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庙博物馆导游讲解词

更新时间:2023-12-09 03:58:08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9日发(作者:看图找规律)

-

周公庙博物馆导游讲解词

周公庙博物馆导游讲解词

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您来到洛阳周公庙博物馆。

洛阳周公庙博物馆位于洛阳市区定鼎南路与五贤街交叉口。这里前有山门临街,后有殿宇多重,古槐掩映,宏伟壮观,在繁华热闹的洛阳城中,显得古色古香、清净幽雅。

周公姓姬名旦,是我国西周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古代洛阳城(成周城)的营建者、中国儒家思想的奠基人。他是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因其采邑在周地,又为公爵,故世称——周公。周公曾协助武王伐纣灭商,营建洛邑成周,东征平定管叔、蔡叔、霍叔与纣王之子武庚叛乱,辅佐成王定鼎洛邑、制礼作乐、封邦建国,使中国成为了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由于周公为西周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开创了千秋伟业,因此被后世尊奉为天下第一圣人——“元圣”。

现在的洛阳周公庙博物馆占地约1.3万平方米,坐北面南,是洛阳市保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明、清建筑群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沿着中轴线依次分布有南大门、元圣殿遗址、定鼎堂、礼乐堂、先祖堂以及两侧的东、西廊房。

洛阳周公庙的南大门建于1991年,它是由中部较高的正门和两侧较矮的耳房组成,建于台基之上。正门为单檐歇山式建筑,门洞上方悬挂的是洛阳书画家李松茂先生题写的匾额“周公庙”,两侧耳房为悬山式建筑。

东西两边分别为钟楼和鼓楼。我国古代,人们曾通过敲钟和击鼓的方法进行报时。洛阳周公庙钟、鼓楼为近年所建,但已失去了报时的功用,仅作为游客禳灾祈福用。

山门内分列的这两株古槐,均为宋代所植,树龄距今已有近千年。虽树干中空,然则蕴含了天地精华之灵气,直到现在依旧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显示着强大而又旺盛的生命力。它们是洛阳周公庙沧桑巨变的见证。

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元圣殿遗址,该殿原为重檐三开间明代建筑,殿内陈列有周公像。左立磨兜坚,即金人,铭其背曰“慎勿言”;右设欹器,即盛水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元圣殿何时何故被毁已不可考,遗址上,尚存有石狮、石鼓,及四个保存完好的石柱础。

定鼎堂是洛阳周公庙现存古建中时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殿宇。它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年),是一座单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青筒瓦覆顶,绿琉璃瓦剪边,龙凤屋脊,两端饰以吻兽。垂脊前端饰以行狮,戗脊上饰以仙人、跑兽。大殿四角飞檐起翘,拓展伸张,并有高大宽敞的月台托举映衬,使得整个建筑形象比例匀称,节奏和谐,既庄严稳重又隽秀灵巧,堪称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正如我国著名的古建专家郑孝燮先生所言,这是一座保留有辽金建筑风格的艺术孑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

这通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所立的《重修洛阳周公庙碑》,详细地记载了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后,国民党南京政府迁都洛阳,定洛阳为行都,考试院驻周公庙的有关史实。碑文详述了周公的丰功伟绩,认为周公之学问集古今中外之大成,周公之圣贤集禹汤文武之大成。

在这条小路的尽头,我们还会看到有一尊金人像。金人,即磨兜坚。相传,他是周公长子伯禽的仆人,伯禽就封于鲁国时,周公恐其有失,亲自书写“慎勿言”于老仆人背上。当伯禽在为人处世或处理政务的过程中有违礼制或犹豫难决时,随时予以警示、提醒。伯禽谨遵父教,在统治鲁国四五十年的过程中,使鲁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一直走在各诸侯国前列。

东侧的这通“追本溯源,根在河洛”巨碑,为台湾赖、罗、傅宗亲会到周公庙祭祖时所立。赖、罗、傅三姓,是周公之弟叔颖公的后裔,赖国在今河南息县,罗、傅与赖姓同宗。

定鼎堂正门之上悬挂的“定鼎堂”三字巨匾,是国民党考试院院长戴传贤(季陶)先生于民国二十一年亲笔题写的。定鼎堂内的中央高台上陈列有“三公像”,周公居中,召公、毕公位列左右,台下两侧配祀周公长子伯禽、次子君陈(伯羽)立像。定鼎堂内四周的墙壁上以壁画的形式直观地反映了周公一生主要的历史功绩。这些壁画包括:

牧野之战。这是武王伐纣灭商过程中的一次决定性战役。公元前1046年,周公辅佐武王统师于盟津(今孟津)渡过黄河,在牧野誓师,誓词就是《尚书》中的《牧誓》,是周公所作。《牧誓》中痛斥商纣王只听妲己的话,不祭祀祖先,拜天地之神;暴虐百姓,天怒人怨;申明武王躬行天罚,鼓励将士勇猛杀敌。双方激战后,纣军溃败,商朝灭亡,周朝建立。

周公泣涕不受王位。在伐纣灭商的过程中,周公展现出了极强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才能。因此,周武王希望将王位传位于周公,但周公坚决不接受。商代之前,王位的继承有两种方式,一是父死子继,二是兄终弟及。按理说武王传位于周公理所应当,但周公深知这种王位继承方式的不合理性和不确定性,为避免王室内部出现因争夺王位而引起的混乱和动荡,所以周公泣涕不受王位。

周公辅成王。武王病故,继位的成王年仅十三岁,面对国家初立的复杂局面,周公只好摄政,时间达七年之久。期间,管叔、蔡叔很不满意,他们散布谣言,说周公“将不利于孺子(成王)”,想谋害成王,篡夺他的王位。并鼓动商朝旧势力的代表武庚和他们一起反对周公,发动军事叛乱,周王室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东征平叛。周公摄政期间,面对国难,为稳定内部,保持团结,说服太公望和召公。在兄弟毁谤、侄子误解、民间闲言四起的艰难处境下,担负起继绝存亡的重担。利用了三年时间,他亲自指挥平定了管叔、蔡叔、纣王之子武庚以及东夷部落联合发动的武装叛乱,消灭了参与叛乱的50多个大小方国。管叔、武庚被杀,蔡叔被流放。从而使周初以来的动荡局面得以安定,并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分封诸侯。周公东征平叛后,西周的疆域不断扩大。以致东到大海、北到辽东、南到淮河流域。“封藩建卫,以藩屏周”就显得格外重要。于是周公以姬姓为主,将其子孙、宗亲、功臣等,分封到各地为诸侯,使天下分而治之,集中管理。据《左传·昭公28年》中记载:“周公共分封71个诸侯国,其中兄弟之国一十有五,姬姓占居五十三国。”

营建洛邑。武王伐纣灭商后,他深感偏居西方的镐京鞭长莫及,不便于统治东方,所以希望建都洛邑。成王即位后,周公把这一意图告诉成王,成王便命召公按武王遗愿到洛邑选址,之后周公到洛邑测量宫室、宗庙方位,并监督殷人建筑新邑。还把“殷顽民”迁居到这里,同时派其子君陈率领八师兵力镇守。“成周”建成后,公元前1038年,成王决定把九鼎置于此,史称“成王定鼎郏鄏(洛邑)”。“宗周”、“成周”两都并立,京幾连成一片,进一步稳定了西周的统治和东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制礼作乐。“礼乐”起源于远古,发展于夏商,鼎盛于周初。周代礼乐是周人参酌夏商礼乐,在周公的努力下形成的一整套典章制度。制礼作乐是中国的第一部法典,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使中国成为文明之国、礼仪之邦。这是周公一生对西周和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做出的最伟大的贡献。

前方为礼乐堂,这是一座清代单檐硬山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两间,青筒瓦饰顶。殿内供奉周公像,展示有编钟、编磬以及周公封藩建卫的地方国君群像。周公制礼作乐,对后世影响很大,“孔子入周问礼”一事,常令洛阳人引为自豪。春秋时候,孔子不远千里到周王室学习,学的就是周公制定的典章制度。孔子在此基础上构建儒学,被后世尊为“至圣”。孟子又对儒学进一步充实和提高,被尊为“亚圣”。而周公不仅开创了儒家学说的根基,更成为了儒家思想的奠基人。

我们看到的是一处自然生长景观,名为夫妻椿。两株椿树相距半米,比肩而立,相映成趣。这株躯干粗壮,表皮糙黑的是孔武有力的夫椿;这株躯干纤弱表皮细美的是含情脉脉的妻椿。夫椿从不开花结籽,而妻椿则每年瓜瓞绵绵,两株椿树不知何年站在一起,更不知会在这里站到何年。

左右两侧的东、西廊房,陈列展出的是周公营建洛邑的史实和考古实物资料,一方面展现了周公营建洛邑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彰显了周公与洛阳至为密切的关系。同时周公作为洛阳人所推崇的“十大文化符号”之一,借此也反映了洛阳人民对周公的景仰之情。

-

周公庙博物馆导游讲解词

本文发布于:2023-12-09 03:58: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0654871156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周公庙博物馆导游讲解词.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周公庙博物馆导游讲解词.pdf

标签:洛阳   成王   建筑   洛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