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舍才有得古代实例

更新时间:2023-12-08 14:03:37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8日发(作者:我的诊所)

-

有舍才有得古代实例

有舍才有得古代实例

古人常说“有舍才有得”,意思是通过舍弃一些东西,才能获得更好的回报。这个道理在古代的许多实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古代的实例,了解一下这个道理是如何在古代得到验证的。

在古代,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叫做《岳阳楼记》。这是南朝梁代文学家范仲淹所写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他在岳阳楼上俯瞰洞庭湖时的感慨和思考。文章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的意思是,作为一名官员,应该首先为国家的困难担忧,而后才能享受到国家的安定和繁荣。范仲淹通过舍弃个人的享乐和安逸,投身于国家的忧患之中,最终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成为了后世的楷模。

另一个著名的实例是孟子的故事。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很多有关人类道德和政治的观点。在孟子的一篇著作《离娄上》中,他讲述了一个关于农夫的故事。故事中,有一个农夫把自己的庄稼种在了河边的田地上。由于河水经常泛滥,农夫的庄稼经常被冲走,他每年都无法收获丰收的果实。有人劝他迁移到更高的地方种庄稼,以避免水灾的影响。然而,农夫却说:“我只知道这块地方是我祖先留下来的,他们为了这片土地付出了很多努力,我不能抛弃他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农夫舍弃了自己的利益,坚守祖先留下的土地,最终他的这种坚持得到了回报,他的庄稼终于收获了丰收的果实。

在古代,还有一个著名的实例是关羽的故事。关羽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名将,他以忠诚和勇敢而闻名。在一次战斗中,关羽被敌人包围,情况十分危急。与关羽并肩作战的是他的好友张飞。为了救关羽,张飞毅然决然地舍弃了自己的性命,吸引了敌人的注意力,使关羽得以突围。关羽深感张飞的舍己救人之情,终生难忘。他在后来的一次战斗中,为了报答张飞的恩情,也以身殉国。关羽的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成为了后世崇拜的对象。

通过这些实例,我们可以看到,在古代的社会里,舍弃个人利益,为他人或国家的利益着想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价值观念。人们普遍认为,只有通过舍弃,才能获得更大的收获。这种价值观念不仅在个人行为中得到了体现,也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古代的实例都充分体现了“有舍才有得”这个道理。通过舍弃个人的利益,为他人或国家的利益着想,最终可以获得更大的回报。这个道理不仅在古代适用,也在现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从这些古代的实例中学习,做一个舍己为人的人,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和他人。只有通过舍弃,我们才能真正获得更大的收获。

-

有舍才有得古代实例

本文发布于:2023-12-08 14:03: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015417396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有舍才有得古代实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有舍才有得古代实例.pdf

标签:舍弃   农夫   故事   国家   庄稼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