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7日发(作者:经典名言名句大全)
西安地理概况
西安
Edited by
※初识西安
别名:长安、镐京、大京、西京等
行政区域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 西北地区 陕西省
下辖地区:11个市辖区、2个县
政府驻地: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八路未央广场
电话区号:029
邮政编码:710000
地理位置:关中平原中部
面积:10752平方公里
人口:1000.37万人(2018年)
方言:关中语言-西安话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兵马俑、钟鼓楼、大雁塔、小雁塔、秦岭、大明宫、未央宫等
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火车站:西安站、西安北站、西安南站等
车牌代码:陕A、陕U
高等学府:西安交大、西北工大、西电等
市花:石榴花 市树:国槐
地区生产总值:8346.86亿元(2018) 比较:佛山地区生产总值:9500亿元(2017)
)2017元(124722比较:佛山人均生产总值: )2018元(85114人均生产总值:
西安地理概况
平方公里(2018)建成区面积:700.27 国际友好城市:33个※自然地理
度33.42度~34.45西安市位于渭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东经107.40度~109.49度和北纬商州市、渭南市、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南邻秦岭之间,北临渭河和黄土高原,。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区、杨凌区和三原、泾阳、公里。截至116204公里,南北宽约兴平、武功、扶风、富平等县(市)相邻。辖境东西长约 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66平方公里。99832016年,西安面积 (1)地形地貌:亿年前燕山运动两大单元。距今约1.3西安市的地质构造兼跨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华北地台大断裂以南秦岭自距今约3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以来,时期产生横跨境内的秦岭北麓大断裂,地槽褶皱带新构造运动极为活跃,山体北仰南俯剧烈降升,造就秦岭山脉。与此同时,大断裂在风积黄土覆盖和渭河冲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渭河平以北属于华北地台的渭河断陷继续沉降, 原。群峰竞秀的秦岭山地与坦巍峨峻峭、西安市境内海拔高度差异悬殊位居全国各城市之冠。米~2000平畴沃野的渭河平原界线分明,构成西安市的地貌主体。秦岭山脉主脊海拔荡舒展、米~4003867米,是大陆中部最高山峰。渭河平原海拔2800米,其中西南端太白山峰巅海拔 米。西安城区便建立在渭河平原的二级阶地上。米,其中东北端渭河河床最低处海拔345700 2()气候:西安市平原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干湿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风小、多雾、少雨雪;春季温暖、干燥、多风、气候多变;夏季炎热多雨,伏旱突出,多雷雨大风;秋季凉爽,气温速降,秋淋明显。年平均气温13. 0℃~ 13. 7℃,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1. 2℃~ 0.
0℃,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26. 3℃~ 26. 6℃,年极端最低气温-21.2℃(蓝田1991年12月28日),年极端最高气温43. 4℃(长安1966年6月19日)。年降水量522. 4~ 719. 5毫米,由北向南递增。7月、9月为两个明显降水高峰月。年日照时数1646. 1~ 2114. 9小时,年主导风向各地有差异,西安市区为东北风,周至、户县为西风,高陵、临潼为东东北风,长安为东南风,蓝田为西北风。气象灾害有干旱、连阴雨、暴雨、洪涝、城市内涝、冰雹、大风、干热风、高温、雷电、沙尘、大雾、霾、寒潮、低温冻害。
)水文:3(.
西安地理概况条河流。其中渭河、泾河及石川河系过境河流,其余河流均西安市内河网密集,共有54黄河流域面积占绝大多数河流由南向北经渭河平原注入渭河。发源于秦岭山地或骊东南丘陵, 。全市总面积的98.46%状若梳齿,谷峰相间,发源于秦岭山地的渭河南侧支流,因秦岭北坡山势陡峭,沟谷深邃, 使河流具有以下结构特征:。河流在秦岭山地沿沟壑曲折南向,出峪后,顺地形斜面自东南流向多呈东南1. -西北向 流向西北,地质构造断裂带也大致沿东南-西北走向。。各条河流上游段流经秦岭山地时,谷深、坡抖、流急。出峪后中游段2. 河道纵向比降大 切穿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坡度减小,水流较缓。灞河由东向西摆动,渭河不断向北迁移,具有游荡性河流特征。下游河道横向摆动显著,3.
沣河由东向西演变,潏、滈交替泛滥,形成片状展布的古河道、边摊和心摊。 70余处。 4.上游河道曲折深切,多峡谷险滩。秦岭北侧峪口多达从河源到河口,随着坡度减小,河流挟沙能力降低,悬移物在下游形 河床堆积物明显。5. 成沿河有规律的堆积分布。 倍,径流时空分布不均匀是西安境内河流共同的显著特点。丰水年与枯水年径流量相差4-7倍,有的河流下游甚至枯水年基本断流。河流的年内径流量变化一些山区年径流量相差达10月汛期径流量占月份枯水期,径流量仅为全年的2%7-10,时有断流现象,而也较大,每年2 ( 4西安是水资源缺乏的西部城市,西安
。45%-56%全年总量的)水资源:地下水储量估算,总计约19.91亿立方米。2001年12月,黑河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建成,每年向西安供水4亿立方米,形成日供水能力120万吨, 万吨,基本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用水。172加上地下水资源,市区日供水能力可达
西安地理概况
)土地资源:(5北部的渭河平原以黄褐土、褐土为代表,西安市土壤分布形成南北两个差异明显的区域,24~1986个土类,年土壤普查,全市有12南部的秦岭山地以黄棕壤、棕壤为代表。据1980个土种。土壤类型的复杂多样,为区内农作物的多品种组合提供181个土壤亚类,50个土属, 了有利条件。 )生物资源:(6如尚保留若干第三纪古老的孑遗植物,西安的自然植被未遭受第四纪大陆冰川直接侵袭,银杏、水青树、连香、马甲子等。秦岭山地从高海拔向低海拔垂直分布有高山灌丛草甸、针叶2016林、针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等自然植被类型。自然植被中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截至之一。渭河平原“基因库”138年,计有野生植物科、681属、2224种,为中国种子植物的重要秦岭山果园和城市绿化等栽培植物类型。野生动物资源主要分布在主要为大田农作物、蔬菜、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秦岭亚种、鬣羚、大鲵、黑种,包括有种,鸟类地,有兽类55177鹳、白冠长尾雉、血雉、金鸡等珍稀动物。为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动植物资源,境内已建立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7)矿产资源:
西安境内地层发育复杂,构造类型多样,为各种矿产资源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截至2016年,已发现的矿产资源共47种,其中金属矿产21种,非金属矿产22种,其他矿产2种。大部分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分布在南部秦岭山区。
※交通运输
华北是西北通往中原、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和中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
西安地理概况陇海兰——和华东各地市的必经之路。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具有承东启,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新铁路沿线经济带上最大的西部中心城市 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是全国干线公路网中最大的节点城市之一。 公路:辐射条国家高速在此交汇,形成了贯通陕西省、公路建设形成了一个以西安为中心,有9条国道干线通“米”字形辐射状干线公路系统多公里,有6,有公路2800周边省市的高等级 过。绕城高速、机场新线建成,二环路、三环路全面贯通。市区与所辖区县全部开通高速公路。 铁路:年底,西安已开通至北京、广2017西安是陕西省“米”字形铁路交通的重要枢纽。截至 州、长沙、深圳、武汉、郑州、石家庄、成都等的直达高铁线路。等。火车站有西郑西高速铁路、西宝高速铁路、大西客运专线、西成高速铁路铁道线路有 安站、西安北站、西安南站、阿房宫站等。 航空:家航空公司在机场经营20年,共有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中国重要的航空港,截至2016万人次,位列年旅客吞吐量3705余条航线,每天有400余架次的飞机在机场起降。2016150 8位。全国第 市内交通:西安是全国创建“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的首批15个城市之一,截至2016年,西安有公交巴士线路约280条,包括4条通宵运行线路。大部分普通城区公交票价1元,高等级空调车票价2元,市民使用西安城市一卡通长安通可以享受半价优惠,学生卡三折优惠。2012年3月,西安市采取缓堵措施,提倡公共交通出行,开始推行8条微型公交(3条已在运行),同时计划建设2条快速公交。2012年底,西安市更新和更换公交车750辆,使得总运量达到7500 。42%辆以上,公共交通出行率达到.
西安地理概况
※人口民族 人口:12.2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017万人,比年末净增加38.70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000.37 6.99‰。万人,死亡率为5.48‰,自然增长率为‰,死亡人口万人,出生率为12.475.38 。740.37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4.01%城镇人口 民族:个,在少数民族中,回532012年,全市共有民族西安是一个多民族散杂而居的城。截至 族人口最多。 ※区域规划解放初期,设12个区,其中城区8个,郊区4个,城区未设立街道行政建制,郊区下设有19个乡。
1954年调整行政区划,将12个区和部分新划入的乡镇合并调整为9个区,定名为: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长乐区、雁塔区、阿房区、未央区、草滩区、灞桥区。
1957年4月撤销长乐、未央两区建制,市辖区减为7个。
月将长安、蓝田、临潼、鄠县划归西安市。11年1958.
西安地理概况 1960年撤销莲湖、碑林、新城区建制。 8月将蓝田、临潼、鄠县划出。1961年 1962年恢复新城、碑林、莲湖区建制。 4个。1965年撤销灞桥、雁塔、阿房、未央区建制,辖地合并为一个郊区,市辖区减为月,将临潼县所属阎良镇划归西安市组建为阎良区,将咸阳市(县级市)划归西年61966 安市。年恢月,新城、碑林、莲湖、阎良区更名为东风、向阳、红卫、东红区,19721966年11 复原名。 11月,经国务院批准,又将咸阳市划出。1971年1980年3月,撤销西安市郊区,恢复灞桥、未央、雁塔区建制。
1983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将渭南地区所属蓝田、临潼县和咸阳地区所属户县、周至县(1964年9月将鄠县改为户县,盩厔改为周至)、高陵县划归西安市,西安市共辖新城、碑林、莲湖、灞桥、未央、雁塔、阎良7区,长安、蓝田、临潼、周至、户县、高陵6县。
1997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临潼县,设立临潼区。2002年6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长安县、设立长安区。
至2012年底,全市辖新城、碑林、莲湖、雁塔、未央、灞桥、阎良、临潼、长安9个市辖区及周至、蓝田、户县、高陵4个县。共有街道、乡、镇176个,其中街道办事处89个、镇40个、乡47个。
2014年1月,国务院批复设立西咸新区。 在西咸新区地域中,西安所占面积224.84平方公里。
2014年1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高陵县,设立西安市高陵区。
2016年,国务院批复户县撤县设区,设鄠邑区。
2017年1月,西咸新区由西安市代管。 4月,西咸新区正式托管咸阳市15个乡镇街道,总面积644.56平方公里,人口约67万。
2018年11月,雁塔区、长安区、鄠邑区10个镇(街)移交西安高新区托管。
※参观场景:
)大雁塔1(.
西安地理概况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又名路带回
“慈恩寺塔”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大雁塔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大雁塔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西安博物院
西安博物院标志以西安博物院的中心建筑小雁塔为设计元素,小雁塔是西安博物院收藏的最大文物,同时也体现了西安的古都风貌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强调了西安博物院作为西安文化主要展示窗口的重要地位。
西安博物院标志的设计选取了小雁塔的侧面仰视角度,给人一种雄浑大气之感,更彰显了西安的悠远历史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使人仿佛又体验到了那昔日的盛世雄风。
西安博物院标志采用点线面结合的现代图形表现手法,让古塔焕发出新气象,更具时代特色;也寓意西安博物院与时俱进,肩负着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使命。
西安博物院标志采用灰色与橙黄颜色结合,象征着光阴的交替,历史的变迁,文明的延续相传。
(3)小雁塔
小雁塔位于唐长安城安仁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郊)荐福寺内,又称“荐福寺塔”,建于唐景龙年间,与大雁塔同为唐长安城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小雁塔是中国早期方形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作品,原有15层,现存13层,高43.4米,塔形秀丽,是唐代佛教建筑艺术遗产,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汉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
小雁塔和荐福寺钟楼内的古钟合称为“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是西安博物院的组成 级旅游景区。AAAA部分,为国家. 西安地理概况1961年03月04日,小雁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0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小雁塔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秦始皇兵马俑(世界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4年3月,兵马俑被发现。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先后有200多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 的一张金字名片,被誉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
本文发布于:2023-12-07 21:15: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9549372389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西安地理概况.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西安地理概况.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