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8日发(作者:ad630)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知天命…”这句话,我们都知道是孔子说的,出自《论语·为政》。 一、原句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二、完整的句子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耄耋!
三、句子意思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的意思是: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 大学 之道;三十岁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四十岁能成为知者,无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规律;六十岁所闻皆通;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法度。”
2、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耄耋! 这里注意的是,在古代,以上这些年龄数字和其后的词意等同。也就是二十岁可以叫做“弱冠之年”,三十岁可以叫做“而立之年”,四十岁可以叫做“不惑之年”,依此类推。 比如,这位老人已经年逾古稀,说的就是这个老人已经七十多岁了。 这时,对面徐徐走来一位耄耋老人。说的是,对面来了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这里注意,不一定是整八十岁,可能是八十几岁。 也就是说,以上这些年龄后的词语代表是年龄段,而不一定是整数年。弱冠,可以代表二十岁到二十九岁;而立,可以代表三十岁到三十九岁,依此类推。 四、原句解析 原句,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们如何理解这句话? “志于学”指的是,立志要好好学习,也即十五岁立志要好好学习; “三十而立”,这句话比较有争议,很多人会理解为:三十岁的时候要 成家立业
(这整句话主要说的都是男子,古代女子是不能 读书 的。) 结合原句上下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要好好学习,那么,后边的,不论三十还是四十,乃至五十等等,都是说自己学习上的成就,三十岁达到什么程度,四十岁又达到什么程度。 三十而立,是说在前面阶段的学习和充实自己修养的基础上,确立自己在为人处事,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原则。
同样,四十不惑,是三十而立的下一个阶段,四十不惑,是说用自己的原则在经历许多的人和事后,对自己的原则不惑,而不是说对什么都不疑惑,如果都不疑惑那就成为神人了。 五十知天命,也不是所谓的宿命论,而是明白所谓命运,一切一切,都是自己造就的,因此就应不怨天、不尤人。 六十而耳顺,是说这个时候,能明白是非,好的坏的自己能辨别。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说到了七十岁时的时候,你在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都成熟,做事的时候就基本不会犯错,而不是说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总之,我们一定要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三十而立,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 这句话说的是,在学习上的各个年龄段应该达到的境界,而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三十岁就要成家立业,四十岁就要不再疑惑……Powered by TCPDF ()
本文发布于:2023-12-08 03:02: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9757221145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原句及意思解析1.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原句及意思解析1.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