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说中的“伏笔”和“铺垫”

更新时间:2023-12-10 04:32:40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10日发(作者:财务经理岗位职责)

-

高考小说中的“伏笔”和“铺垫”

高考小说中的“伏笔”和“铺垫”

一、什么是伏笔和铺垫?

据《现代汉语词典》,铺垫指陪衬、衬托;而伏笔指文章里前文为后文埋伏的线索。

铺垫和伏笔都是为下文服务的,铺垫、设伏笔,都是解释某句或某段话在结构上的作用。

伏笔本质是转折,铺垫本质是递进。

前者强调情节转变需要符合逻辑关系,后者要求人物情感变化过渡必须自然。超然客公众号

何谓伏笔,一般指作者在开篇不动声色设置的情节预先交代或小提示,作用是为后文情节逆转提供前提或条件。

何谓铺垫,一般指作者在情节推进过程中,大量有计划铺就的“事实”展示,作用则是为了人物角色或读者情感变化过渡更自然,不突兀。

1、铺垫:对行将来临的事物的衬托。

铺垫,也称铺叙衬垫,是为了突出后面要出场的主要人物、事物或要发生的事件,先对次要人物、事物、事件进行铺陈描述来烘托、引出重要的情节和内容的一种表现手法。通俗地说,先描述的内容就是为主要内容做准备、打基础、作陪衬和烘托,为主要情节蓄积酝酿气势。一般是起铺垫作用的这段文字交代完之后,下面要写的主要内容马上就是紧承前一段文字而来的,是上一段文字刻意强调的。

例如,《孔乙己》一文中写道:“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文中这里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秋风越来越凉,初冬,靠着火,穿棉袄),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又如《明湖居听书》中在王小玉出场前写戏场氛围、琴师的演奏、黑妞说书(次要)都是为王小玉(主要)说书作铺垫。

【铺垫的特点】:是为主要情节蓄积酝酿的过程。

【铺垫的作用】:铺垫是主要情节的基石,能突出主要人物、事件,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

【铺垫的原则】:要引而不发、自然合理。

【铺垫的种类】:

1)背景式铺垫,即交代故事发生的原因或环境。如《皇帝的新装》第一段极力描述皇帝如何喜爱新衣服,这就交代了他被两个装成织工的骗子所骗,最后光着身子举行游行大典的原因,为故事的发生作了铺垫。

文章中的环境描写一般是为故事作铺垫,背景式铺垫使故事更真实合理。

2)衬托式铺垫,即用次要情节正面衬托主要情节。如刘鹗的《明湖居听书》主要表现白妞出神入化的说书艺术,但文章先写琴师的弹奏和黑妞的演唱。俩人的精彩演出更衬托出白妞说书技艺的高超,为主角白妞的出场作了绝好的铺垫。

衬托式铺垫使文章收到“水涨船高'的艺术效果。

3)反差式铺垫,即铺垫的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相反。如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开头浓墨重彩地描述“我'一家人如何日夜盼望“发了财'的于勒回来,如何对于勒的钱拟定上千种计划,然后笔锋一转,写全家人意外地发现于勒竟是个靠卖牡蛎为生的穷水手。这样,前面的铺垫与后面的情节形成巨大的反差,情节跌宕,意味深长,艺术效果强烈。

4)铺陈式铺垫,在抒情散文中,对景物的描写、铺排往往是为下文的抒情、议论作铺垫。

2、伏笔:是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文为后文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所谓伏笔,可以理解为前文为后文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前文对后文所作的提示或的暗示。它的好处是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

伏笔是为了前后照应,在看到后面情节后恍然明白前面写一些看似闲笔的内容原来是为此服务的。在小说中用得多。如果说被铺垫与用来铺垫的人或事物之间有主次之分,那么打下伏笔可以说前面的伏笔和最后的结果同样重要。比如说一部侦探小说,前面大部分的笔墨作者都是欲说还休,比如逐渐出现的证据、征兆,这种就是伏笔,但不是铺垫,因为作者要突出的是整个过程,而不是最后那个结果。

伏笔既有一条主线,又使这条主线只是隐约可见,具体展开时,预先对读者作些暗示,使情节渐渐隐隐而起,让读者从表面看来无任何直接的联系中发现其中存在着各种“暗示/遥应”,面对一些重大情节的发展,不致感到突然.。

曹雪芹是用伏笔的高手,《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在书中都有伏笔。我们不妨来看看第五回中的判词。第一首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天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这里就为第七十八回晴雯的死埋下了伏笔,她的死因是毁谤,为什么有人毁谤?是因为风流灵巧招人怨。

再看下一首是“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又是一个伏笔。这个伏笔和其它的判词不一样:其它都是一词一人,这个是写的两个人,即林黛玉和薛宝钗。她们的结局都很凄凉.。

伏笔的感觉像是提前隐藏一些与后文相关的信息,但这个信息在后文的哪里出现,就不得而知了。但总之不会马上出现。例如,《社戏》里,月下航行时,鲁迅写到了碧绿的豆麦田,这就是伏笔,为后文看戏归来偷豆吃埋下伏笔。《项链》文中有三处为文末说项链是假的埋下了伏笔:1、佛来思节夫人把项链收藏在很显眼的地方,暗示它并不贵重。2、珠宝店老板称:只售出了匣子,未售出项链,也为项链是赝品这一结局留下余地。3、项链没有及时归还,却不紧张,可以暗示项链并不贵重。超然客公众号

使用伏笔应注意:

1)有伏必应。如果你在开头提到了枪,那么在后文就要提到开枪,不伏不应是败笔,只伏不应同样也是败笔。

2)伏笔要伏得巧妙,切忌刻意、显露。伏笔一般做到别人无法轻易觉察到,要做到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3)伏笔要有照应,前后不宜紧贴。如果伏笔前后贴得过近,反而会使文章显得呆板,读起来反而显得枯燥。

二、伏笔与铺垫的区别

1、从目的和作用上看,铺垫是衬托。作者尽管是在次要人物或事件上下功夫,其着眼点却是主要的人物或事件。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提示或暗示,使下文的情节不使读者感到疑惑,以求前后呼应。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2、从形态上看,为了达到衬托的目的,铺垫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肆渲染,惟恐读者不见,因此,铺垫可以说是显性'的;而伏笔呢,一般说来,贵在一个“伏'字,通常比较隐蔽,因而,伏笔是“隐性'的。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

3、从位置上看,铺垫一般在文章开头,伏笔常见于文章中间。

4、从所使用的笔墨上看,铺垫笔墨往往较多,可谓浓墨重彩(当然,其程度不及对主要人物或事件的描写);而伏笔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否则就失去了“伏'的意义。

判断一篇文章是否运用了铺垫手法,首先要弄清文章的主旨,再根据主旨判断文中哪些是主要材料,哪些是次要材料,用在前面的次要材料往往是铺垫,比如那些交代缘由、描写环境、陪衬烘托、铺陈渲染的文字。但我们不能简单的回答“用来作铺垫”,而应具体地答出“为什么内容作铺垫”。

【悬念】

所谓“悬念”,就是通过对情节做悬而未决和结局难料的安排,以引起读者急欲知其结果的迫切期待心理的一种写作技巧,即读者、观众、听众对文艺作品中人物命运的遭遇,情节的发展变化所持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

设置悬念就是安排一些情节,目的是把读者的胃口吊起来,造成一种情节的跌宕起伏,使读者的心随着故事的情节而起伏变化的效果。它包括“设悬”和“释悬”两个方面。前有“设悬”,后必有“释悬”(照应)。

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用标题设悬,《背影》用开头倒叙设悬,还有《祝福》《清兵卫葫芦》等。

散文《背影》一文的开头一段叙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里的“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既开篇扣题又设置悬念-为什么最不能忘记,这个背影有什么非同寻常的意义呢?于是驱使读者集中注意力去探寻这一背影的意义。

还有《核舟记》一课开篇一句“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巧人到底奇巧在什么地方,有些什么高超的雕刻技巧手法呢?这些念想一下就会涌上读者心头,还是抓紧读完下文吧!

类似的还有《口技》一文的开篇:“京中有善口技者”等句例。当然悬念的设置并不是一概放于文首,那些险象环生,池水兴波的好文章就得力于文中悬念的设置。

设置悬念的具体方法常见有如下几种:

①以人物某一时刻的神态描写为悬念。如《渡船》开篇写:“年轻的妈妈坐在船舷上,愁眉不展,眼睛里还噙着泪水,船一摇晃,泪珠便直滚下来。在她的怀里,孩子沉沉地睡着。孩子全身都裹在被子里,看不出什么样子,尽管这样,妈妈还是把他贴在胸口,生怕被江风吹着,被水花溅着。”这是怎么回事呢?文章自然引起了读者的注意。

②以人物某一时刻的言行心理描写为悬念。如《三人行》开头便写:“‘一定要走到那棵小树跟前再休息!’指导员王吉文望着前面四五百米处一棵小树,又暗暗地下了一次决心。??在王吉文看来,它似乎比实际距离要远一些。”王吉文为什么“又暗暗地下了一次决心”?为什么望着只有四五百米,走起来却“似乎比实际距离要远一些”呢?这些心理描写既紧紧地抓住读者,也自然展开了情节,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③以环境描写为悬念。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落笔就交代:“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这个小女孩是干什么的?天冷又下着雪,她为什么还光头赤脚?天快黑了,又是大年夜,她为什么不赶快回家?她的命运、结尾如何?文章一开头,就把人物放在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于是便紧紧地扣住了读者的心弦,引起读者急切想知道事情底细的心理。

④以记叙场面或一段情节为悬念。如《草船借箭》一文中记叙了这样一个场面:周瑜施毒计,要诸葛亮10天造好10万枝箭;诸葛亮说只用3天,还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不知对方是在陷害自己吗?只用3天能造好10万枝箭吗?诸葛亮又是怎样造箭的?这自然引起读者浓烈的兴趣。

⑤以贯穿全文的一个事物为悬念。如《小木船》这篇习作,开头就写:“每当我看见藏在抽屉里的那只精致的小木船,我就想起陈明来。”这只小木船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我”要把它藏在抽屉里?为什么看见它就想起陈明来?全文以这只小木船为线索、悬念,层层展开,引人细读。

三者的主要区别

1、从目的和作用上看:

铺垫是为了衬托。作者尽管是在次要人物、事件或者是环境上下功夫,其着眼点却是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件。

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目的是以求前后呼应,情节合理”。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设置悬念则是为了造成读者心中的紧张和期待心理,以求情节的曲折,故事的起伏。

2、从形态上看:

为了达到衬托的目的,铺垫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肆渲染,惟恐读者不见,因此,铺垫可以说是“显性”的;

与铺垫类似,为了达到悬念的目的,作者在设置悬念的时候,也往往是把它放在显著的位置,或者是大肆渲染,它也是“显性”的,唯恐读者不见的。

而伏笔一般说来,贵在一个“伏”字,通常比较隐蔽,所谓埋下伏笔,即指这一点。因而,伏笔是“隐性”的。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往往貌似“闲笔”。

3、从笔墨上看:

铺垫所使用的笔墨往往较多,可谓浓墨重彩(当然,其程度不及对主要人物或事件的描写,极特殊的情况是一两笔);而伏笔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否则就失去了“伏”的意义;设悬念则没有特别统一的规定,其笔墨根据实际需要有多有少。

判断是铺垫、伏笔还是设悬念,关键看它们的目的和作用。如果某段文字是为了和后文构成衬托(有正衬也有反衬)以求更好地表现人物或事件,那就是铺垫。 如果某段文字只为了提示下文,与下文的照应句共同组合,达到前后照应,情节合理的目的,那是伏笔。如果某段文字,吊起了读者的胃口,激起读者的紧张感或急切心理,那就是设置悬念。赏析时,还是应因文而论。

当然有时候一句话或一段话,几方面作用都起,那么就是兼有各种写法了。

渲染,是通过对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烘托来加重气氛,突出人物。,如《故乡》的开头,渲染了深冬季节隐晦、严寒、寂静的气氛,描绘了荒凉萧条、没有活气的村景,十分贴切地烘托了 “我”悲凉的心情

-

高考小说中的“伏笔”和“铺垫”

本文发布于:2023-12-10 04:32: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1539602414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高考小说中的“伏笔”和“铺垫”.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高考小说中的“伏笔”和“铺垫”.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铺垫   情节   伏笔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