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港区老塘山码头

更新时间:2023-12-09 00:06:37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9日发(作者:薪资证明)

-

舟山港区老塘山码头

舟山港区老塘山码头

宁波-舟山港舟山港区老塘山码头,在20世纪八十年代前的30多年里一直只是寂静的海岸,除了海上偶见驶过的船,唯有海浪拍岸的声音,和岸上慢慢走过的拾螺人„„

今天走进老塘山码头,只见大型货轮、辅助拖轮和国内工程配套运输船穿梭来往,码头上吊机林立,传输皮带不停地转动着,源源不断地把货物送往装船区或后方仓储区。这里真正成了现代化的“水水中转”基地。

老塘山码头已建成为浙江沿海大型中转基地,自老鼠山以北300米至外洋螺有10公里长的海岸线都纳入港区建设之中,整个港区面积约一百平方公里,可利用的深水区约38平方公里。1982年8月,浙江省交通厅批准建设老塘山万吨级件杂货码头,并列入国家“七五”期间120个深水泊位建设项目之一。第一期工程由交通部投资1300万元兴建1.5吨级码头。1985年4月动工,至1987年4月提前8个月竣工。

1987年4月,老塘山一期1.5万吨级公用码头建设工程竣工。恰逢舟山港区正式对外开放,5月,1.28万吨远洋货轮“东光号”装载朝鲜水泥首次到老塘山靠泊作业。那时,竣工的一期码头尚未投入使用,卸货还都靠人力,而50个人卸一艘万吨轮最快也需一个星期。

1993年,总投资6932万元的二期工程将码头规模扩大至2.5万吨级,并完善了码头自动化装卸配套设施,工人减负,效率提升。从一期的散货到二期的煤炭,老塘山港充分发挥区位及资源优势,将服务区域扩大到了长江三角洲一带,拓展了“水水中转”业务,港口吞吐量曾一度占舟山港域总吞吐量的近两成。

1986年始,省交通厅组织实施老塘山二期工程。1993年3月,二期工程竣工,总投资6932万元。建成500吨级港口作业码头1座、2.5万吨级卸煤码头和3000吨级装煤码头各1座,并建引桥、护岸、堆场、水泥混凝土道路、斗轮机轨道、皮带机高架桥、接线混凝土公路等设施,又建成生产用房、行政生活用房5000多平方米,以及供电、通讯、给排水及环保等设施。已开发的老塘山港区占地10万平方米,配备3台桥式卸煤机、3台斗轮堆取料机及固定式皮 1 / 6

带机等装卸机械,年吞吐能力达400万吨。1999年6月以来,每年约有900只集装箱,装载干、鲜水产品,出口至德国、韩国和日本等国家。老塘山港区是集煤炭水水中转、件杂货专用泊位及石料出口的多功能港区,是目前浙江省码头泊位靠泊等级最大、装卸设备最为齐全的大型沿海煤炭中转基地。

进入新世纪,老塘山码头于2002年6月又投入巨资建设三期码头。同时,港区内的舟山港海通中转储运有限责任公司将业务扩充到了粮食、大豆、矿砂、水泥熟料及其他散货物资的减载与配加。毗邻三期码头的舟山中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在1000米黄金深水岸线上自行投建了一座5000吨级兼靠1万吨粮油散杂货码头,并依托老塘山三期码头与厂区相连的输送带将卸船后的进口大豆原料直接输送进入12万吨立式筒仓,产品原料在到港后6小时内就可产出,企业因缩短产品运输周期、节减加工成本,形成了“靠海吃海”的竞争优势。

2005年,落户于临港工业园区的浙江省中转储备粮库建成,老塘山三期犹如龙头带动着定海向国际粮油集散中心这一目标加速迈进,并利用码头门机直接进行减载作业这一特色,开展“海进江”减载业务。

崛起的老塘山码头还在建设、还在成长。2007年8月开工建造的五期码头,位于老塘山三期码头南侧。投资高达6.4亿人民币,拥有12万吨级(兼靠15万吨级)散货卸船泊位、以及3.5万吨级和1万吨级装船泊位的大型通用散货码头,2009年12月底竣工投入试运营。

随着一、二、三、五期公用综合码头规模、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与长江流域的广大腹地更为紧密的衔接,老塘山港区将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光荣与梦想„„

老塘山五期码头工程项目是舟山重点项目之一,位于野鸭山岸段的中部、老塘山港区三期工程的南侧。该工程建设规模为12万吨级(手工结构为15万吨级)卸船泊位1个,3.5万吨级和1万吨级装船泊位各1个及相应的配套设施,设计年通过能力1145万吨,码头岸线长400米。项目总投资约6.4亿元,由舟山港务集团负责实施。2009年12月28日晚1900时,希腊籍散货船“天使雅阁(ANANGEL ARGONAUT)”在舟山引航站引航员的精心引领下顺利靠泊老塘山五期码头。该轮全长292米,宽45米,载重吨177835吨,吃水17.1米,是老塘 2 / 6

山五期码头建成后首次接纳的17万载重吨船舶,它的成功靠泊也标志着老塘山五期码头的正式投入运营。

在金融危机环境下,老塘山码头发展势头仍然十分良好。一是生产形势状况良好。老塘山三期码头货物吞吐量和中转量同比都有增长,发展势头强劲。二是新货种不断引进。自2008年引进化肥中转业务后,2009年7月又引进进口煤炭中转业务,老塘山二、三期码头已形成电煤、水泥熟料、矿砂、化肥、大豆、菜籽、小麦等多货种发展的局面,有效降低了经营风险。三是进一步加强了与港口、货主的战略合作。在进一步深化与镇江港务集团、南通港口集团就利用老塘山港区开展“海进江”业务合作的基础上,舟山港务集团利用老塘山港区中转大宗货物与沙钢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与湘钢集团、湖南八达物流、南通港口集团签署四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一系列战略合作的达成,拓宽了老塘山港区货源渠道。四是老塘山五期码头投入运行。设计12万吨兼靠15万吨,老塘山港区的功能进一步提升。2011年4月13日,希腊籍“阿努拉”号7万吨级散货船靠上了舟山老塘山三期码头,通过皮带输运,为舟山中海粮油卸载5.7万吨美国大豆。2011年,该码头已接靠40多艘进口大豆船。

老塘山码头是舟山港最大的对外开放公用性综合港区,位于定海西南方向,就是东经121°58’48”北纬30°02’57”,距离定海市区9公里,老塘山港区共有一期、二期、三期、五期四个码头。

一期码头概况:码头长190米,宽20米,码头前沿水深—10.5米,靠泊能力15000吨级,吊机二台每台10吨,装卸货种以件杂货为主。

二期码头概况:码头长223米,宽20米,码头前沿水深—11.5米,靠泊能力25000吨级,吊机三台每台9吨,设计卸货能力550吨/小时,装卸货种以煤炭、矿砂为主。

三期码头概况:码头长258米,宽31米,码头前沿水深—15米,靠泊能力50000吨级,兼靠80000吨级,码头里档可靠20000吨级装货船,吊机二台带斗门机每台16吨,(每只抓斗6.2吨/12.5立方,抓大豆每抓斗约10吨)设计平均卸货能力约240吨/小时/台,主要以卸大豆、小麦、矿砂为主。

3 / 6

五期码头概况:码头岸线长400米,12万吨级(兼靠15万吨级)散货卸船泊位、以及3.5万吨级和1万吨级装船泊位的大型通用散货码头。

港区外有一检疫、避风、过驳作业多用途锚地—野鸭山锚地,该锚地面积达1.08平方公里,吃水达10-30米,允许3-5条作业船舶待驳,一般情况下可允许4条作业船舶同时进行加、减载作业。

随着来港大宗散货加、减载作业船舶的增加,舟山港务局抓住机遇,加大投入,延伸三期码头项目,增加泊位一个,并增加吊机三台等相关配套设施。舟山老塘山港区及锚地可以同时允许4条作业船舶进行作业。同时,为了提高舟山老塘山港区的作业能力,舟山港务局引进了浮吊作业(20吨吊机一台,10吨抓斗一个),设计卸货能力250-300吨/小时,主要以卸矿砂为主。

舟山口岸是以海港为主体的对外开放口岸。口岸的开放始于1981年5月,经国务院、中央批准嵊泗县绿华山和普陀区黄兴岛为外轮海产品交货锚地,同时开放沈家门港为国轮外贸运输港;1987年4月1日,经国务院、中央批准舟山港正式对外开放,其中沈家门、老塘山为对外开放作业区,定海港仅限于对国轮开放。经过二十年的发展,舟山市已形成了以舟山港沈家门、老塘山、定海三个作业区为中心,功能各异、相互配套的口岸开放基本格局。一类口岸主要布局为:老塘山作业区,现已建成老塘山2.5万吨级和1.5万吨级多功能码头各1座,主要通关集装箱和水水中转货物。沈家门作业区,已建成沈家门墩头2000吨级码头1座,主要通关各类件什杂货。嵊泗的嵊山、泗礁、大洋;岱山的高亭;普陀的桃花六横为5个二类口岸,达到了各县区都有开放口岸的目标。并先后开放了马峙、黄兴、绿华山、点灯山、野鸭山、普陀山、虾峙门7个外轮锚地。

1997年10月,根据舟山港区的自然条件、岸线分布以及其所属区域的各项功能,浙江省人民政府经商交通部同意,批复《舟山港总体布局规划》,将舟山港划分为定海、沈家门、老塘山、高亭、衢山、泗礁、绿华山、洋山八大港区,基本情况为:

1.定海港区位于舟山本岛定海城区,西起洋螺山灯桩与冷坑嘴,东至勾山浦,包括大猫山、西蟹峙、盘峙、东距、长峙、岙山、摘箬山等诸岛,港区内可供开发的深水岸线达

4 / 6

57.4公里。定海港区共有定海、外洋螺、青垒头、瓦窑湾、盘峙、长峙、岙山、甬东、摘箬山9个作业区。2.沈家门港区为本岛勾山浦以东区域,包括普陀山、朱家尖、小干、马峙、鲁家峙、登步等诸岛,港区内可开发的深水岸段有14.3公里。沈家门港区内有墩头、普陀山、东港、六横(Ⅰ)、六横(Ⅱ)5个作业区。

3.老塘山港区为本岛洋螺山灯桩与冷坑嘴以西区域,包括富翅、册子、里钓、外钓、金塘等诸岛,可供开发的深水岸线有36公里。其中,野鸭山深水岸线长7公里,金塘岸段深水岸线有14.5公。老塘山港区共有老塘山、金塘(Ⅰ)、金塘(Ⅱ)、金塘(Ⅲ)、册子、马目、里钓、外钓8个作业区。

4.高亭港区包括岱山本岛及大小长涂、秀山等岛屿,可供开发的深水岸线有25.6公里。

高亭港区共有高亭老作业区、高亭新作业区及岱东、秀山4个作业区。

5.泗礁港区包括泗礁岛及马迹、金鸡、黄龙等诸岛,可供开发深水岸线约11公里,其中马迹岸段深水岸线长2.5公里。泗礁港区共有李柱山、马迹山2个作业区。

6.衢山港区包括衢山本岛、小衢山、黄泽山等诸岛,可供开发的深水岸线长18公里。

衢山港区共有衢山、黄泽山2个作业区。

7.绿华山港区为绿华山全岛面积,可供开发的深水岸线3.5公里。设绿华山1个作业区。

8.洋山港区为大洋山、小洋山全岛面积,可供开发的深水岸线3.3公里。设洋山1个作业区。

舟山港区的性质:舟山港区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岸工业发展所需能源、原材料及外贸物资运输的主要中转港,是舟山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依托,其发展方向是以水水中转和工业港为特色的综合性港口。

5 / 6

舟山港区的主要功能:装卸储存、中转换装功能;运输组织、管理功能;临港工业开发功能;现代物流功能;综合服务功能;通信和信息功能;商贸、金融、旅游和城市生活功能;渔业功能;国防安全功能。

舟山港区优势:

1、水深条件优越。拥有全国最富集的深水港口资源,岸线长而顺直。适宜开发建港的岸线总长1538千米,主要深水岸线段有38处。其中水深大于10米的深水岸线183千米,水深大于15米的深水岸线103千米,是建设大型深水港的理想港址。

2、避风浪条件良好。港域有众多岛屿作天然屏障,年作业天数345天以上。

3、进出航道众多。有5条国内航线和3条国际航线横贯舟山境内。30万吨级船舶可自由进出虾峙门航道;港域宽阔,水深稳定,终年不冻,航标设施完善。

4、锚泊面积宽阔。港域锚泊面积达119平方千米,能够同时容纳万吨级以上船舶三、四百艘,而且集疏方便。

5、建港投资成本低。-10米以上等深线离岸近,栈桥长度短,岸滩稳定,泥沙回淤量小,航道疏浚费用省。

6 / 6

-

舟山港区老塘山码头

本文发布于:2023-12-09 00:06: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0515972401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舟山港区老塘山码头.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舟山港区老塘山码头.pdf

标签:码头   港区   舟山   功能   作业   集团   中转   开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