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9日发(作者:白组词)
何塞·马里奥·莫利纳
作者:暂无
来源:《世界环境》 2015年第5期
何塞·马里奥·莫利纳(José Mario Molina)是一位墨西哥化学家,发现南极臭氧层空洞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成功解释了氯氟碳化合物(CFCs)破坏地球臭氧层的机理,因“他们对大气化学的研究工作,特别是臭氧的形成与分解”,与弗兰克·舍伍德·罗兰(Frank Sherwood
Rowland)、保罗·克鲁岑(PaulJozef Crutzen)共同获得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同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科学奖项的墨西哥人。
莫利纳生于墨西哥城,年幼时,他就用自己的玩具显微镜观察到一个变形虫。他如此着迷,为此甚至要求父母允许他在家中浴室里建一个实验室。1967年和1972年他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随后进入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做博士后。
1972年,美国密里根大学的托拉尔斯基和米切罗内叶证实了大气中的氯原子能像氮氧化物那样催化分解臭氧,而在大气中由氯转变为氯化氢使氯原子重返地面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罗兰和莫利纳清楚地意识到臭氧层对地球上动植物的保护作用,立刻将研究方向瞄准了在大气中寿命较长的有机氯化合物,因为这些化合物的性质与能够破坏臭氧层的N2O的性质有些类似。
两位科学家快速地研究了CFC(氯氟烃)在对流层即所谓的“污物槽”中的每一个可能的变化,但发现没有什么能阻止CFC分子上升到臭氧层的高度。
1974年6月28日出版的《自然》刊登了他们的论文《平流层作为氟氯原子的污物槽:氯原子催化破坏臭氧》,公布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但是论文的发表并没有引起科学界和舆论的反应,为了向公众传播臭氧空洞问题的严重性,莫利纳表示“我们意识到必须超越科学家的职责”了。
1974年9月,两位科学家在一次学术会议期间特意举行了记者发布会。在发布会上,他们号召全面禁止继续排放CFCs到大气中。许多科学家和生产厂商都怀疑他们的说法,因而一直无法达成共识以开始行动。1982年,日本南极观测队发现南极上空臭氧层明显变薄,形成了所谓的“南极臭氧洞”,印证了罗兰和莫利纳的发现。
在莫利纳等人的推动下,国际上保护臭氧层的呼声愈加高涨。1985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奥地利召开会议,通过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两年后,《维也纳公约》部分成员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进一步推动了国际社会保护臭氧层的行动。
莫利纳是教皇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研究院院士和墨西哥科学院院士。他是多个环境组织的委员会成员,以及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公共政策委员会、麦克阿瑟基金会的全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等科学委员会的成员。
他还在墨西哥建立了马里奥·莫利纳研究中心,致力于减少污染,为政府监控空气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编译/李鹏辉
本文发布于:2023-12-09 05:05: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0695221157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何塞·马里奥·莫利纳.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何塞·马里奥·莫利纳.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