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地震地质勘察手册

更新时间:2023-12-06 07:18:00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6日发(作者:挽联内容)

-

公路工程地震地质勘察手册

公路工程地震地质勘察手册

1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中所规定的基本烈度为8.9度地区的公路工程抗震设计。对于基本烈度大于9度的地区,公路工程的抗震设计应进行专门研究;基本烈度为6度地区的公路工程,除国家特别规定外,可采用简易设防。

对于做过地震小区划地区的公路工程,应经主管部门审批后进行抗震设计。

对于修建特别重要的特大桥的场址,宜进行烈度复核或地震危险性分析。

沿线公路用房的抗震设计,应按国家现行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

2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2008)

2.1 本细则自2008年10月1日起实行,原《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中相关部分同时废止。

2.2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公路桥梁,必须进行抗震设计。抗震设防烈度大于9度地区的桥梁和有特殊要求的大跨径或特殊桥梁,其抗震设计应作专门研究,按有关专门规范执行。

2.3 一般情况下,抗震设防烈度可采用现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规定的地震基本烈度。对桥址已作过专门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桥梁,应按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防。

2.4 各桥梁抗震设防类别适用范围如表2-1。

表2-1

桥梁抗震设防类别

A类

B类

C类

D类

适用范围

单跨跨径超过150m的特大桥

单跨跨径不超过150m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上的桥梁

单跨跨径不超过150m的二级公路上的特大桥、大桥

二级公路上的中桥、小桥

单跨跨径不超过150m的三、四级公路上的特大桥、大桥

三、四级公路上的中桥、小桥

2.5 A类、B类和C类桥梁必须进行E1地震作用(工程场地重现期较短的地震作用,对应于第一级设防水准)和E2地震作用(工程场地重现期较长的地震作用,对应于第二级设防水准)下的抗震设计。D类桥梁必须进行E1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设计。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区的B类、C类、D类桥梁可只进行抗震措施设计。

2.6 各类公路桥梁抗震设防措施等级如表2-2

表2-2

抗震设防烈度

桥 梁 分

A

6

0.05g

7

7 8 9

0.1g 0.15g 0.2g 0.3g 0.4g

8 9 9 更高、专门研究 B

C

D

7

6

6

8

7

7

8

7

7

9

8

8

9

8

8

≥9

9

9

3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当线路通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及以上地区时,应按本节规定开展工作。当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大于0.4g时,应专门研究。

该规范条文说明中指出: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直接采用地震动参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划分,不再采用地震基本烈度。为了便于过渡,现将GB18306附录D表D1”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与地震基本烈度对照表”介绍如表2-3。

表2-3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05 0.05 0.1 0.15 0.20

分区(g)

地震基本烈度 < Ⅵ Ⅵ Ⅶ Ⅶ Ⅷ Ⅷ ≥ Ⅸ

0.30 ≥ 0.4

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贵州省地震分组:

4.1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

设计地震第一组:望谟 设计地震第二组:威宁

4.2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

设计地震第一组:贵阳(除白云外的5个市辖区)、凯里、毕节、安顺、都匀、六盘水、黄平、福泉、贵定、麻江、清镇、龙里、平坝、纳雍、织金、水城、普定、六枝、镇宁、惠水、长顺、关岭、紫云、罗甸、兴仁、贞丰、安龙、册亨、金沙、印江、赤水、习水、思南。

设计地震第二组:赫章、普安、晴隆、兴义

设计地震第三组:盘县

4.3 说明

①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50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加速度的设计取值。

②设计特征周期:抗震设计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反映地震震级、震中距离和场地类别等因素的下降越始点对应的周期值。其取值89规范根据设计近、远震和场地类别确定,本规范将设计近震、远震改称设计地震分组。

对应于《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B1》:

0.35s和0.40s的区域作为设计地震第一组

0.45s的区域多数作为设计地震第二组,取加速度衰减影响的下列区域作为设计地震第三组:

0.2g减至0.05g的影响区域和0.3g减至0.1g的影响区域

0.45s且≥0.4g的峰值加速度减至0.2g及以下的区域 5 震级与烈度

据有关资料,震级与震中烈度及震源深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见表2-4。

震 源 深 度(公里)

震级

2

3

4

5

6

7

8

5 10 15 20 25

震 中 烈 度

3.5

5

6.5

8

9.5

11

12

2.5

4

5.5

7

8.5

10

11.5

2

3.5

5

6.5

8

9.5

11

1.5

3

4.5

6

5

9

10.5

1

2.5

4

5.5

7

8.5

10

-

公路工程地震地质勘察手册

本文发布于:2023-12-06 07:17: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8182802372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公路工程地震地质勘察手册.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公路工程地震地质勘察手册.pdf

标签:地震   设计   抗震   烈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