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文章艺术手法

更新时间:2023-12-08 04:43:27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8日发(作者:陈平忍辱苦读书)

-

文章艺术手法

艺术手法

一.表达方式﹕

1、记叙(叙述) 2、描写 3、抒情 4、议论5、说明

(1)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作用也比较多。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植物、文具、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二.表现手法﹕

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等。

三.修辞的作用:

比喻、夸张、对偶、排比、用典、反语、反诘、设问、借代、反复、层递.

1、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

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

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

作用:印象鲜明,便于表达作者感情.

3、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人对事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易于突出人或事的本质,引起读者强烈共鸣.

4、对偶: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

作用:整齐匀称,凝炼集中,概括力强.

5、排比:三项或三项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

作用:增强气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强.

6、用典:诗文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

作用:丰富而含蓄地表达内容和思想.

7、反语:适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句子表达本意.

作用:比直接说更有感情,更有力量. 8、反诘:是反问句中的一种,这种反问句包含着答案,即反问之中已经带有答案了,不用再说答案了.

作用:语气更加强烈,更使印象深刻.

9、设问:正面问,自问自答.

作用:起到提醒注意,引导思考.

10、反复:有意重复某个句子或词语.

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

11、层递:三项或三项以上,不受语言格式的限制,而在内容上有等次性,或递升,或递降.作用:层层推进,逻辑性强.

四.记叙顺序:

1.常见的记叙顺序分为 顺叙、 倒叙、 插叙、 补叙 四种。

2 .记叙顺序的特点及作用:

(一)顺叙就是按人物的经历或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的叙述。

(二)倒叙。倒叙顾名思义就是倒过来叙述。 形式:①即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②先写眼前的事物。再由眼前的事物引出对往事的回忆,结尾又回 到眼前的事物。

作用:能突出结果,造成悬念,使文章产生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三)插叙。 形式:①插入对有关事件、人物的回忆。②插入对人物、事物的介绍或某种情况的解释。 插叙的方法有多种:可以由作者直接插进来叙述、介绍;可以由文中人物的回忆、思念、想象等心理活动完成;也可以通过文中人物的对话、独自来进行。 作用: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恰当地运用插叙的方法,可以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结构曲折有致。 (四)倒叙与插叙有什么区别? ①倒叙的内容是中心事件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插叙的内容只与中心事件相关。 ②倒叙 文章中的回忆部分就是文章的中心事件,占据文章的主要篇幅,而插叙的内容只是在顺叙中途插入的为中心事件服务的一个片段。

五.结构: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

1、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例如培根的《轮读书》,三个部分分别谈到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好处,就是采用并列的结构。

2、总分式;先总述,再分说。这种关系还可以演变为“分—总”或“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例如《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文采用的就是“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说“格物”“致知”就是指现代学术的基础,即实地的探察,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实验。然后先儒家对“格物”“致知”意义的曲解和对“格物”“致知”精神的埋没;再阐述科学发展为什么需要“格物”“致知”的精神。最后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3、对照式:文中两部分内容或进行对比,或用这部分内容烘托另一部分内容。例如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前一部分反面批驳了敌论中的论据不能证明论点,即中国人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的是“自欺力”,而不是“自信力”直接批驳了敌论;后一部分从正面列举事实,提出正确的论点,我们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间接地批驳了敌论。

4、递进式:文章几部分内容逐层深入。例如《不求甚解》一文,先从“不求甚解”一词的来历谈起,分析了陶渊明的读书方法,首先要“好读书”,二是主张读书要会意。再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说明,读书应当重在读懂书本的精神实质,而不是寻章摘句。最后进一步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读书“不求甚解”的重要性。

-

文章艺术手法

本文发布于:2023-12-08 04:43: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9818072392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文章艺术手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文章艺术手法.pdf

标签:作用   描写   文章   内容   事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