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伯夷列传 教案

更新时间:2023-12-07 16:40:15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7日发(作者:蜜蜂的生活)

-

伯夷列传 教案

《伯夷列传》教案

《伯夷列传》是《史记》其实列传的第一篇,大家觉得为什么司马迁要把《伯夷列传》放在列传的第一篇?

居于第一肯定有其非凡的意义,《伯夷列传》不仅表达了对伯夷、叔齐的赞美,太史公更是借此阐发自己对两人的思考,学者徐复观曾说:“太史公作传的第一大义,具见于《伯夷列传》。”所以《伯夷列传》在“列传”中,有着“文眼”的作用,切不可轻易读过。这篇传记有什么特点?

一般传记都以记叙人物的事迹为主,以议论为辅,而《伯夷列传》中叙述伯夷、叔齐的部分只占1/4,感慨议论的文字占3/4,司马迁是在借题发挥,那么他到底在借伯夷叔齐的故事,探讨什么呢?(提问学生到底读出了什么,读懂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文章不是很好读,叶嘉莹先生说这篇文章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有些学者也认为它文意错乱,结构散乱,但清人学者却说这是一篇“千古绝文”!接下去,我们就由浅入深地去梳理它的思路,理清司马迁在文中表达的思想。(从最容易读懂的第3段开始)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父欲立叔齐,及( 等到,到了 )父..卒( 死 ),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

.故事①:互让君位。为什么要礼让君位?

第一段:尧将逊位( 让位 ),让于( 给 )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 全、都 )荐,乃( 才 ).....试( 考验 )之于位( 句式:状后 ),典职( 管理政务 )数十年,功用既( 已经 )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 句式:判断句 ),传天下若斯之难也。

说明禅让天下在当时是一件十分重大、十分慎重、十分艰难的王位传承大事。没有能力的人就不应该接受这样的使命。再者,因为孤竹君最喜欢老三叔齐,想让叔齐做继承人,于是孤竹君死后,他那大儿子伯夷,就不按长幼之序,决定把位置让给叔齐了。他为了尽孝道,完成父亲的意愿,竟撒腿就跑,去了外国。可是不按长幼之序,这也不合礼制啊,这还将伤到兄弟之情,也就是悌,所以当大家都来要求叔齐上任的时候,那叔齐也不,他也赶紧跑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伯夷叔齐是两个非常讲求孝悌的人。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周文王)善养老,“盍( 何不 )往归焉” !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 勒住马 )而( 连词,表承接 )谏曰:“父死不葬,...爰( 泛指武器 ),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 用兵器杀人 ).yuán( 就 )及干戈...之。太公(天下第一钓鱼人姜太公)曰:“此义人也( 表判断 )。”扶而( 表承接 )去( 让……...走了,使动用法 )之。

故事②:叩马阻谏。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 归顺 )周,而( 表转折 )伯夷、叔齐耻(感到羞耻,意动用法 )之,...义( 坚持气节,名作动 )不食( 吃,名作动 )周粟,隐( 隐居 )于首阳山,采薇( 野菜 )而....食之。及饿且( 将要 )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 代替,交换 )暴..兮,不知其非( 错误 )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 哪里 )适( 到 )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故事③:宁死不食周粟。

从2、3两个故事中,大家觉得伯夷、叔齐是怎样的人?

第一,“仁”。伯夷、叔齐兄弟让国,充分体现了“仁”的道德标准。第二,“礼”。让国,首先就是“义”字当先的,行为是无比高尚的。第三,“义”。伯夷、叔齐在商亡后,“耻食周粟”,抱节守志,以身殉道,宁死全仁,用孔子的话就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这就是儒家提倡的“义”。第四,“孝”。伯夷以父命为尊,宁可不作君王,也不违背父亲的遗愿,这就是“孝”。兄弟让国,体现的是“悌”。 所以在伯夷、叔齐的行为中,我们能看到儒家的种种精神。所以,最早赞扬两位的也正是孔子。从这篇文章中,我们也能多次看到孔子的言论。如第二段: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 此 )用( 因为 )希( 稀少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句式:宾前 )”

孔子也赞扬他们“求仁得仁”。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和最高道德表准也是“仁”。

过渡:在孔子对伯夷、叔齐的点评中,不仅是赞扬他们的“仁”,还提到了“怨”,伯夷叔齐不记恨别人以往的丑恶行为,因而心中很少有怨意。但太史公在最后却提出疑问“怨邪?非邪?”他们心中到底是怨恨还是不怨恨?他们会在怨恨什么呢?——善无善报

这篇伯夷列传,说是在为二人列传,其实是通过二人行善却不得善报这种社会普遍现象,探讨因果报应的问题。司马迁列举了很多这种有悖于传统认为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事例,最后说:“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甚至对天道也提出了质疑,问出了一个几乎所有文明都会遭遇的大问题,即人间有无正义、公正问题。

或( 有人 )曰:“天道无亲( 偏私 ),常与( 帮助,亲附 )善人。”若( 像 )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絜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 是 )好学。然回也..( 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屡空( 穷困 ),糟糠不厌( 同“餍”,饱 ),而卒( 终于 )蚤( 早 )....夭。天之( 取独 )报施善人,其何如哉?(正面例子)盗跖日( 每天,名作动 )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 这 )遵何德哉?(反面例子)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 表转折 )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由远及近)余甚惑焉,傥.( 同“倘”,假如 )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如何解决自己在第五段中提出的那个天道不公问题?司马迁在第六段中通过连缀孔子语句的形式提出了他的思考,对第五段进行了呼应。面对此种不公,善人应如何解消或超越呢?

子曰:“道( 主张 )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

.第一层:司马迁首先自问,也问君子善人:既然善无善报、恶无恶报,那大家是不是就可以去为非作歹了?答曰非也。为何?因为孔夫子教诲我们“道不同,不相为谋”啊!君子有君子的处事之“道”,怎可与像盗跖或是那些“操行不轨,专犯忌讳”之人相较呢?尽管会遭遇不幸,但君子还是要依照自己的理想信念行事:“亦各从其志也”。

故曰:“富贵如可求,虽( 即使 )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第二层:君子的志向也可以包括追求富贵的,但君子聚财,取之有道:如若可行,“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若不行,则“各从其志”、“从吾所好”,但求顺遂我心,从义而行,心安理得,何必“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呢?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 就 )见。

.第三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行仁由义的行为和卓尔不群的丰姿还能赢得人格的尊严。

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因此,君子怎么能看重那种虽能富贵却不义无德的行为呢(“岂以其重若彼”)?君子又怎么能看轻这种因固守仁义而遭困苦灾祸的行为呢(“其轻若此哉”)?呼吁君子在面对困境时,虽然无力改变外在的善恶颠倒的社会现实,但仍可顺从一己内在的理想志向而行,不做违背道义之事。内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伯夷、叔齐的怨是因为什么?一些学者认为伯夷、叔齐是有怨的,因其没有得到善报。不是的。伯夷、叔齐确实是有怨的,然此怨是怨当时社会的是非不明、怨自己的生不逢时,怨神农、虞、夏那原始淳朴、禅让无争、乐天知命之道德理想时代的遥不可及,而非埋怨悔恨自己高节其身反无现实幸福的报偿。 但在第五段中我们明显可以感到司马迁的观点:伯夷、叔齐这样的善人是应该得到好报的,他们没有得到好报就是社会的不公。司马迁有一种“正直的人应受到正当回报的正义感”,1如果善无善报,恶无恶报,那么做好人的意义何在?社会正义如何实现?是否还有一种方式,让人觉得理性可以得到伸张、天理可以公正?于是,司马迁企图再转而寻找其他某种形式的人间福报以平衡这种德福不一的现实。那么他就想到了让君子身后留名、使之不朽的方法。

“君子疾( 担心,恐惧 )没世而名不称焉( 句末语气词 )。”贾子曰:“贪夫徇( 同“殉”,...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牺牲自己的性命 )财,烈士徇名,夸者( 自大的人 )死权,众庶冯( 同“凭”,...依靠 )生。”

唯有英烈之士为英名而死,或可流传千古而不朽。

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 更加 )彰( 昭著,显著 );颜渊虽笃( 专心 )学,附骥尾( 比喻追随圣贤之后 )而行益显。

.....但他们的美名要想得见于后世,必得圣人之称赞。

岩穴之士( 隐士 ),趋( 进取 )舍( 退止 )有时若此,类名湮灭而不称( 称道 ),悲夫!.......闾巷之人,欲砥( 磨刀石,这里指培养锻炼 )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 同“乌”,怎么 )..能施( 延续,留传 )于后世哉!

.岩穴之士本是非同寻常,尚有留名的艰难,至于那些“欲砥行立名”、品德高尚但地位低下的“闾巷之人”,要想成就自己的万世英名,那就更难了,他们若“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这是以反诘语句的形式突出强调了那些“闾巷之人”立名的艰难和司马迁对他们的悲概之情。

文章到此结束之时,司马迁不愿明说的弦外之音也展现了出来,那就是:欲效法孔子,做一名“青云之士”,“彰显”君子之名,以期以自己的文字给社会一个公正的赏罚,以自己的方式“替天行道”。

一个是主观解决之道,一个是客观解决之道;一个是通过内在的静守消解,一个是通过外在的主动化解。

司马迁在这一段中提出了他选取七十列传人物入传的品类标准:品德高尚但遭遇不公的地位低下之人,即“岩穴之士”或“闾巷之人”。

那么司马迁选择人物还有怎样的标准呢?

夫( 句首发语词,无义 )学者载籍(书籍)极博( 广泛 ),犹考信于六艺( 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 )( 句式:状后 )。《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 感到羞耻,意动用法 )之,逃隐。及( 到了 )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 句末语气词 )?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 表推测 )有..许由冢( 坟墓 )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 这 )伦( 类 ),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 梗概,略 )见,何哉?

.司马迁在本文的开段,表明了其写列传或《史记》时对史料的考证和鉴别标准:一是“考信于六艺”,二是“折中于夫子”(《史记•孔子世家》)。因为庞杂的史料中,“六经”是先王施政要义的总结,而孔子的好学敏求为天下所共信。这和文章开头第一段司马迁所提出的对史料的征信标准:“考信于六艺”、“折中于夫子”,形成了前后的应和,它们共同组成了司马迁立传人物的取舍标准,为以后其他列传的写作起到了发凡起例的作用。

1[日]今鹰真,《史记》中所表现的司马迁的因果报应思想和命运观,《司马迁与<史记>》第3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74页。

-

伯夷列传 教案

本文发布于:2023-12-07 16:40: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9384152387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伯夷列传 教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伯夷列传 教案.pdf

标签:列传   君子   社会   人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