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袁枚原文阅读鉴赏

更新时间:2023-12-09 23:08:37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9日发(作者:青菜疙瘩汤)

-

《苔》袁枚原文阅读鉴赏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的《苔》其一,是一首人生励志的小诗。

苔虽然在阳光不能照到的地方, 又那么渺小。到了春天,它一样拥有绿色,拥有生命。花开微小似米,但却一定要像牡丹一样尽情绽开。因为在苔的心中,他和牡丹拥有同样的大地也同样头顶广阔的天空。

无名的花,悄然的开着,不引人注目,更无人喝彩。就算这样,它仍然那么执着的开放,认真的把自己最美的瞬间,毫无保留地绽放给了这个世界。这也是我们生活中最可取的一种佳境。

苔藓自是低级植物,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诗人能看到这一点并歌而颂之,很有眼光!

本期和诗友分享《苔》其二,这首咏物诗生动地表现了青苔生长的特性,咏叹它受本性和境遇的种种限制,表达了不能够得到阳光照耀却兀自执着生长的青苔表现出了同情与悲悯。诗写得富于情趣,饶有意蕴。

创作背景:在袁枚的《小仓山房诗文集》中有两首咏苔的同题五言绝句。另一首就是上面的其一,是袁枚奉贺恩师尹继善七十寿辰受乾隆赐宴擢相之作。而这首其二,本事未详。

《苔》其二

袁枚

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

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

作者简介集主要作品:袁枚,清朝诗人、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和美食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

“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渠:第三人称,他,它。此泛指各种生物。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自然界中的万物各自有各自的特性,随它是爱暖或是贪凉。

生发开来,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权利和自由。就如,红叶喜暖,青苔爱凉,都出自它们内心的选择,而一个“随”字,道出了对不同选择的尊重和肯定。

“各有心情在” 明确表达了诗人的意图:苔藓因为生长在潮湿阴暗处,几乎看不到阳光,但也有自己活法,有自己的喜好,阳光对于它来说未必是追求的,而只是一份好奇而已。

“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有一天,青苔好奇的问高高在上的红叶,世上什么东西叫夕阳啊?

青苔为低级植物,一般多寄生于阴暗潮湿的地方,终年不见阳光,自然不知道夕阳为何物?从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阳光的偏爱,青苔红叶各有暖凉不同的待遇,因此才有青苔对红叶的发问。

这其实就是对阳光不能做到“普照万物”的指责了。诗中青苔那怯怯而又执着向往的神情,读之令人悯然。

在那个专制的封建时代,诗人笔下的青苔也有对于阳光的期待,也有向红叶打听阳光的勇气,它越是执着、越是努力地绽放自己,实际上就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对于环境不公的谴责。

这种观念或许是从佛教众生平等的理念里演化出来的,也可能产生于朦胧的人权意识。他对于不能够得到阳光照耀,但却兀自执着生长的青苔的同情与悲悯,恰恰是他美好人性最好的展示。

结束语:青苔长年生活在凉爽的阴影里,红叶则每每得到夕阳映照的眷顾而显得更加艳丽。青苔和红叶,在折叠的世界里,他们是两个维度里的生命。

青苔可能永远不会明白夕阳的艳丽是怎么回事!但是,环境和性情不同,有的喜欢温暖的阳光,有的喜欢凉爽的树荫,各有所好,应该让他们有选择的自由,生命各有精彩,都可安然自在,各得其所。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和赞美自然生命的多样性。 正如《老子》中所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大自然中并无高下、贵贱、强弱之分,其间差异,全在人们的心念。去除表相,去除执着,万物并无差别。

-

《苔》袁枚原文阅读鉴赏

本文发布于:2023-12-09 23:08: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1345171165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苔》袁枚原文阅读鉴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苔》袁枚原文阅读鉴赏.pdf

标签:青苔   红叶   生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