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0日发(作者:和女孩子聊天)
如何理解: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
所欲,不逾矩这句话?
不建议太教条的理解孔子的这句话。
我们基于当时的情况来看看孔子年龄划分的依据。
孔子的年代,十五六已经结婚,那么三十岁左右,已经是孩子要成家了。而对于现代人,这种
情况大约在四十多一些的岁数。
那个年代的40岁,已经有孙子了。再有父辈,已经是四世同堂了。尽管当时的平均年龄偏低,
孔子都说人生70古来稀,但如不遇到特殊情况,三世同堂很正常。也就是孔子四十岁左右感受
的生活压力,我们这一代人需要50多甚至60多才有感受。这种上有老,下有两辈小的压力。
这是生活方面的不同。
另外,工作方面也是不同的。那时候十五六就已经工作了,而且只学文科,其他技能都是工作
中一边工作一边学。而现在本科毕业就是二十二三了,要研究生毕业,就二十五六了。才开始
工作。三十岁,根本没有孔子当年的工作经历丰富。
而婚姻,也是不同的。那时候结婚早,现在一般二十多甚至三十岁才结婚。没有孩子的生活,
与有孩子的生活,生活体验也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现在理解孔子的这句话,要根据实际的个人经历来理解,不要拘泥于具体的岁数划分。现
在而言,四十而立、四十不惑,就已经算很成熟了,而五十知道天命这个提法,与孔子的个人
经历有关,一般人需要考虑退休以后能想通这事情就不错了。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这也
就是达观的一种状态。身体从健壮到衰老,心理从巨大的压力到得到缓冲,而面对曾经喜欢的
东西可能开始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这很无奈。但这也有一个好处,生活的琐碎少了,人也想开
了,从而可以做一些一生想做而未做的事情,例如一辈子想画画,可是以前工作忙,也没时间
画,但是现在可以随心所欲的画了。
这里孔子依然强调了不逾矩,孔子一生谨慎,坎坷多多,但是能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政治、文化
理念,这很不容易。能成为孔圣人,也是有他人格魅力一方面的因素。
本文发布于:2023-12-10 18:54: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2056842420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