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贵州省省情

更新时间:2023-12-08 06:53:16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8日发(作者:天津房屋)

-

贵州省省情

第一章

贵州基本省情

第一节 贵州概况

贵州简称“黔”或“贵”,辖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共有88个县(市、区、特区),国土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其中民族自治地方占全省总面积的55.5%,2012年末常住人口3484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6.1%,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人民勤劳、少数民族聚集、发展潜力很大的省份。

一、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

贵州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早在24万年前就有人类居住、活动,有旧石器时代早期的“黔西观音洞文化”,晚期直立人的“桐梓人”,早期智人的“水城人”和盘县“大洞人”,晚期智人的“兴义人”、普定“穿洞人”、桐梓“马鞍山人”、“白岩脚洞人”和安龙“观音洞人”。春秋以前贵州大部分地区属于“荆楚”的黔中地区,秦朝曾在夜郎地区设郡县、置官吏,公元前28年—前25年郡县制在今贵州地区最后确立,宋朝开宝年间“贵州”开始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贵州布政使司建立,使贵州成为当时全国13个行省之一。清朝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四川统属遵义府改隶贵州,毕节以北的永宁(今叙永)划归四川,广西永丰州(后改为贞丰)、荔波,湖广平溪(今玉屏)、天柱划归贵州,大体形成了今天贵州的地域范围。

贵州文化灿烂,早在夜郎、秦汉时期,有舍人著《尔雅注》三卷,尹珍开“南域之学”传播中原文化。明初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开设“龙场九驿”,稳定西南政局。明正德三年(1508年),王守仁谪居龙场(今贵州修文县城),成就“心即理”和“知行合一”学说。戊戌维新运动中,贵州96名应试举人参加了“公车上书”,占全部上书人数的六分之一。“五四”运动爆发后,涌现出了邓恩铭、王若飞、周逸群等早期共产主义战士。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挽救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和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抗日战争时期,贵州是大后方、西南大通道,为抗战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1949年1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贵阳。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境内有乌蒙山、大娄山、苗岭山、武陵山四大山脉,山地和丘陵占全省面积的92.5%,喀斯特(出露)面积为10.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是喀斯特地学的天然百科全书。贵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温和湿润,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贵州四季分明、春暖风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全省

1 日照时数在1200小时—1600小时,年均气温在14℃—18℃,大部分地区降雨量在1100毫米—1300毫米之间,气候十分舒适宜人。

贵州资源丰富,全省能源资源以水能和煤炭为主,具有“水火互济”的优势,长于10公里或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984条,煤炭保有储量500多亿吨,是“西电东送”的重点省份。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全省已发现矿产(含亚矿种)128种,其中76种探明了资源储量,与能源的配位组合良好,具有十分优越的开发条件。全省有野生植物3800多种,野生动物1000多种,是全国重要的动植物种源地和中药材四大产区之一。境内自然风光优美、民族文化灿烂,奇山秀水、瀑布峡谷、溶洞石林等构成了迷人的“天然公园”,有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彝族、土家族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被世界旅游组织原秘书长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先生称赞为“文化之州、生态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

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情况

2012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拼搏,迎难而上,按照“稳中求进、提速转型”的总基调,着力保增长、调结构、增活力、惠民生、促和谐,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持续向好的态势,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一是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全省生产总值6802亿元,增长13.6%;财政总收入1644亿元,增长23.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14亿元,增长31.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753亿元,比上年增加50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809亿元,增长5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9个主要经济指标总量比2009年翻一番以上。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630公里,60个县实现高速公路连接,与周边省份的高速公路通道基本贯通,县县通高速公路项目全部开工,基本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到2070公里,在建铁路1485公里。全省有贵阳干线机场和安顺、荔波、兴义、黎平、铜仁、遵义六个支线机场。农村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积达到0.64亩。

三是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0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53元。投入18亿元启动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对10.13万人进行搬迁。全省共有农村低保对象513.77万人,平均保障标准提高到每年1635元,共有城市低保对象53.05万人,平均保障标准提高到每月311元。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对农村低保季节性缺粮户实行粮食救助。

三、“十二五”发展思路及展望

2012年初,国务院出台了国发2号文件。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坚持科学发

2 展、奋力后发赶超,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贵州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党的十八大后,我们及时召开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按照党的十八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全面小康“两步走”的战略部署,决定在全省开展“同步小康创建活动”,把以县为单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1400元(约合5000美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0元(约合3000美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00元(约合1000美元)以上作为三项核心指标,坚持实实在在、群众认可,不以省的全面小康代替县县建成全面小康,不以平均数代替大多数,不简单以指标数值代替老百姓直观感受,努力建成一个不含水分的、群众得实惠的、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社会。今后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2017年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4%左右;工业经济比重提高到44%、城镇化率提高到46%、民营经济比重提高到55%、县域经济比重提高到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4%和16%。

我们将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国发2号文件精神,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部署,继续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坚持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坚持走追赶型、调整型、跨越式、可持续发展路子,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进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同步提高,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与全国同步实现。我们将着力构建“六大体系”:一是构建符合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的特色产业体系。做大做强工业、做特做优农业、做新做实现代服务业。二是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形成连通内外覆盖城乡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大中小微相结合的现代水利工程网络、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和覆盖城乡的能源基础设施网络。三是构建具有山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体系。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县城支撑能力、小城镇融合“四化”能力、农村综合发展能力和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四是构建面向基层面向民生的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办人民更满意的教育、实现更充分稳定的就业、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更快增长、扶持更多的贫困人口脱贫、建立更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创造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满足人民更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营造更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五是构建助推科学发展的动力支撑体系。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形成体制机制新优势;全方位扩大开放,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坚持科技引领,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六是构建生态环境安全保障体系。推进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融合、与制度建设融合、与社会管理融合、与文化建设融合。

201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国发2号文件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关键之年。我们将认真落实以县为单位同步小康创建活动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提速转型”总基调、总目标,紧紧围绕“好中求快、快中保好,能快则快、又好又快”的总要求,进一步解放

3 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确保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一是着力加大投资力度。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强化投资抓手、搞好投资要素保障。二是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扶持一批中小企业、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淘汰一批落后产能。三是着力打造重点发展平台。重点打造100个产业园区、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100个示范小城镇、100个城市综合体和100个旅游景区。四是着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突破交通瓶颈、加快破解工程性缺水问题、加快完善电力信息服务网络。五是着力抓好改革开放重点工作。继续把今年作为“改革开放年”,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六是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抓好资源深度开发利用、环境综合治理和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七是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注重关爱弱势群体、注重公共安全管理。八是着力办好民生实事。抓好扶贫生态移民搬迁、教育“9+3”计划等“十件民生实事”。

第二节 省会贵阳

贵阳市是贵州省的省会,位于贵州省中部,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中心,以及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被誉为“高原明珠”,也因贵阳森林覆盖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最高和夏季气温不高,又得名“林城”和“避暑之都”。

一、名字由来

贵阳因位于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延用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古代贵阳盛产竹子,以制作乐器“筑”而闻名,故简称“筑”,也称“金筑”, 别名“林城”、“筑城”,素有“避暑之都”之美称。古称: 倮(战国中晚期至西汉成帝汉平年间(前28年))、晋乐县(东晋313年)、矩州(唐)、贵州(宋)、贵州行省(明)、贵阳府(隆庆三年(1569年))、黑羊箐、金筑司等,后因贵阳处于贵山之南(今关刀岩),古代山南为阳,故赐名贵阳。

二、地理位置

贵阳市位于贵州省中部,地处云贵高原的东斜坡上,属全国东部向西部高原过渡地带。贵阳市地处东经106° 07′ ~ 107°17 ′,北纬26°11′~ 27°22′之间。地形、地貌走势大致呈东西向延展,地势起伏较大,南北高,中部低。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大量分布,既有高原山地和丘陵,又有盆地和河谷、台地,海拔最高为1762米,最低506米,市区中心海拔1071米。东、南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瓮安、龙里、惠水、长顺4县接壤,西靠安顺地区的平坝县和毕节市的织金县,北邻毕节市的黔西、金沙两县和遵义市的遵义县。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三、行政区划

4 贵阳市辖六区一市三县,(云岩区、南明区、观山湖区、白云区、乌当区、花溪区)、一市(清镇市)、三县(修文县、开阳县、息烽县)。全市土地总面积8034平方千米,占贵州省土地总面积的4.56%。

四、人口与民族

2011年,贵阳市常住人口达439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2.65%,是贵州省第一大城市。在过去的10年中,贵阳市人口增加了606112人,各区县市的人口密度云岩区最高,达到了每平方公里10233人。贵阳市是多民族杂居的城市,汉族人口占大多数,布依族次之,苗族人口居贵阳第三位,除此之外,还有回族、侗族、彝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但人数均较少,多为解放后从外省迁入。

五、气候特点

贵阳是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地区,地处东经106°07′~ 107°17′,北纬26°11′~ 27°22′之间,海拔最高为1762米,最低506米,市区中心海拔1071米。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兼有高原性和季风性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为15.3℃,年极端最高温度为35.1℃,年极端最低温度为-7.3℃,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年平均总降水量为1129.5毫米。尤其在夏季,贵阳夏季平均温度为23.2℃, 最高温度高于30℃的日数少,紫外线强度较弱,即使出30℃的温度,早晚也很凉爽,是"天然大空调"。从2006年开始,每年的“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的评选中都摘得桂冠。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空气不干燥,四季无风沙,宜人的气候是贵阳的骄傲,博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数贵阳”之美誉。

2012年,贵阳市森林覆盖率43.2%,贵阳市周围有绿色生态屏障及植被完整的环城林带,素有“林城”之称,环城林带更提供了富足的负氧离子,在景区空气的负氧离子含量高,平均每立方厘米达2700个以上,超过正常值的几倍,居全国各著名景区的前列,可谓“天然氧吧”;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5%以上。

六、交通设施

贵阳有距市中心12千米、车程约15分钟的龙洞堡机场。航线辐射北京、上海、台北、广州、海口、成都、昆明、西安、南京、杭州、天津、郑州、南昌、深圳、武汉、铜仁、温州、福州、兰州、兴义、南宁、厦门、重庆、济南、合肥、大连、荔波、泸州、三亚、北海、太原、宁波、青岛、桂林、长沙等全国大中城市,以及台湾, 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国内比较繁忙的机场之一。目前,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扩建正在进行中。

贵阳是中国西南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川黔、贵昆、湘黔、黔桂4条铁路干线交汇于此。贵州省打造的4小时经济圈,由贵阳到全省8个地州市均会有快速铁路相连。

贵阳市域内现已形成以两条国道(上海到昆明321、广州到成都210)线,六条高等级公路(贵阳——黄果树、贵阳——遵义、贵阳——毕节、贵阳——新寨、贵阳——玉屏、东北绕城环线)及五条省道(贵开、贵修、花磊、占织、久铜)为骨架的市域公路交通网络。拥有国家高速公路网中三条高速公路(G60沪昆高速、G75兰海高速、G80厦蓉高速)

5 过境。环城高速公路将乌当、花溪、南明、小河、金阳、高新区、白云区通过环线贯通,实现各区之间快捷通行,使得贵阳城区面积扩大了8倍。而且正在建设中的轻轨,将进一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压力,服务贵阳人民、改善市民生活质量,以及促进贵阳旅游业更大发展。

七、旅游资源

贵阳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作为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地区,贵阳拥有以“山奇、水秀、石美、洞异”为特点的喀斯特自然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既有红枫湖、开阳峡谷生态公园等以山、水、林、洞为特色的高原自然风光,又有如阳明洞、青岩古镇和息烽集中营旧址等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人文景观,还有古朴浓郁、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以及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宜人气候。作为贵州省唯一的旅游集散服务中心,贵阳四周分布着省内的1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两个历史文化名城。这些风景名胜区距贵阳空间距离大多在200千米范围内,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海内外游客从贵阳出发游览这些景区将越来越方便。全市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4A级旅游区6个,国家3A级旅游区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8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5个。此外,还有一大批市、县级风景名胜区和奇异神秘的民俗风情。

贵阳的著名景点有黔灵山、弘福寺、南郊公园、花溪公园、河滨公园、红枫湖景区、百花湖景区、青岩古镇、甲秀楼、阳明祠、修文阳明洞、龙里大草原、情人谷、香纸沟、鱼洞峡、仙人洞、东山塔、天河潭景区、南江大峡谷景区、贵阳野生动物园、保利国际温泉、息烽温泉、息烽集中营旧址等。

八、经济发展

贵阳是西部内陆开放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宜的居住条件、便利的招商政策,使贵阳的招商引资规模不断扩大、引进企业质量越来越好。

贵阳是国务院确定的“黔中产业带”、“南贵昆经济带”和“泛珠三角经济区”内的重要中心城市,是一座以资源开发见长的综合型工业城市。贵阳在优化产业布局中,着力打造磷化工基地、铝工业基地、西部药业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西部信息化产业基地、西部装备制造业基地,并由此形成经济板块。

九、其他人文情况

贵阳市的市花为兰花, 贵阳市的市树为樟树、竹子。与广州市、宁波市、福州市、南昌市、湛江市、长春市结为友好城市。

地标建筑如:甲秀楼、贵阳大剧院、国际会展中心、201大厦、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亨特城市广场、凯宾斯基酒店、贵航喜来登酒店、世纪金源饭店。

特色小吃如:丝娃娃、但家香酥鸭、肠旺面、燃面、叉烧圆子粉、牛肉粉、雷家豆腐圆子, 恋爱豆腐果、春卷、洋芋粑、烤小豆腐,各色烧烤,各色火锅等。

6

-

贵州省省情

本文发布于:2023-12-08 06:53: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9895962393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贵州省省情.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贵州省省情.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贵阳   发展   贵州   全省   文化   城市   经济   着力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