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7日发(作者:草原之夜歌曲)
山东省农科院行政级别
篇一:济宁市农科院简介
济宁市农科院简介
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前身为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 2002年8月更名为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并成为山东省农科院济宁分院,是山东省规模较大的市(地)属综合农业科研单位。现有在职职工220人,专业技术人员157人,其中农业推广研究员17人,高级农艺师42人,农艺师50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5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21人。先后有6名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有15名科技人员被评为省、市级科技拔尖人才或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有13名科技人员被评为全市优
秀青年科技人才;有2名科技人员被授予济宁市委、市政府首批科技重奖;有一名科技人员被授予济宁市科技功臣奖。全院设有小麦、玉米、蔬菜、畜牧、经作、生态农业、生物工程、林果花卉、情报信息、农田灌溉等十三个专业研究(开发)所(中心)及六个行政管理处(室)。现有实验场36.02万平方米,日光温室8000余平方米。2002年建成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2006年建立了“山东省大豆育种工程技术中心”,2007年、2008年分别建成了玉米、大豆、甘薯三个国家级综合试验站,2008年建成了济宁市产学研合作工作站,2009年被批准为“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同年建成了济宁市专家服务工作站。2010年建立了“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济宁试验站”。
建院(所)四十多年来,全院广大干部职工坚持“科学技术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在农业科技创新和改革发展中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迄今为止,共取得科研成果212项,获得国家、省、市奖励的142项次。“九五”以来,共完成国家、省、市科研项目72项次,获得各种科技成果奖励82项次,其中:省部级以上奖励24项次,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8项次,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40项次。此外,获得专利 4 项,主编或参编出版专业科技书藉15部,撰写学术论文和科普文章280 多篇。选育出小麦、大豆、玉米、甘薯、辣椒等农作物新品种48个,其中:小麦鲁麦16号、济宁12号、济宁13号、济宁16号、济宁17号;大豆鲁豆12号、山宁8号、鲁宁1号、山宁11号、山宁12号、山宁14号、山宁15号、山宁16号、高丰1号;玉米鲁宁202号、长城LN29号、J糯3号;甘薯鲁薯4号;辣椒鲁椒 3号分别通过省级审定或认定。大豆鲁宁1号、山宁16号分别于2003年、2009年通过国家审定。有8个新品种申请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已有5个品种获得了植物新品种权。同时,我院加大科技开发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推广转化科技成果40余项,取得社会经济效益200多亿元。承担的济宁市科技兴农十大工程之一的“济宁市甘薯脱毒快繁工程”,1998年被授予“全省两薯脱毒技术推广先进单位”。育成的“济宁12号”、“济宁13号”小麦新品种和“超高产夏大豆新种质JN96-2343的创新研究”,分别被评为济宁市2001年和 2002年十大科技成果奖;1998-2000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市“蹲点包村先进单位”;2001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济宁市科技进步年活动先进集体”;2004年度获得全市“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先进
集体”;2005年度获得“全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2006年被评为全国“十五”期间“区试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被评为济宁市“灰飞虱防控先进集体”,2009年获得国家技术市场协会颁发的集体“金桥奖”和“全市科技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篇二:学术刊物的等级
前 言
学术刊物的等级,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所发论文学术水平的标志,也是论文在学术界影响和地位的一种象征。因此,在职称评审中,准确认定申报人论文载体的级别十分关键。我国目前有数以千计的国内学术刊物,但尚未有权威机构对其级别作过专门的评价和明确的界定。通常所说的“国家一级”和“国家级”的概念也因理解不同,口径不一,往往给申报人造成困惑,也给评审工作带来许多麻烦。为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根据省高校职称评审委员会的意见,我们于1995年编制了“国家级重点期刊”和“国家级期刊”目录。目录的编制,先由部分教授拟定初稿,再广泛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由部分知名教授再次审定而成。1997年和2000年又先后聘请部分专家进行了两次调整,形成了现在的修订稿,作为我省高校职称评审工作专用参照依据。
两级期刊范围的选定,大致遵循如下标准:将中国社科院及其直属研究所、国家一级学会、中央部委直属专业科学院主办的学术刊物和少数重点大学学报以及能反映我国各学科前沿水平的学术刊物选人“国家级重点期刊”;将中科院、社科院的所级学术刊物、重点大学学报、国家二级学会主办的学术刊物、中央各部委及部分省市社科院主办的学术刊物等选人“国家级期刊”。目录编排按照能够覆盖安徽高校专业方向的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农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十个一级学科分类,每个学科又都划出“国家级重点期刊”和“国家级期刊”两个等级。目录共选人国家级重点期刊582种、国家级期刊1148种。目录按照首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顺序排列。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无意对国内所有学术刊物作全面、系统的评判,仅仅是从安徽省高校学科结构现状出发,为适应我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需要所进行的一项职改基础工作,多少带有一定的局域性。从学术角度对期刊进行等级划分,没有先例可循,而刊物本身也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所以,这套目录难免存在一些不当之处。我们将在职评工作实践中逐步修正、补充,使之趋于完善。衷心希望学术界专家和广大教师提出宝贵意见。
在编制和修订目录过程中,曾蒙三百多位高校教授积极参与,同时还得到了其他行业部分专家的鼎力相助,有关高校人事职改部门的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编者
二OO一年二月
一、社会科学
1、哲学
2、经济学
篇三:山东主推小麦品种附简介
一、小麦品种
(一)水浇地类型品种
1.济麦22
审定编号:鲁农审2006050号 选育单位: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935024/935106,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直立,抗冻性一般。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9天,比鲁麦14号晚熟2天;株高71.6厘米,株型紧凑,抽穗后茎叶蜡质明显,较抗倒伏,熟相较好;亩最大分蘖100.7万,亩有效穗41.6万穗,分蘖成穗率41.3%,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粒数36.3粒,千粒重43.6克,容重785.2克/升;穗型长方,长芒、白壳、白粒,硬质,籽粒较饱满。2006年委托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中抗至中感条锈病,中抗白粉病,感叶锈病、赤霉病和纹枯病,中感至感秆锈病。2005-2006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14%湿基)13.2%、湿面筋(14%湿基)35.2%、沉淀值(14%湿基)30.7毫升、出粉率68%、面粉白度73.3、吸水率60.3%、形成时间4.0分钟、稳定时间3.3分钟。
产量表现:在2003-2005年山东省小麦品种中高肥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537.04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10.85%;2005-2006年中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7.24公斤,比对照济麦19增产4.05%。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9月28-10月15日。适宜播量每亩基本苗12万左右。开始分蘖后及时划锄, 适时浇冬水,并追施尿素每亩5公斤。春季第一水宜在拔节期,同时追施尿素15公斤或碳酸氢铵30公斤。浇好孕穗水和灌浆水。抽穗后及时防治蚜虫,适时收获,机械收获适期为完熟期。
适宜范围:在全省中高肥水地块种植利用。
2.良星99
审定编号:鲁农审2006049号 选育单位:山东省良星种业
品种来源:91102/鲁麦14号//PH85-16,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直立,抗冻性较强。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8天,比鲁麦14号晚熟1天;株高75.6厘米,株型紧凑,旗叶上冲,较抗倒伏,熟相中等;亩最大分蘖94.5万,亩有效穗40.6万穗,分蘖成穗率43.0%,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粒数35.4粒,千粒重43.3克,容重789.4克/升;穗型长方,长芒、白壳、白粒,硬质,籽粒较饱满。2006年委托中国农科院植保所进行抗病性鉴定:抗白粉病,中抗至慢条锈病,感叶锈病,中感纹枯病,中感至感秆锈病。2005-2006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14%湿基) 13.1%、湿面筋(14%湿基)34.9%、沉淀值(14%湿基)31.8毫升、出粉率73.1%、面粉白度75.2、吸水率63.4%、形成时间3.3分钟、稳定时间2.9分钟。
产量表现:在2003-2005年山东省小麦品种中高肥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540.89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11.44%;2005-2006年中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4.80公斤,比对照济麦19增产5.57%。
栽培技术要点:施足基肥、足墒播种,每亩施有机肥3000公斤,尿素10-15公斤,磷酸二铵20-25公斤,硫酸钾或氯化钾15公斤,硫酸锌1公斤。浇好越冬水,并追施尿素5公斤。适宜播期10月上旬,精播每亩基本苗10-12万,半精播15-18万。春季第一水宜在拔节期,结合浇水追尿素15-20公斤。后期浇好孕穗水和灌浆水。抽穗后及时防治蚜虫和病害,适时收获。
适宜范围:在全省中高肥地块种植利用。 3.泰农18
审定编号:鲁农审2008056号
育种者:泰安市泰山区瑞丰作物育种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莱州137为母本,烟369-7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直立。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8天,比潍麦8号早熟1天;株高73.7厘米,叶片上举,抗倒性较好,熟相一般;亩最大分蘖83.8万,亩有效穗32.9万,分蘖成穗率39.2%;穗型长方,穗粒数43.6粒,千粒重40.8克,容重795.4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较饱满、半硬质。2008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结果:中抗赤霉病,中感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条锈病和叶锈病。2007~2008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含量12.3%、湿面筋30.4%、沉淀值33.1毫升、吸
水率59.7毫升/100克、稳定时间6.2分钟,面粉白度77.3。
产量表现: 该品种参加了2006~2008年山东省小麦品种高肥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72.56公斤,比对照品种潍麦8号增产8.64%;2007~2008年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0.57公斤,比对照品种潍麦8号增产8.25%。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1~10日,适宜播量每亩基本苗15~18万。
审定意见:在全省高肥水地块种植利用。
4.良星66 审定编号:鲁农审2008057号
育种者:山东省良星种业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济91102为母本,935031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直立。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8天,比潍麦8号早熟2天;株高78.2厘米,抗倒性中等,熟相好;亩最大分蘖103.2万,有效穗45.3万,分蘖成穗率43.9%;穗型长方,穗粒数36.7粒,千粒重40.1克,容重791.5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较饱满、硬质。2008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结果:高抗白粉病,中感赤霉病和纹枯病,慢条锈病,高感叶锈病。2007~2008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含量13.4%、湿面筋35.8%、沉淀值33.9毫升、吸水率60.9毫升/100克、稳定时间2.8分钟,面粉白度74.5。
产量表现:该品种参加了2005~2007年山东省小麦品种高肥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71.42公斤,比对照品种潍麦8号增产8.69%;2007~2008年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5.21公斤,比对照品种潍麦8号增产7.2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5~15日,适宜播量每亩基本苗10~12万。
审定意见:在全省高肥水地块种植利用。
5.汶农14号
审定编号:鲁农审2010068号
育种者:泰安市汶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系84139//9215/876161杂交后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直立。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9天,与济麦19相当;株高80.8厘米,叶色深绿,旗叶上冲,株型紧凑,较抗倒伏,熟相较好;亩最大分蘖95.4万,亩有效穗41.6万,分蘖成穗率43.5%;穗型纺锤,穗粒数34.7粒,千粒重42.1克,容重793.3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较饱满、硬质。抗病性鉴定结果:慢条锈病,高抗叶锈病,中感白粉病,高感赤霉病和纹枯病。2009~2010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含量12.9%、湿面筋37.2%、沉淀值32.3毫升、吸水率62.3毫升/100克、稳定时间2.6分钟,面粉白度75.8。
产量表现:在山东省小麦品种高肥组区域试验中,2007~2008年平均亩产584.94公斤,比对照品种潍麦8号增产7.67%,2008~2009年平均亩产563.70公斤,比对照品种济麦19增产8.21%;2009~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7.26公斤,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9.79%。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5日左右,每亩基本苗15万。注意防治赤霉病、纹枯病。
审定意见:在全省高肥水地块种植利用。
6.烟农24号
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4〕024号。2004年审定。
育种单位:烟台市农科院
选育过程:以陕229为母本,安麦1号为父本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直立。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亩最大分蘖106.6万个,亩有效穗38.9万穗,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生育期241天,比对照晚熟1天,熟相好;株高79.8厘米,穗粒数36.3粒,千粒重41.9克,容重776.1克/升;株型紧凑,较抗倒伏;穗纺锤形,顶芒、白壳、白粒,籽粒较饱满,粉质。2003~2004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结果:高抗条锈病,中抗叶锈病,中感白粉病和纹枯病。2003~2004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试:粗蛋白含量(干基)12.86%、湿面筋28.6%、出粉率69.0%、沉降值23.8毫升、面粉白度95.28(aacc测试法)、吸水率53.3%、形成时间2.7分钟、稳定时间3.4分钟、软化度122FU。
产量表现:该品种2001~2003年参加了山东省小麦高肥甲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20.14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8.45%;2003~2004年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3.46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7.82%。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9月25日至10月5日,每亩基本苗10-15万。施足基肥,足墒播种,控制越冬肥、返青肥,重施、巧施拔节肥,浇好拔节水。
适宜范围:在全省中高肥水地块推广种植。
7.青丰1号
审定编号:鲁农审2006054号,2006年审定。
育种单位:山东省青丰种子、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品种来源:鲁麦14号/烟农15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匍伏。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8天,比鲁麦14号晚熟1天;株高78.9厘米,茎杆蜡质明显,株型紧凑,较抗倒伏,熟相好;亩最大分蘖96.1万,亩有效穗39.2万穗,分蘖成穗率40.8%,分蘖成穗率较强;穗粒数34.8粒,千粒重41.0克,容重783.0克/升;穗型纺锤,长芒、白壳、白粒,半硬质,籽粒饱满。2006年委托中国农科院植保所进行抗病性鉴定:抗叶锈病,中感纹枯病,感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2005~2006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14%湿基)11.4%、湿面筋(14%湿基)30.6%、沉淀值(14%湿基)27.6毫升、出粉率75.8%、面粉白度73.4、吸水率60.5%、形成时间3.9分钟、稳定时间3.6分钟。
产量表现:在2003~2005年山东省小麦中高肥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528.29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8.02%。2005~2006年中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0.29公斤,比对照济麦19增产6.67%。
栽培技术要点: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足墒播种,小雪前后浇足越冬水。适宜播期10月1~10日,适宜播量每亩基本苗10~12万。春季管理:早春及早划锄,推迟肥水管理,拔节中后期追肥浇水。及时防治蚜虫,浇足灌浆水。
适宜范围:在全省中高肥水地块种植利用。
8.山农17
审定编号:鲁农审2009055号
育种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泰安市泰山区瑞丰作物育种研究所。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L156为母本,莱州137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直立。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8天,比济麦19晚熟2天;株高80.3厘米,叶片上冲,叶色深绿,株型稍松散,抗倒性中等,熟相较好;亩最大分蘖104.4万,亩有效穗44.2万,分蘖成穗率42.3%;穗型纺锤,穗粒数38.2粒,千粒重38.3克,容重783.6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较饱满、半硬质。2009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结果:中感条锈病,中抗赤霉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2008~2009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含量11.3%、湿面筋29.1%、沉淀值34.0毫升、吸水率60.2毫升/100克、稳定时间7.2分钟,面粉白度74.8。
产量表现:在2006~2008年山东省小麦品种中高肥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541.48公斤,比对照品种济麦19增产6.38%;2008~2009年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3.98公斤,比济麦19增产8.71%。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1~10日,每亩基本苗10~12万。加强春季麦田管理,适当晚浇返青、拔节水,预防倒伏。注意防治病虫害。 适宜范围:在全省中高肥水地块利用。
9.山农18
审定编号:鲁农审2009058号
育种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兰考大粒为母本,924142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直立。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7天,比对照品种潍麦8号早熟2天;株高81.2厘米,株型紧凑,较抗倒伏,熟相较好;亩最大分蘖88.6万,有效穗40.3万,分蘖成穗率45.6%;穗型纺锤,穗粒数35.9粒,千粒重40.8克,容重774.6克/升;顶芒、白壳、白粒,籽粒较饱满、硬质。2009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结果:慢条锈病,中感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叶锈病和赤霉病。2008~2009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含量12.7%、湿面筋37.2%、沉淀值40.0毫升、吸水率69.5毫升/100克、稳定时间3.4分钟,面粉白度72.0。
产量表现:在2006~2008年山东省小麦品种高肥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558.92公斤,比潍麦8号增产6.05%;2008~2009年高肥
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3.81公斤,比对照品种济麦19增产6.75%。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1~10日,每亩基本苗12~15万。注意防治病虫害。
适宜范围:在全省高肥水地块利用。
10.鑫麦289
审定编号:鲁农审2009059号
育种单位:山东鑫丰种业。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935031为母本,鲁麦14号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直立。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6天,与对照品种济麦19相当;株高80.8厘米,株型半紧凑,抗倒性中等,熟相好;亩最大分蘖102.3万,有效穗42.0万,分蘖成穗率41.2%;穗型纺锤,穗粒数34.4粒,千粒重43.5克,容重767.2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较饱满、半硬质。2009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结果:慢条锈病,高感白粉病、叶锈病、赤霉病和纹枯病。2008~2009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含量12.4%、湿面筋38.5%、沉淀值31.0毫升、吸水率64.8毫升/100克、稳定时间1.9分钟,面粉白度73.1。
产量表现: 在2006~2008年山东省小麦品种中高肥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529.50公斤,比济麦19增产5.39%;2008~2009年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0.10公斤,比济麦19增产6.0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5~15日,每亩基本苗10~12万。加强春季麦田管理,预防倒伏。注意防治病虫害。
适宜范围:在全省中上肥水地块利用。
11.山农21
审定编号:鲁农审2010071号
育种者:山东农业大学、泰安市泰山区瑞丰作物育种研究所。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系莱州137/烟辐188杂交后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冬性,幼苗半直立。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9天,比济麦19晚熟1天;株高82.3厘米,株型中间偏紧凑,抗倒伏,熟相好;亩最大分蘖104.7万,有效穗33.4万,分蘖成穗率31.9%;穗型长方,穗粒数41.8粒,千粒重42.3克,容重794.3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较饱满、硬质。抗病性鉴定结果:中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高感叶锈病、赤霉病和纹枯病。2009~2010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含量12.5%、湿面筋34.0%、沉淀值45.8毫升、吸水率56.5毫升/100克、稳定时间
8.6分钟,面粉白度80.0。
产量表现:在山东省小麦品种高肥组区域试验中,2007~2008年平均亩产561.57公斤,比对照品种潍麦8号增产3.30%,2008~2009年585.18公斤,比济麦对照品种19增产5.78%;2009~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5.97公斤,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3.8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5~10日,每亩基本苗15~18万。注意防治叶锈病、赤霉病、纹枯病。
审定意见:在全省高肥水地块种植利用。
12.良星77
审定编号:鲁农审2010069号
育种者:山东良星种业。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系济991102与济935031杂交后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直立。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8天,与济麦19相当;株高74.0厘米,叶色深绿,旗叶上冲,株型紧凑,抗倒伏,熟相较好;亩最大分蘖107.3万,有效穗42.3万,分蘖成穗率39.6%;穗型纺锤,穗粒数33.3粒,千粒重44.1克,容重789.9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较饱满、硬质。抗病性鉴定结果:中抗条锈病,叶锈病近免疫,中感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赤霉病。2009~2010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含量12.9%、湿面筋38.1%、沉淀值34.5毫升、吸水率63.0毫升/100克、稳定时间3.3分钟,面粉白度76.7。
产量表现:在山东省小麦品种高肥组区域试验中,2007~2008年平均亩产570.15公斤,比对照品种潍麦8号增产4.95%,2008~2009年平均亩产589.18公斤,比对照品种济麦19增产6.50%;2009~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4.94公斤,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7.4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5~10日,每亩基本苗15~18万。注意防治赤霉病。
审定意见:在全省高肥水地块种植利用。
13.青农2号
审定编号:鲁农审2010070号
育种者:山东省青丰种子。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系鲁麦14号/烟农15//矮杆麦杂交后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直立。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8天,与济麦19相当;株高77.8厘米,叶片略窄,叶色深绿,茎秆蜡质多,株型稍松散,抗倒性中等,熟相较好;亩最大分蘖95.9万,有效穗42.0万,分蘖成穗率43.9%;穗型纺锤,穗粒数36.7粒,千粒重41.1克,容重788.0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较饱满,硬质。抗病性鉴定结果:中抗条锈病,中感叶锈病和白粉病,高感赤霉病和纹枯病。2009~2010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含量10.7%、湿面筋32.0%、沉淀值32.8毫升、吸水率59.4毫升/100克、稳定时间3.9分钟,面粉白度75.1。 产量表现:在山东省小麦品种高肥组区域试验中,2007~2008年平均亩产571.42公斤,比对照品种潍麦8号增产5.18%,2008~2009年平均亩产562.42公斤,比对照品种济麦19增产5.97%;2009~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1.07公斤,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8.61%。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1~10日,每亩基本苗15万。注意防治赤霉病、纹枯病。
审定意见:在全省高肥水地块种植利用。
14.郯麦98
审定编号:鲁农审2009057号
育种者:山东省郯城县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济宁13为母本,942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直立。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7天,比对照品种济麦19晚熟1天;株高82.0厘米,叶色深绿,叶耳紫红色,株型紧凑,较抗倒伏,熟相中等;亩最大分蘖86.8万,有效穗32.9万,分蘖成穗率37.8%;穗型长方,穗粒数41.8粒,千粒重44.4克,容重779.7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度中等,硬质。2009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结果:慢条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和纹枯病。2008~2009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含量12.5%、湿面筋36.8%、沉淀值33.5毫升、吸水率65.2毫升/100克、稳定时间2.5分钟,面粉白度73.4。
产量表现:在2006~2008年山东省小麦品种中高肥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529.06公斤,比济麦19增产5.06%;2008~2009年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7.37公斤,比济麦19增产7.4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1~10日,每亩基本苗15~20万。注意防治病虫害。
适宜范围:在全省高肥水地块利用。
15.齐麦一号
审定编号:鲁农审2009056号
本文发布于:2023-12-07 15:49: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9353631140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山东省农科院行政级别.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山东省农科院行政级别.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