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的赠答诗

更新时间:2023-12-06 06:58:35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6日发(作者:粗通文墨)

-

元好问的赠答诗

第29卷第2期 2012年4月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 Vb1.29 NO.2 ApL 2012 元好问的赠答诗 王俏,王素美 (河北大学,河北保定071002) 摘要:元好问的赠答诗具有强烈的时代特点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表现了元蒙入主中原时期的 丧乱色彩和儒者诗人在那种社会条件下的自重、自守、自尊和自持的人格精神以及逃避释道精 神乐园的境界。 关键词:元好问;赠答诗;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129(2012)02—o09 _JD4 人,只剩下他自己。其于《四哀诗》哀悼诗人李长 元好问的赠答诗与一般赠答诗不同。元好问的 赠答诗带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并融有深厚的文化内 涵。所谓强烈的时代特色,就是指蒙、宋、金战争 带给其赠答诗的丧乱色彩;所谓深厚的文化内涵, 源云:“同甲四人三横殒,此身虽在亦堪(惊)” 同甲四人在战乱中死去三个,剩下其一人当然不免 要战战兢兢了。这些变故与遭遇,不能不引起元好 问思想的强烈震撼,在他的心灵中并投下了永远抹 不去的阴影,其丧乱诗除外,他在各种题材诗歌中 都投上了丧乱色彩,赠答诗当然不能例外,只不过 是表现得委婉一些而已。尽管元好问在赠答诗中作 了委婉地表现。但是,不管怎样,他的赠答诗的丧 乱色彩还是表现出来。例如,其《过浊鹿城与赵尚 宾谈山阳旧事》云: 则是指元好问赠答诗的文化含量,元好问赠答诗的 对象主要有三类:儒者诗人、道教诗人和佛僧诗人。 元好问与这些人诗歌往来,酬唱赠答,往往表现出 他的儒学观和释道诗思,以及对三教境界及其人格 理想的追求。既真实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思想文化状 况,又反映了诗人特殊的文化心理,也反映了他个 人的情操,及高超的艺术表现方式。具有很高的诗 思价值乃至文化价值。 一废邑萧条落照边,山阳遗迹世空传。 肺肠未溃犹可活,灰土已寒宁复燃? 、赠答诗的丧乱色彩 元好问的赠答诗与其他自己其它题材的诗歌 一负鼎运来元有力,考粲人去更堪怜。 因君忆得曹瞒事,铜雀台荒又几年? 诗中所说“废邑”在“落照”之中,该有多么萧 条,为什么“山阳城”成为废邑了,不用说是蒙金之 战中被屠城的缘故,那么,“山阳遗迹”的事说它也 就没有意义了。屠城之后,山城虽被废,但是人之 “肺肠未溃”,元好问以“肺肠”为“人心”的代名词, “人心”未废,就是爱国之心不泯。爱国之心不泯, 样,诸如山水诗、题画诗、咏物诗等等,也染上 了丧乱的色彩。这与诗人所处的时代及诗人的个人 经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正如姚奠中先生在《元 好问全集》前言中所叙述的那样:“他自己生活的 时代,正当金亡元兴之际,亲身经历了国亡家破之 惨。他的哥哥就是在蒙古军攻入忻州屠城时被杀 的。他也在那种情形下携家辗转逃到河南福昌,后 来又迁居到登封……他调京后不久,金哀宗就在蒙 “灰土”尚有复燃的希望,但这也只是希望而已。诗 作至此,意思已尽,然而,元好问连续四次用典, 表现对“山阳”被屠城的痛苦和哀悼的心情,先是说 “负鼎运来元有力”然后说“考粜人去更堪怜”。本来 《诗经》里一首诗的题目,诗有三段,每段都反复 表现热爱故土,珍惜故土,不愿离去之意,元好问 古压迫下逃往蔡州,次年蒙宋联军破蔡州。哀宗传 位末帝,自缢,末帝被杀,金亡。元好问和留京官 员,在皇帝逃走后,一起陷入蒙古军包围之中。接 着便是西面元帅崔立的叛降,出卖官眷、官员和百 姓,使他们惨遭屠杀和俘虏。元好问也和俘虏一起 被送到山东聊城看管,从此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活, 那时,他才四十四岁。” 元好问的同甲文友四人在这场战乱中被杀三 收稿日期:2012~03—11 活用这首诗的含意,意思是说,那么热爱故土、故 乡的人与故土故乡,还是分离了,故土尚在,热爱 故土的人已经死去,该有多么可怜,而且,这种离 作者简介:王俏(1983一),女,河北昌黎人,河北大学文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 9O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开,不是一般的方式,而是被人杀害了,活活地与 自己热爱的故土分离了。如铜雀台一般的荒凉,这 种荒凉的景缘已经存在好几年了。 又如《寄杨飞卿》一诗: 客梦悠悠信转蓬,藜床殷殷动晨钟。 西风白发三千丈,故国青山一万重。 沙水有情留过雁,乾坤多事泣秋虫。 三问老屋知何处,惭愧云间陆士龙。 这首诗充分地表明战乱之后,知识分子的忧国 忧民的心情。作为知识分子的元好问与其他诗友在 赠答诗中交流的不是相互思念的个人私情,而是相 互激溢忧国忧民的故国之情,“西风白发三千丈, 故国青山一万重”;“沙水有情留过雁,乾坤多事泣 秋虫”诗人为国事而忧愁,愁得“白发三千丈”,为 “乾坤多事”而感泣,伴随着秋虫之声更觉感伤,有 什么能比“故国青山”更令人思念的呢,有什么能比 “乾坤多事”更令人忧伤呢?可是,作为一介书生, 无力扭转乾坤,只能在“三间老屋”里苦守,现在是 归隐了,现在是成为“云间的陆士龙”了。只能自己 修真养性,于世无济,于国无益,内心感到十分惭 愧。 这就是一位儒者的自尊,元好问的赠答诗通过 丧乱和世变与诗友们交流的是忧国忧民的爱国主 义感情,交流的是儒者的自尊自立,而不是国破家 亡后的自弃,交流的是独立不拔的人格精神。 元好问的赠答诗很少一般赠答诗那种互相吹 捧随声附和的庸俗之气。由于主体精神强烈,才气 又大,他的赠答诗表现了主体高雅的情操和爱国主 义情感,有较深的文化内涵,因而具有很高价值文 化层次。 二、赞扬儒者诗人的自持、自守 元好问诗之文化底蕴表现了他的儒学思想。元 好问以“仁”为儒学的根本,认为以“经为通儒”。他 曾赞扬赵秉文先生“慨然以仁义性命祸福之学自 任,沉潜于六经,从容乎百家,幼而壮,壮而老, 怡然唤然,之死而后已者惟我闲闲公一人。”故而 对一般的儒者也都十分敬重。尤其是在元代社会, 儒者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有“九儒十丐”之说,就 儒者的生活来讲首先是“穷”,对于“穷”能不能自守 是一个大问题。有些身有官职儒者诗人,不被统治 者重视,能不能“自持”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元好 问的赠答诗,总是赞扬自己的儒者朋友,能够自重、 自持、自守。 其《赠张文举御史》一诗云: 麇乳尚怜孤竹饿,龙头谁识管宁贤。 无穷白日青天在,会有先生引镜年。 2012年 第2期 诗中赞扬张文举之自持、自守,首句“安稳藜 床坐欲穿”,用了“安稳”两字,既贴切又传神,夸 奖其“合教绝学到真传”所以这样赞扬他,是因为张 文举耐得清贫,耐得饥饿,所以以管宁誉之,最后 安慰张文举,“无穷白日青天地,会有先生引镜年。” 安慰只是暂时的一种心理手段和方法而已,解决不 了“穷”的问题,但安慰对于“穷”中“自守”的人来 说,确是强大的精神援助。对于穷困中坚守儒道, “独善其身”,著书立说的书生们、诗友们,元好问 总是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赞扬,赞扬他们坚守斯道的 精神,不至于使中国文化断了“香烟”。其《祖唐臣 愚庵》云: 小智脚箧道所羞,大智移国鬼与仇。 浮生匹绢两盂粥,心计忧忧知何求? 青州荆州兔三窟,古人今人貉一丘。 唤起罗池柳夫子,与君同醉訾家洲。 中国古代以来,素有“窃物”与“窃国”之说,元 好问这里说去人家箱子里拿东西,“道”上所羞之 事,而“大智移国”凭武力取得了人家的国家,鬼都 与你为仇,蒙、金、蒙、宋战争,使多少无辜百姓, 以人为鬼。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斯文扫地”,“道德沦 丧”;儒者社会地位低下,儒者生活穷困成为一个 社会问题,“浮生匹绢两盂粥,心计忧忧知何求” 知识份子的困难处境可想而知。“狡兔三窟”,换地 方求生,元好问诗云,“古人今人貉一丘”,古君子 与今君子是一样,不会这样做事的。那么只有将愁 闷埋在心底,喝酒吧,酒中可以忘忧,元好问要他 的朋友“唤起罗池柳夫子,与君同醉訾家洲”了。元 好问几乎要唤起所有穷困中固守的诗友的人格精 神,尤其是对儒者赵仁甫说得更为深入。其《赠答 赵仁甫》一诗云: 南冠牢落坐贫居,却为穷愁解著书。 但见室中无长物,不闻f-J#l"有轩车。 六朝人物风流在,两月燕城笑语疏。 寒土欢颜有他日,晚年留看定何如。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赵仁甫穷困中坚守的情 景,“南冠牢落坐贫居”说他像坐禅一样坐在自己的 “贫居”中不动弹。那么,赵仁甫做什么呢?元好问 说他是“却为穷愁解著书”,穷到什么程度呢?元好 问作了这样的描述,“但见室中无长物,不闻门外 有轩车”,赵仁甫的穷得屋中连大一点的物件都没, 门外自然没有“车水马龙”般的景象,这种情况下, 赵仁甫仍在坚持著书,就是为了接续中国古代文化 的“香烟”,元好问认为赵氏有“六朝风流”的气度, “六朝人物风流在”“两月燕城笑语疏”,但他心里毕 91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竟愤懑,元好问发现他已有两个月不爱说说笑笑 了,元好问与鼓励其他文士一样鼓励他安慰他“寒 土欢颜有他日,晚年留看定何如”。元好问与赵仁 甫交厚,另有《赠答赵仁甫》,用他的朋友,所谓“高 御史的评价来夸赞赵仁甫。我友高御史,爱君旷以 真。昨朝识君面,所见胜所闻。江国辞客多,玉骨 无泥尘。轩昂见野鹤,过眼无鸡群。既然赵仁甫的 气质是“玉骨无泥尘”故而能不畏饥寒,故而能与元 好问等人相交游。元好问赠答诗鼓励“寒士”坚守自 己独立的人格,独善其身,著书立言,延续中国文 化的生命,就成为其赠答诗的一个显著的特点。 元好问不仅与同辈诗友诗书往来,以赠答诗的 形式,相互鼓舞,相互支持。而且,还关怀着晚辈, 关怀着下一代文士,希望他们同样固守儒家的诗 坛,对他的朋友杨君美的儿子大加鼓励;对其中尤 其是对自己门人著名儒者郝经的劝勉,更是激动人 心。其《余少日从之学科举》诗云: 故家珠玉自成渊,重觉英灵赋予偏。 文阵自怜吾已老,名场谁与子争先? 撑肠正有五千卷,下笔须论二百年。 莫把青春等闲了,蔡邕书籍待渠传。 郝经的父亲郝天挺是元好问的老师,郝天挺饱 读经书,学问深厚。故而元好问诗云:“故家珠玉 自成渊”,以“渊”说其学问之深之博,而“重觉英灵 赋予偏”以“偏”表现元好问对郝天挺的感激之情, 而元好问又是郝经的老师,郝经为其弟子,所以元 好问云:“文阵自怜吾已老,名场谁与子争先”将后 继远任,交与郝经,他赞扬和鼓励郝经“撑肠正有 五千卷,下笔须论二百年”然后,用师长的口气教 训郝经:“莫把青春等闲了,蔡邕书籍待渠传”。郝 经没有辜负元好问的嘱托,无论在人格修养上,还 是在学问的积累修炼都值得一说,对郝经来讲,有 元代的苏武式的诗人之美誉,他在金朝,作为金使 出使南宋,被南宋奸臣贾似道扣留在真定,郝经坚 强不屈,不断与贾似道斗争。因为郝经被严密封锁, 将其扣押很久才获释。虽然一首赠诗说明不了全部 问题,但是,这种赠诗毕竟表明了元好问对其门人 郝经的教育与影响,这种赠诗的价值显然可见。 三、赠答诗的释道文化内涵 元好问与之往来的道教朋友都是有德有才之 人。元好问与他们经常以诗会友,有赠答往来。如 《赠王仙翁道成》一诗: 览照休惊白发新,奕棋翻覆见来频。 燕南赵北留诗卷,王后卢前尽故人。 平地青云一炉药,旧都乔木百年身。 凭君剩醉浮香酒,梁苑而今不算春。 92 2012年 第2期 这是一首道教色彩最浓的诗篇,诗中反映了所 谓王仙翁的生活、下棋、炼药、饮酒,但更重要的 是作诗,是“燕南赵北留诗卷”,这是与元好问最能 契合的地方。元好问的赠答诗表现了对道教的倾慕 和对道士真人的友爱之情。他在《颖谷封人朝》一 诗中云:“我行颍川I道,永念负甘旨,愿作翊尾鲂, 因之日千里”地去追求道教之境。又如《寄谢常君 卿》一诗,诗之结尾说“仙乡白风瀛州近,洗眼云 霄看后期”都是这样情形。 对道教的倾慕,来自于元好问对道教人物的尊 敬与热爱,他所交游的道教人物不是著名的尊师, 就是炼药师,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是人格高 尚的诗人。人品值得元好问倾慕,诗和学问可以交 流。于是,在《元好问全集》中,才有了相当数量 与道教人物赠答的诗篇。如,他与炼药师萧公弼之 间的交游与赠答诗。元好问的七言古诗《赠萧炼师 公弼》直接表现了热爱萧炼师之情,表现了对其人 格与学识的双向赞赏,表现对道教炼丹师萧公弼的 倾慕“吾家阿京爱公弼,吾家泽兄敬公弼。”用两个 排比句直接道出了元好问全家对萧公弼的喜爱和 尊敬。元好问说自己是“半生梦与公弼游,岂意相 逢在今日”,写出了见到萧公弼喜出望外的心情。 尾句,元好问写道“仙家近日多官府,黄帽青鞋归 去来”还上了“时汰佛老家甚急”。说明官家过问佛 老之事,元好问表示了担心,这种担心来自深切的 挚爱之情。元好问不仅尊敬、挚爱萧炼师,还与其 炼药诗赠答。 元好问另有一些诗还表现了对道境的向往与 追求。如《赠休粮张炼师》对道教境界追求写得更 清楚,对道教境界写得更美好。诗云: 金沙雾散风雨疾,一点黄金铸秋橘。 中林宴坐人不知,野鹿街花峰课蜜。 富儿盘馔罗膻荤,扰扰飞蝇复聚蛟。 见说西山好薇蕨,一枝清竹愿随君。 在疾雨雾散之夜,一点金橘灿然枝头。“中林 宴坐人不知”,只见“野鹿街花峰课蜜”多么寂静美 好的秋夜,可见张炼师心境之平和,诗人又将这种 境界与富人作了对比,“富儿盘馔罗膻荤,扰扰飞 蝇复聚蛟“将富人盘馔中的膻荤之物,写得那么肮 脏。”诗人明确地表示“见说西山好薇蕨,一枝清竹 愿随君”,所说“薇蕨”即野菜之意,也是隐居的代 名词。其意在于对隐居的追求,并“清竹”显示其气 节,说“一枝清愿随君”,将隐居与道教扯在一起, 就是因为道学之鼻祖老、庄的“齐物我”,之“自在”、 “消遥”观为道教奠定了理论基础。元好问的诗中的 道教境界是醇融和平的,是纯净无暇的,是静谧而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 第2期 没有喧闹,和谐而没有对立,宽容没有狭隘,智慧 而没有愚昧,是超脱于人类一切丑恶,是一切美好 的集合。 出版社,1990。 [4】刘禹昌。元好问诗论[J].武汉大学学报,1980(5)。 [5]胡传志.金代文学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 社,2000. 元好问与道教朋友的赠答诗,充分地表现诗者 风流与道教风骨的合一。所以,他的这些赠答诗往 [6】方满锦.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研究【M】.台北: 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2. 往表现出道教的瑰丽境界与诗的美丽境界的合一。 元好问在佛释圈里,还有很多挚友,他经常与他们 唱和赠答,表现了诗佛之间的吸引与沟通。他们有 的是著名的主持、长老和佛教的著名之士,同样有 德有识见的人,与元好问产生了高层次的思想文化 交流。促进了元好问对佛境的向往,促进了其人格 [7】元好问研究会.元好问研究文集[C].太原:山西人 民出版社,2009。 [8]李剑柔.论元好问的隐逸思想[J].忻州师范学院 学报,2003(1). 【9】卢兴基。元好问研究的新成果【J】.山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精神的提升和心灵的净化。当然,这一切都要通过 诗歌唱和的形式进行。总之元好问的赠答诗既真实 地表现了那个时代诗人的思想感情,还反映了那个 时代的诗歌的文化特点,不仅为我们考察元好问诗 之价值提供了材料,也为我们考察那个时代的思想 【1 o]狄宝心。二十世纪以来的元好问研究【J].山西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111廖美英。论元好问重刚轻柔的诗歌主张【J].江西 财经大学学报,2004(6). 【12]吴振华.论韩愈对元好问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 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 文化状况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姚奠中,李正民.元好问全集[M】.太原:山西古 籍出版社,2004. [2】贺新辉.元好问诗词研究【M】.北京:中国妇女出 版社,1990. 【13]李瑞清。天然风韵英雄气质一一元好问的美学 精神新论[J].民族文学研究,2006(3). 【14]陈琛.杜甫与元好问七言律诗比较[J】.皖西学院 学报,2006(3). [15]杨松年。论元好问评苏轼诗[J].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3】叶庆炳等.元好问研究资料汇编【z】.台北:文史哲 on YUAN Hao-wen’S Presentable Poems WANGQiao,WANGSu-mei (Hebei University,Baoding,Hebei 071002,China) Abstract:YUAN Hao—wen’s Presentable Poems have stro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which displayed disturbance when The Mongolin rulae of the Central Plains.In addition,t11ey displayed personal integrity and self-respect of Confucian poet nd aescaped he tparadise of Buddhism Taoism。 Key words:YUAN Hao-wen;presentable poems;research (责任编辑燕艳) 93 

-

元好问的赠答诗

本文发布于:2023-12-06 06:58: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817115387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元好问的赠答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元好问的赠答诗.pdf

标签:赠答   诗人   文化   表现   儒者   研究   赞扬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