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0日发(作者:廉政纪律)
摘要
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号“青莲居士”,被后人尊称为“诗仙”,同时他也有“酒仙”的称谓。李白的很多诗词都离不开酒的酒以诗名,诗以酒名,写下了不不少著名的带有传奇色彩的弥漫着沁人心脾酒香的诗篇。诗与酒在他的笔下得到完美结合,构成李白诗歌交交响响乐中最精彩的篇章。李白酒诗的出现,把中国传统酒文化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他在继承历代酒文化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大量实践,以开元以来的经济繁荣作为背景,以诗歌作为表现方式,创造出了具有盛唐气象的新一代酒文化。他众多的酒诗为我们呈现了一个诗酒一体的世界。
李白把酒作为抒发情感的一种物质寄托,将其融入到精神的诗中,表现出极为独特玄妙的情感,焕发出特殊的意象,产生丰富而奇妙的意境。酒在李白身上已转化为生命意志使他的内在情感得以自由地宣泄,个体的意志得以扩张,使他的精神与宇宙自然融为一体在自由的世界中徜徉。在酒中表现真实的自我,抒发人生的理想,挥酒生命的热情,虽然有时李白也借酒浇愁,他饮酒的行为更多的是豪放飘逸,酒脱不拘。李白的饮酒诗带给人们的是自由进取取,是仙风侠韵,而不是苦闷与颓唐,更不是纵欲的放荡。
李白通过诗歌的创作抒写自己的人生理想,展示自己的人格风采。酒、诗与李白的个体合为一体,观李白的酒态可以看出他的诗情,读李白的诗歌可以想见其人格。目前,人们大都是就李白的酒诗本身和李白所处的时代来作文章,对李白诗歌中的酒意象和中国传统酒文化的关系研究,以及李白的酒诗对后来文人及唐以后中国酒文化的影响没有系统的论述,所以本文拟以李白诗歌中的酒意象为考察对象,采用分类和比较的方法,从酒意象溯源,李白诗歌酒意象生成的原因和唐代酒文化的时代特色上,论述李白诗歌中的酒意象的总体精神特质及对后来中国传统酒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 李白 酒诗 酒文化
绪论
李白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同同时,李白又是一个非常喜欢饮酒并且饮得比较多的诗人,自称酒仙。他写的《金陵与诸贤送权诗意序》的结尾说:“举目四颇,霜天峥嶸,衔杯叙离,群子赋诗以出钱,酒仙翁李白辞。”李白往往把饮酒与做诗联系在一起,所以,李白的酒诗很多,历代以来褒亦有,贬亦有,在当时杜甫就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从话》载有王安石语“白诗近俗人,易悦故也:白识见污下,十首九说妇人与酒”。不知其真伪,但对李白诗与酒的关系,讲得颇为中肯,虽然恨其过度贬低李白,我亦觉无酒就无李白,无酒便无李白诗。
现当代的研究者们也在不断的对李白的饮酒诗进行研究。单水军的《李白酒诗的审美精神》认为:“李白的酒诗具有独特的审美精神。诗与酒交融的审美精神是'放”的生命精神。“放”是生生命诗性的释放,也是放松和生命的放飞。诗与酒的融合展现了李白的那种天真自然的生命精神。”杨文榜(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文章《李白饮酒诗的文化意蕴》中认为:在李白的身上,唐代的酒文化及其精神,体现得最为充分。中国嗜酒的文人中,称为酒仙的有多位,但被大家认可的,就只有李自一人。在唐代酒文化以至整个中国酒文化中中,他的地位是无人可替代的。李白的酒量,他降中的天才创造,都是唐代诗人乃至历代中国诗人中少有的。孟修祥在《论李白的饮酒诗》中说:“李白在酒诗醉话中,高扬生命的激情,痛快淋漓,天才极致,而又无所顾忌地倾吐自己的欢乐和痛苦追求与失望、愤愤怒与忧伤…”,将自己整个心灵世界坦露无隐,表现出超越世俗社会的诗酒精神、旺盛的生命力和悲壮的审美意识。”诗歌创作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限、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滲透自己的感情色彩。对于李白而言,这个被选定的具象就是酒。离开了酒的李白不是完整的李白:而离开了李白,酒也就少了许多文化内涵。李白,酒以诗名,诗以酒名,写下了不少著名的带有传奇色彩的弥漫着沁人心牌酒香的诗篇。诗!与酒在他的笔下得到完美结合,构成李白诗歌交响乐中最精彩的篇章,二者已经合而为一密不可分了。在“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的酒文气度中体现出李白酒诗独特的艺术特色。
目前,人们大都是就李白酒诗中的的一些篇章本身和李白所处的时代来作文章,对李白酒诗的系统梳理,李白酒诗和中国传统酒文化的关系研究,李白诗歌的酒意象研究以及李白的酒诗对后来文人及唐以后中国酒文化的影响没有系统的论述.意象研究也是近年来诗歌研究的热点。唐代诗评家司空图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二十四诗品》)贺天忠认为“意象”说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系统的诗学理论形态。”孙宝安在《融象中国古典美学的语言哲学之思》中认为“美”范畴与“意象”范畴都是古典美学的基本范畴。耀辉在《文学文本解读》中认为“诗的文本意义正是通过意象的创造而得到传达的。”外国诗人和理论家对意象作用也都有充分的认识。亚里斯多德说过:“心灵没有意象就永远不能思考。”英美现代诗的宗师艾略特提出了著名的“意象论”,并一度形成了著名的意象诗歌流派。英国文学批评之父德菜顿( John Dryden)认为“用意象描写,这本身就是诗歌的顶峰和生命”。
李白在继承历代酒文化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大量实践,以开元以来的经济繁荣作为背景,以诗歌作为表现方式,创造出了具有盛唐气象的新一代酒文化。说李白是中国酒文化之集大成者,并不过分。李白对中国酒文化的影响响和贡献主要是在精神上,将饮酒提高到到了一个哲理的层次,“形成了心系忧愤、把酒长志存魏阙、以酒解忧、心念同道、以酒交朋,心幕贤圣、把把酒问天的人文精神”。
李白是笔者最崇拜的诗人,如何通过诗歌走进他的心灵世界,对他的人生具备“了解之同情”,是当前李白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笔者者以为,抓住与诗人的生命碰撞交融的重要“酒”作为对话交流的桥梁,或许是个有效的途径。所以本文拟以李白诗歌中的酒诗为考察对象,充分利用分类和比较的方法,从诗人所处的时代特色上,论述李白诗歌中的酒诗的总体精神特质及对他之前的文人思想传统的继承和对后来中国文人的影响。
第一章章李白的酒诗与酒意象
第一节 李白“酒诗”概说
李白与酒有关的诗歌在其诗歌总量中占有极大比重。历代以来褒亦有,贬亦有,在当时杜甫就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载有王安石语“白诗近俗人,易悦故也:白识见污下,十首九说妇人与酒”。不知其真伪,但对李白诗与酒的关系讲得颇为中肯,虽然恨其过度贬低李白,我亦觉觉无酒就无李白,无酒汹便无李白诗。晚晚唐诗人郑谷在《读李白集》诗中曾惊奇的说:“何事文星与酒星,一时钟在李先生。高吟大醉三千首,留着人间伴月明。”皮日修在《李翰林・负逸气者必有真放以李翰林为真放焉》中同样赞美他:“吾爱李太白,身是酒星魂。口吐天上文,迹作人间客。中草乐府,十幅笔一息。”元代的方回说过:“诗与酒常并言,未有诗人而不爱酒者也。虽不能饮者,其诗中亦未尝无酒焉。”(《瀛奎律髓汇评》)清代的宋大樽也说过:“宜言饮酒者莫如诗。饮,诗人之通趣矣。”(《若香诗话》)
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中说:“我曾经就杜甫现存的诗和文一千四百多首中作了个初步统计,凡说到饮酒的共有三百首,为百分之二十一强。作为一个对照,我也把李白的诗和一千五十首作了初步统计,说到饮酒的有一百七十首,为百分之十六强。”(《李白与杜甫》)有人也对李白诗中有关酒和饮酒的词作个初步统计,李白诗中出现的酒字有一百一十五处,降字一百一十一处,字十八处,的字二十二处,杯字十八处,梅字十四处,其它如、渌、程、酸、酩、玉浆、玉液、玉玉觞、玉壶、玉碗、金樽等有二十四处,加起来有三百二十二处。在黄天禄主编的《李白酒诗注》选录了李白与酒有关的诗歌二百五十一首,“全面地反映了李白对酒的看法和对酒的描写”(谭文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饮酒诗在李白诗中所占比例非同一般,李白显然是诗酒不离的了。但我们若仔细去分析其诗内涵,挖掘其意境,就得出一个结论:无酒就无李白,无酒就无李白诗歌。
第二节李白诗歌酒意象溯源
李白酒诗数量众多,诗中出现的酒意象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诗人的地方,他是承载作者情感的一个载体,也就是“意象”。“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是中西方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构成诗歌艺术的基本条件之一。意象是什么?这一术语属于中国古代的哲学和文论。在《周易》里就能见到这样的说法:“立象以尽意”。这里的的“象”主要是指象征,“意”是指伦理,宗教的思想内容,同后来文艺评论里使用的“意象”的含义不尽相同,但也并非毫无关联。因为象征的形状应当同对象的外貌有一致之处,“象”的含义与摹拟,仿效相似的含义相一致。通过它可以摹仿对象的外貌和待性可以说,“象也者,像也”:“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似诸其形象,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在后来的文艺评论中,“意象”成为文艺创作构思的成果,刘讲列“窥意象而运斤”,皎然结合着“比”、“兴”的理解认为:“取象曰比,取义日兴,义即象下之意。”这些评论里的“意象”切近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艺术形象”及其创作想象。中国的“意象”术语字面上就给人提供了一个方便,把艺术形象的创作想象的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作了明显的标示和区分,一日“意”,一日“象”,这一点比外国一些类似的术语更优越,倒接近别林斯基关于形象思维的说法一用“形象来思考”和“寓于形象的思维”。
意象的本质就是物象与主体情、意、理、趣、味相契合而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钟嶸《诗品序》里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诗歌意象是意象中的一种。意象是中国古诗词创作与鉴赏的焦点,是中国诗歌的传统,古典诗歌一般以意象见长。为了满足严格的形式美要求,古典典诗歌善于“立象以尽意”,追求以象涵意、意象浑然一体,以精省的、较感性化又较含蓄的方式实现内外宇宙的统一,在一些成功的物象、事象、言象里往往从不同角度隐括了深刻的人性。这些都有助于诗歌象征形象的构造。
《诗经》中的以“比兴”方式创作的篇章,不少可以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披较自觉的象征作品。但是“《诗经》中的象征物,基本都是当时人们日常生活习见的鸟兽草木这些自然事物,象征物与其象征意基本上是单纯对应的,差不多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能理解和运用,没有出现艺术虚构的喻象。”屈原等楚辞作家突破了这一局面。由《诗》而《骚》标志着我国文学由集体创作到个人创作的飞跃。同时屈原也大大强化了我国文学象征世界的政治化取向。在屈原的艺术想象中,喻体和喻意已不再单纯。楚骚对传统的比兴意象进行了创造性继承,构筑具有时代、个人特征的艺术世界,从而寄寓对人生价值特别是政治理想的不懈追求:这为后来许许多多的象征作品开辟了道路。
意象是诗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向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一般来说,诗像不像诗,有无诗味,主要看意象,意象是诗辞研究的起点。
本文发布于:2023-12-10 13:52: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1875761172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李白诗酒研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李白诗酒研究.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