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9日发(作者:塞翁失马的道理)
封面故事COVER STORY“封土”和“授民”同等重要
分封制度是怎样运作的?文I徐成东方征战三年之后,周公旦
后,叛乱的策划者、周武王和周公旦的
和他率领的周军再一次击溃
同胞弟弟管叔鲜就戮、蔡叔度被囚禁
了殷商,与五年前武王伐纣
至死,周人对同族的反叛者们的惩罚
时的摧枯拉朽相比,这场战争要残酷
尚且铁腕,又怎么会对死敌殷商遗民
和艰辛得多,即使对于周人来说,惨烈
们手软呢?纣王的儿子武庚和一众参
的战争也在他们的心头种下了阴影,
与叛乱的殷商贵族被杀、辉煌的殷都
让他们唱起了凄楚的歌谣:被焚毁,就连埋葬十余位晚商先王的
“战事激烈,竟让我们的战斧破
殷墟西北岗王家陵园都被愤怒的周人
缺,周公向东征伐,平息四方的叛乱,
挖掘一空。可怜我们这些战争的幸存者啊,也是
身为周人最高统帅的周公旦陷入
福大命大。”(《诗经•破斧》:既破我斧,
了沉思,这场惨烈的战争让商周两族
又缺我昕。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哀我
都遭受了惨痛的灾难,现在战争结束
人斯,亦孔之将。)了,这样的惨剧是不是再也不会发生
战争的胜利者周人都已经被战事
了呢?摧残成这副模样,作为失败者的殷商
周公旦清楚地看到,酝酿灾难的
遗民又能好到哪里去呢?在三监之乱根源并没有在战争中被摧毁,它们只公/现代壁画《辅佐成王》,出自河南洛阳周公庙博物馆主殿定鼎堂。周公旦在平息三监、武庚和东夷
联合掀起的叛乱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天下,迫切需要找到一条消弭矛盾、长治久安的道路。为此,以
他为首的周朝统治者拿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一分封制度52 |国家人文历史是潜入了看不到的暗处,继续威胁着
新生的周王朝。我们可以想象,彼时的
周公旦也曾因周边暗流涌动而无法安
睡,就像曾经的周武王一样。分封是在做什么?提到西周的政治制度,大多数人
想到的第一个词一定是“分封”。的确,
“封邦建国”是西周政治制度中最具特
色、也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制度,然而
分封却也是最被人误解的制度。长期
以来,人们总是认为分封制是周天子
将国土分割赏赐给自己的兄弟、诸子,
让他们成为“诸侯”,这些诸侯名义上
是周王的臣属,实际上则是那片国土
上真正的统治者。许多人进而认为,正
是这种制度削弱了周天子的权威,导
致周王朝的政治权力极为分散,最终
导致王朝分裂、天下陷入战乱。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当我们细究相关的文献和金文记
录,就会发现分封远比我们想象的要
复杂得多,这是一种在很长的历史时
期里行之有效的政治设计,是周王朝
早中期繁荣辉煌的重要基础,值得重
新评价。清华大学近年来入藏了一批珍贵
的战国楚简,其中有一篇记录西周到
春秋时代历史的史书被称为《系年》,
《系年》中提到了周王朝制定分封制度
的初衷:“周成王、周公既迁殷民于洛邑,乃追念夏商之亡由,旁设出宗
子,以作周厚屏,乃先建卫叔封于康
丘,以侯殷之余民。”这是说三监之乱后,天子周成王
和实际掌握周王朝最高权柄的周公旦
认真思考了之前夏王朝和商王朝灭亡
的教训,于是从自己的宗族中选出“宗
子”,让他们封邦建国,为周建立外围
屏障。在众多的“诸侯”之中,最先完
成建国的是周公旦的弟弟康叔封(即
卫康叔),他的封地在卫地康丘。在这
段话的最后一句,则特别点明了康叔
封最重要的任务一看守投降的殷商
遗民。《系年》中明言康叔所封的卫国在
周初诸侯中建立最早,而传世文献中
亦不乏对卫国分封的记录,我们只要
细细理清与此相关的资料,即可对分
封制度建立的原始动机和起到的作用
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在先秦重要的历史典籍《左传》
中,卫国大夫祝佗回忆了周初对卫国
的分封:“(周公旦)分康叔以大路、少
帛、績筏、旃旌、大吕,殷民七族,陶
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
葵氏,封畛土略,自武父以南,及圃田
之北竟,取于有阎之土,以共王职。取
于相土之东都,以会王之东蒐。聃季授
土,陶叔授民,命以《康诰》,而封于殷
虚,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大
意:周公旦分给康叔封战车、小白旗
等仪仗,分给他陶氏、繁氏等七个殷商
氏族,在从武父向南、到圃田以北的疆
土上标志边界,从有阎氏那里取得土
地,以执行王室交派的职事。取得商王
朝先公相土在东边的都城,协助天子
在东方巡省。冉季载将土地交给他,陶
叔授予他人民,周公旦赐予他《康诰》,
让他在殷商的故地建国,在这里采用
商王朝的统治传统、土地用周人的方
式划分)。祝佗虽然是春秋时期的人,
但是其担任的正是卫国掌管祭祀的太■西周的传说与史实祝,搞错卫国始君分封情况的可能性
不大,他的话应该颇具参考价值。在这段回忆中,我们可以看到分
封并非许多人印象中单纯的“分土封
建”,康叔封从周公旦手上接过的除了
疆域(封畛土略,自武父以南,及圃田
之北竟,取于有阎之土),还有仪仗(大
路、少帛、績筏、旃旌、大吕),更重要
的是,七个原属于殷商的氏族(殷民七
族)也被赐予了卫康叔。这些仪仗、人
民连同疆域一起,成为康叔封统治卫
国的“物质基础”。在将这些“物质基础”康叔封赏赐
完毕之后,周公旦又向其颁布了统治
卫国的基本原则——《康诰》(《康诰》
保存在传世文献《尚书》之中,一些学
者认为《酒诰〉X〈梓材》两篇也是《康诰》
的组成部分),更叮嘱康叔封,要“启
公/清华简《系年》。清华简为战国楚简,其中
以商政,索以周疆”,即要求康叔封以
《系年》为记录西周到春秋时代历史的史书,提
商王朝的政治惯例施政,以周人的标
到周王朝制定分封制度的初衷,是从自己的宗
族中选出“宗子”封邦建国,为周建立外围屏障。
准分割土地。《系年》中还提到,最先完成建国的是周公旦的
所以,在最初的分封中,卫国获得
弟弟康叔封(即卫康叔),他还肩负看守投降的
殷商遗民的重任了包括土地疆域、人口氏族、仪仗宝器
在内的物质资源和包括《康诰》等在内公/宜侯头簋,西周早期青铜器,高15.7厘米,口径22.5厘米,足径17.9厘米,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器内铭文12行,约126字,记载了周天子在命令虞侯“迁侯”之时,不仅赏赐了仪仗宝器,还赐予了土
地疆域和大批人口氏族,实际起到了拆分殷商遗民、犒劳功臣和开拓周王朝疆域的作用MAY 2021 | 53封面故事COVER STORY的施政纲领,可见分封从一幵始,就是
一套远比“划出一片土地赠予诸侯”更
为复杂的政治设计。与之类似,在祝佗的回忆中,我们
也可以看到鲁国、晋国的分封也出现
了相同的模式:鲁国:“分鲁公以大路、大旃,夏
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仪仗宝器),
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
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
族,将其类醜(人口氏族),以法则周
公,用即命于周。是使之职事于鲁,以
昭周公之明德(施政纲领)。分之土田
陪敦,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
彝器。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于
少皞之虚(土地疆域)。”晋国:“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
阙巩、沽洗(仪仗宝器),怀姓九宗,职
官五正(人口氏族)。命以《唐诰》,而
封于夏虚(土地疆域),启以夏政,疆
以戎索(施政纲领)。”再看青铜器铭文资料,1954年江
苏省丹涂县烟墩山土墩墓出土了一只
西周早期偏晚的青铜簋,学者认为这
只名为“宜侯矢簋”的青铜器铭文中记
录了周康王或是周昭王将虞侯改封到
“宜”的历史事件,铭文中这样说:王令虞侯失曰:迁侯于宜,赐
柜鬯一自,商瓒一口,彤弓一,彤矢
百,旅弓十,旅矢千。赐土厥川三百
□又廿,厥宅邑卅又五,厥□百又
卅,赐才宜王人十又七姓,赐奠七
伯,厥卢□又五十夫,赐宜庶人六百
又□夫。(铭文大意:周王命令虞侯
矢:把你的驻地迁移到宜地去,我
赐给你美酒一壶、玉礎一口,红色弓
一张,红色箭矢一百枚,作战用的
弓十张,箭矢一千枚。赐给你包含
三百二十条河流的土地,其中有居
住人的邑三十五个,某某一百三十
个。赐给你宜地从属于王家的家族
十七个,赐给你郑地的家族五个,某国家人文历史公/西周克霤,又称太保爨,西周早期青铜器,通高33厘米、口径14.2厘米、底径14.2厘米、腹径
21.7厘米,盖与器口内壁各铸有相同阴文铭文各43字,现藏首都博物馆。铭文记载了周成王册封召公
奭的长子燕侯克之事,同样记载了燕侯克不仅获得了土地疆界,还受赐5个氏族的人口之事人五十人,再赐给你在宜地的庶人 青铜器,于20世纪80年代出土于北京
六百余人。)市房山区琉璃河西周墓群的克曇,其
在宜侯矢簋的铭文中我们也可以
铭文为:清楚地看到,周天子在命令虞侯“迁
王曰:大保!唯乃明,乃鬯,享
侯”的时候,同样赏赐了仪仗宝器、土 于乃辟,余大对乃享。令克侯于區,
地疆域和人口氏族,虽然铭文中没有
使羌、毚、虚、驭、微。克宅匱,入土,
提到政治纲领,可能当时并没有将篇
暨厥有司,用作宝尊彝。(大意:周
幅较长的施政纲领写入篇幅有限的铭 成王说:“召公太保啊!我们刚才进
文之中。行了盟誓,享用了美酒,你侍奉你的
再来看同样是西周初年的另一件君王,我也将报答你的侍奉。我让克在燕地为侯,赐予他羌、毚、虚、驭、
微等族。燕侯克在燕地建立了住处,
与他的臣子一起进行了祭祀。)这件青铜器铭文表现的是周成王
册封西周另一位幵国重臣召公奭的长
子燕侯克的历史事件,在铭文中记录
了燕侯克获得的土地疆界为燕,获得
了 5个氏族的人口。总之,宜侯矢簋和克_铭文中记
录的分封仪式,与《左传•定公四年》
中周公旦对鲁、卫、晋三国的分封在程
序上基本一致,尤其是对赏赐诸侯土
地疆域和人口氏族这两个环节,都记
录得甚为详细,可见此二者应当是分
封中最重要的元素,这一点要重点记
住,在下文中我们还会提到。我们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笔墨来
探讨分封仪式时的天子对诸侯的赏赐
呢?因为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我们才
能开始讨论,周公旦等西周开国元勋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安排。分封的初衷是什么?平息三监、武庚和东夷联合掀起
的叛乱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天下,周
公旦需要找到一条消弭矛盾、长治久
安的道路,此时这些问题横亘在历史
的车轮之前,如果周王朝不能迈过去,
那么他们的成功只能是县花一现:首先,虽然武庚已经被杀,殷都
也被夷为平地,但是经过七百余年的
统治,商王朝的根须已经深深地扎入
了三门峡以东的土壤,大量殷商氏族
仍然分布在殷都之外的广袤大地上,
虽然此时在强大的周军面前他们恭顺
服从,但是在未来假如形势有变,这些
商王朝遗民仍然拥有掀起叛乱的能力。
周武王在伐纣成功之后,依然忧心忡
忡,就是因为“维天建殷,厥征天民,
名三百六十夫,弗顾,亦不宾灭。用戾
于今。”(大意:当初商王朝建立,有■西周的传说与史实■三百六十个贤人,虽然他们的后代已
的旗帜下吗?他们看到了商王朝庞大
经不服从天命了,但是到现在仍然没 的财富和国土,他们能够承认周天子
有灭亡,一直延续到现在)后来的叛乱 对战后利益的分配吗?管叔鲜、蔡叔
证明了武王的担忧并非多余,而周公 度、霍叔处身为周武王的兄弟,都在武
定乱之后,这些商王朝遗民虽然遭受
王死后为了争夺继承权对周成王和周
了打击,但是周人大概也无力将其全 公旦兵戈相向,其他的盟友在未来不
部剿灭,他们仍将在很长时间里成为 也是很有可能为了争夺利益而挑战周
王朝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王朝的权威吗?第二,在武王伐纣和周公定乱两 第三,最强大的敌人商王朝虽然已
场大战中,周人战胜商王朝的军队是 经倒下,但是新生的周王朝疆域周边
一支“联军”,其中既有周原的居民,
还有其他敌人的存在,例如在三监之
也有长期与周人通婚的以姜子牙(师
乱中,东夷诸国就与武庚勾结,在东方
尚父)为首的姜姓羌人,以及“庸,蜀、 对周王朝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周公旦在
羌、鬃、微、卢、彭、濮”等部族派出的 平定东夷时,采用了与东夷小国媾和,
军队。联军在彻底战胜商王朝之后已
集中力量攻击奄、薄姑(蒲姑)、丰伯等
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在此之后,
东夷大国,这样做的好处是很快地平息
联军还会像过去一样继续团结在周人了东夷叛乱,却在东夷之地留下了不少MAY 2021 | 55封面故事COVER STORY小国,这些小国和周王朝之间的友谊并
地、宝器,周王朝给予了灭商大战中功
不牢固,仍然是王朝未来的隐患。绩卓著的将领、盟友和同族们丰厚的
周人和殷商遗民的矛盾、周人内
回报。功臣们不仅获得了物质赏赐,更
部的矛盾、周王朝和外部异族的矛盾
获得了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统治的权
三大矛盾正是引发三监之乱的根本原
力。如此,第二个矛盾一周王朝内部
因,周公旦作为周王朝的掌蛇人,必须
的矛盾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解决。想办法彻底消灭这三个矛盾,否则战
第三,我们可以注意到,周初分
事永远不会有停止的一天,周人迟早
封的诸侯国所在的位置大多是军事重
会在一场更庞大的反叛中失去他们获
镇或王朝边陲,如卫国的所在地是殷
得的一切。商故地,仍然居住着不少曾经接受商
周公旦和周王朝的幵国元勋们想
王朝统治的人民;燕国所在的北京地
必也苦苦思索过,最后他们拿出了自
区是周王朝最靠北的诸侯国,直面北
己的解决方案——分封制度。方的戎狄;鲁国所在的山东曲阜,则
前文中我们提到过,周公旦在分
是在三监之乱中被周公旦毁灭的奄国
封鲁、卫、晋等国的时候,赐予诸侯的
都城,此时仍然有敌对徐夷屡屡骚扰;
不仅有土地疆域,还有人口氏族。例
晋国所在的山西晋南地区,也是被消
如分给鲁国的,是“条氏、徐氏、萧氏、
灭的商王朝盟友唐国的势力范围。更
索氏、长勺氏、尾勺氏”等“殷民六
有甚者,姜太公获封的齐国在山东营
族”,分给卫国的是“陶氏、施氏、繁
丘,此地在分封时仍然隶属于与周敌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等“殷
民七族”,同是出自商王朝、居住于首
都殷的宗族。而卫国的封地在距离安
阳殷都不远的河南省浚县辛村,鲁国
的封地则在遥远的山东曲阜,在这次
大分封后,原本居住于殷都地区的“殷
民六族”和“殷民七族”就不得不跟随
自己所属的诸侯前往封地居住,他们
之间的联系应当也会随着地域的分割
而切断。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分封制度的
第一个妙用——将原本错综复杂、
根深的商王朝遗民氏族通过向诸侯
民”的方式化整为零,彻底拆幵,由诸
侯带到自己分散于王朝各处的封地上
去。这些遗民们“帅其宗氏,辑其分族,
将其类醜”来到新的居住地,他们也就
无力像留在殷都时那样互相串联掀起
叛乱,即便仍有不服者,诸侯们也可以
轻易地将这些被拆散且远离故土的遗
民镇压。这样一来,周人和商遗民之间
的矛盾就得到了釜底抽薪式的解决。公/身着甲胄的西周士兵图,出自刘永华《中国
第二,周公旦通过赏赐人口、土服装通史》56
I国家人文历史对的莱夷,姜太公想要兑现周成王给
予的赏赐,还必须亲自率军将营丘从
菜夷手中抢过来。周公旦通过将诸侯
分封到军事重镇或边境地区,在王朝
的外围建立了一系列坚固的屏障。诸
侯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封地,自然会与
敌对势力作战,而那些跟随诸侯来到
陌生边疆的殷商遗民,也会为了自己
的生存而拼尽全力。甚至在某些情况
下(如齐国的例子),分封还能大面积
地开拓王朝的疆域、消灭王朝的敌人。
这样一来,第三个矛盾——周王朝与
外部异族的矛盾也有了解决方案。周公旦创造性地用一揽子方
案——“封土”和“授民”同时解决了
周王朝建立初期面临的三大矛盾,像
“三监之乱”这样由王朝内部贵族联络
殷商遗民和外部势力掀起的巨大危机,
也就再也没有发生过。所以,当我们完整地考察了分封
仪式之后,必须刷新我们的认识,分封
与其说是“划出一片土地让诸侯统治”,
不如说是“将被征服的人民授予诸侯
以幵拓疆域、镇守边疆”,“封土”和“授
民”同等重要。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之
后,再回过头来看整个分封制度,就不
得不感叹其设计之巧妙和获得的成效
之显著了。后来的历史证明了,分封这项制
度在确立之后,很快就发挥了其设想
中的功效,让危机四伏的周王朝稳定
下来,甚至让周王朝迅速地幵始向外
部拓展,展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鲁国的始封之君本是功高盖世的
周公旦,但是他身为王朝的最高掌舵
人和制度的设计者,百务缠身,并没有
精力和时间离幵都城前往封地治土理
民,鲁国真正的统治者是周公旦的长
子伯禽。他从殷都带走了“殷民六族”,
从《左传》记载中的这六个氏族“帅其
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醜”来看,这
应当是一支相当庞大的队伍。他们的_ W周的传说1J史实■®/鲁国故城通址,位于山东曲阜,现位于曲阜鲁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遗址长11.9公里,东西长3.7公里,南北宽2.7公里。考古工作者在遗址内发现了
两组形制不同的墓葬,甲组推测属于殷商遗民;乙组推测当属于周人,证明分封制下的兽国国都内周人和商人在保持各自习俗同时双方和平相处新家园将是泰山脚下的曲阜,那里是
东夷强国奄国曾经的都城,奄国在周
公的东征中被踏平,根据青铜器铭文
记载,伯禽应当也参与了那场战争,现
在由他来镇守这片暗潮涌动的土地再
合适不过了。《尚书》中有一篇《费誓》,便是记
载伯禽初建鲁国时的史事。伯禽和他
的臣民们从中原迁到曲阜之后并没有
得到安宁,原生于淮河流域的徐人北
上至此,与本地的东夷土著一起,在鲁
国都城东郊屡屡骚扰,使鲁国不胜其
烦。伯禽准备发兵进攻东郊的敌人,在
此之前,鲁侯伯禽在自己的臣民面前
严肃地强调要做好战前准备,其中提
到"鲁人三郊三隧”要整备好筑城的工
具和作战需要的草料。所谓“郊”又可
称“乡”,是国都周边的鲁人聚落,而“隧”则是指在“郊”之外臣服于鲁的其
他聚落,伯禽在作战之前命令“三郊三
隧”,显然此时的鲁国已经基本完成了
整合,那些曾经作为不安分因素的“殷
民六族”大概也接纳了自己作为鲁侯
臣民的新身份,开始与周人并肩作战。分封或许起到了比这项制度的设
计者们想象的更好的效果,遗民们跟
随新的主人来到封地之后,一方面切
断了故土以及原生文化的联系,另一
方面他们也面临着外部敌人的威胁,
在相当短的时间里,就和共同前来封
地的周人们形成了新的政治关系,他
们之间的敌对情绪很快消散,新的民
族共同体在外患的压力下开始形成。在后来的考古发掘中,我们仍然
能看到在诸侯国内,周人和商人共处
的场景。在20世纪80年代陆续发掘的山东曲阜鲁国故城遗址内,考古工作
者发现了两组形制不同的墓葬,甲组
墓葬一般较宽,在墓底中部腰部位置
往往还挖有一个小坑,这些“腰坑”中
埋有狗的尸骨,墓主的头部向南,这类
墓葬还常随葬有与安阳殷墟相似的陶
器,这类墓葬葬俗与安阳殷墟典型的
商人墓葬基本一致,可以推测属于殷
商遗民;乙组墓葬较窄,棺木上装饰
有铜鱼和铜海贝,墓主头朝北,墓底也
没有出现腰坑和殉犬,这类墓葬在形
制上与陕西关中地区的周人墓葬基本
一致,应当属于周人。这两组墓葬在鲁
国故城中各自集中埋葬,按照古代“聚
族而葬”的习俗推断,在西周时期,鲁
国国都里的周人和商人仍然保持着自
己的家族结构,互相和平相处,使鲁国
成为周王朝在东方最重要的诸侯之一。MAY 2021封面故事COVER STORY实际上,这些商遗民并没有遭到
周人的歧视和恶待,相反他们在国内
还拥有不弱于周人的政治地位。直到
春秋时期,商人的后代们仍然在鲁国
拥有一席之地。根据《左传》的记载,
春秋末年,鲁国权臣阳虎曾经“盟公及
三桓于周社,盟国人于亳社”即于鲁
侯、鲁国的三大豪族孟孙、季孙、叔孙
氏在周人祭祀土地神的“社”中盟誓,
又与“国人”们在“亳社”中盟誓。“神
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神不保佑和
自己不同血缘的人,人民也不祭祀不
是自己袓先的神)是先秦祭祀、盟誓的
重要原则,“三桓”是鲁桓公的三个儿
子建立的家族,和鲁侯同属周人,因
此与他们盟誓当然要在周人的祭祀场
所进行•,而“亳社”则是商人对自己祭
祀场所的称呼,可见和阳虎盟誓的“国
人”应当就是当年随伯禽远赴东方的
商人后裔。阳虎执政需要将商人们和
“公及三桓”相提并论,可见“殷民六
族”的后裔们仍然在鲁国的政坛上拥
有极强的影响力。鲁国并非孤例,在其他诸侯国也
出现了周人和商人两大族裔并肩作战、
共同生活的场景。在北京房山琉璃河
西周燕国墓地中,同样出现了带有腰
坑殉犬的商人墓葬和墓圹平坦的周人
墓葬分处两区、相安无事的现象。在商
人墓葬中出土的青铜器还反映了他们
与周人之间的关系,例如西周早期的
伯矩鬲铭文为:才戊辰,S侯易伯矩贝,用乍父
戊宝尊彝。(大意:在戊辰日,燕侯
赐给伯矩贝壳,伯矩铸造这只青铜
器纪念亡父父戊)铭文中,伯矩亡父被称为“父戊”,
是使用干支“曰名”的商人,按照商人
的祭祀习俗,铭文中的“戊辰”曰正是
祭祀“父戊”的日期,而在这一天,燕
侯特意赏赐了伯矩,其用意应当是助
祭,可见燕侯和伯矩之间已经建立起58丨国家人文历史公/伯矩鬲,又称牛头鬲,西周早期青铜器。通高30.4厘米,口径22.8厘米,重7.53千克,现藏首都
博物馆。该器盖内有铭文4行15字,颈内壁为5行15字,铭文提到伯矩亡父为“父戊”,应为殷商遗民,
而燕侯赏赐伯矩,其用意应当是助祭,显示出当时燕国商、周文化已趋于融合了密切的君臣关系。他派堇到宗周献礼于其父召公奭,这
又如同是琉璃河出土的堇鼎,其 种父子之间交往非常私密,身为商人
铭文为:的堇竟然获得了燕侯的信任,可见在
S侯令堇譆大保于宗周,庚申,
建国之后不久,曾经被视为心腹大患
大保商堇贝,用作大子癸宝尊篱,4
的商遗民在新的环境下,很快与自己
舟。(大意:燕侯命令堇到宗周向太
所属的国君建立起了新的政治关系,
保召公献上礼物,庚申日,太保赏给
假如没有“封土授民”的政治设计,这
堇宝贝。)样的新局面是难以想象的。根据铭文中出现的曰名和文末
“
M母”族徽来看,青铜鼎的主人“堇”
如何控制诸侯国?应当也是一位随燕侯远赴北方的殷商
遗民。堇鼎铭文中的燕侯应当就是克
虽然分封制度为西周初期的繁荣
■铭文中出现的燕国首代国君燕侯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当今天的历公/堇鼎,西周早期青铜器,通高62厘米,口径47厘米,现藏首都博物馆。该鼎内有铭文4行26字,
从铭文来看,鼎主人“堇”应为殷商遗民,而铭文记载堇受燕侯克委托到宗周献礼于其父召公奭。由此
可见,在“封土授民”的分封制下,昔曰心腹大患的殷商遗民被转化为各诸侯国的拥护者史学习者在以“上帝视角”审视了西周
王朝的统一和稳定。历史之后,常常会认为这项制度虽然
其中一项制度成为“朝觐”制度,
带来了利益,但是其消极的一面也非
按照《礼记》的说法,“诸侯之于天子
常明显——分封制度为诸侯割据创造
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
了条件。人们经常认为,血缘是维系诸
一朝。”所谓“聘”是指诸侯派遣臣属
侯和天子之间的主要纽带,当血缘联
前往国都接受天子的质询,而“朝”则
系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稀释之后,诸
是指诸侯离开封地亲自到国都去朝见
侯们将会越来越独立,直到脱离王朝
周王。的控制。《礼记》成书距离西周初已远,我
实际上,在周代所见的一些青铜
们并不清楚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如此
器铭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分封制度的
规整的朝见制度,但是根据金文铭文
设计者们并没有忽略分封固有的弊病,
判断,朝见制度并非儒生向壁虚构,是
他们也设计了若干制度以规避,维系有其历史原型的。■ W周的传说与史实_燕侯旨鼎制作于西周早期,其器
主燕侯旨是燕国的第二代国君,其铭
文为:匿侯旨初见事于宗周,王商旨
贝二十朋。(大意:燕侯旨首次到宗
周朝见,天子赏赐他宝贝二十朋)在铭文中,燕侯旨“见事”,也就
是朝见的地点是王都宗周,他见到了
天子,并得到了赏赐。这次朝见是燕侯
旨的首次朝见,应当是在继位以后第
一次从封地燕国赶到王都,意义不小。无独有偶,麦方尊记录的同样是
井侯(耶侯)的一次朝见,其内容更为
丰富:王令丼侯出坯,侯于井。雩若二
月,侯见于宗周,亡尤。(大意:周
天子命令邢侯封邦建国,封地在邢。
来年二月,邢侯在宗周朝见天子,没
有受到责罚。)在麦方尊的记录中,邢侯在受封
之后的来年二月由封地河北省邢台市
赶回了位于陕西中部的王都宗周,朝
见了天子,“亡尤”指没有受到天子的
责罚,表明耶侯在朝见中应当是向天
子汇报了自己施政的情况。燕侯旨鼎和麦方尊都是西周初年
成王时代的青铜器,这两件青铜器表
明,在西周皁期分封制度刚刚确立的
时候,朝见制度已经存在了。诸侯需要
不断前往王都向天子述职,在这样的
制度约束之下,诸侯的自立倾向是可
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控制的。还有一种特殊的朝见,记录在伯
晨鼎铭文中:隹王八月,辰在丙午,王命垣侯
伯晨曰:嗣乃祖考侯于垣,赐汝枢
鬯一卣、玄袞衣…用夙夜事,勿废
朕令……(大意:八月丙午,周天子
向垣侯伯晨颁布了这样的命令:继
承你的父亲、祖父在垣地的侯位,赐
给你若干仪仗……你要日夜不懈的
忠实于自己的职事,不要让我的命MAY 2021 | 59封面故事COVER STORY®/燕侯旨鼎,又作E侯旨鼎,西周早期青铜器,通高20.4厘米、口径16.9厘米,重1.9千克,传世
共两件,分别藏于上海博物馆和日本泉屋博物馆。鼎内壁铸铭文4行21字,汫述燕国的第二代国君旨
首次到宗周朝见,得到天子赏赐之事令被废弛....)一些制度,用以制衡诸侯国。其中最
伯晨是垣地(可能是今天的山西
具特色的是“国监”制度和“命卿”
垣曲一带)的诸侯,从铭文提供的信息
制度。来看,他的父亲也即上一代垣侯已经
国监制度即是由王朝派出官员,
身故,他作为家族的继承人理当继承
用于监察诸侯国。在春秋时期,齐国
侯位,然而这还需要亲自到宗周,取得
尚有国、高两个“国监”,霸主齐桓公
周天子形式上的首肯才具有合法性。
想要以上卿之礼礼遇贤相管仲,管仲
换句话说,周天子是拥有不承认伯晨
推辞道:“臣贱有司也,有天子之二
继承的权力的,假若伯晨鼎铭文记载
守国、髙在。若节春秋来承王命,何
的这种制度是常态,新任诸侯想要继
以礼焉。陪臣敢辞。”(大意:臣是地
承家族权力必须朝见周天子,那么周
位低下的官员,天子派出的国、高两
天子实际上是有权利干涉诸侯继承的,
家仍在,如果有一天他们带着王命前
这当然是对诸侯国有力的约束。来,我们又应该用什么礼节来礼遇他
除了 “朝见”,周王朝还设置了另们呢,希望您能让小臣辞谢。)表明到国家人文历史了春秋时期,由天子派出的国监依然
地位崇高。而在西周时期的青铜器铭文中也
可以看到国监的蛛丝马迹。在近年来
发掘的湖北叶家山西周曾国墓地中,
曾经出土了一只青铜簋,铭文为:濮监作尊簋。铭文表明作器者的身份为一代
“濮监”,即派到濮国的国监。贌国距离
曾国不远,曾经参加了武王伐纣,是周
人的传统盟友,周天子派国监监视濮
国,表明对于这些盟友,周天子并不完
全信任。另一件仲几父的簋铭文则表明国
监是普遍存在的:仲几父使几使于诸侯、诸监……
(大意:仲几父派几出使诸侯、诸
监……)铭文中称为“诸监”,即国监有多
个,并旦将“诸监”置于“诸侯”之后,
表明诸监和诸侯之间关系密切。这些
都表明,在西周时期,国监制度已经建
立起来,他们由王朝派出,驻扎在诸侯
附近,使王朝拥有控制诸侯的能力。另一项涉及王朝控制诸侯的制度
为“命卿”制度,《礼记》记载“大国三
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
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二
卿,皆命于其君。”(大国的三卿都受天
子任命,次一等的诸侯国,三卿中两位
受天子任命,一位由诸侯自行任命,小
国的两卿全部由诸侯自行任命)按照
这种说法,天子直接控制了诸侯的人
事任命权,以此看来,诸侯的自主性并
没有许多人想象的那么大。在目前所见的金文铭文中,我们
也找到了命卿制度的痕迹:....王命左右曰:更乃祖考作冢司工于蔡……(大意:天子命令
“左右”说,继承你父亲、祖父的事
业,在蔡国作冢司工。)冢司工就是大司空,是蔡国总管■西周的传说与史实■制造业和建筑业的高级官员,是诸侯
国最重要的“三有司”(司工、司马、司
土)之一。这位叫“左右”的贵族家中
世世代代都在蔡国担任冢司工,他的
官位并不来自自己的君主蔡侯,而是
来自周天子的任命,可见周天子确实
拥有干涉诸侯国内部人事任命的权力。这种权力到底有多大影响呢?我
们再来看两件青铜器铭文:…王乎内史册命豆闭,王曰:
闭,赐汝织衣……用抄乃祖考事,司
俞邦君司马、弓、矢……(大意:天
子命令内史册命豆闭,天子说:豆
闭,我赐给你若干仪仗……你要继
承你父亲和祖父的职事.管理俞国
的马匹、弓、箭矢……)惟正月壬申,王格于共大室,王
若曰:“引,余既命汝更乃祖司齐师,
余唯申命汝,赐汝彤弓一、彤矢百、
马四匹,敬乃御,毋败绩。”(大意:
正月壬申,天子来到共王庙,天子
说:“引,我曾经册命你继承你祖父
的职事管理齐师,现在我重申我的
命令,赐给你若干仪仗,你要好好驾
驶战车,不要失败》”)在这两段铭文中,器主豆闭和引
都是祖祖辈辈担任诸侯国军官的重要
官员,豆闭负责管理俞国的军马和弓
箭,管理住了这些物资则实质上控制
住了俞国的军队;引则负责管理齐国
的军队,齐国是拥有“五侯九伯,汝实
征之”大权的东方大国,其军队竟然也
由天子任命的官员管辖。这两件青铜
器铭文反映了“命卿”制度远比我们想
象得更有效,天子可以通过这项制度
深入控制诸侯国的军队,这样一来地
方诸侯国也难以挑战中央的权威了。总之,西周建立了一套复杂的管
理制度来管理众多的诸侯国:朝见制
度使天子和诸侯之间维持极为紧密的
关系,天子甚至可以以此干涉诸侯国
的继承;“国监”和“命卿”制度一个公/濮监作尊簋,出土于湖北叶家山西周曾国墓地。铭文表明做器者的身份为一代“濮监”,即派到濮
国的国监。濮国距离曾国不远,曾参加了武王伐纣,为周人的传统盟友,但周天子还是任命国监监视濮
国-可见,西周时期国监制度已经建立,使周王朝拥有控制诸侯的能力在外、一个在里,全面地限制了诸侯
王室毁于犬戎之乱前,地方诸侯面对
的权力,使得周天子的权威能在相当
周天子并没有说“不”的权力。程度上深人诸侯国内部,防止地方政
分封的设计者们既看到了这项制
权尾大不掉;周天子还拥有远比诸侯
度巨大的威力,也着手限制了这项制
国强大的军队“西六师”和“殷八师”,
度可能产生的弊端,可谓“功在当代,
保证其拥有足以消灭任何挑战者的强
利在千秋”。在分封制度的推动下,周
大实力。王朝在渡过了建国初的混乱之后,很
正是得益于复杂的制度设计,在
快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北方
西周时期,诸侯国虽多,却罕有能挑战
有燕、邪,南方有曾、应,东方有齐、周天子权威的诸侯国出现,而周天子
鲁,山西有晋 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借着这样的权威常常能左右诸侯的命
在周边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正是
运:周孝王消灭了藏匿美女不进献的
在此之后,西周历史进人了历代文人
密国、周夷王烹杀了齐国国君齐哀侯、
儒士向往的“刑错四十年不用”的“成
周宣王干涉鲁国继承……总之直到周康之治”时代—IMAY 2021
本文发布于:2023-12-09 04:03: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0658012403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封土”和“授民”同等重要分封制度是怎样运作的.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封土”和“授民”同等重要分封制度是怎样运作的.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