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兰花病害大全

更新时间:2023-12-10 09:47:03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10日发(作者:山东建筑工程大学)

-

兰花病害大全

可修改编辑

兰花病害大全(图文并茂)

无论在自然环境中,在温室大棚中,在自家阳台上......可以说微生物无处不在,当兰花生长健壮时,搞病能力强,可能不表现有病害。但稍有差错,微生物入侵,就可能发生病害,轻则色泽姿态不美,重由会导致兰花死亡。有了病害后能够正确诊断是何种病害,用什么办法治疗是很重要的,所以楼主就整理一下,希望对兰友有所帮助。

※生理性焦尖

即使没有致病微生物侵染,因为自然因素(湿度太低、气侯变化太快、空气污染)或管理不当(光照太强、水害、肥害、过干)等可能导致兰叶焦尖。由于自然因素或管理不当引起的兰叶焦尖通常称生理性焦尖,这种焦尖通常呈黑色,且病缘处没有黑色横纹,不会迅速向前推进,病程较为缓慢,危害程度并不大。解决方法是加强管理。

当然,更多的可能是受到致病真菌或细菌的侵染而导致病害引起焦尖,必须及时治疗。下面就一一图示

对于病害(虫害另开一贴)是致病微生物(有些微生物是对植物有益的)造成的,可以分为三个大类:一类是真菌性病害,二类是细菌性病害,三类是病毒性病害。如果再往下细分,还有很多小类。如果分辨有困难,其实能够分清是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也就够了。当然能够细细分辨治疗起来会更有效率。

还有,有时兰花发生病害,是既有真菌侵染又有细菌侵染的。

一般真菌性病害的病斑有清晰的轮廓,没有粘液,有时可见真菌孢子。而细菌性病害则有如开水烫过,有时有粘液。病毒性病害(拜拉丝或叫拉丝)则会有失绿、凹陷等表象。

一、炭疽病(真菌性病害)

精选doc 可修改编辑

症状:叶面受害初期表面产生浅褐色凹陷小点,周围组织浅黄色,后期病斑扩大为不规则形或椭圆形,病部凹陷,中间灰褐色,边缘颜色变深褐色,病斑与正常组织交界清楚。后期病部产生许多轮状排列的小黑点。如果叶尖受害,叶尖面出现黑褐色或浅灰色的枯斑,并着生许多小黑点,有的聚生成若干横向走带,呈波浪状(刺盘孢病菌引起的炭疽病),有的散生(盘长孢病菌引起的炭疽病)。建兰病斑多发生叶尖,较大,长条状;寒兰、墨兰病斑多发生在叶缘。

精选doc 可修改编辑

精选doc 可修改编辑

病原:炭疽病的病原菌是两种真菌,即半知菌亚门的刺盘孢病菌和盘长孢病菌。

发病规律:经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组织内过冬,借风雨及人工操作传播,从伤口及嫩叶侵入。春季主要感染老叶叶尖,夏季主要感染幼苗新叶,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一般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条件下发病严重。偏氮肥、光照不足易诱发该病。连续阴天后突然晴天,该病发生较严重。建兰、春兰、寒兰、墨兰等易感染此病。

防治方法:用75%百菌清或58%的瑞毒霉与50%的多菌灵各稀释1000倍混合喷雾。也可用芦荟液。

二、叶斑病

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面受害初期产生黄褐色稍凹陷小点,边缘清楚。随着病斑扩大,凹陷加深,凹陷部深褐色或棕褐色(有时变为灰白色),边缘黄红色至紫黑色,与周围健康组织交界清晰。单个病斑圆形或椭圆形,多个病斑融合成不规则大斑。有时假鳞茎也会受害,病部出现稍隆起的黑色小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病原:叶斑病的病原菌是两种真菌,即半知菌亚门叶点菌和拟茎点霉菌。

发病规律:病菌在发病部位越冬;由风雨传播。雨后闷热(气温25℃~27℃)或温室通风不良有利于病害发生。

防治方法:1.上午浇水,叶片上不要有水滴。

精选doc 可修改编辑

2.及时通风换气降温除湿。

3.栽植不要过密。

化学防治: 可定期喷施国光银泰(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国光思它灵(氨基酸螯合多种微量元素的叶面肥),用于防病前的预防和补充营养,提高观赏性;发病初期,病初期喷洒25%咪鲜胺乳油(如国光必鲜)500-600倍液,或5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如国光英纳)400-600倍液。连用2-3次,间隔7-10天。

精选doc 可修改编辑

三、圆斑病

圆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初为红褐色小点,后迅速扩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黑褐色且较宽,中间浅褐色或灰色。发病部位多为中部和基部。与兰花炭疽病不同,圆斑病病斑大,常横跨叶面,阻断水分和养分供应,造成病斑以上叶片整段坏死,危害较炭疽病严重。

病原:是一种真菌,半知菌亚门壳多孢属菌。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越冬。分生孢子能忍耐0摄氏度低温20天而不减弱萌发力。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借风雨及浇水时水滴的泼溅传播。土壤板结、盆距过密、通风透光性差时及叶片受伤时,易导致此病发生。兰花中,寒兰、春兰、建兰和蕙兰易感病,以寒兰感染最重。

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病叶烧毁或深埋,减少侵染源。

四、黑斑病

症状:黑斑病主要危害叶片。病叶首先呈现褐色小点,后拓展为圆形、半圆形的黑褐色斑,周围常具水渍状浅黄色晕圈,直径1~17毫米。后期病部中心逐步褪色,变成中心浅褐边际黑褐色的病斑。感病部位正反双面均生有淡褐色至灰白色疱状小突起,在湿润环境下,涌现出蜜黄色颗粒状物,此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斑易发生于植株中下部位的叶片,病斑之间的叶片失绿变黄,多个病斑可连接成大斑块,导致病斑块以上叶段干枯乃至全叶死亡。

病原:兰花黑斑病(Cylindrosporium phalaenopsidis)是由半知菌亚门、腔胞纲、黑盘孢目、黑盘孢科、柱孢霉属的薯蓣柱孢霉菌侵染导致的。病菌的分生孢子盘首要生于叶片正面,初埋生于表皮下,后打破而显露,直径129~257微米。分生孢子梗无色、矮小,仅基部分枝,具0~2个分隔,圆柱形,内壁芽殖产孢。分生孢子无色、薄壁、线形,直或稍弯,巨细20.4~45×1.4~2.4微米。病菌最适生长发育温度为20~25精选doc 可修改编辑

℃,但在10℃左右孢子萌生率还可到达50%。

发病规则 :兰花黑斑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安排内越冬。每年12月中旬开始发生分生孢子进行侵入传达,翌年的2~3月是病害的流行期,若遇上接连阴雨、多雾、日照少时发病最重,5月份今后当气温上升至30℃时,病害衰退并中止分散延伸。病菌可侵染多种兰科植物如墨兰、春兰、建兰、蕙兰、虾脊兰、蝴蝶兰和纯色万带兰等。还可为害朱顶红、吊兰和吉利草。

防 治 方 法

1. 加强检疫,特别注意产地检疫,选择无病苗,操控病害传达。

2. 清除病叶和落叶,及时剪去叶片上中部的病斑,会集焚毁。

3.在12月上旬发病前喷1%波尔多液2次,每隔10~15天1次。发病期可选用40%灭病威600~700倍液,或45%施保克1000倍液或50%代森锰锌1000倍液。喷药时注意叶片正背双面都要均匀喷洒。7~10天1次,接连屡次,杀菌剂替换运用,作用非常好。

精选doc 可修改编辑

(2)发病初期喷施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

五、褐斑病(真菌病害)

症状:叶片病斑长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赤褐色,边缘红褐色。病斑多发生在叶缘,叶两面着生灰色霉状颗粒(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多与圆斑病、黑斑病同时发生,只是危害的部位、病斑形状与大小不同。

病原:褐斑病的病原菌是一种真菌,即半知菌亚门尾孢属菌。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上过冬,翌年3-4月产生分生孢成为初期侵染菌源。病菌借风雨传播,老叶发生多,新叶发生少。春季4-5月高温高湿条件发生较严重。

防治方法:做好清洁工作。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剂800倍液,40%百可得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0%世高3000倍液。

精选doc 可修改编辑

六、叶枯病(真菌病害)

症状:叶枯病危害兰花的不同部位。叶尖受害有几种表现,有的初期表现为斑点形,浅褐色,后期深褐色,病斑融合后叶尖枯死;有的表现叶尖变灰色枯死,病健交界处深褐色。叶片中部受害,病斑面积较大,呈圆形或椭圆珙,中央黑褐色,边缘有黄绿色晕圈。严重时,整片顺枯死。

病原:叶枯病的病原菌是一种真菌,即半知菌亚门大茎点霉菌。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残组织过冬,借风雨或水滴传播,从叶片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4-5月发病侵害老叶,7-8月发病主要侵害新叶。该病在寒流后突遇高湿高温天气发病最为严重。有明显的发病中心,并可向四周传染。

防治方法:防寒流,防暴雨。在发病初期要及时隔离。发病前可用0.5~1%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每隔7~10天喷洒1次,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发病期间可用50%多菌灵800倍液或75%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洒,均能控制病害蔓延。

精选doc 可修改编辑

七、叶尖枯斑病(真菌病害)

病状:病斑多发生在兰叶尖部。初期出现褐色斑点,随着病斑扩展成片。病斑呈长圆形或不规则形,灰色或灰黄色,病健交界明显,交界处有黑褐色斑纹,后期整个叶尖枯死。病斑上着生褐色小点,即分生孢子器。

病原:一种真菌,即半知菌亚门茎点霉菌。

发病规律:在国兰上发病较多,5月上旬就为发病期,7-8月为高发期。

防治方法:同叶枯病。

精选doc 可修改编辑

八、轮纹病(真菌病)

症状:叶病斑近圆开或不规则形,褐色,边缘暗褐色,略具轮纹。后期中央灰色,上面着生小黑点,即站岗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病原菌:半知菌亚门壳二孢属菌

发病规律:病原菌或分生孢子器在病顺上过冬,5-6月高温高湿易发此病,密植蔽荫、通风不良、氮肥过多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做好清洁工作,75%百菌清可湿性剂800-1000倍液,80%代锰森锌可湿性剂800倍液,40%百可得可湿性剂15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剂颗粒3000倍液。

精选doc 可修改编辑

九、褐锈病(真菌病)

症状:因品种不同表现不同。一种侵染叶正面,叶面上产生很多黄褐色粉状孢子,叶面留下条形纹斑,叶背一般无症状,严重时整片叶会干枯死亡。另一种危害兰花叶背,叶背产生红褐色小点,后期汇聚成条形大斑,是面密生锈孢子。

病原菌:一种真菌,即担子菌亚门的单孢锈属菌。

发病规律:每年早春发病,2月中旬左右即可看到症状。4月份可见到锈孢子。低温、过湿、伤口是诱发此病因素。该病通常引起兰花生长衰弱,但如果任其发展而不采取措施也会导致死亡。

防治方法:喷水后加强通风,合理密植,避免兰叶摩擦。25%三唑酮乳油3000倍液,20%莠锈灵乳油精选doc 可修改编辑

400倍液,20%腈菌唑乳油2000-2500倍液。

精选doc 可修改编辑

十、污霉病(真菌病害)

此病一般发生在粗放管理的兰园。由于通风不良、光线不足等原因,兰花受介壳虫、蚜虫、粉虱等昆虫危害。这些昆虫在兰花植株排泄蜜露等沉淀物发霉。这种病菌对兰花危害甚小,因为它只附生在表皮。但影响光合作用的美观。

精选doc 可修改编辑

十一、细菌性褐斑病

精选doc 可修改编辑

精选doc 可修改编辑

精选doc 可修改编辑

十二、疫病(又名黑腐病、猝倒病)

症状:主要侵染兰花根部的叶基,受害兰株根茎部腐烂,受害叶基部产生褐色病斑,高温高湿时病斑迅速扩大,形成褐色水渍头大斑,最后呈黑褐色,造成植株死亡。

病原:一种真菌,即鞭毛菌亚门棕榈疫霉菌和恶疫霉菌。

发病规律:一年四季都可发生,适温高湿的环境易发此病,浇水过多、通风不良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浇水后立即通风,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如果感染此病,要抓紧翻盆,把所有腐烂组织全部切除,晾根,消毒液浸泡30分钟,捞出重新栽种,并用药剂喷淋根茎部保护。间隔7-10开喷淋一次,连续2-3次。

该病传染能力强且易造成兰花死亡。

防治药剂: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安克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

精选doc 可修改编辑

精选doc 可修改编辑

十三、白绢病(真菌病害)

症状:发病始自兰株近地茎部,初呈黄色至淡褐色的流水病斑,后变褐至黑褐色腐烂,并在根际土壤表面及茎基部蔓延,破坏茎部并感染幼叶和根部,叶鞘、根群产生白色菌丝;被害部位呈水渍状,腐烂变软,发黑,直至叶片枯萎,病菌扩散至假鳞茎,菌核由白色变为赤褐色至茶褐色坏死,严重时整株叶丛枯死。

病原:半知菌亚门白绢菌(真菌)。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核在土中或肥中及未腐烂的残体上越冬,在冬季温度较高的地区菌丝也可在未腐烂的残体上越冬,菌核翌年萌发,在土中蔓延,从兰叶基部侵入为害。菌核对不良环境抵抗力强,在土中可存活数年,借流水、灌溉水、雨水溅射和施肥传播。土壤偏酸,发病最严重,高温多湿天气易诱发病害。4至5月开始侵染,6至8月发病高峰期,病害发生迅速,导致被害兰株烂枯死亡。

防治方法:

1.改变养兰的基质酸碱度此病在基质偏酸(pH值小于5.3)时易发病。所以在基质中拌入1/10体积比的草木灰,或浇施0.3%石灰水将pH值调高,使之达到6.5左右,可减少白丝绢病的发生,效果明显。

2.土壤消毒基质土壤用0.2%五氯硝基苯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消毒,也可用五氯硝基苯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剂800倍液喷洒根际和土壤,或用五氯硝基苯粉50克拌半干湿细沙土4至5公斤,撒在病株根茎处,可抑制病情蔓延传播。

3.撒新鲜草木灰预防南方5至6月多雨季节,土壤湿度较大,易在盆面发生白绢病,应迅速搬出兰场“隔离”,并将基质扒开,将染有菌丝的基质取出,将病根剪除,喷施高猛酸钾溶液1000倍液消毒,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喷施根系、伤口,并撒新鲜草木灰在兰根周围,然后覆上基质护根,2至3天后精选doc 可修改编辑

才浇水,如基质湿可推迟5至 7天后再浇,防治效果良好。

4.改善通风条件当病害发生时,用医用氯霉素针剂2000倍水溶液,淋施病株,每日一次,连浇3次。一旦发病应剪去病叶,改善通风条件,将全株兰浸于10%的硫酸铜溶液中消毒。对附近兰株,也要全面喷施,淋湿基部、盆面,每日一喷,连施2次,可控制病情,防治效果良好。

5.氯霉素喷洒新芽长出土面后,每周用0.05%氯霉素喷施一次,连喷2至3 次,如盆土干燥时,可用此药浇施,以预防细菌感染。也可浇喷阿斯匹林1500倍液,可增强兰株免疫力,阻止病菌侵入、扩散。

6.其他喷药新芽伸长期和展叶期,可选用医用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或青霉素混合稀释成2000倍液,淋洒病株,并全面喷药,每3至4天一次,连喷2次,防治效果良好。发病后喷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7至10天喷一次,连喷2至3次,防治效果良好。也可在阴雨或降雨前后喷药防治,可采用50%速克灵粉剂500倍,或50%农利灵(乙烯菌核利)粉剂500倍液,杀毒矾500至600倍液,5%井冈霉素水剂300倍液,喷施株茎、叶片、盆面,防治效果显著。

精选doc 可修改编辑

精选doc 可修改编辑

十四、枯萎病(真菌性病害)(也叫茎腐病)

症状:兰花发病后叶变黄而萎蔫,假鳞茎皱缩,变细扭曲。最后导致根系腐烂。病情严重时假鳞茎深度腐烂、发臭。重病植株几周就死。

精选doc 可修改编辑

病原:一种真菌,即半知菌亚门尖胞镰刀菌。

发病规律:枯萎病镰刀菌是一种土居性真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孢子在土壤中过冬。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土壤板结易发此病。病菌从伤口或根毛细胞侵入,再进入维管束导管,使植株感染此病。

防治方法:作好环境通风,栽培基质要蒸煮或药剂消毒。20%甲基立枯灵乳油600-800倍液,75%敌克松可溶性粉剂800-1000倍液,25%施保克乳油800-1000倍液,25%速克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精选doc 可修改编辑

我个人认为,用恶霉灵(商品名:绿亨一号、土菌消、土菌克)更好。

精选doc 可修改编辑

精选doc 可修改编辑

十五、立枯病

病状:主要危害兰花根茎部。受害兰初期根产生褐色凹陷斑点,后期根肉坏死,严重时根系完全腐烂坏死,新长出和幼根或假茎鳞也会受害腐烂。受害植株地上部会叶片发黄、干枯。新叶不再生长。(我认为此病更具有隐匿性,与茎腐病不相上下,先烂根,再烂茎,最终导致兰花死亡。)

病原:一种真菌,即半知菌亚门立枯丝核菌。

发病规律:以休眠菌丝或菌核在病残组织或受污染的栽培基质中过冬,靠接触传染,从根系伤口侵入。基质潮湿、施肥过重、根系有伤口发病严重。新换盆的植株发病较多。若新苗不萌发或新叶不生长并逐渐变黄时要检查根部,扩展到假鳞茎时则很难挽救。

防治方法:不带病引种,开春即预防。药剂使用同枯萎病。(仍然认为恶霉灵最好)。

图片省——因为表现出症状时与茎腐病相似。

十六、细菌性软腐病(细菌性病害)

病状:一般在当年新发幼苗上发病。幼苗发病时叶基部产生黑褐色水渍状坏死斑块,叶基部很快变黑,一星期后腐烂,整株苗容易拔起。该病的最大特征是有臭味,叶尖一般无症状。大苗叶片会有脱水症状。

病源:一种细菌,即欧文氏杆菌。

发病规律:病原细菌通过土壤或发病植株繁殖细菌,借助水、介体昆虫或日常操作而不断地传播和侵染。喜中温,高湿偏酸的条件。兰花软腐病是主要危害叶片的细菌病害,叶片发病时,开始出现水渍状圆形或椭圆形污白色小斑点。在1-2天内,病斑迅速扩大,变成褐色斑,这时叶表面失去光泽,并略具皱纹,病部组织稍凹陷。在卡特兰、蝴蝶兰等洋兰上主要危害新生叶片,表现为叶片上出现水渍状斑点,逐渐由暗绿色变成褐色至黑褐色;在春兰、四季兰等中国兰上主要表现为先在新芽的上下部出现黄褐色水渍状小斑点,后迅速扩大,有水浸溢过的部位或伤口很快出现腐烂,病斑大都在新芽基部,腐烂后轻轻即可拔起,或折断倒伏,病部有黄褐色粘液流出,并有一股臭味。成苗一般不易发病,若有发病主要以心叶为主。

防治方法:1、选用清洁的培养土。选用园土、塘泥时必须经过高温暴晒,并加入杀菌剂绿亨1号消毒,保证盆土内不含致病的细菌;

2、科学用水。浇水最好选择在水温与土温相近时进行,夏天酷暑季节选在半晚或清晨间浇水,冬季尽量少浇水,必要时所浇的水温要与室内温度相差不大。所用的水应该清洁干净,最好选用清洁的山泉水、精选doc 可修改编辑

河水浇兰,对一般的用水必须加入适量消毒剂处理后再用。浇水要用心,不能直接将水灌入新芽或心叶中。

3、合理施肥。施用液体氮肥应在新芽萌发前至新芽长出而未展出叶片时进行。增施磷钾肥有利于叶片增强抗病性。选用叶面喷肥可保证供肥并减少病菌侵染的机会。

4、发现病叶应及时摘除,并集中烧毁或深埋,防止再侵染,并注意不造成人为机械损伤,以防细菌侵入。5、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1:1:160倍的波尔多液喷药保护,隔5-6天喷1次,连喷2-3次效果更好。病害流行季节,经常用常用新植霉素或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防治,每隔5-7天1次,连喷2-3次,用细喷雾法向新芽及下部叶片或球头喷雾。

精选doc 可修改编辑

精选doc 可修改编辑

精选doc 可修改编辑

十七、病毒病(拉丝病、拜拉丝Virus)(病毒性病害)

常说的“拉丝”、“拜拉丝”、“BLS”、“兰花病毒”病。很多“专家”谈“拉丝”则色变,认为是不治之症,甚至可以让整个兰场全部死跷跷。病毒病确实不仅至今无法根治,而且会遗传和传染。拜拉斯病毒病,与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照的调节不当,有一定的关系。但也不是十分可怕。所以,在这里大篇幅说一下:

病毒分析:

拜拉斯,是一种过滤性的隐性病原体。被侵染的植株,多不在当代出现病毒病,而是要等到下一代或后代的新株中才显现病毒病征。有的长期不显现症状,但病毒照样在寄主株体内增殖扩散。由于它不是即时显现病征,属于潜伏侵染,这就给发觉它带来了困难。只有在实验室里摄取株体组织切片,放在高倍电子显微镜下,才能准确判定。据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陈心启、古占和两先生编写的《中国兰科植物分类与栽培全书》记载,目前已知侵袭兰花的病毒有2 0 余种。其中最常侵袭中国兰花的病原,是国兰花叶病毒、国兰环斑病毒和兰花小斑病毒等。拜拉斯病毒病,与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照的调节不当,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据报道,它的发生与兰株长期在玻璃温室里莳养有关。有人认为,兰株缺乏某种元素,或某种元素过多,会导致此种病态的产生。据说兰株一离开玻璃温室,即大量显现病毒病征。

植物病毒病,也叫花叶病,是由病毒侵染引起的病害,是一种世界病害,此病主要侵染兰花叶片,一般在兰株新苗上表现尤为明显.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褪绿的角斑或圆斑,轮纹斑,环形斑或宽条状坏死斑,变色区与不变色区界限分明;有的变色部分呈条纹,单线圆纹或同心纹;有的病叶叶脉明亮对着光线观察时这一现象更明显;后期表现为条斑坏死,同心环坏死或叶脉网纹环及顶尖坏死等。

诊断方法:

把兰株担至视平线上,对着亮光进行透视,如在叶片上,发现有不规则的纵向线段样条形斑,斑界不整齐,有轻度扩散状,斑色浅黄或乳白而透叶背,是拜拉斯病毒侵染。它在初现病毒症时,病毒斑附近的部分,常有轻度脱水样的褶皱,并伴有褶皱部分之叶缘后卷。褶皱和卷缘很显眼的,其病斑有轻度凹陷,斑纹没有光泽;如斑纹色为赤褐色的,便是晚期病毒症。对于病毒潜伏侵染,尚未显现病毒症的,肉眼无法识别,要借助电子显微镜力能发现。

病毒预防:

1.由于病毒对多为“系统性侵染”,即被病毒侵染后,叶片并不即时出现病症,(有时要隔一二代后显现病症,称为“潜伏侵染”),要在其新芽展叶时或新芽伸长期,征状才显露于新叶上。这就给识别病毒兰带来难以解决的困难。在没有进行组织切片、电子显微镜检视的情况下,最好要巧妙地了解兰苗是否来自病毒流行区。也要查阅一下,即使是地道的健康苗或下山线艺苗,有否与病毒苗混装,或该苗主有否并卖病毒苗,以防有潜伏病毒存在的可能。

2.在夏秋季节,要特别注意保持兰室通风良好,免因气温高、又因降温需要而增加湿度所造成的高湿引起原先潜伏的病毒发作。

3.换盆时,应先洗净兰株,尔后再分株。分株后,需晒干或晾干创口后再种植。植后,待盆土再浇水,不管是有土培育还是无土培育,其基质应使用于一些的为宜,隔三天后再浇水。

4.剪刀、刀片等工具,使用的前后(每株兰施术前后)均应以酒精火焰或打火机火焰消毒。

5.用过的兰盆、碎砖块、空心陶粒等培兰基质,均应水洗净后,反复暴晒,能用火烧的则用火烧后,方可再使用。

6.不要用浸盆法给水肥,以免相互传染。兰盆最好有托盘,以防渗出的水肥污染兰场,托盘水及时清理消毒。

7.及时清理兰场环境卫生,消灭菌虫害,特别是蚊、蝇、蟑螂、老鼠等卫生害虫的传播。

8.选用“病毒A”800倍液和“人用板蓝根注射液”100倍液每月喷浇二三次,傍晚进行为宜。

图片上的多一些:

拜拉丝初期体现与斑艺的表现相当近似,只是这些斑的出现,有些失色,而且光泽较暗,背光时没有斑艺的通透感:

精选doc 可修改编辑

精选doc 可修改编辑

现到中期及后期,病班的色泽就象渗透进叶子里一样,完全失去光泽,并开始萎缩失水:

精选doc 可修改编辑

精选doc 可修改编辑

. .

.

精选doc

-

兰花病害大全

本文发布于:2023-12-10 09:47: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1728232416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兰花病害大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兰花病害大全.pdf

标签:发病   病斑   叶片   病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