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伏笔手法创作有什么好处

更新时间:2023-12-10 04:44:29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10日发(作者:火锅店创业计划书)

-

运用伏笔手法创作有什么好处

运用伏笔手法创作有什么好处

其中“伏笔”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朋友要问了:啥叫伏笔?它有什么好处?怎样运用好伏笔技术?这些小问题看似不起眼,其实讨论讨论还是蛮有意思的。

所谓伏笔,就是一对因果关系的设计,它的成效要靠后续呼应来解读,伏笔和设问有类似的地方,所不同的就是间隔距离;也就是说,设问基本是即时回答,而伏笔完成后,中途必须要有一个过渡区间,不能马上做出连贯的回应。打个比方说:伏笔如同打仗时预先埋伏的部队一样,等待是少不了的过程,倘若选择地点和出动时机都掌握的比较好,收获就相当可观。从文学作品的曲折变化要求讲,伏笔也是制造悬念的手段,可以激发读者的探究心理,属于比较轻灵有效的方法,事实上,伏笔也谈不上什么高深莫测,在创作这盘棋上,它只是个技术花絮,投入的成本并不大,所以有经验的作者都喜欢信手拿来穿插用用。

伏笔能起到丰富主题和活跃内容的作用,一般多见于小说和故事题材,因为这类作品的创作头绪不止一个,比如人物的走势,事件的导向,情节的变化等等,往往在很热闹的时候来个刹车,突然没了下文,留个疑问挂着,然后笔锋一转,又去说其他的人和事了,看起来有点象卖关子,或者说吊胃口,其实都是作者的精心设计,当然,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此处问号已经存在,以后如何圆了这些东西,就必须有个了断,多数情况下,作者将创造一个恰到好处的时机,让前面的问题自然冒出来,最后给大家一个恍然大悟的交代,到此就完成了伏笔的封闭循环,从质量上讲,如果能弄出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结局,那就是比较高级的手笔了。

寻常杂谈也可以采用伏笔形式,比如开始提出个现象,中间不急于回答,只是展开与其相关的多方议论,最后来个不言而喻的结论等等。但这类伏笔通常用的并不多,原因很简单,杂谈基本一事一议,篇幅和空间距离都十分有限,如果刻意安排,搞不好会有故弄玄虚之嫌,而伏笔的精彩程度就和酿酒一样,时间越长,加分越多,有的作者特别喜欢中途“放线”,处处“设伏”,临了的时候,再一一解惑答疑,搞的象大侦探破案,颇俱回味,要说这类情况并不少见,比如武侠和推理小说里面就特别多,古典著作也不乏伏笔运用,比如《西游记》里就有不少,我们不妨拣个最简单的说说:取经尾声时,那只老鳖给唐僧制造的第八十一难,就是讲述了一个信用方面的因果伏笔,唐僧忘了答应人家老鳖的事,当然要接受点报应了;再说《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作者将他儿时喜欢胭脂的情况作为伏笔,用来烘托长大后的女人缘等等,前后时日漫长,实际就是一种伏笔手段。

伏笔的功能有时还体现在题外,就是光有设伏部分,却不作明确的回答,重在余味效果。严格讲并不算真正的伏笔,但它的意韵更能吸引探询的目光,比如《水浒传》中晁盖的遗言是“谁捉住史文恭,谁就做山寨之主”。这话的潜台词就是不让宋江顺利接班,而结果不但没有达到这个目的,还为此引出了梁山的第二把手卢俊义,客观上让宋江的地位更加巩固。再说刘备“白帝城托孤”一事,嘴里虽说让孔明看着办,意思阿斗不行可以取而代之,其实这话谁都明白,无非婉转警告罢了,诸葛亮如何听不懂?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出师表”和鞠躬尽瘁。这些片段好象只有前因,没有直接说出后果,也不怎么符合伏笔的对应工整,但其意境已超越了故事本身,直到现在,许多人还在研究“四大名著”作者当时的主观用意,因此,一些独具匠心的“无解伏笔”相当高明,肯定不同于普通的设问必答,实际又是一个层次境界了。

运用伏笔的好处非常多,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让读者产生联动效应,大家都在同步探寻某个问题的答案,整个作品的纵深魅力就已经存在了,当然这是指一些比较成功的情况,至于如何创造出吸引眼球的伏笔?这是具体技术方面的事,我们放在以后作为专题讨论。

学习体会一篇,欢迎多加交流

-

运用伏笔手法创作有什么好处

本文发布于:2023-12-10 04:44: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1546691168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运用伏笔手法创作有什么好处.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运用伏笔手法创作有什么好处.pdf

标签:伏笔   作者   比如   运用   设问   喜欢   创作   回答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