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8日发(作者:建筑石膏)
儿童画的特点有哪些
(2)稚拙性。从心理发展来看,儿童画所表现的对象首先是他自身感知过的事物以及自已感兴趣的事物。如吃过的水果,玩过的玩具,用过的生活用品以及看过的动、植物及人物等,对动的、有声音的、亮的、色彩鲜艳的事物优先反映,而它们又都是具体的(如我的小汽车、电灯、太阳、我的爸爸妈妈等)。这是因为儿童的注意常被新奇的事物所转移,带有明显的“无意注意”的特点,即稚拙性。
(3)求全性。从构图来看,只有平面的空间。由于儿童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是粗略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才能日益走向较深入的认识),这是因为儿童观察事物的能力较差,次序较紊乱而他们又常常用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来代替视觉,他们缺乏一定的空间知觉,对构图和空间的处理,往往把画面当成地面和立面,把近的事物画在纸的下边;而后再把其他东西一行一行地向上画,而且每个形象都互不遮掩。因此,幼儿的绘画又带有明显的求全性。
(4)模仿性。因为孩子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什么都想知道,反映出他们盼望长大的心理,所以在生活中,他们常常模仿大人,爱穿大人的衣服,抱着布娃娃学着妈妈的声调哄它睡觉。反映在美术活动中,孩子们总想像老师一样能把事物表现出来,但又缺乏表现技能,所以在他们的美术作品中常常带有模仿的性质,在手工(尤其是折纸)作品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二、儿童画创作教学
绘画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的表现,幼儿开始画画并不像认字、识数、说话、唱歌那样必须依靠教习,正常的儿童均本能地喜欢画画,在随心所欲的自娱中用绘画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现代世界各发达国家研究均发现儿童画在其本能的发展过程中,对促进儿童的注意、观察、识记等认知的心理基础能力和创造性的表现才能有着重要的启蒙与开发的作用。遵循儿童画的发展规律,把儿童画创作引进美术课堂,利用儿童自发的本能的启蒙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的环境中,通过儿童画创作的教学引导,把儿童的绘画活动由不明确性和随意性逐渐转入到有目的的学习上来,引导他们学习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和技能,紧扣儿童的知、能、美感与运用的需要,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激发他们持久的学习兴趣,形成向大自然索取知识的本领和发展创造加工形象语言知识与创作性的艺术表现才能。因此,儿童画创作教学要做到“面向全体,以人为本”这个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前提下,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分析其心理、生理特征和智力水平,了解其现阶段绘画的发展水平、规律和特点,尊重学生的艺术个性,在其原有的发展水平上引导其学习一些绘画创作知识和方法,如:观察、体验生活、收集素材、构思、构图、表现等方法,使其注意、观察、识记等认知心理基础能力和创造性的表现才能的潜能得到更进一步的开发,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都被调动起来,积极运转,这样艺术灵感才能得到迅速萌发,艺术探究与创作才能成为一种乐趣,一种愉快。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氛围,使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掌握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懂得运用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并且能把它应用到美化环境和日常生活中。儿童只有在不断获得成功体验的时候,兴趣才能上升为志趣,对教师目的性的要求就会变为自我要求,成为一种意志行为,由此很快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教学效率才能得到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1.引导观察,学会分析
科学的观察方法,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感受的重要途径,不会观察,便无从表现。小学生的心理、生理条件决定了他们的观察目的的不明确性和随意性,容易被事物的局部细节所吸引,缺乏分析和比较,整体观察能力差。同时,也正是由于学生观察的随意习惯,才造就出儿童绘画特有的雅拙之美,这是儿童绘画的价值所在,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实际,运用继承和批判的观点指导学生作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启发感情入手,引导儿童观察。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对于低年级的儿童来说,他们的视觉观察的随意性尤为突出,缺乏整体意识,因此记忆是培养学生整体观察力的良好途径。如带学生观察描绘春天的景色,引导学生观察春天事物所特有的现象,分辨各事物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美,然后以日记的方式用笔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这样既可以训练他们的整体观察和记忆能力,又可以为创作画收集素材。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容易抛开对事物的观察,只看几眼便凭主观印象,习惯于平时一贯的视觉经验和认识来作画,如会把人物画成没有脖子,两腿分开生长的现象,或只注意细节而忽视整体,因此,进行写生练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明确观察任务之后,还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包括物象的基本形状和主要结构,在写生时要不断地提醒学生用眼观察,从整体开始到局部再回到整体,仔细比较分析,这样才会有真实的感受。 2.把握主题,学会构思
主题是艺术作品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学生能否抓住主题,是创作成败的关键所在。教师在指导创作时,要以儿童般的心灵帮助学生把握作品的主题,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收集积累创作素材,把对生活的感受,通过选择题材及表现形式把主题思想表现出来。如指导“快乐的校园”创作时,教师可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回忆校园的学习生活等活动的情景,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快乐校园的场面,谈自己的感受并从中找出表达快乐校园主题的绘画题材。引导学生从具体的例子中理解抽象的主题,学习构思的方法。教师辅导时,要着重引导学生回忆、联想,开阔他们的思路,使他们能够从平时生活中选取自己认为有意义的题材,并考虑怎样表现在画面上。 3.大胆表现,掌握技法 儿童绘画心理的研究证明,不同年龄儿童的绘画表现也不同,即体现在绘画上的“稚拙”和“粗狂”。儿童的“糊画”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所以教师在指导“儿童画”创作时,要记住所指导的“儿童画”是充满童趣的画。要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大胆地去画,把内心的真情实感大胆地表现出来,鼓励他们大胆创造,尝试多种工具和材料,把他们大胆幼稚的想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教师只须在适当的时候在构图、造型、线条和色彩等方面的运用给予适当的启发和帮助。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逐渐引导他们运用技法,慢慢地向较成熟的画法迈进。 4.指导创作,增强自信
儿童的心理发展还处于一个相对不平衡和不稳定的阶段,对新事物怀有好奇和新鲜感,满腔热情,但遇到困难时易产生畏难情绪,缺乏信心。因此教师要善于消除影响学生想象创作的各种不利的心理因素,耐心引导,以肯定为主,增强学生无拘无束地想象创作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要注意引导学生欣赏、评价自己的作品,为他们提供展示作品的机会,如举办班级、年级或全校性画展,通过观摩、自评和互评,使他们从中发现自己作品的价值,增强创作信心。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因素而形成了儿童画创作的特点,因此我们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儿童加以引导,把儿童的智力和美术创作由低级向高级推进。 儿童画创作的教学为儿童创造了一个自主学习、自由表现、发展个性,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情趣的空间,面对这个创造的时代,我们执教者应更多地从儿童的角度去体验儿童美术教育,不断学习掌握更多的执教方法,引导儿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本文发布于:2023-12-08 12:19: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20091642396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儿童画的特点有哪些.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儿童画的特点有哪些.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