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社会学视野下畲族儿童家庭教育中的文化传承——以江西铅山县篁碧

更新时间:2023-12-08 13:32:21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8日发(作者:济渎庙)

-

社会学视野下畲族儿童家庭教育中的文化传承——以江西铅山县篁碧

2020年第25期(总第871期)丈魏愛年社会学视野下畲族儿童家庭教育中的文化传承—以江西铅山县篁碧、太源畲族乡为例—李欢(南昌师范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2)摘

要:江西省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少的省份之一,散杂居的少数民族主要是畲族,共有3万多人口。铅山县篁碧、

畲族乡,作为上饶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聚居地,共有人口3000多。通过走访铅山县两个畲族乡,研究者对当前畲族儿童家庭

教育中的文化传承进行调查,认为当地儿童对本民族文化了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存在问题。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对此现象

进行分析。关键词:社会学视角畲族家庭教育文化传承畲(sh可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少数民

畲语的传承面临严重的断层。族,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等7省100多个

县,盘、蓝、雷、钟是主要姓氏。据古籍记载,至迟在七世纪初,

近年来,铅山两个畲族乡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课题,在

民族学校开设畲族山歌课、请畲族山歌传承人授课,并创作

新山歌,组织专门人员整理畲族语言、谣谚、典故等,做出一

畲族人民就已经在丘陵连绵的闽、赣、粤三省交界地区劳

动、生息、繁衍。直到十三世纪中叶,南宋末年,汉文史书上

才正式出现“畲”和“峯户,啲族称。族称有自称和他称两种,

定的努力。在走访中,当地文艺工作者用畲语演唱了畲族小

说歌,能看出还保有畲族小说歌短小精炼的特色,但除了专

畲族自称“山哈”或“山达”,意为山里客人。江西境内现杂散居住有畲、回、瑶、黎等少数民族共计

门从事文艺工作的成人能演唱外,当地儿童基本上不会哼唱

类似歌曲。这山万余人,其中畲族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80%o为了贯彻

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我省共设8个少数民族乡,7个为畲族

啊子花卄尉Ff乡:上饶市铅山县太源畲族乡、上饶市铅山县篁碧畲族乡、

吉安市永丰县龙岗畲族乡、赣州南康市赤土畲族乡、吉安市

青原区东固畲族乡、抚州市乐安县金竹畲族乡、鹰潭贵溪市

不高不翩林

岂哉卿丁阿边扣山有株好仙株;ft

人生瑾兔啊生盲:二世竦竦據牙味:三普妹味耙命工.樟坪畲族乡。多年来,我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保护发展少数民族传

好眩tide下凡丸:统文化。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和世界上

大多数国家一样,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

2.饮食与服饰上饶地区自古以来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商业贸易繁

荣。居住在深山中的畲民日常饮食习惯与地方饮食习惯保

源逐渐流失,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等。按照社会学

观点,家庭是幼儿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幼儿获得的文化传承

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这是本研究的切入点。持一致,以大米为主食,早上食用当地特色的铅山烫粉,午

餐和晚餐以大米饭配猪肉、鸡鸭鱼肉、牛羊肉等,加上时令

一、畲族幼儿传承本族文化的现状蔬菜,与汉族人饮食习惯并无二致。因两畲族乡地处深山,

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茶叶、河鱼、豆腐泡品质上

1.语言文字畲族有自己的语言——畲语,属汉藏语系,没有民族文

字,通晓汉文。通过口口相传保留下来的“畲族小说歌(以畲

乘,深受上饶地区人民的喜爱。较有特色的食物当属乌米

饭,据当地人介绍,童年时期,家庭中畲族老人会在农历三

语唱、念的一种歌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极有

月三制作乌米饭。随着社会生活的改善,许多人认为这种米

饭耗时耗力,多数时候将其作为节日应景的习俗,日常生活

中难见踪迹。畲族儿童对乌米饭的认知多数停留在“节日仪

民族地域特色,以畲语歌唱的形式表达。江西的畲族语言接近客家方言,语音上与客家话稍有

区别,少数话语与客家话完全不同。因上饶的畲民长期与汉

式”层面,在心理上接受度不高。族杂居,家长在生活中多使用方言交流,畲族幼儿学习的方

言以地方方言为主,仅有少数畲族老人能运用畲语交流。进

在服饰上,现在畲族男女日常服饰基本与汉族一致,但

在特殊时期,如节庆、婚丧嫁娶时会有意识选择民族服饰。

入正式学习阶段以后,畲族儿童在学校使用普通话、学习英

语,畲语的学习更难引起重视。当掌握畲语的老人去世后,

明清以来,畲族服装以“凤凰装”最有特色,一般作为嫁衣。畲

族儿童对民族服饰了解不多,在演出时有所了解,但多数人

59

-文化学研究未能说明服饰元素和蕴藏的历史文化。惯、民俗活动、艺术表现等载体形式得以保存和发展。马克

3.

民俗与节庆畲族重视传统节日,重视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

十五日为祭祖日,信奉鬼神。祭祖时要以两杯酒、一杯茶、三

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客观存在的

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民族文化的任何一

个项目同样也有经历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这是一个客

荤三素六碗菜,加上不同时节的踝。二月初一,做“春福”,表

观规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

猛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升。由于没有本民族的文

示春耕开始,希望禾苗茁壮成长。立夏,做“立夏福”,家家做

立夏果。白露时节,做“白露福”。秋收时节,做“秋福”,庆丰

收。冬至,做“冬福”,吃麻楼果。除夕过年做“年满福”,吃长命

字,在与汉族人接触之前,畲族地区的文化教育几乎是一片

空白,仅有的教育就是通过长辈言传身教,传授基本的生存 饭,祝岁岁平安。每年三月三,畲民家家户户蒸糯米饭祭祖,

并以此馈赠亲友。三月三糯米饭节的来历,相传畲族英雄雷

万兴被官府抓去,乡人为了让他在牢中吃上饭。便把糯米饭

知识。到明清时期,随着畲族人与汉人之间的交往日益深

入,一些畲族祠堂开始延请汉族塾师教授本族子弟,由此培

养了畲族自己的文化教师,并在畲族地区形成了尊师重教

的良好风气。正是在这种文化风气的陶冶下,畲族培养出了

用树叶汁染黑,狱卒见糯米饭乌乌黑黑,以为肮脏,不敢扣

留。雷万兴出狱后,于农历三月初三带领大家下山复仇,胜

利后又蒸乌糯米饭庆贺,于是三月三吃糯米饭成了一个节

蓝鼎元、雷鉉等本民族优秀的文人学者。日习俗。1984年起,浙江景宁每年举办“中国畲乡三月三”歌

舞节,初步彰显畲族节庆特色。出于经济效益考虑和传承民

族文化考虑,江西上饶的两个畲族乡在每年三月三也会举

现在江西上饶畲民的生活习俗大体与当地汉族相同,

学前儿童甚至仅在进行身份信息登记时能被识别为畲族

儿童。面对这一现象,我们应理性看待。传统文化之所以得

以延续、保存,与其产生的自然、社会和历史环境密不可

分。当下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产业升级、城市化进程加

办畲族文化节,吸引着当地和外地游客。4.

歌舞与建筑江西畲民大多能歌善舞,民歌文化深厚。在《铅山县民

歌集》收录的101首民歌中,有三分之一为畲族民歌。《先五

深、人口空间流动频繁,与之而来的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

的巨大变革。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畲族儿童,为了更好地

适应社会化的过程,必须优先学习有助于生活和学习的主

方》《仗脚司》被省有关部门定为江西省民间舞蹈重点节目,

并被《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西卷》编辑部制成录像长

期保存。《高皇歌》《封金山》《时辰歌》《畲族婆娘赶庙会》《竹

流语言,尽管民族语言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媒介,是民

族特点的重要标志,但即使是在大学从事民族语言教学的

少数民族教师,也不能迫使城里出生城里长大的后代学习

本民族的语言,这是客观存在的现状。竿舞》等被广大群众所熟知。当地畲族幼儿多是在幼儿园表

演时,由幼儿园专程邀请民俗学者教授幼儿畲族舞蹈、穿上

民族服饰,作演出之用。2.新时代的民族文化与家庭教育家庭是社会中最古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不可否认,

传承民族文化主要依靠家庭,并且多倚靠父母对子女的言

传身教、代代相传。幼儿在进入托幼机构前,家庭生态是其

铅山的两个畲族乡建有雷家大院、词臣牌坊、华氏宗祠

等古建筑。雷家大院建筑设计风格不仅汲取了畲汉、闽赣建

筑特点,还兼济了北方四合院和南方徽派建筑的风格,将住

宅设计成了功能完善、风格独特的罕见民居。在建筑上,除

了古建筑作为景点参观、节庆时用作仪式场所外,多数儿童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全部社会生活条件,对幼儿的价值观念、

未来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家庭生态通过婚姻质量、生

活方式、家庭居所等特定的生态因素作用于幼儿的成长,形

成特定的期望氛围和幼儿迥异的特征。生活在现代化的住宅,对民族建筑缺乏深入了解。5.

体育武术畲族人民历来热爱体育活动,从长期的劳动生活和狩

猎生活中就地取材,创造了许多既有利于健身、增进友谊,

近年来,人们进一步强调保护传统文化、保护民族文

化,其动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心理因素等多方面。在调研

又别具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项目。其中既有龙公拳、板凳

拳、棍棒拳等畲族拳、棒术的体育项目,也有打靶、赛剑、抛

中,两个年轻的畲族政府工作人员告诉研究者,在小的时候

她们并未意识到自身的民族和其他伙伴有区别,到升学、就

业时,因国家对少数民族有优惠政策,她们意识到民族身份

球、发子、弹弓、赶业主等与射猎有关的体育项目,还有打尺

子、稳凳、滑竹攀爬等体育游戏项目。遗憾的是,在现代文明

的价值。但这种价值并非源于对民族文化本身的认可,而是

的裹挟中,许多体育游戏失去了原有的生存土壤。江西上饶

畲族乡的年轻父母外出务工,幼儿交由老人照顾,幼儿园以

基于功利主义的角度,为了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实现向上

的社会流动。在问及是否会有意识地保留民族生活方式,例

如穿畲族服装、梳凤凰髻,她们表示因为不实用、不符合现

代审美、穿戴烦琐而极少选择,仅在嫁娶、三月三文化节时

会穿戴,家中不会准备这类服饰,都是临时租借。当问到未

私立园为主、办园质量不高,使得传统的畲族体育游戏不再

流行。二、社会学视野下民族文化传承1.民族文化发展的规律民族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由互相认同的社会成员

来她们自己有了孩子会选择哪个民族(汉畲通婚,子女可自

由选择民族),她们几乎毫不犹豫地说畲族,但在家庭教育中

构成的人口群体。语言、宗教、历史、经济、心理都可能成为

能传承多少民族文化,她们表示因自己了解得也不多,所以

存在较大难度。在过去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中,家庭(下转第32页)社会成员互相认同的标志。从根本上讲,民族文化是构成民

族独特性的最基本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通过语言、饮食习

-60

-语言文学研究的实践操作中提供改写这种权力机制的方法论指导,保留

着马克思主义的反叛精神,与莫雷蒂的消极“妥协”形成鲜

明对立。注释:①

莫雷蒂并未使用此种书写形式,而是在其之后的研

究者们多用此书写形式展示莫雷蒂的中心边缘思想。如

[斯]马利安•高利克:《论1992—2015年间“世界文学”概念

不可否认,在世界文学的体系中,边缘文学既存在对中

心文学的妥协,又存在对中心文学的反抗,但莫雷蒂和卡萨

诺瓦都呈现出了一种唯中心主义的倾向,以中心的价值标

准为标准。从莫雷蒂的“中心一(半边缘)一边缘”理论看,边

缘对中心产生妥协,这是一种明显的唯中心主义。卡萨诺瓦

的界定》,牛忠光、刘燕译,《江汉论坛),2016年第2期,第82

页、方维规:《何谓世界文学?》,《文艺研究),2017年第1期,

第5-7页。②

周凌玲《论弗兰克•莫莱蒂的世界文学理论》(重庆师

虽然注重边缘区域的反抗,但最终目的还是趋向于中心,亦

是中心对边缘的收编。不论是莫雷蒂还是卡萨诺瓦,此二者

范大学2018年硕士学位论文)一文中指出莫雷蒂的世界文

学传播格式是“中心一半边缘一边缘”式的,但是在本文看

来,由于莫雷蒂存在对半边缘区域认识的转变,因此应对半

的世界文学体系都体现出或多或少的唯中心主义思想。中心的存在是必要的,因为没有中心的确定便无法确

认其他区域的存在,但是唯中心主义的思想却与世界文学

边缘加上括弧以示莫雷蒂思想流动的变化。③

在经济学领域这种理论更常见的说法是中心一外围

理论的初衷并不相符。在这种情况下若还要采用莫雷蒂新

达尔文主义式的世界理论体系思想,则会更多地磨灭所谓

理论。可参看陈佳:《中心一外围理论的演进及比较研究》,硕

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边缘区域文学的价值,也没办法审视所谓中心文学自身的

弊端。在这样两难的情况下,采用萨米尔•阿明(Samir

Amin)

的去依附理论或许是更合情合理的做法。参考文献:在世界经济体系中,阿明认为“中心一边缘”之间的关

系是统治和依附的关系,边缘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意

[1]

[美]伊曼纽尔•华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

[M].尤来寅,路爱国,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

张永清.马元龙主编.后马克思主义读本•文学批评

识形态等方面都受到中心国家的统治,同时,边缘国家又

对中心国家存在商业、金融、技术层面的依附。面对这种不

平等的情况,阿明呼吁边缘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以革

命建立属于自身而不受控于中心国家的民族经济,并进一

步改变依附现状,摆脱现有的“中心一边缘”结构。唯有如

此,不发达的边缘国家方可寻求自由的发展路径。世界文

学体系与此类似,只有解构中心区域与边缘区域及二者价

值高低的认识,不坠入东西二元对立的理论之中,才能够

更好地系统化地认识和评价世界文学体系。(上接第60页)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第一阵地。因学校教育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

Moretti

F.

Distant

ReadingfM].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Press,

2013.[4]

[美]大卫•达姆罗什.世界文学理论读本[M].刘洪

涛,尹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5]

Parla

J.

The

Object

of

Comparison

[J].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

2004,

41(1)

116-125.[6]

[法]帕斯卡尔•卡萨诺瓦.文学世界共和国[M].罗国

详,陈新丽,赵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文化不断发展,源远流长。参考文献:缺乏或不完善,具备一定理解能力的儿童不必或不能逬学

校读书,由老人给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给他们念儿歌、讲故

事,传承民族文化。对年幼儿童来说,娱乐方式单一,富于

想象力的民间文学(如传统民间故事、民谣等)深受他们喜

爱,他们可以逐渐从中认同民族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

[1]畲族族.称确定亲历记[EB/OL].u.

com/content/?

=&from

二timeline&i$appinstalled

=0,

2017.⑵赵忠心.家庭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纵深发展,双职工家庭大量出现,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

娱乐工具占据了学前儿童生活的多数时间,文化的趋同现

象日益突出,传统文化被现代文化所取代。在西方文化和

[3]

杨宏峰.中国畲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4]

谢国先.论民族文化的发展规律——兼说“民族文化

保护”的认识论问题[J].西北民族研究,2006(4).汉族文化的双重夹击中,要继续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需要

有强烈的文化自觉性。费孝通曾在二十世纪末反复强调,

⑸钟伯清.中国畲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人们,面对巨变的社会环境,对文化应

采取自我反思和自我调适。社会由家庭组成,家庭由个体

组成,畲族人民只有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的困境,通过文

化自觉,借助现代化技术保存民族的语言、歌声、风俗等,

[6]马建钊.畲族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本文系2017年度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青年项目

“江西省畲族儿童家庭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研究

增强文化适应性和再生性,才能避免文化的断层,促使畲成果,课题编号:YG2017288o-32

-

社会学视野下畲族儿童家庭教育中的文化传承——以江西铅山县篁碧

本文发布于:2023-12-08 13:32: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0135412396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社会学视野下畲族儿童家庭教育中的文化传承——以江西铅山县篁碧.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社会学视野下畲族儿童家庭教育中的文化传承——以江西铅山县篁碧.pdf

标签:文化   民族   中心   边缘   传承   儿童   幼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