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9日发(作者:害怕写作)
文言文标准读法
1. 我们如何知道古文的读音
所有语言可分为有声调和无声调的语言两种。
在有声调的语言中,一个音节声调改变了,语意也随之起巨大的变化。汉语属于有声调的语言,英语属于无声调的语言。
从语言的角度来看,有声调的语言信息熵更高,当然发音也更难掌握。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
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
周有光先生称反切是“心中切削焊接法”。这两种注音方法,用起来都不方便。
唐代守温在分析汉语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基础上,制定了描述汉字语音的三十六字母,说明当时我国的语音分析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但是他是用汉字来表示这些声母和韵母,因此,这样的字母没有进一步发展成拼音文字。大凡上古汉语,无非是五种基本音:喉音、舌音、牙音、齿音以及唇音,而没有现在的鼻音。
这是音韵学家所归纳的5种上古基本音。依此可知,我们的祖先的语言也无非是这5大类发音。
这是由人类或某一人种的生理特征所决定的。 中国古代给难字注音一般用直音和比况的方法。
即分别是以一个与难字同音的字标注之和以一个读音相近的字作参照,说明某字读音与此字相像的注音方式。③这种注音方式的局限性大的大,遇到读音怪僻的难字则无法。
大概于东汉末年,出现了反切。即用两个字,取第一字的声母与第二字的韵母来注音。
当然,取两种单音节来标注一个字,就容易多了。但是,古代的注音无论是哪种方法都不能全面地诠释上古读音的规律。
所以,我们在这里就不讨论反切以及古代注音问题。 关于文字注音这方面,与古代中国最接近的就是日文,可以了解一下要研究汉字读音,必先追溯其起源。
首先就要谈谈汉字是先有读音还是先有文字。其实,这个问题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
但把视野扩大到全世界则不难发现:各个民族几乎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语言,而真正有文字的却只占其中一小部分,而且那些有自己民族文字的都是些大国强国。而那些小部族则只保留自己的语言,无文字。
从这一点上,我们似乎可以了解到人类是先有语言后有文字。但有没有特殊情况,则无从知晓。
以上是我们对汉字以及汉字读音的基本认识,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汉字的读音起源和理据。 二、上古音的确定 凡例: 首先,在论述之前,笔者先进行一个凡例说明。
为了阅读方便,本文不用国际音标注音,而用汉语拼音形式。古音者皆依据并模仿闽南语音。
但由于有的音用汉语拼音无法拼出,就引进了“[]”,该符号内的字母发英语音标的音。如:“[e]”和“[ng]”,还有英语音标“з”和“ae”;“—”在标音之后,表示发音短促。
若与“——”相遇,则作“__——”;“( )”内表示字母与标调一致;“:”表示缓音或与前音隔开并拉长音,若后加大写字母则代表其与前面字母不能相拼而要隔开并拉长音,且轻轻发尾音。如“da:N”;“”代表大口音,即比前面字母正常发音的开口要略大;“&”代表连接一个字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古音;“~~~”表示拉长音;“…”表示声音渐渐变弱;如果“~~~”与“…”同时存在,则标为“~~…”以示区分。
根据笔者的反复研究,可以将汉字的理据划分为以下几类: 1、法自然之声 这是模仿自然界万物的声音而约定俗成的读音。它可分为两类: ① 模仿万物固有之声 比如“也”字,其古音读若à…、yā或ā。
很明显,“也”字是古汉语中十分常见的语气助词,其古音读起来如同今天我们的口语中的“啊”、“呀”等。再如“亚”字,其古音读若ā~~…,很有意思,哑巴所发出的声音正是像ā~~…这样的声音。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哑”字,左边形旁表属性,为人口发出的声音,右边的“亚”为声旁表音,“哑”字读音正是模仿哑巴的发声所定下的。其实,我们今天还存在着用此种方法造字的传统。
比如许多被发现的化学新元素,“镁、钙、钡、氦”等就是例子。
②根据会意所模仿之声 有些会意字亦表现出自然界固有的声音。
下面列举“害”与“毅”为例,阐释其音源。先看“害”字,《说文》云:“害,伤也。
从宀、从口、丰声。”金文“害”字作害,下为一“口”,上为舌头之象形,中间一横表示舌头被割掉的意思。
“害”其发音源自无舌之人的“嘿嘿”声。④可见,“割舌”是“害”字的原始含义,其后才引申出“伤害”、“害处”的意义。
再看“毅”,《说文》:“豙,豕怒毛竖也,从豕辛。”其中,“豙”是“毅”的初字,金文作毅。
古人以木杈将野猪按倒在地,会在木杈与猪脖子之间迅速绑上一段横木棍,形似“辛”字形。“豙”的发音,可能来自套上这种械具后,猪的尖声嘶鸣,且持续时间会惊人地长久。
所以《说文》释为“豙,有决也”,就是坚毅的意思。⑤这些原始读音都是源自万物在某些情况下所发出的声音。
2、声韵母合音 当然,光模仿自然界发出的声音来传达信息显然是不够的。在表达一些较复杂的概念时往往不能够形容出来。
于是就迫切地需要用到非自然音来表达抽象或无法用自然音来形容的语音。 有一类字是由两个字组成,而。
2. 【经典诗词或文言文的解释要求:一、MP3或视频的;二、读完诗词或
《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很喜欢的一段话。
3. “供”在文言文中的发音和意思
供在文言文中的读音为:gòng,意思为:奉献;进献。
清·蒲松龄《促织》:“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白话释义:上司试着让它斗bai了一下,显出了勇敢善斗的才能,上级du于是责令他经常进献。
供拼音:gòng 、gōng 释义: [ gòng ] 1.把祭品陈列在祖先、神佛的像或牌位前以示敬奉:案上~着水果。 2.旧时祭祖先或求神拜 佛用的祭品:上zhi~。
3.受审者口述案情。也指叙述案情的话或文字:~认。
口~。 [ gōng ] 供给(jǐ);提供东西或条件给需要的人应用:~应。
~参dao考。这间房子~厂长午间休息。
扩展资料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供案[gòng àn] 供桌:雕花~。
2.攀供[pān gòng] 招供的时候无中生有地拉扯别人。
3.供认[gòng rèn] 受审讯版者承认所做的事情:~不讳。 4.翻供[fān gòng] 刑事诉讼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推翻自己原来的供述,导致前后供述矛盾的行为。
5.供桌[gòng zhuō] 陈设供品权的桌子。 6.口供[kǒu gòng]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其被指控的犯罪行为和相关事实所作的口头供认和陈述。
4. “还”在古文中的发音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末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刘禹锡《石头城》中“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李清照《声声慢》“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以上句中“还”的读音,是都应该读成"huan"呢还是“hai”? 如何确定古典诗词中“还”的读音?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中的“还”读huan 是”退身,返回”的意思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读”hai 是”仍然”的意思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中的”还”读huan 是”回返”的意思
读hai 时,是副词
读huan时,是动词
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有“仍然(后起意义)”的义项,但读音仍在huan下,未标hai。这个字只有一个读音huan,没有读hai 。古代可能没有“hai”这个音,粤语里两字均读“huan”。
查巴蜀书社之《古汉语字典》,有三个读音。
huan(二声):返回;偿还;顾、回头;若还、如其;通“环”。
xuan(二声):旋、旋转;迅速;敏捷。
hai(二声):仍、尚;更。[旧音:huan(二声)]
本文发布于:2023-12-09 07:54: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0796501158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文言文标准读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文言文标准读法.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