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安全综合管理平台项目技术需求建设方案(DOC 17P)

更新时间:2023-12-09 11:44:55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9日发(作者:日记大全250字)

-

交通运输安全综合管理平台项目技术需求建设方案(DOC 17P)

交通运输安全综合管理平台

项目建设技术需求方案

目录

一、项目背景 ............................................................................................................... 2

二、项目目标 ............................................................................................................... 3

三、项目依据及参考标准 ........................................................................................... 3

1、项目依据 .............................................................................................................. 3

2、参考标准 .............................................................................................................. 4

四、工作内容 ............................................................................................................... 4

1、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系统 .................................................................................. 4

2、风险点危险源管理系统 ...................................................................................... 7

3、安全培训考试管理系统 ...................................................................................... 8

4、安全应急管理 ...................................................................................................... 9

5、事故调查管理 ...................................................................................................... 9

6、安全生产绩效考核管理 ...................................................................................... 9

7、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 ........................................................................................ 10

8、安全生产诚信管理系统 .................................................................................... 10

9、安全生产指数管理系统 .................................................................................... 10

10、中介服务机构管理 .......................................................................................... 11

11、安全知识库管理系统 ...................................................................................... 11

12、职业健康管理 .................................................................................................. 12

13、企业安全管理APP ........................................................................................... 12

14、支撑环境 .......................................................................................................... 13

五、技术要求 ............................................................................................................. 15

一、项目背景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础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交通运输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推进交通运输安全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建设“平安交通”的客观要求,是依法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监督管理、提高安全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

我市已初步建成完备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我市实行大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将“海、陆、空、铁、邮”综合交通运输的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等职责集于市交通委。我委现管理道路***公里,桥梁***座,隧道***座,公交线路***条,轨道线路*条***公里,从业人员***万,日均客运量超过***万,港口跻身全球前列,机场名列全国大机场。然而根据统计分析,近几年我市交通运输行业平均每年发生重大人员伤亡事故***次,事故死亡人数为***人,安全生产形势非常严峻,确保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安全运行。

由于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点多、线长、面广、量大”,涉及道路运输、城市公交、工程建设及设施管养、港口及航运、维修驾培等多板块多行业,管理难度巨大,依靠传统的监管手段已难以满足现代安全生产监管要求。本项目旨在通过建立深圳市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平台,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实现生产经营企业、从业人员、营运车辆、经营行为、安全隐患、危险源等安全影响要素的实时动态监管,从而消除事故隐患,减少事故发生;同时,通过定期对

- 2 - 安全生产形势进行动态评估分析,为安全生产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全面提升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二、项目目标

通过建设我市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全面实现我市交通运输行业安全隐患排查、风险点危险源评估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事故调查管理、培训考试管理、安全生产绩效考核管理、诚信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重大危险源管理和社会服务机构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大力提升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水平,有效提高我市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监管效率,大幅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率、人员伤亡率和经济损失率。使得我市交通运输行业监督管理能力明显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整体提高,保障水平逐步增强,基本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平安交通”建设的需要,为建成我市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交通运输安全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三、项目依据及参考标准

1、项目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全国人大2014年8月修订)

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493号令)

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和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的意见》(发改高技[2013]266号);

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3号);

 《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国发〔2012〕30号);

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发改〔2007〕

- 3 - 55号);

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2006年;

2、参考标准

 《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实施办法》

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2010

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GB/T14394-2008

 《道路交通信息采集信息分类与编码》GB/T 20133-2006

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工程管理要求》GB/T

20282-2006

 《交通运输电子政务网络及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技术指南》交通运输部,2008年

 《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标准建设方案(2007-2010年)》交通运输部,2007年

 《道路运输电子政务平台信息分类与指标》交通运输部2006年

 《道路运输电子政务平台数据交换格式》交通运输部2006年

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8)

四、工作内容

1、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系统

(1)安全排查管理

建设移动端的安全隐患排查管理App,通过安全员到企业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采集上报,掌握安全隐患情况,建立隐患信息基础数据库。建立交通运输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档案,实现对企业隐患基本信息登记、隐患整改意见信息登记、隐患整改措施信息登记、隐患销号

- 4 - 信息登记、企业恢复生产申请登记,并对隐患整治情况进行动态追踪管理。与阳光政务系统对接,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与该系统的数据交换,获取安全隐患排查数据,实现经营性道路运输事故管理与审核、交警违章信息统计等功能,可对违章企业、违章车辆、从业人员进行排名,生成报表。

(2)隐患举报受理

受理群众举报,记录举报的隐患信息,并能够根据举报信息建立安全隐患检查任务,自动分派到对应的网格负责人,实现对企业的监督检查,并按安全隐患整改流程进行跟踪办理。

提供对举报内容的查询、记录、答复等功能。

隐患举报受理:录入举报的隐患信息,建立安全隐患案件,自动分派到对应企业整改,并按安全隐患整改流程进行跟踪办理。

隐患举报管理:可列出所有举报的隐患,可进行催办操作。

(3)安全隐患预警管理

对各类危险源企业、安全隐患情况,进行及时的预警,避免造成进一步的灾害发生。

通过事件协同处置功能,建立预警、分流、监控机制,实现对各级事故隐患的及时动态治理。对安全网格排查上报的隐患进行分析评估,事故隐患的等级、治理的难易程度实施三级预警,确定为一级预警的,要求在一周内处置完并回复;确定为二级预警的,要求在一个月内处置完并回复;确定为三级预警的,要求在三个月内处置完并回复,如短期内仍难以处理的须报告进展情况并说明原因。

不同用户登录系统时,如果该用户某个审核或审批环节快到期,系统弹出窗口进行预警提醒。对许可证有效期即将到期的企业设定提前预警。

- 5 - 对未通过标准化或证书即将过期企业进行预警,提醒监管部门,具体信息包括企业名称、企业类型、所属区域、提醒类型、证书到期日期等。

(4)检查任务管理

通过开发移动端App,对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危险源、安全隐患信息进行及时采集和上报。

根据用户的管理权限不同,可进行专项检查任务发布、日常检查任务发布。功能包括:检查项管理、专项检查任务发布、专项检查任务管理、日常检查任务发布、日常检查任务管理。

(5)检查评分管理

根据安全生产检查项,逐项对企业拍照、登记检查情况,根据检查结果自动评分,根据分数对企业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制定企业评分管理规则,根据企业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自动积分。

(6)自动分流派遣管理

根据隐患所属的辖区网格,对发现的隐患根据分拨规则,自动分派到对应的安全监管人员,进行流程化的跟踪处置。通过可视化分析系统对处置情况进行跟踪监管,实现闭环的管理。

(7)督查管理

受理省、市各级领导的交办的督查任务,记录督查任务要求及督查事项、时间等内容,跟踪督查任务处理情况。包括:督查任务填报、督查任务接收、任务查询。

能够对已受理的督查任务进行跟踪,记录督查过程及处理结果,向上级单位反馈督查结果。功能包括:督查过程记录、督查任务查询、督查状态管理、结果反馈。

(8)安全隐患复查

- 6 - 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隐患,责令企业限期整改,整改期限到期后,复查人员到企业针对上次发现的隐患,复查整改是否到位,根据复查的情况,填写相应信息,拍照作为依据保存。

(9)挂牌督办管理

安全隐患排查管理过程中经常会与其它行业部门进行业务协同或进行挂牌督办。功能包括:督办任务受理、督办任务查询、督办任务推送、督办任务添加、督办任务处理。

2、风险点危险源管理系统

(1)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理

按照企业名称或编号进行企业查找,录入企业的风险点危险源详细情况,包括风险点危险源位置、照片,风险点数量,发现时间、发现人、风险等级、分析风险引发事故的概率和后果等。可根据企业名称、风险点数量、类别等进行查询、打印输出。根据风险点变化情况,记录企业风险点变化历史,何时发现、何时整改消除、何时增减等。

(2)排查范围管理

建立安全生产排查管理的企业数据库,根据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企业进行分类管理。类别包括道路客运企业、道路货运企业、汽车客运站、公交交通运输企业、出租车企业、轨道交通运输企业、危险货物运输企业、道路与水运建设工程、道路设施养护、政府产权交通场站、港口及航运、汽车维修、驾驶员培训等。

(3)企业风险点分级管理

指定企业分级标准,结合本行业领域监管实际和工作需求,结合可能发生事故的后果和概率,原则上将风险点、危险源的安全风险分为“红、橙、黄、蓝”(红色为最高级)4个等级。编制风险点

- 7 - 危险源排查管控清单,登记风险点危险源的名称、类别和所在位置、所属企业、主管单位、风险等级等信息,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单位、到人。

(4)风险点安全网格管理

将全市划分成若干安全网格,将网格和管理人员进行绑定,根据风险点所在的网格落实监管对象,实现风险点管理责任到人、到企业。

(5)风险点信息发布及上报管理

定期对发现的风险点信息对外进行公告、警示,通过本系统将风险点信息推送到企业端系统,提醒企业对风险点进行管控。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将风险点信息推送到政府门户网站对社会进行公开,加强对企业的监督。

(6)风险点禁区管理

对一时无法关闭、取缔的重大风险点、危险源,结合实际划定禁区,尽可能把风险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

(7)风险评估标准管理

建设深圳市交通领域风险点危险源排查及风险评估标准,为风险点、危险源的清单提供标准的分类及目录体系,保证系统数据上报的一致性。

3、安全培训考试管理系统

建设安全生产从业人员在线培训和考试系统,实现对三类人员(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人员)的培训考试。建设在线方式的培训及考试系统,实现自动出题考试及评卷管理,为从业人员提供基于手机App的在线培训新方式。

- 8 - 4、安全应急管理

安全生产应急演练系统为安全应急创造一个计算机模拟演练(仿真演练)的安全事故现场环境,在为安全应急组织提供各种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协同处理能力仿真培训环境的同时,对已经存在预案的合理性进行校验。

5、事故调查管理

事故调查管理系统包括事故信息采集、事故调查、事故调查报告、事故批复、事故落实情况、事故信息发布、事故管理状态查询、综合查询及事故分布图展现等功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人员可以对事故信息进行采集、查询,完成对事故调查信息的记录工作,并辅助生成事故调查报告,还可记录事故批复信息,事故落实信息,事故发布信息以实现对事故调查相关信息、文书的查询统计工作。

6、安全生产绩效考核管理

(1)考核管理

对安全排查(检查)、复查人员、执法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周期可根据需要自行设置,考核内容可进行定制,考核成绩可自动量化统计和排名。成绩可对比分析,如同比、环比,名次变化等。可对工作情况进行统计,反应出这些人员的工作状态、效率等,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撑数据。功能包括:检查人员工作考核、执法人员工作考核、按周期自动统计。

(2)安全责任指标库

建立健全行业监管体系,将安全生产责任指标逐一分解到企业、营运车辆、从业人员、场站等责任主体,规范明确每个单位和干部职工的安全监管责任。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

- 9 - 责任人。建立健全全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管评价标准和机制,根据《安全生产法》《道路运输条例》,结合交通委近年来的安全监管工作实际,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企业主要负责人职责为重点,细化完善交通安全生产检查标准,建立危险化学品运输、客运、大型货运等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设置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落实安全投入,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

建设安全责任指标管理子系统,对责任主体的安全生产责任指标进行分解、指派,根据时间计划定期进行监督考核,通过本系统生成周期性指标,如月度考核指标、季度考核指标,建设考核指标数据库、考核计划,考核周期结束后自动对考核指标进行核算、公示。接入深圳市安委办考核系统指标及公式,作为季度考核的依据。

7、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

建设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管理信息子系统,系统集考评指标体系管理,考评指标数据的采集、录入、处理与汇总统计,指标评分和考评结果发布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管理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

8、安全生产诚信管理系统

建设安全生产诚信数据库和诚信管理制度,实现对诚信信息采集、信用等级评价、信息公示和评价结果公告,以及信息交换和共享。

9、安全生产指数管理系统

建设本次工程中的安全生产指数管理系统。安全生产指数是在一般指数理论指导下,设计出的反映企业、行业或地区安全生产(事故)状况的一种综合性定量指标,具有无量纲性、相对性、动态性和

- 10 - 综合性的特点,可以对企业、行业或地方政府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合理的评价,从而指导安全生产管理的科学决策。

10、中介服务机构管理

制定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中介机构监督管理模块,以规范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行为。建立社会服务机构web端,建立社会服务机构APP。系统功能包括如下内容:

11、安全知识库管理系统

(1)安全政策法规管理

建立统一的关于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库和政策文件库,明确交

- 11 - 通运输行业主管部门职权、义务与责任。

将常用法律法规入库管理,建设法规检索查询功能,为行业内用户提供常用法规查询服务,并定期更新法规进行维护。

(2)安全生产基础数据库

接入交通运输行业主体安全相关信息,包括各经营企业、从业人员、营运车辆、经营场站、港口码头、运输船舶、交通建设工程、相关设施设备等经营许可、从业资格、安全审验等数据,基本建成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基础数据库。

按照“数据集中、应用分布、安全共享”的总体架构,交通行业安全生产基础数据库,汇聚各行业应用系统的业务信息资源,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全市统一的数据标准,实现交通委内部系统和外部相关单位系统的安全生产数据交互和共享。

12、职业健康管理

包括职业卫生监测、劳防用品管理和体检管理。

卫生监测:包括:监测计划管理、卫生监测数据采集、监测记录查询以及重点企业查询,基于GIS的空间分布展示。

劳防用品管理:包括:劳防用品登记上报、企业劳防用品查询、查看具体详情等。

体检管理:包括:从业人员体检信息查询、企业查询、体检情况查看等。

13、企业安全管理App

企业安全管理App(支持安卓和iOS系统),主要是帮助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实现企业安全隐患自查自报,功能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填报、现场隐患管理、政府监管信息跟踪等。功能包括:用户登录 、

- 12 - 用户注册 、密码重置 、企业信息采集、安全隐患信息自查自报、政府巡查信息接收查询等。

14、支撑环境

本次工程中,系统运行所需的支撑环境主要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系统、安全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Web中间件、ETL中间件、数据交换中间件、ESB中间件等。

其中,服务器、存储设备及存储用光纤交换机本次工程中需要建设,服务器采用虚拟化方式部署,虚拟化软件采用交通委现有的虚拟化软件产品进行安装。网络设备及安全系统复用交通委机房现有资源。

其中Web中间件、ETL中间件、数据交换中间件、ESB中间件需要通过本次工程新建。Web中间件为本次工程Web系统提供基础运行环境,采用Java语言开发,支持Linux操作系统。本项目中采用SOA架构进行设计建设,因此需采购ESB服务总线中间件,用于实现各类服务的集成,包括与交通委及市安委办相关系统的服务对接。数据交换中间件用于与相关系统的同构数据实时交换及复制。ETL中间用于对交换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的清洗和转换,保证数据质量及有效性过滤处理。

运行环境清单

序号 中间件 配置 数量

1 Web中间件

支持java环境、Linux系统,64位版本

2套

- 13 -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支持Linux系统部署,带图形管理界面,支持应用流2 ESB中间件 程、自定制处理组件和动态开发适配1套

器,提供HDFS、HBa、Hive SQL适配。能够支持服务监控和行为审计。

支持主流操作系统,如Windows、HP-UX、AIX、Solaris、Linux 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必须提供广泛的交换接口,包括数据库(Oracle、3

数据交换中间件

Syba、SQL Server、DB2、MySQL、KingBa、达梦等)、文件、Web服务等。产品必须支持打包交换,可以将数据库中的数据与文件系统中的文件打包一同交换,支持大文件(大于4GB)的交换。

基于Java技术和标准数据库接口(JDBC、ODBC等),支持部署在各种主流操作系统和国产操作系统上,支持与各种主流数据库、开源数据库、国4 ETL中间件

产数据库的接入,支持对各种结构化/非结构化格式文件的读写,以及通过多种协议与其他应用系统的交互。

提供任务组件和转换组件,如多源的数据合并、数据的路由、数据行列转换、字典表查询、定时重启、循环调1套

1套

- 14 - 度、流程告警等,用户可以通过拖拽方式快速完成各种复杂的数据集成需求和集成的调度控制,无需人工编码,快速构建数据集成应用。

4颗Intel Xeon E7-4820 v3 CPU,

5 物理服务器

256GB 内存,300GB-SAS硬盘两块,8GB单口光纤HBA卡2块 双铂金电源 内置DVD

双控制器,32GB缓存,12个GE端口,6 存储 8个FC端口,22块1.2TB 10K RPM SAS硬盘单元(2.5")

7

存储交换机

32GB缓存,12个GE端口,8个FC端口

2

1

2

五、技术要求

1、系统可靠性要求

系统建设应采用成熟的技术架构,以保证系统的高质量和稳定性;对应用系统、数据库设计应考虑详尽的故障处理方案,在系统在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应用系统以及相应的业务数据。

可靠性要满足系统7×24小时不间断服务的要求。

系统可用率≥99.9%,即每年的不可用时间小于9小时。

2、系统安全性要求

(1)总体要求

系统安全总体应遵循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二级相关要求设计、建设。

- 15 - (2)网络安全

系统建设应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先进技术,建立网络防护体系,从可控性和可审计性两个方面保障不同网络信任域之间互联的安全。

(3)系统安全

应采用防病毒系统、漏洞扫描等先进技术,及时检测外部入侵和非法行为,防御和查杀网络病毒和恶意代码。数据接入服务器、业务处理服务器等关键设备应采用服务器集群的方式,一旦某台服务器出现故障,其他服务器能自动接管其工作,避免数据丢失或操作失效。

(4)应用安全

应采用动态口令或身份认证等技术保证应用系统的安全性,防止非法用户未经授权访问系统。

应记录各种用户进行的任何与安全相关的操作日志,日志记录至少保持1年以上。

(5)数据安全

系统用户名、密码等关键数据应加密存储。

应采用数据库审计工具对数据库的操作进行收集和评价。

每个月应对数据进行全量备份,营运数据每天增量备份,其余数据每周增量备份。应采用磁盘阵列、磁带库等可靠存储备份介质。

3、响应速度要求

(1)交互类业务:是指平时工作中在系统中进行的业务处理,如录入,修改或删除一条记录等操作:

平均响应时间:0~3(秒)。

峰值响应时间:3~5(秒)。

(2)查询类业务:如数据查询、统计报表生成或决策支持数据

- 16 - 查询等。查询业务由于受到查询的复杂程度、查询的数据量大小等因素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此给出三个参考范围:

简单查询平均响应时间:0~5(秒)。

复杂查询平均响应时间:5-10(秒)。

极限数据查询时间:大样本量时数据查询时间不得超过2分钟。

(3)友好性和兼容性要求

应用系统界面友好,充分考虑用户的使用特点,使用户工作简单、方便、快捷。系统应支持IE9以上(包括)浏览器,同时能够兼容FireFox、Chrome等主流浏览器。

(4)文档要求

1)负责编写本项目有关的建设、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方案。

2)书面技术资料应能满足确保系统正常运行所需的管理、运营及维护有关的全套文件。提供的技术文件至少应包括:技术方案、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系统概要设计、数据库设计、测试报告、用户手册、技术手册(安装、测试、操作、维护、故障排除等)等。

3)提供安装调试过程中的各种文档资料,以便业主今后能掌握操作和维护方法。

4)列出其所提供的技术资料的详细清单。

5)技术资料应与其提供的软件相一致,技术资料应该全面、详细。

6)技术手册等文件资料应为中文。

- 17 -

-

交通运输安全综合管理平台项目技术需求建设方案(DOC 17P)

本文发布于:2023-12-09 11:44: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0934951160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交通运输安全综合管理平台项目技术需求建设方案(DOC 17P).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交通运输安全综合管理平台项目技术需求建设方案(DOC 17P).pdf

标签:管理   企业   进行   系统   生产   信息   数据   查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