年称中卫县,属宁夏府)。
8、中卫市于2004年设立,辖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行政管理40个乡镇,443个行政村。
9、与中卫相邻的市、县有:同心县、海原县、甘肃的靖远县、景泰县、内蒙古的阿拉善左旗。
10、中卫市城市建设目标:建设生态旅游和交通枢纽城市。
11、中卫围绕建设生态旅游和交通枢纽城市的目标,着力实施工业强市、农业稳市、城建兴市、旅游活市、生态立市、依法治市六大战略。
12、中卫市旅游活市战略:打响沙坡头品牌,打造黄河漂流、
1 沙漠探险、古刹建筑、生态观光、回乡风情、登山攀岩六大精品,建设沙坡头、寺口子、边关沙漠湿地、枸杞观光园、南华山等十大景区,把中卫建成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13、中卫市的城市文化定位是“黄河古城、浪漫沙都、花儿杞乡”。
14、中卫市建成了:西北地区最大的造纸工业园区、最大的造纸业上市公司——宁夏美利纸业集团公司;中国枸杞之乡——卫宁平原的优质枸杞基地;全国最大的枸杞保健果酒(宁夏红)企业——宁夏香山酒业集团公司;国家级无公害设施蔬菜示范基地;中国硒砂瓜第一市和西部最大的商品鸡生产养殖基地。
15、中卫市区建成了:中央大道、迎宾大道、平安大道、卫谢南街、应理南街、五葡路等骨干道路,拉大了城市框架。
16、中卫市建设了: “一园”(黄河湿地公园)、“两湖”(香山生态湖、沙坡头生态风情苑龙凤湖)、“三带”(沙坡头大道景观带、沙宁滨河大道景观带、市区彩虹大道景观带)。
17、中卫市已进入“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之列。
18、中卫市交通便捷,是欧亚大通道“东进西出”的必经之地。包兰、甘武、宝中、中太铁路在中卫交汇,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成都、乌鲁木齐等12个省会城市。109国道、101、201、202省道和石中、中营、中郝、中固、中盐5条高速公路在境内纵横交错,其中中营(中宁—营盘水)高速公路是GZ25、35、45号3条国道主干线的连接带,成为新疆、河西走廊通向东部地区最便捷的高速路通道。
19、中卫是西北地区重要的水电基地。正在建设的国家重点项目西气东输工程在宁夏过境长度274公里,经过中卫境内100公里。
20、宁夏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可概括为“两山一河、两沙一陵、两文一景”。巍峨俊俏的贺兰山,雄伟壮丽的六盘山,滔滔黄河,
2 沙与水绝妙结合的沙湖,西夏王陵,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治沙成果为一体,被世人称为“世界沙都”的沙坡头。
21、宁夏是我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回族人口为178万,占总人口的1/3,大小清真寺有1800多座,回族主要集中于固原、西吉、海原、泾源、同心、吴忠、灵武等县市。
22、 银川河东机场是1997年9月投入使用的,目前开通了银
川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航线。
23、中卫香山机场于2008年12月投入使用,属4C级民用机场,通航城市有西安、北京、兰州、成都等。
24、宁夏风光秀美,稻香鱼肥,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唐朝韦蟾有诗赞曰:“贺兰山下果园城,塞北江南旧有名”。
25、宁夏地理概况;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祖国西北部的黄河中上游地区,东临陕西省,西部与北部接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与甘肃省相连,总面积6.64万平方公里。
26、宁夏气候条件:宁夏地处内陆,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一般为200—600毫米,全年日照达3000小时,无霜期170天左右,是中国日照和太阳辐射最充足的的区之一。
27、宁夏历史:宁夏是中华远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宁夏灵武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活动遗址和出土文物表明,早在3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28、民国初年,宁夏府改为朔方道,1929年成立宁夏省,1958年10月25日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
29、宁夏行政区划:宁夏回族自治区下辖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5个地级市,首府银川市。
30、宁夏人口:有回、汉等35个民族,2007年末总人口603.73万人。
3 31、宁夏是我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回族群众信仰伊斯兰教,回族206.49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3。
32、根据宁夏自然经济特点和传统习惯,可以划分为“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宁南山区”三个自然区。
33、宁夏的气温昼夜温差大,常用谚语形象地描述这一特点:“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
34、宁夏三面环沙,西有腾格里沙漠、北有乌兰布和沙漠、东有毛乌素沙漠。
二、历史文化
1、中卫历史悠久,东连陕晋,西通甘新,北抵内蒙,南达川滇,是“丝绸之路”边陲要塞;前有黄河之险,后接贺兰之固,扼守宁夏西大门,自古为西北地区兵家必争之重镇。
2、中卫历史古迹:一碗泉旧石器遗址、菜园新石器遗址、历代长城、海原 “环球大地震”遗址等。
3、中卫高庙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宗教建筑群,始建于明代。后历经修葺扩建,至清代称玉皇阁,民国年间改称高庙。
4、中卫鼓楼位于市区中心,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1984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卫鼓楼东南西北拱门上各有一匾额,东书:“锁扼青铜”;南书:“对峙香岩”;西书:“爽挹沙山”;北匾原为:“控制边陲”。
5、中宁石空寺石窟(双龙山石窟)开凿于唐代,是唐代丝绸之路上一处重要的文化宗教场所,是国家二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有上中下三寺,13个洞窟,1961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天都山石窟位于海原县城西北,与南华山东西对崎,又称“西华山”,是天然的避署胜地,是西夏李元昊的行宫。
4 7、寺口子古称北海,是西汉名臣苏武持节牧羊十九载的地方。
8、寺口子米钵寺,因宋代杨家将大战西夏兵困柳州,“米钵生金”使三军解厄的史实而名垂历史。
9、中卫古城堡有:长流水唐代古城遗址、站马营明代城址、买卖城遗址、四方墩城堡、胜金关城堡;古烽燧有:南长滩烽燧、黑山嘴烽燧、胜金烽燧。
10、宁夏有五个岩画区,其中大麦地、香山和西山三个岩画区分布在中卫黄河两岸,遗存岩画数万幅。
11、中卫大麦地岩画地处卫宁北山,大多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集中了三千多幅岩画,一万多个单体图像,是中国现今唯一的世界级“岩画主要地区”,反映了古人类生活生产情况。
12、中卫婚俗:中卫人把结婚和丧葬称为“红、白喜事”。中卫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文化互为交融、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卫婚俗,主要程序包括:相亲、订婚、择日、接亲、上轿、典礼、入洞房、闹洞房、回门等,至今仍被当地农村传承沿袭。
13、中卫丧俗:主要程序包括:报丧(俗称“破孝”)、吊丧俗称“换供”、蹲草铺、消夜、出殡等,至今仍被当地农村传承沿袭。
14、中卫年俗:春节,又叫过年。主要程序有: 腊八(农历初八)、 小年(腊月二十三,灶老爷上了天)、除夕(年三十,吃团圆饭,又叫年夜饭)、人七日(大年初七,吃长面,叫拉魂面)、耍“社火” (正月十五,闹花灯、舞龙、舞狮、踩高翘)、“燎街”(正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燎街,意即驱晦气,图吉利)。
16、黄河九渡:是指中卫黄河沿岸的渡口。主要有沙坡渡、泉眼山渡、常乐渡、莫楼渡、永康渡等。
17、中卫南长滩拥有“三个宁夏第一”;“宁夏黄河第一村——世外桃源”、宁夏黄河第一渡、宁夏黄河第一漂。
18、中国长城建于秦朝,东起河北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全
5 长6700公里,宁夏境内保存较好的有秦长城(固原)、明长城(中卫)。
19、中卫境内明代长城距今约500年历史,可非为南北两大段,绵延150公里,腾跃于崇山峻岭之上,横亘于腾格里荒漠草原之中,雄关险隘二十九出,烽火台十四座,今已倾塌沙压,但烽火台遗迹现尚存九座。
20、中卫境内遗存有:战国、秦、汉、隋、宋、明、清各朝代始筑或重修的长城,且烽燧门类俱全,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长城博物馆”。
21、宁夏作为地制名在元代开始出现,中卫作为地制名在明代开始出现。
三、 特色旅游
1、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沙坡头,位于中卫市城西18公里处。这里南靠祁连山余脉香山,北连腾格里沙漠,中间被滔滔黄河横穿而过,在沙与河之间,是一片郁郁葱葱、滴翠流红的古朴园林——童家园子,构成“沙、河、山、园” 荟萃的地质奇观。
2、腾格里是蒙语“天一样大”的音译,腾格里沙漠总面积4.3万平方公里,以颜色黄、沙粒细、沙峰大、湖盆多著称。
3、腾格里沙漠从美学角度欣赏:呈现柔性美、苍茫美、曲线美、色彩美。
4、沙坡头的文学意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公元736年,唐代大诗人王维奉命到河西走廊巡访军务,途经沙坡头,写下这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是对沙坡头大漠黄河空灵寂寥意境的真实写照。
5、沙坡头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沙坡头黄河两岸遍布的新、旧石器遗址,秦、汉、明长城,古陶窑遗址,丝绸之路古商道、古驼道、古水车、岩画、古传说等,是最雄辨的证明。
6 6、沙坡头被称为“黄河第一入川口”。 万里黄河从这里出峡入川,冲积形成河套平原。2100多年前,汉武帝屯恳戍边,在这里开渠引水,成功地在黄河中间筑堤分水,修成了黄河上第一条自流灌溉农渠——美利渠,由此演泽出了“白马拉缰”的美丽传说,引发宁夏平原的引黄灌溉史,开启了中华农耕文明。同时与秦渠、汉渠、唐徕渠一道打造出了“塞上江南”宁夏川,留下了“天下黄河富宁夏,首富中卫”的千古佳话。如今,“白马拉缰”虽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又创造着新的辉煌。
7、沙坡头被称为道家文化的“太极园”。黄河在这里拐了一个“S”形大弯,把香山和沙漠拼装成了罕见的“双鱼”,形如道家文化的标志图形“太极图”,不仅是阴阳相会、刚柔相济的形似,还包容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相撞相融的深厚内涵。美国著名的《国家地理》杂志已公布了这一发现。
8、沙坡头被誉为“世界垄断性旅游资源”,是因其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震惊世界的治沙成果,确立了沙坡头在中国乃至世界旅游界的独特地位。
9、沙坡头治沙成果:为了确保西北交通大命脉包兰铁路畅通无阻,从1956年开始,勤劳智慧的中卫人民与治沙工作者、科技工作者一道艰苦探索,创造出了以“麦草方格”为主的“五带一体”治沙体系。用最经济、最简洁、最原始的方法,成功地制服了沙魔,在流动沙丘上营造出了绿洲,解决了沙漠治理的世界难题。
10、沙坡头治沙成果荣誉:1984年,国务院将沙坡头列为“中国第一个沙漠自然生态保护区”,1992年,荣获国家 “科技进步特等奖”(与神五同等级),1994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环境保护五百佳”单位称号,近年来被确定为中国西部可持续发展试验区。
11、治沙成果是宁夏自西夏王朝之后,唯一获得世界级荣誉的成果。
7 12、沙坡头滑沙:中国四大响沙之一的“沙坡鸣钟”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滑沙中心,滑沙场无论高度、长度、宽度都是中国第一。
13、沙坡头滑索:横跨黄河的“天下黄河第一飞索”,是利用黄河南北岸自然落差建设的旅游项目,50秒钟飞越黄河,有踏波踩云、凌空飘逸之感。
14、黄河漂流游:黄河从甘肃进入中卫南长滩,至沙坡头54公里流程中,河道上波滚浪涌的惊心动魄与风平浪静的爽心悦目交替轮换,沿途有拓拔氏后裔隐身渔猎的原始村落和老俩口、七姐妹、阎王砭等景点,每个景点都有一个美丽凄婉的故事, 两岸有古岩画、古水车、古长城等历史遗迹,真可谓万里风光画廊,千年历史长卷。乘坐古老的羊皮筏漂流其间,令人兴奋不已。黄河漂流游是宁夏推向海外市场的主打产品之一。
15、沙漠探险游: 沙坡头旅游区依托腾格里沙漠资源优势,开发出了骑骆驼沙海漫游、六轮车沙漠冲浪、自驾车沙漠越野、沙滩体育竟技、沙海观日出日落、沙漠探宝等20多个沙漠旅游项目,成为世界沙漠游项目的集大成者。
16、沙漠探险:有骑骆驼探险、自驾车探险和徒步穿越等多种形式。
17、沙坡头沙漠旅游延伸景区:通湖沙漠草原、水稍子沙漠绿洲、高墩湖、马场湖沙漠湿地湖泊以及规模不等的大漠营地。
18、2001年沙坡头举办了“万人穿越腾格里沙漠”活动,创造了“参加人数最多的徒步穿越沙漠世界记录”。 2006年举办了宁夏沙漠运动会, 2007年举办了全国首届大漠健身运动会,将沙坡头作为全国沙漠体育运动训练基地。
19、包兰铁路于1958年通车,有六段穿越腾格里沙漠,东西绵延55公里,在沙坡头地段16公里,是世界上第一条成功的沙漠铁路。
8 20、治沙成果游:“五带一体”治沙成果是世界了解沙坡头的主要媒介,是沙坡头旅游区走向世界,并成为宁夏面对海内外市场的最主要产品之一。
21、以麦草方格固沙法为核心的“五带一体”治沙体系,被作为“沙坡头模式”,现已广泛地应用在中外治沙实践中。
22、腾格里沙漠植物资源:共有植物453种,其中天然植物200多种。最常见的有黄柳、油蒿、柠条、花棒等。
23、沙坡头旅游区 “四龙”之说:是指铁龙(铁路)、黄龙(沙漠)、青龙(黄河)、旱龙(香山)。
24、世界旅游日:每年9月27日,是世界旅游组织章程诞生日,也是南半球和北半球旅游季节互相交换的时间。
25、世界旅游组织总部设在西班牙马德里。我国是1983年10月加入世界旅游组织的。
26、旅游业又叫“无烟产业”、“朝阳产业”、“风景出口”、“无形贸易”等,是由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诸多部门业务复合而成的一个综合性产业群。
27、旅游资源包罗万象,大体可分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两大种类。
28、旅游产业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
29、旅游服务行业开展的“三优一满意”是: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使旅游者满意。
30、中卫旅游行业提倡的“两讲一懂”指:讲礼仪、讲普通话、懂中卫历史文化和市情。
31、中卫古“八景”:沙坡鸣钟、碳山夜照、管桥新水、黑山晴雪、羚羊松风、白马拉缰、暖水春涨、黄河晓渡。
32、中卫新“八景”:沙坡鸣钟、白马拉缰、城市风光、沙岭笼翠、高庙览胜、黄河泛舟、铁龙越沙、河湾水车。
9 33、民间称“中卫三绝”:秀才、美女、酸辣汤。意即:中卫得黄河灌溉之利,人杰地灵,物产丰饶。
34、中卫是中国西部花儿艺术的故乡。 “花儿”是回族民歌,具有高亢、豪放、悠扬的特点,回族的“花儿”在对歌时,男称女为“花儿”,女称男为“少年”。
35、木球:是从宁夏回族民间游戏的演变,现被列为国家级民族体育项目。
36、回族“踏脚”:是一种民间娱乐活动,从回族武术演绎而来,又通过健身娱乐形式发展成舞蹈,成为“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37、中卫市A级旅游区有:5A沙坡头、3A高庙、3A寺口子。
38、中卫市星级酒店有:中卫宾馆、逸兴大酒店、君越大酒店、卓越大酒店、龙汇大酒店、鸿翔大酒店、中宁宾馆、恒达宾馆、红宝宾馆。共有客房2860多间,床位5800多张,餐位30000多个。
39、中卫市旅行社有:世纪长河旅行社、沙坡头旅行社、沙漠旅行社、青年假日旅行社、民族旅行社、神州旅行社、中宁阳光旅行社。
40、中卫市旅游对外宣传口号:“黄河古城、浪漫沙都、花儿杞乡”,“走遍中国万里路,长忆宁夏沙坡头”,“激情沙漠、动感黄河”,“ 宁夏归来不看沙”……
41、中卫旅游宣传读物有:《中卫旅游》、《险幽奇绝寺口子》、《世界奇迹沙坡头》、《沙坡头传奇》、《解读沙坡头》、《风雨沙坡头》、《沙坡头诗词集》、《沙坡头散文集》、《沙坡头故事集》、《中卫旅游导游词》等。
42、中市人民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发展旅游产业的实施意见》、《旅游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以及《关于对旅行社及新闻媒体的奖励办法》等,为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保驾护航。
43、中卫市举办的旅游节庆活动有:中国宁夏(沙坡头)大漠·黄
10 河国际旅游节、宁夏沙坡头黄河漂流国际旅游节、大漠黄河长城铁人三项耐力争霸赛、法国“丝绸之路”长跑活动、宁夏沙坡头黄河梨花节、全国首届大漠健身运动会、香山硒砂瓜节、中宁枸杞文化旅游节等。
44、1954年1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沙漠科学研究站——沙坡头沙漠铁路观测试验站
45、1972年沙坡头建立了中国第一处沙漠高扬程灌溉系统。
46、1985年10月,中卫修成了长达39公里的迎闫公路,是中国第一条沙漠公路。
47、中卫市北部为低山与沙漠(西北部为腾格里大沙漠)。中部黄河冲积平原——卫宁平原得黄河灌溉之利,土地肥沃,物产丰饶,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
48、治沙“五带一体”:“封沙育草带、前沿阻沙带、草障植物带、灌溉造林带、砾石防火带,构成了一个防沙体系。
49、沙坡鸣钟:沙坡头大沙坡高约200米左右,倾斜30度,每当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时,人从沙坡顶往下滑,沙坡内便发出一种“嗡—嗡—”的响声,犹如金钟长鸣,悠扬宏亮,人称为“沙坡鸣钟”。
50、黄河弄伐:羊皮筏子,俗称“排子”故称“革船”,是西北人民古老而简陋的水上交通工具之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羊皮筏子载量为一吨,可乘六人。由于筏子很轻,又没有动力,只能顺流而下,不能逆流而上。
51、羊皮筏子的制作:先由阿訇念经宰羊扒羊皮;再用温水浸泡、日晒、去毛;然后灌油(加盐水)叠放一周,用48根细木杆做成长方形木框架,在一面栓老14个充足气体的山羊皮回筒,用来在水里载人运物。
52、寺口子旅游区荣誉称号:国家3A级景区、中国魅力景区、中国自驾旅游基地、宁夏攀岩基地、宁夏十佳文明景区、西部攀岩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副理事长单位。
11 53、高庙荣誉称号:国家3A级景区,中国四大古地狱之一——高庙地宫、中国寺庙建筑经典。
54、寺口子景观:西线:苏武牧羊遗址、塞上第一桥——云汉天渡、北国第一睡佛、黄龙谷吊桥、怀汉亭、千佛洞、米钵寺、石匣子等。东线:一线天峡谷、神仙左右脚印、宁夏版图、熊猫化石。生命树、云台栈道、龙门、七仙池等。
55、沙坡头旅游区荣誉称号:国家级沙漠生态自然保护区、国家5A级旅游区、联合国“全球500佳”称号、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宁夏沙漠体育公园、中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全民健身二十大景观、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
56、中卫市旅游景区(景点)包括:5A景区沙坡头、3A景区寺口子、高庙、通湖草原。其他:腾格里沙漠湿地旅游区、沙坡头黄河入川口景区、沙坡头枸杞园、沙宁大道湖泊景观带、香山硒砂瓜景观带、河滨景区、虹河水上乐园、中宁石空大佛寺、长山头天湖、黄河文化城、洪岗子拱北,海原天都山、南华山、清真大寺、九彩萍拱北。
57、2100多年前,中卫人在沙坡头黄河入川口建造了河心筑坝引水工程——“白马拉缰”,与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原理相同。
58、石空大佛寺,始建于唐代,又称九间无梁寺。大小窟洞依山而凿,择势排列,其千佛壁和万佛洞雕塑艺术精湛,与莫高窟有异曲同工之妙。
59、寺口子景区是国家3A级景区。以汉代苏武归汉遗址和喀斯特、丹霞地貌形成的自然风景为主,以险、幽、奇、绝而著称。
60、寺口子景区有西北最大的天然攀岩场。
61、回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伊斯兰教的一些教规逐步演变成回族的风俗习惯,礼拜寺称为“清真寺”,回族制作的食品称为“清真食品”。
62、回族服饰:男,戴白色或黑色无沿平顶小圆帽,妇女一般老
12 年人多戴白色或黑色的盖头。
63、回族饮食:喜欢吃牛、羊、骆驼肉、鸡、鸭、鱼,禁食猪肉马、驴、狗等动物肉,回族食用的禽畜肉,还必须有阿訇代宰,烟酒禁忌。
65、中卫肉食类美食:煎猪脏、猪瓤子、浑酒小炒、羊杂碎、
大牛杂碎、猪肉焖米饭、蒸羊羔、清汤羊羔、杂烩等。
66、中卫素食类美食:赏乐豆腐、滚粉泡芋头、胡萝卜包子、油饼子枣糕、漩粉凉皮、手工蒿子面等。
67、枸杞子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为滋补良药,当地人又称“明目子”。
68、宁夏黄河第一村:南长滩,长滩人姓拓,是散落的西夏党项后裔,复姓拓拔。
69、中卫南北长滩素有三宝:香水梨、蝎子、鸽子鱼。
70、宁夏最名贵的黄河鸽子鱼,生长于南北长滩至沙坡头一带。有名谚 “天上的龙肉最鲜,地上的鸽子鱼最香”。
71、腾格里沙漠素有以沙粒细、沙质纯、色泽金黄、沙峰大和沙丘流线美观而著称,被誉为“世界沙都”、“世界沙漠之祖”、“世界原生态沙漠”。
72、中国四大鸣沙山:新疆巴里坤鸣沙山、甘肃敦煌鸣沙山、中卫沙坡头鸣沙山、内蒙银肯响沙山。
73、沙漠特色动、植物:沙漠之舟——骆驼,沙漠人参——肉苁蓉,最古老的植物——胡杨,食用药用植物——沙枣、沙蒿、芨芨草等。
74、沙疗: “埋沙疗法”是利用沙粒中的磁铁矿,在特定气候、充足的红外线、干热的高温、灼热的细沙等天然因素作用下,对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软组织损伤、慢性腰腿疼等疾病,具有磁疗、理
13
64、回民有三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 疗、放射性疗、推拿按摩、日光浴等综合作用,疗效显著。
75、沙坡头腾格里大沙漠中分布有沙漠、湖泊、沙漠绿洲、沙漠长城、沙漠草原、沙山岩画、沙漠牧民等景观,有丝绸之路遗址,有古商道、古盐道、大盛魁驼道等丰富的文化传说。
76、河湾水车:水车是古老的提水灌溉工具,利用水流冲力传动,升高时将水装入斗中,下降时将水倾倒在木槽中,然后沿人工渠流入农田,灌溉庄家果园,已有300年的历史。
77、中卫境内现存水车有:北长滩水车、沙坡头水车、香山湖水车。
四、 资源物产
1、中卫是西北重要的商品粮、畜产品、水产品和瓜果生产基地,也是国家无公害设施蔬菜基地。
2、中宁枸杞、香山硒砂瓜、设施蔬菜成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3、中卫是西北可利用水资源最优越的城市,大柳树水利枢纽和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年发电量可达84亿千瓦时,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是西部大开发10大项目之一。
4、中卫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石膏、硅石、陶瓷粘土、石灰岩、白云岩、大理岩及金、银、铜、铁等20多种,其中石膏储量约70亿吨,居全国第二位。
5、中卫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基本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造纸、酿酒及农副产品加工、冶金化工、建筑建材、机械制造、能源电力等6大主导产业。
6、中卫是全国数控珩磨机床研发基地、全国最大的金属锰生产基地、西北最大的造纸基地之一。
7、中卫有“鱼米之乡”之称,是因为:中卫地理位置优越,滔滔
14 黄河横穿而过,气候温和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黄河之水利于养鱼养虾。
8、中卫市知名产品有:宁夏红保健酒、美利纸,硒砂瓜、红枸杞、二毛皮、长滩红枣等。
9、宁夏是中国枸杞的主产区,中宁是世界枸杞的正宗原产地,素有“天下枸杞出宁夏,中宁枸杞甲天下”的美誉。
10、 “红宝” 枸杞,以其6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优良的品质、独特的药用价值位居宁夏“五宝”之首。
11、枸杞栽种历史已有600多年,称“宁夏红宝”。1961年中宁县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枸杞生产基地,1995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枸杞之乡” ,2000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特产之乡”,2001年取得国家工商总局批准的“中宁枸杞”商标。
12、2004年中卫市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确定为“中国枸杞之都”,这标志着中卫市作为宁夏乃至全国枸杞种植、深加工的核心区域得到了国家权威机构的认可。
13、2007年“宁夏红”系列枸杞酒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成为中国枸杞产品中第一个“中国名牌”。“宁夏红”实施全国品牌战略,建立了遍及全国30多个省区的销售网络,为消费者提供了完善的售后服务。
14、中卫有“中国硒砂瓜第一市”之称。香山硒砂瓜是中国绿色食品管理中心认证的绿色食品“香山绿豪西瓜”,是2008年奥运会指定产品。
15、宁夏“五宝”指:枸杞、甘草、荷兰石、滩羊皮、发菜五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因其颜色红、黄、蓝、白、黑,分别又称为红宝、黄宝、蓝宝、白宝、黑宝。
16、中卫香山,又名香严山,因其主峰有香严寺而得名。属祁连山余脉,森林覆盖面大,历代为天然木场。出产山羊二毛皮、发
15 菜等。
17、宁夏的引黄灌溉有2000多年的历史,素有“天下黄河富宁夏”的美誉。
18、宁夏“塞上江南”之称:宁夏平原是黄河中上游第一块冲击平原,水利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阳光充足、土地肥沃、物产丰饶,称之为“塞上江南鱼米之乡”。
19、宝中铁路东起陕西省宝鸡市,西至宁夏中卫市,全长498.19公里,连接中国同欧洲各地,被称为:欧亚大陆桥。
20、宁夏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是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在中卫沙坡头旅游区。
21、中卫市“中冶美利纸业集团”成为了中国西部地区名副其实的造纸“航母”。
22、沙坡头百米沙山下,泉水每天流量4000多立方米,据宁夏技术监督局检测,该泉水含有对人体有益的16种微量元素,其中以钙、锶、镁为主,是不可多得的优质饮用泉水。
23、宁夏农事季节;雷响惊蛰后,低田种瓜豆,小麦刚入土。二月清明不足青,三月清明绿茵茵。谷雨前后,栽瓜种豆。立夏不握锄,庄稼成草湖。 芒种卖装仓,水稻忙插秧。芒种不种谷,夏至高山不种糜。入伏麦开廉,抢种糜子莫迟缓。大暑小暑,灌死老鼠。立秋三场雨,秕谷变成米。处暑不处穗,白露不低头,过了寒露喂老牛。秋分糜子寒露骨,到了霜降不见霜,猪狗不吃糠。冰结立冬,来年必丰。吃过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冬至到了九九,积肥莫停留。头九二九,关门必守,三九四九,冻破牲口,五九六九,开门大走,七九鸭子、八九雁,九九再一九,犁铧遍地走。一九一阳生,九九羊啃青。入春暖,是丰年,农事节气以数完。
24、宁夏植物现象;春风罢杨柳,柳梢发芽遍地青。三月桃花开,四月梨花败,五月枣花香,六月夏收忙,七月西瓜、茄子上了
16 市,瓜果蔬菜极丰富。八月九月苹果枣儿红,遍地黄金好年景。十冬腊月天气寒,树干草死花不见,冰封雪地万物眠,大寒小寒又一年。
25、宁夏动物现象;三月三,燕子还,九月九,燕子走。八月雁阵开,寒冷跟着来。布谷鸟叫催下种。燕子盘天蛇过道,大风大雨就来到。蚂蚁搬家蛤蟆叫,各沟各岔大水冒。燕儿高飞不闻声,入夏必定旱的凶。雁过一十八,必定有霜杀。牛羊见雨避,当天有暴雨。鸡儿早上架,天明晴朗化。
26、宁夏非生物现象;十冬腊月不见雪,来年准备买大锅。入冬暖,有灾年,入春暖,是丰年。云结伏前头,半月不见天,云结伏后头,无水饮老牛。伏里的雨,柜中的米。正午滴一点,遍地生火焰。夜间星星明,次日天必明。日落乌云接,风雨不可说。早烧阴,晚烧晴,上午烧了泡死人。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十五下了雨,半月晴不起。早西风,夜东风,来日是个好天空。云朝东,一场风,云朝西,雨汲汲。晚上花花云,白天晒死人。
17
本文发布于:2023-12-10 20:04: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209874404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卫旅游宝典资料.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卫旅游宝典资料.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