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9日发(作者:成都电信dns)
第1课 《草原》知识点梳理
一、作者资料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因生于阴历立春,取名“庆春”,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
本文选自《内蒙风光》。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
二、词语
1、词语表词语
绿毯、线条、柔美、惊叹、回味、乐趣、目的地、洒脱、衣裳、彩虹、马蹄、热乎乎、礼貌、拘束、举杯、感人、会心、微笑
2、生字词:
毯tǎn: 地毯 毛毯 绿毯 毯子
陈chén: 陈设 陈述 陈列 陈旧
裳shang: 衣裳 红裳
虹hóng: 彩虹 虹桥 长虹 气势如虹
蹄tí: 马蹄 羊蹄 马不停蹄 马失前蹄
腐fǔ: 豆腐 腐败 迂腐 腐朽
稍shāo: 稍微 稍等 稍后 稍纵即逝
微wēi: 微笑 轻微 微小 微妙
“毯”字最后一笔为点,( “火”字先两边后中间。)“吟”、“貌”不要多一点,“襟”、“涩”不要少一点。
特殊字的部首:勒(革) 貌(豸) 羞(羊)
3、四字词
一碧千里(一:全,都)、翠色欲流,襟飘带舞、久立四望,静立不动
描写草原的四字词语: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绿草如茵、一望无际、芳草萋萋、广阔无垠
三、多音字
蒙——(měng)蒙古; (méng)蒙蔽 蒙头盖耳; (mēng)蒙骗 蒙头转向
好——(hǎo)美好 好人; (hào)爱好 好奇 好逸恶劳
行——(háng)银行 杨柳成行; (xíng)步行 日行万里
似——(shì)似的; (sì)似乎 相似 似是而非
四、近反义词
反义词:清鲜—污浊 洒脱—拘束 迂回—笔直 静寂—热闹 大方—拘谨
近义词:勾勒—勾画 疾驰—飞驰 拘束—拘谨 羞涩—害羞 天涯—天际
热闹—喧闹 勾勒—勾画 舒服—舒适 响亮—洪亮
五、主要内容
《草原》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访问记。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初见草原——迎客——待客——话别)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
课文描写了三幅图: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我们从中能感受到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空气:清鲜
天空:明朗
景色美 平地:一碧千里
① 小丘:翠色欲流
草原 喜爱草原美景
热情迎接 赞美草原人情
人情美
风俗美 盛情款待
②~⑤
深情话别
六、句子
比喻句:
①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②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动态描写)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草原比作绿毯,把羊群比作大花,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草原广阔和羊群散落其间的美景,突出了草原的风光美。
拟人句: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七、重点句子分析:
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一碧千里:形容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这句话写出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但不因空旷而显得苍茫。这句话也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②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渲染”“勾勒”均是绘画用语,“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涂抹画面,以取得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勾勒”是指用线条勾画出轮廓。)
“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这是一个比喻句,把整个草原比作中国画,形象生动地写出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突出了草原的风光美。
③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借物抒情)
“回味”,细细地回忆,品味。这是拟人的写法。把骏马大牛人格化,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让牛马都陶醉了,突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我能想到骏马和大牛在草原上有这样的乐趣:骏马和大牛吹着和煦的风,偶尔低头吃草,偶尔抬头仰望蓝天,无比享受地眯着眼,沉醉在这片广阔无垠的天地里。
④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鲜艳的服饰,飞驰的骏马,飘舞的衣襟衣带比作彩虹,形象生动地写出颜色的美和动态的美,突出了草原人民的热情。
⑤“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理解: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深似海,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望着无边无际的大草原,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作用: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八、问题解析
1、本文的题目是《草原》,作者赞美的仅仅是草原的景色吗? 答:不是。本文名为《草原》,实则写“蒙汉情深”。“草原”作为一条线索,将景色美、人情美巧妙地串联起来,从整体上描绘出一个魅力无限的草原。
2、为什么说草原”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答:因为作者看到的不只是草,四面还有小丘,羊群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九、拓展延伸
1、直接抒情 VS 间接抒情
①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②在这境界里,连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你发现了吗?上面两个句子都采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在这“境界”里的真情实感。
抒情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直接抒情,如第①句,作者用“惊叹”“舒服”直接点明了心中的感情,这就是直接抒情;
另一种是间接抒情,如第②句,作者借骏马和大牛“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表达了对草原的喜爱之情,这就是间接抒情。
在写景时,融入情感可以使情与景高度融合,从而达到景中有情、情以景显、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2、描写草原的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本文发布于:2023-12-09 16:46: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1115761162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草原》知识点梳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草原》知识点梳理.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