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华北落叶松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

更新时间:2023-12-09 01:09:25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9日发(作者:猫哭耗子)

-

山西华北落叶松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

山西华北落叶松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

赵蓉;张峰

【摘 要】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应用TWINSPAN,DCA和DCCA对山西华北落叶松群落进行分类和排序研究.结果表明,依据不同的指示种将40个样地分划为10个群丛:华北落叶松-三裂绣线菊-披针薹草群丛、华北落叶松-金银忍冬-披针薹草群丛、华北落叶松-土庄绣线菊+金银忍冬-披针薹草群丛、华北落叶松-小卫矛-糙苏群丛、华北落叶松-土庄绣线菊-林地早熟禾群丛、华北落叶松-刚毛忍冬-东方草莓+披针薹草群丛、华北落叶松-东北茶藨子-披针薹草群丛、华北落叶松-披针薹草群丛、华北落叶松-刚毛忍冬-北柴胡群丛和华北落叶松-银露梅-东方草莓群丛;DCA的排序结果显示,影响华北落叶松群落物种分布的主导因子是温度、海拔及水分条件;DCCA的排序结果显示,华北落叶松群落物种的分布与海拔呈正相关,与坡向呈负相关.

【期刊名称】《山西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6(044)005

【总页数】7页(P646-652)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群落;TWINSPAN;DCA;DCCA;山西

【作 者】赵蓉;张峰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6;山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山西太原030012;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6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S791.22

植被数量分类是将生物习性相似、生态位相近的物种划分为一组[1],从而反映一定的生态学规律[2]。植被数量分类的研究方法使用较为广泛的有等级分划方法、等级聚合方法、非等级分类方法与模糊数学分类方法四大类[3]。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作为等级分划方法的代表[4-5],是以相互平均排序轴来进行等级分类[6],能够同时完成对物种和样方的分类[7],是目前比较成熟同时也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研究方法[8]。排序研究是通过对空间属性进行压缩,使多维空间的结果可以投影在二维或者三维空间,让物种与样方的排序结果更直观地显示出来[9-10]。排序的方法中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能与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进行结合[11],使物种或者样方通过多个轴的分划显示不同的信息,有利于解释排序结果[12];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法(DCCA)可以把环境因子整合到物种或者样方的排序之中,使环境因子与物种或者样方的关系更为清晰[13]。分类和排序是互相关联的,既能够共同分析又能够互相验证,在大量研究中结合使用[14],有助于更明确地揭示植被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15]。

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群落是华北中、高山区特有的寒温性针叶群落[16]。其优点是耐严寒、生长快、树干通直、蓄积量大,适应高海拔地区,可作高山地区的森林更新和荒山造林树种[17];同时具有很强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18]。本研究在对山西华北落叶松群落进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运用TWINSPAN分类与DCA和DCCA排序来研究华北落叶松群落组成结构,讨论华北落叶松的分布格局与生态地理的关系,旨在为华北落叶松群落的保护以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华北落叶松在山西主要分布于恒山山脉的浑源县、广灵县、灵丘县;五台山山脉的五台县、繁峙县、原平县;太行山脉的盂县、和顺县、左权县、武乡县、黎城县;管涔山山脉的宁武县、岢岚县、神池县、五寨县、静乐县;吕梁山山脉的交城县、方山县、离石县、娄烦县、古交市等[19]。

野外调查的山西华北落叶松林位于111°26′~113°41′E,36°49′~39°05′N,海拔为1 136~2 679 m。研究区域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日照时数为2 750 h,无霜期为130 d。年均气温为-1.5~10.5℃,1月份平均温度为-11.3℃,7月份平均温度为22.5℃。年降水量为350~650 mm。

2.1 野外调查

2011年7月至2014年9月,在山西全省共设置了40个样地进行植被调查。森林群落的样地设置为20 m×30 m,并将样地分划成6个10 m×10 m的样方,记录每个样方中乔木层树的种名、胸径、冠幅、树高等;灌丛是在对角线位置选取2个样方设置为10 m×10 m的小样方,记录其中灌木层的种名、平均高度、株数、盖度、基径和总盖度等;草丛是在分划好的6个样方之中分别选取1个1 m×1 m的小样方,记录其中草本层的种名、盖度、多度和平均高度[20]。环境因子包括经度、纬度、海拔、坡向、坡度、坡位、干扰情况等。

坡位分别用下坡位、中下坡位、中坡位、中上坡位和上坡位5个等级表示。干扰情况可分为无干扰、轻微、中度和重度4个等级。将调查的环境因子分划为宏观地形因子(纬度、经度与海拔)、微观地形因子(坡位、坡度和坡向)和群落结构因子,以方便进行对比。

2.2 数据处理

对野外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剔除群落中频度小于8%的偶见种,最终华北落叶松群落中剩余的优势物种为63种,用重要值(IV)作为分析数据的指标,分别对乔木植物、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的重要值进行计算。

IV乔=(相对盖度+相对频度+相对优势度)/ 3;IV灌=(相对盖度+相对高度)/2;IV草=(相对盖度+相对高度)/2。

2.3 数据分析 华北落叶松群落的TWINSPAN分类、DCA和DCCA排序均通过PCORD5.0软件完成。

3.1 TWINSPAN分类

TWINSPAN的等级分类把40个样方分划为15个组,根据《中国植被》的植物群落分类原则,结合群落的调查数据将15个组进行了适当的调整,重新分划为10个组,代表了10个植物群丛。为了清晰、直观地反映10个群丛的分划情况,可以将TWINSPAN的等级分类结果通过树状图来表示(图1)。

Ⅰ.华北落叶松-三裂绣线菊-披针薹草群丛( principis-rupprechtii-Spiraea trilobata-Carex lancifolia)

该群丛包含19,23,24,27,31号样方,位于原平县石加宴、和顺县田寺沟和白云村,海拔1 136~1 437 m,坡向108°~351°,坡度15°~35°,坡位处于中下部与下部,轻微干扰,群落平均总盖度65%。

乔木层平均盖度70%。华北落叶松平均高8 m,平均盖度65%。伴生种为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平均高6 m,平均盖度5%。

灌木层平均盖度45%。三裂绣线菊,平均高1.2 m,平均盖度35%。伴生种为美蔷薇(Rosa bella),平均高1.1 m,平均盖度5%,还有土庄绣线菊(Spiraea

pubescens)、毛榛(Corylus mandshurica)、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但盖度皆小于5%。

草本层平均盖度70%。披针薹草,平均高0.3 m,平均盖度50%。伴生种为小红菊(Dendranthema chanetii),平均高0.2 m,平均盖度10%;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平均高0.3 m,平均盖度5%,还有龙芽草(Agrimonia pilosa)、宽叶薹草(Carex siderosticta)、茜草(Rubia

cordifolia)、瓣蕊唐松草(Thalictrum petaloideum)、北方拉拉藤(Galium

boreale)等,但盖度皆小于5%。 Ⅱ.华北落叶松-金银忍冬-披针薹草群丛( principis-rupprechtii-Lonicera maackii-Carex lancifolia)

该群丛包含10,11,21号样方,位于灵石县马和乡、交城庞泉沟八道沟,海拔1

875~2 150 m,坡向33°~137°,坡度5°~15°,坡位处于中上部与上部,轻微干扰,群落平均总盖度60%。

乔木层平均盖度80%。华北落叶松平均高8 m,平均盖度55%。伴生种为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平均高7 m,平均盖度25%。

灌木层平均盖度25%。金银忍冬,平均高1.2 m,平均盖度20%。伴生种为土庄绣线菊,平均高1.1 m,平均盖度5%,还有直穗小檗(Berberis dasystachya)、灰栒子(Cotoneaster acutifolius),盖度皆小于5%。

草本层平均盖度50%。披针薹草,平均高0.3 m,平均盖度25%。伴生种为糙苏(Phlomis umbrosa),平均高0.2 m,平均盖度15%;瓣蕊唐松草(Thalictrum petaloideum),平均高0.2 m,平均盖度5%,还有山马兰(Kalimeris lautureana)、山尖子(Paranecio hastatus)、风毛菊(Saussurea japonica)、舞鹤草(Maianthemum bifolium)等,但盖度皆小于5%。

Ⅲ.华北落叶松-土庄绣线菊+金银忍冬-披针薹草群丛( principis-rupprechtii-Spiraea pubescens+Lonicera maackii-Carex lancifolia)

该群丛包含2,3,13,18,28,29,34,35,36,37,38号样方,位于宁武县芦芽山、交城县庞泉沟,海拔1 835~2 077 m,坡向33°~349°,坡度5°~15°,坡位处于中下部与下部,中度干扰,群落平均总盖度50%。

乔木层平均盖度60%。华北落叶松平均高15m,平均盖度60%。伴生种为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和白桦,盖度皆小于5%。

灌木层平均盖度25%。土庄绣线菊,平均高1.5 m,平均盖度10%;金银忍冬,平均高1 m,平均盖度10%。伴生种为美蔷薇、刺梨(Rosa roxburghii)、灰栒子,盖度皆小于5%。

草本层平均盖度70%。披针薹草,平均高0.2 m,平均盖度50%。伴生种为东方草莓(Fragaria orientalis),平均高0.2 m,平均盖度15%,小红菊,平均高0.1 m,平均盖度5%,还有糙苏、龙芽草、藓生马先蒿(Pedicularis

muscicola)、水杨梅(Geum aleppicum)、牛叠肚(Rubus crataegifolius)、三脉紫菀(Aster ageratoides)等,盖度皆小于5%。

Ⅳ.华北落叶松-小卫矛-糙苏群丛( principis-rupprechtii-Euonymus

nanoides-Phlomis umbrosa)

该群丛包含12,39,40号样方,位于灵石县马和乡红崖大峡谷,海拔2 021~2

447 m,坡向为76°~279°,坡度为5°~15°,坡位处于中上部,轻微干扰,群落平均总盖度55%。

乔木层平均盖度70%。华北落叶松平均高9 m,平均盖度70%。伴生种为白桦和红桦,盖度皆小于5%。

灌木层平均盖度20%。仅小卫矛一种,平均高1.1 m,平均盖度20%。

草本层平均盖度65%。糙苏,平均高0.3 m,平均盖度40%。伴生种为披针薹草,平均高0.2 m,平均盖度20%,还有双花堇菜(Viola biflora)、林地早熟禾(Poa nemoralis)、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东方草莓、瓣蕊唐松草等,但盖度皆小于5%。

Ⅴ.华北落叶松-土庄绣线菊-林地早熟禾群丛( principis-rupprechtii-Spiraea pubescens-Poa nemoralis)

该群丛包含4,17号样方,位于宁武县芦芽山枪杆沟,海拔为1 567~1 882 m,坡向223°~346°,坡度5°~10°,坡位处于中下部与下部,轻微干扰,群落平均总盖度50%。 乔木层平均盖度60%。华北落叶松平均高10m,平均盖度60%。伴生种为白桦,平均高度7 m,盖度小于5%。

灌木层平均盖度35%。土庄绣线菊,平均高0.9 m,平均盖度30%。伴生种为胡枝子,平均高0.5 m,盖度小于5%。

草本层平均盖度55%。林地早熟禾,平均高0.2 m,平均盖度40%。伴生种为红菊(Dendranthema chanetii),平均高0.15 m,平均盖度10%,还有龙芽草、山野豌豆(Vicia amoena)、田葛缕子(Carum buriaticum)、水杨梅、野胡萝卜(Osmorhiza aristata),盖度皆小于5%。

Ⅵ.华北落叶松-刚毛忍冬-东方草莓+披针薹草群丛( principis-rupprechtii-Lonicera hispida-Fragaria orientalis+Carex lancifolia)

该群丛包含1,5,6,7,8,9,22号样方,位于繁峙县北台和矿泉水厂南、宁武县芦芽山、交城县云顶山等,海拔2 144~2 679 m,坡向45°~308°,坡度5°~30°,坡位处于上部与中上部,轻微干扰,群落平均总盖度60%。

乔木层平均盖度80%。华北落叶松平均高13m,平均盖度50%。伴生种为青扦(Picea wilsonii),平均高9 m,平均盖度25%。

灌木层平均盖度15%。刚毛忍冬,平均高1.4m,平均盖度10%。伴生种为东北茶藨子(Ribes mandshuricum),平均高1.1 m,平均盖度5%。

草本层平均盖度80%。东方草莓,平均高0.25m,平均盖度30%;披针薹草,平均高0.2 m,平均盖度30%。伴生种为林地早熟禾,平均高0.2 m,平均盖度15%,还有毛茛(Ranunculus japonicus)、老鹳草(Geranium wilfordii)、小花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歪头菜(Vicia unijuga)、小红菊等,但盖度皆小于5%。

Ⅶ.华北落叶松-东北茶藨子-披针薹草群丛( principis-rupprechtii-Ribesmandshuricum-Carex lancifolia) 该群丛包含25号样方,位于宁武县芦芽山,海拔2 183 m,坡向339°,坡度10°,坡位处于中部,轻微干扰,群落平均总盖度65%。

乔木层平均盖度85%。华北落叶松平均高16m,平均盖度85%。

灌木层的平均总盖度为35%,东北茶藨子平均高1.5 m,平均盖度25%。伴生种为刺梨,平均高1.1 m,平均盖度10%。

草本层的平均盖度70%。披针薹草,平均高0.3 m,平均盖度35%。伴生种为山马兰,平均高0.2 m,平均盖度20%;东方草莓,平均高0.2 m,平均盖度10%,还有天蓝韭(Allium cyaneum)、鸡腿堇菜(Viola acuminata)、野青茅(Deyeuxia pyramidalis)、瓣蕊唐松草、唐松草(Thalictrum

aquilegiifolium)、地榆,但盖度皆小于5%。

Ⅷ.华北落叶松-披针薹草群丛( principis-rupprechtii-Carex lancifolia)

该群丛包含14,15,16,32,33号样方,位于方山县南阳山林场与宁武县马伦草原,海拔2 409~2 649 m,坡向40°~355°,坡度20°~27°,坡位处于中上部与上部,轻微干扰,群落平均总盖度40%。

乔木层平均盖度65%。华北落叶松平均高13m,平均盖度40%。伴生种为白扦(Picea meyeri),平均高11 m,平均盖度20%,还有青扦和红桦,盖度皆小于5%。

灌木层为无。

草本层的平均盖度为50%。披针薹草,平均高0.2 m,平均盖度35%。伴生种为蛇床(Cnidium monnieri),平均高0.15 m,平均盖度10%,还有林地早熟禾、歪头菜、老鹳草、茜草、瓣蕊唐松草、车前(Plantago asiatica),盖度皆小于5%。

Ⅸ.华北落叶松-刚毛忍冬-北柴胡群丛(Ass. 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Lonicera

hispida-Bupleurum chinen) 该群丛包含20,30号样方,位于繁峙县北台矿泉水厂南,海拔为1 988~2 100

m,坡向15°~117°,坡度5°~30°,坡位处于中下部与下部,轻微干扰,群落平均总盖度50%。

乔木层平均盖度75%。华北落叶松平均高9m,平均盖度55%。伴生种为白扦,平均高9 m,平均盖度20%。

灌木层平均盖度10%。仅刚毛忍冬1种,平均高1 m,平均盖度10%。

草本层平均盖度75%。北柴胡,平均高0.1 m,平均盖度35%。伴生种为野青茅,平均高0.1 m,平均盖度15%;东方草莓,平均高0.2 m,平均盖度15%,还有老鹳草、披针薹草、林地早熟禾、火绒草(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等,但是盖度皆小于5%。

Ⅹ.华北落叶松-银露梅-东方草莓群丛(Ass. 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Potentilla glabra-Fragaria orientalis)

该群丛包含26号样方,位于交城县庞泉沟和云顶山,海拔2 588 m,坡向为273°,坡度为10°,坡位处于上部,轻微干扰,群落平均总盖度55%。

乔木层平均盖度80%。华北落叶松,平均高10 m,平均盖度75%。伴生种为白扦,平均盖度小于5%。

灌木层平均盖度20%。仅银露梅一种,平均高1.5 m,平均盖度20%。

草本层平均盖度60%。东方草莓,平均高0.1m,平均盖度35%。伴生种为披针薹草,平均高0.1 m,平均盖度10%;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平均高0.1 m,平均盖度10%,还有小红菊、花锚(Halenia corniculata)、翠雀(Delphinium grandiflorum)、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车前等,但盖度皆小于5%。

3.2 DCA排序与DCCA排序

3.2.1 华北落叶松群落物种的DCA排序 华北落叶松群落63个物种的DCA二维排序结果如图2所示。表1为63个优势种植物名录。

由图2可知,沿着DCA第1轴从左向右的乔木分别为辽东栎、白桦、红桦、华北落叶松、白扦、青扦,比较好地反映出了随温度梯度的变化,在华北落叶松群落中乔木层物种对温度因子的适应变化是由暖到寒。结合乔木层物种自身的生物特征,辽东栎常生长在山地的半阳坡和阳坡,白桦和红桦常生长在山坡、沟谷地带,华北落叶松则生长在较为寒冷的中高山,青扦和白扦都是常绿针叶乔木,生长在高海拔寒冷的阴坡。沿DCA第2轴从下向上的乔木层物种分布规律基本与第1轴相同,较好地反映出了垂直地带性,在华北落叶松群落中乔木层物种对海拔因子的适应变化是由低到高。

华北落叶松群落灌木层物种沿着DCA第1轴从左向右分别为直穗小檗、三裂绣线菊、土庄绣线菊、美蔷薇、毛榛、刺梨、东北茶藨子、金银忍冬、刚毛忍冬,都属于常见山地的中生灌木,并且常作为森林的伴生种。毛榛、刺梨、东北茶藨子、金银忍冬、刚毛忍冬相对耐阴耐寒,分布于排序图右侧。由此可见,灌木层物种的分布同样随温度因子而变化,表现出由暖到寒的特征。DCA第2轴并无明显的规律。

华北落叶松群落草本层物种分布于排序图左边的分别为车前、北柴胡、胡枝子、风毛菊、山蒿等,都属于多年生旱生草本,常生长在半阳坡和阳坡;位于排序图右边的草本层物种分别为翠雀、宽叶薹草、披针薹草、地榆、珠芽蓼等,都是多年生中生草本,常生长在半阴坡和阴坡,相对比较寒冷的地方。由此可见,草本层物种的分布除了随温度因子而变化外,也表现出从旱生到中生的过渡,体现了物种随水分因子的变化特征。DCA第2轴并无明显的规律。

3.2.2 华北落叶松群落样方的DCA排序 华北落叶松群落40个样方的DCA二维排序结果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沿DCA第1轴反映的环境因子主要是温度,华北落叶松群落随着温度梯度而变化,从左向右逐渐减少。沿着DCA第2轴反映出来的环境因子是海拔,华北落叶松群落随着海拔梯度而变化,垂直地带性较为明显。例如位于下部的样方10,11,19,23,24号海拔为1 136~1 437 m,相对较低;而位于上方的样方16,32,33,39号的海拔为2 407~2 649 m,相对较高。华北落叶松群落样方DCA排序结果与TWINSPAN分类结果相似。

3.2.3 华北落叶松群落物种的DCCA排序 华北落叶松群落63个物种的DCCA二维排序结果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海拔和坡向与DCCA第2轴相关性比较大,但是海拔呈现正相关,坡向呈现负相关。纬度和坡度与DCCA第1轴相关性比较大,均呈现负相关。例如乔木层的物种在第2轴上的分布从下向上分别为白桦、红桦、华北落叶松、白扦、青扦,很好地验证了物种与海拔的正相关性,符合森林植物的分布特征。

3.2.4 华北落叶松群落样方的DCCA排序 华北落叶松群落40个样方的DCCA二维排序结果如图5所示。

由图5可知,40个样方与F1,F2,F3,F4,F5,F6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同图4表现出比较一致的规律,互相验证了排序结果。纬度、海拔以及坡度与样方分布的相关性比较大,经度、坡向以及坡位与样方分布的相关性比较小。纬度和坡度与DCCA第1轴(横轴)呈现负相关。海拔和经度与DCCA第2轴(总轴)呈现正相关,坡向与DCCA第2轴呈现负相关。说明物种与环境之间的相关性直接反映出群落与环境之间的相关性。

【相关文献】

[1]张峰,张金屯.我国植被数量分类和排序研究进展[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3):278-282.

[2]高昆,张峰.历山山核桃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 [J].林业科学,2010,46(2):19-23.

[3]阳含熙,卢泽愚.植物生态学的数量分类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4]房用,梁玉,刘月良,等.黄河三角洲湿地植被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J].林业科学,2009,45(10):152-157.

[5]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中国植被[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6]毛空.庞泉沟保护区辽东栎群落优势种群生态学研究 [D].太原:山西大学,2014.

[7]张金屯.数量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8]Magurran A E.生物多样性测度[M].张峰,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9]王敏,周才平.山地植物群落数量分类和排序研究进展[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5(4):126-130.

[10]邓永利.忻州地区植被数量生态研究 [D].太原:山西大学,2014.

[11]邱扬,张金屯.DCCA排序轴分类在关帝山八水沟植物群落生态梯度分析中的应用[J].生态学报,2000,20(2):199-206.

[12]王玮明,李镇清,林晓敏.数量生态学软件研发及应用[J].生物数学学报,2007,22(4):661-671.

[13]白芝兵,张洪江,任改.重庆四面山森林植物群落数量分类和排序[J].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839-843.

[14]张钦弟,张金屯,苏日古嘎,等.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华北落叶松的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分类与排序 [J].生态学报,2011,31(11):2990-2998.

[15]赵匡记,王利东,王立军,等.华北落叶松蓄积量及生产力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5,2(12):24-31.

[16]陈姣,廉凯敏,张峰,等.山西历山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5(1):151-157.

[17]李文荣,齐力旺,韩有志.山西华北落叶松天然林的地理分布和种群变异规律的研究[J].林业科学,1992,28(6):493-501.

[18]闫茹.关帝山天然次生华北落叶松林林下更新特征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2,40(5):505-507,539.

[19]王铁牛,郑小贤,田格日勒.针叶树理论材积式的适用性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4,19(S1):50-55.

[20]方精云,王襄平,沈泽昊,等.植物群落清查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规范[J].生物多样性,2009,17(6):533-548.

-

山西华北落叶松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

本文发布于:2023-12-09 01:09: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0553652399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山西华北落叶松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山西华北落叶松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pdf

标签:华北   落叶松   群落   盖度   排序   物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