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培训

更新时间:2023-12-06 02:03:32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6日发(作者:朱子治家格言原文)

-

花椒培训

一、概述:花椒属芸香科花椒属植物,有温中散寒、燥湿杀虫、行气止痛的功能,还可用来防治仓储害虫及作为炒菜用的调料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二、生长习性:花椒为浅根性树种,耐贫瘠,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pH值在6.5~8.0范围内都能种植,但以pH值在7.0~7.5的范围内生长最好。花椒耐寒,能够耐-21℃的低温,年均气温为8~10℃的地区均能栽培。花椒喜光照,一般要求年日照时数不少于1800小时;多在山地上栽培,平原更好,其根系耐水性差,低洼易涝地不宜种植。

三、栽培技术:

1.选地与整地:一般育苗应选地势平坦,温暖向阳、排水良好、便于灌溉的平地或缓坡地,且以前茬作物属豆科者为好,不可重茬。选好地块后要精整土地,及时平整,细作精耕,并清除草根与石块。一般育苗前秋耕,深度以25~30cm为宜,以蓄水保墒改良土壤。耕地前施足基肥,并作土壤处理,一般每亩施饼肥100kg或堆肥4000kg,并配氯化钾30kg。为了灭菌防虫,播种前5~7天进行土壤处理,一般在育苗地洒1%~3%的硫酸亚铁(FeSO4)水溶液,每平方米洒3kg进行灭菌。同时每亩施1kg呋喃丹杀虫。

2.播种:春秋两季均可播种,多以秋播为好。春播于土壤解冻后,秋播于土壤封冻前(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常用播种法有条播和撒播。条播:开沟播种,一般按行距20~25cm,播幅15cm进行,每亩用种量1kg,撒播按每亩2kg进行。

3.间苗:当苗木长到3cm左右时进行第一次间苗;当苗木10cm高时进行定苗,定苗标准按2万株/亩进行。

4.栽植:一般苗木长至1年后就地栽植。栽植时节宜在秋季或雨季进行,北方地区常在冬季、春季和雨季栽植,春栽的于土壤解冻后至苗木萌芽前进行;冬栽的于落叶后至土壤结冻前进行。栽前按计划确定栽植点,按行距2.2m,株距1.5m进行挖穴,一般亩栽花椒苗200株,挖穴深浅随苗木而定。栽时,首先将混有农家肥的深层土壤填入坑底并踩实,然后将苗木放入坑中,覆土在根部,并轻轻提抖苗木,栽植深度以苗木根茎略高于地面为宜,栽后围浇定根水,待水渗透后封土。

花椒栽培技术要点 四、丰产优质管理:

1.定干:栽后当苗木高60cm以上时,应及时定干,高度以50~60cm为宜,斜剪枝条,剪口下留饱芽。剪去弱枝、高于地面30~40cm高的侧枝。成活后在5月份和6月份各浇水1次,同时追施少量氮肥。

2.追肥:花椒一般栽后2年挂果,3~4年进入盛果期,摘果后要追肥。初果树每株施农家肥5~10kg,过磷酸钙0.3kg;盛果期树每株施农家肥20~40kg,过磷酸钙1~2kg。另外在1年的生长发育中应于3月底萌芽时喷0.5%的尿素水溶液1次;6月盛花期喷0.5%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1次,0.5%尿素液1次,挂果期喷高美施800倍液1次,0.5%尿素液加0.5%磷酸二氢钾1次。

3.浇水:花椒1年中要注意萌芽前、坐果后、落叶后各浇1次水。

4.修剪:每年要对主枝和侧枝的枝头进行短截,疏密弱留强壮,使树冠内枝组健壮、均衡、通风透光。

五、病虫害防治:苗期常见的病害是锈病,发病初期(8月中下旬)用1:1:100波尔多液预防,发病期间用25%粉锈宁600倍液喷打。虫害有蜡虫(于4月上旬出现)和凤蝶,蜡虫可用40%氧化乐果800~1000倍液喷打;凤蝶可用50%敌百虫1000倍液喷打。成株时发生的虫害有:跳甲虫危害花椒叶,发生时用溴氰菊脂3000倍液或杀螟松喷打;天牛蛀食枝干,发生时用注射器向蛀孔中注入800倍甲胺磷;木蠹蛾危害树干及根茎,发生时用40%乐果柴油液(1:9)涂虫孔,进行毒杀,在成虫产卵盛期和幼虫孵化盛期用50%杀螟松500倍液杀死。另外,在休眠期落叶修剪时刮去树干及大枝上的老翘皮,然后向树体喷50~80倍液的索利巴尔。

六、采收加工:当果实完全变为鲜红色,并呈现油光光泽时采收。采收后放在强烈阳光下暴晒2~3小时,当椒果全部开裂,用细竹竿轻敲果实,使种子与果皮分离,再用筛子将种子和果皮分开即可。

花椒采摘前后的栽培管理技术

近年来,我区某些镇街,因享受退耕还林的政策,成片种植了花椒,还有的引入业主进行规模种植,绝大多数已投产见效。根据花椒生育特性,果实一般在7~8月份成熟。因此在采收前后,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注意防治病虫危害

1、5~8月份注意防治褐斑病。在发病初期喷洒1%波尔多液保护,或用50%多菌灵800倍液,每15天喷一次。

2、5~7月份注意防治干腐病。采用科学施肥、浇水,合理修剪,增强树势,及时防治花椒蛀干害虫。每15天喷洒一次波尔多液保护。

3、6~8月份注意防治叶锈病。喷施1~2次0.3~0.5度的石硫合剂或1000倍液甲基托布津或喷施200倍粉锈灵,隔7~8天后又喷,至少连喷三次。

4、防治根腐病方法。(1)苗圃地应选择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地,苗床应做高厢,并注意排水。不在有根腐病的土壤内育苗。(2)苗期多施磷钾肥、增强苗木抗病能力。在易发病的地块,亩施100~150公斤草木灰,能有效防治。(3)发现成年椒树染根腐病后,给花椒树普遍喷洒1次72%的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或喷洒70%的代森锰锌500倍液;还要及时剪除病根,剪口处涂以石硫合剂消毒,并施以草木灰。(4)多雨季节注意排水,防止土壤滞水。整形修剪,清除花椒树的枯枝烂叶及树下的杂草,一并烧掉,同时在花椒树根部浇72%的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5)除草时,不能中耕,中耕会伤根部皮层和根系,导致感染根腐病,只能铲去土表的杂草。

5、防治花椒黑胫病办法:①大红袍等感病品种定植前,用40%乙磷铝10倍液或70%代森锰锌20倍液浸根颈后定植;对定植已成活的椒树分别于3月下旬和6月初用40%乙磷铝或70%代森锰锌200~300倍液各灌根一次后培土,可控制病害的发生。②用高抗流胶病的八月椒和枸椒等品种作砧木,用带木质芽接法高位(离地面30cm左右)嫁接大红袍等优质品种,可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

6、防治天牛:在立秋后出现,幼虫蛀食枝干,严重时造成整株死亡。在秋季采收花椒时,将虫梢彻底剪除烧毁或用镊子或钢丝钩杀幼虫,再用棉花沾上煤油或巴丹粉混合液堵塞虫蛀孔,杀灭幼虫。成虫用乐果乳剂1000~1500倍液喷杀。

7、防治凤蝶:成虫产卵于嫩芽或嫩叶背面,危害叶子,成锯齿状。防治方法:冬季剪枝时注意杀蛹,夏季扑杀成虫,在植株上喷蚍酸铝毒杀幼虫。 8、防治花椒虎天牛:一般6~7月为成虫盛发期,此期选择晴天无风的下午进行人工捕捉成虫;5~8月适时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虫卵粒和幼虫应及时刮除杀死。药剂防治每年3~11月可采取以下方法:⑴用1:20敌敌畏、煤油液涂抹受害树皮及其周缘处,对三龄幼虫药杀效果可达100%。⑵用0.3:1氧化乐果溶液涂抹树干基部,可杀死皮下低龄幼虫。⑶用1:2500倍敌杀死溶液喷洒椒树触杀成虫。⑷成虫蛀入树干的,可采用棉球蘸粘氧化乐果液塞入洞孔内,再用稀泥堵塞窒息。使用敌敌畏煤油液和氧化乐果溶液涂抹树干时,注意不能全干涂抹,否则会发生严重药害。

9、防治桑白介:主要危害枝干,发生严重时可致枝干枯死。可于萌芽前喷洒50倍液机油乳剂或5波美度石硫合剂防治越冬雌成虫;也可于5~6月和7~8月喷洒100倍液机油乳剂加40%氧化乐果1000倍液,防治初孵若虫。

10、防治花椒介壳虫:3月下旬用1:5倍氧化乐果溶液涂抹树干,每株10毫升或以乐果原液注入每株5~10毫升;5月下旬和8月下旬若虫蛹散期用1:1000倍液的乐果、敌敌畏溶液喷洒花椒树干2~3次。

11、防治山螺蛳(蜗牛)方法:1、物理隔离:菜田周边开隔离沟或撒生石灰或草木灰或干细沙阻止蜗牛进入菜田。2、药剂防治:于发生始盛期选用2%灭旱螺毒饵0.4~0.5kg/亩,或6%密达杀螺颗粒剂0.5~0.6kg/亩,或8%灭蜗灵颗粒剂、10%多聚乙醛颗粒剂0.8~1kg/亩均匀撒施到林地内;或亩用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喷雾。

12、黑绒金龟子。幼虫危害花椒根颈下皮层,成虫危害嫩叶,可用40%乐果乳剂800倍液喷杀。

二、加强肥水管理工作

土壤水分对花椒生长和花芽分化有很大影响。在一般情况下,6月份以前多灌水,可促进枝叶生长,形成较多的叶片,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生产。7月份以后少灌水或不灌水,保持土壤水分,以树叶不萎蔫、秋梢不旺长为宜,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促进花芽分化。降水量偏少,往往影响花椒的优质、高产。一般在树盘下或树行内覆盖秸秆、杂草等覆盖物,覆盖范围主要在树冠投影内,也可适当向外扩展,覆盖厚度为20~30厘米。有灌水条件的椒园,灌水时要特别注意灌水时期和灌水量。花椒一年中灌水的关键时期是萌芽前、坐果后和落叶后3个时期。秋季少雨、干旱地区也可于摘椒后加灌1次水,以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和花芽的分化。

通过增施有机肥料或压绿肥,以及施速效肥,不断提高土壤肥力,是花椒优质、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在6月下旬至7月初追施一次速效性氮肥,以促进花芽和果实膨大。这次追肥,如能及时施下,不仅能促进当年增产,提高花椒品质,而且,还为下年继续增产打下基础。还可在6~7月份实行叶面喷肥2~3次,喷施的肥料为0.5%的尿素液,或1500倍的稀土微肥液等;9~10月份叶面喷布磷酸二氢钾,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3次,喷布浓度为0.3%。追肥施用量,6~7年生花椒,第一次追肥,每株施人畜粪5~10公斤,第二次施速效性氮肥50~100克。若追施其它肥料,可适当增减,灵活掌握。有机肥料从摘椒后到翌年春季萌芽前均可施入,但以摘椒后立即施入效果最好。

三、适时采摘,保证优质高产

1、采收:因品种、生态、管理水平、成熟期不同,一般7~9月为采收期。当花椒叶面出现油亮而富有光泽,果实颜色变红色或紫红色,果皮着生疣状突起油点明显,透明发亮,种子变黑,果皮易开裂,香味浓麻辣足时,选择晴天采摘。

但各品系的成熟特征特性不同,如大青袍的蓇葖果先端具短喙尖,表面腺点不甚突起,成熟后灰绿色至棕绿色,很少有紫红色,其中的九叶青经西南农业大学检测:九叶青花椒含有人体所需的维生素C、铜、铁、锌、锰、硒等多种微量元素,花椒和花椒籽的含油量分别是10.73%和27.6%,出油率分别是10.47%和24.7%。健脾强胃,驱风除湿,中医入药,对慢性胃炎有显著疗效。

大红袍系列品种果实成熟时为大红色,表面有粗大的疣状腺点,晒干的椒皮呈紫红色;而成熟的大红袍为深红色,制干后呈褐红色,油胞明显凸起,有浓郁麻香味。此外,果梗较短,果穗紧密,颗粒大,直径5~6.5毫米,每穗一般有单果30~50粒,多的达113粒。鲜果千粒重100克,大红袍千粒重为93克,而小红袍千粒重只有70克。我市在在8月上中果实成熟,不易开裂,采收期较长。成熟的果实艳红色,表面疣状腺点突起明显,果柄短,果穗紧密,果实颗粒大,直径5~6毫米,鲜果千粒重85克左右,成熟的果实易开裂,采收期较短,晒干后的果皮呈浓红色,麻味浓,品质上乘,一般4~5千克鲜果可晒制1千克干椒皮。 根据品种特征特性和用途,确定收获时期,并选晴天上午采收,采收时整穗采摘,应小心用手卡断或剪刀剪断果穗柄,切忌用手捏着椒粒采摘,以免压破花椒果实上的油胞而降低其色、香、味等品质,影响经济价值。采下后轻轻放在采篮中,同时,采篮的椒果不宜装得过多,以免挤压、碰撞造成果皮上的油胞破裂,影响品质。采下的鲜椒,最好用竹席、布单在椒园空地上摊晒。鲜果在烈日曝晒下一般经过2~3小时就会全部开裂,等全部爆裂后,再用细竹竿或莲盖敲打果实,使种子、果梗和果皮分离,用筛子将三者分开,在阴凉通风处晾10小时左右,使果皮充分干燥后即可包装贮藏。在采收和摊晒过程中,不要用接触过有毒有害物质的容器和竹席等盛装、摊晒花椒,以免受到污染。

2、贮藏:花椒干制后,用塑料袋盛装密封。量大时,密封后,贮藏于10℃~15℃低温和相对湿度60%~70%的条件下;量少时,密封后置于冷凉通风好的屋里;一般家庭用的,放于瓶内,放置于低温室内,随用随取,用后盖平,保持食用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干花椒香味持久、麻味十足、颜色鲜红而富有光泽。

3、加工:目前,花椒制品主要有花椒油和花椒粉。花椒油一般采用新鲜花椒和菜油为原料,经提取—装瓶—灭菌—冷却—包装等工艺程序制成。也可用花椒的叶和果经蒸馏法提取。此法提取的花椒油纯度高、香味浓、品质好,但成本较高。花椒油味道鲜美、纯正,是较好的调味品,但瓶口开启后,易氧化变质,必须力求做到加工工艺严格,小瓶包装。

花椒粉主要用于配制火锅底料及调料,加工简单。将干制的花椒除去杂质和种子放入器皿中捣碎成粉,或在铜磨中碾磨成粉即成。花椒粉宜装盛在密封的玻璃器皿中,以防漏气而变味、降低色、香、味品质

四、采后综合管理

1、防旱保树。土壤水分含量低,土层瘠薄的田土块,要在晴天早晨灌水保湿,最好树盘覆盖作物稿秆。

2、施好产后肥。在采摘结束后,每株施人畜粪5~10公斤,加过磷酸钙25~50克和硫酸钾10~25克。

3、整形修剪。花椒的修剪,因品种和树龄的不同而修剪的方法和程度不同。贡椒和蜀椒的幼壮树应以疏剪为主,使其迅速扩大树冠成形。同时,适当多留一些小枝,成为辅养枝、结果枝,以利早结果、多结果。对于强壮的枝条,要放而不剪;对于较弱的枝条要短剪,促使发生强健枝。短剪宜轻不宜重,一般剪去枝条的1/3或1/4即可。盛果期的贡椒和蜀椒,应以短剪为主。通过短剪不断更新结果枝组,同时使各级枝条不断复壮,促进生长和形成结果枝。此外,在这一时期内,还要注意在树冠内部适当保留一些营养枝,就是徒长枝也要注意短剪利用,以免树冠内膛空虚,防止结果部位外移。盛果期树的修剪程度,应以树而定。一般生长健壮的树,修剪宜轻;生长衰弱、结果过多的,修剪宜重。有大小年现象的椒园,大年应重剪结果枝,多留发育枝或促生发育枝;小年应多留结果枝,适当疏除一些发育枝,凡是大小年现象严重的椒园,如果运用上述修剪方法的同时,再加上其它的农业技术措施,在3~5年内定能解决大小年现象。花椒树潜伏芽的寿命较长,剪口亦较容易愈合,因此,对衰老的树,应在加强肥水管理的同时,可以进行骨干枝轮换回缩更新。花椒整株衰老后,要及时进行全株更新。尤为重要的是树势衰老,树形高大空虚的,要进行缩枝修剪,恢复树势。在花椒树进入结椒盛期,高枝和结椒较稀少的枝,要进行树枝回缩修剪(即留2~3个节位),使其低节位的腋芽萌发,形成矮化树型,有利于采摘和树枝更新,增强树势。

4、注意防治病虫草害,见前。草害以浅中耕为主,采用人工进行,不能伤树根。

花椒栽培管理技术

涪陵区荔枝街道农服中心 李付明

花椒属芸科花椒属植物。有温中散寒、燥湿杀虫、行气止痛的功能,还可用来防治仓储害虫及作为炒菜用的调料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一、生长特性

花椒为浅根性树种,耐贫瘠,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PH值在6.5--8.0范围内都能种植,但以PH值在7.0--7.5的范围内生长最好。花椒耐寒,能够耐-21摄氏度的低温,年均气温为8--10摄氏度的地区均能栽培。花椒喜光照,一般要求年日照时数不少于1800小时;多在山地上栽培,平原更好,其根系耐水性差,低洼易涝地不宜种植。

二、栽培技术

一般苗木长至1年后就地栽植。栽植时节宜在秋季或雨季进行,北方地区常在冬季、春季和雨季栽植,春栽的于土壤解冻后至苗木萌芽前进行;冬栽的于落叶后至土壤结冻前进行。栽前按计划确定栽植点,按行距2米,株距1.5米进行挖穴,一般亩栽花椒苗200株,挖穴深浅随苗木而定。栽进,首先将混有农家肥的深层土壤填入坑底并踩实,然后将苗木放入坑中,覆土在根部,并轻轻提抖苗木,栽植深度以苗木根茎略高于需为宜,栽后围浇定根水,待水渗透后封土。

三、丰产优质管理

1、定干:栽后当苗木高60厘米以上时,应及时定干,高度以50--60厘米为宜,斜剪枝条,剪口下留饱芽。剪去弱枝、高于地面30--40厘米高的侧枝。成活后在5月份和6月份各浇水1次,同时追施少量氮肥。

2、追肥:花椒一般栽后2年挂果,3--4年进入盛果期,摘果后要追肥。初果树每株施农家肥5--10公斤,过磷酸钙0.3公斤;盛果期树每株施农家肥20--40公斤,过磷酸钙1--2公斤。另外在1年的生长发育中应于3月底萌芽时喷0.5%的尿素水溶液1次;6月盛花期喷0.5%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1次,0.5%尿素液1次,挂果期喷高美施800倍液1次,0.5%尿素液加0.5%磷酸二氢钾1次。

3、浇水:花椒1年中要注意萌芽前、坐果后、落叶后各浇1次水。

4、修剪:每年要对主枝和侧枝的枝头进行短截,疏密弱留强壮,使树冠内枝组健壮、均衡、通风透光。

四、花椒田间管理措施

1、注意肥水管理:一般4—6年生的花椒树,每株施农家肥10公斤,25%复合肥0.2公斤,并结合进行根外追肥,如:98%磷酸二氢钾、国光稀施美等微量元素。

2、整形修剪:剪除病虫枝,减少虫源基数;修剪交叉枝,提高产量。

3、清除椒园杂草:每年4—8月进行不定期的椒园除草,除人工除草外,

可使用“41%立刀”或“41%农达”兑水30—45公斤或“58%杀草宝”兑水15公斤等除草剂进行地面喷施除草,尽量少用“10%草甘磷”除草。除草最佳施药时间:一是杂草高度不超过8寸;二是施药时气温不低于28度;三是均匀喷雾,一年除草2—3次。

五、搞好病虫害防治

苗期常见的病害是锈病,发病初期(8月中下旬),用1:1:100波尔多液预防,发病期间用25%粉锈宁600倍液喷打。虫害有蜡虫(于4月上旬出现)和凤蝶,蜡虫可用40%氧化乐果800--1000倍液喷打;凤蝶可用50%敌百虫1000倍液喷打。成株时发生的虫害有:跳甲虫危害花椒叶,发生时用溴氰菊脂3000倍液或杀螟松喷打;天牛蛀食枝干,发生时用注射器向蛀孔中注入800倍甲胺磷;大蠹蛾危害树干及根茎,发生时用40%乐果柴油液(1:9)涂虫孔,进行毒杀,在成虫产卵盛期和幼虫孵化盛期用50%杀螟松500倍液杀死。另外,在休眠期落叶修剪时刮去树干及大枝上的老翘皮,然后给树体喷50--80倍液的索利巴尔。

六、采收加工

当果实完全变为鲜红色,并呈现油光光泽时采收。采收后放在强烈阳光下暴晒2--3小时,当椒果全部开裂,用细竹竿轻敲果实,使种子与果皮分离,再用筛子将种子和果皮分开即可。

花椒的采收加工技术

涪陵区荔枝街道农服中心 李付明

花椒采收要适时,花椒采的过早或迟都会影响到花椒的质量和产量,一般采摘于9月下旬-10月上旬当花椒果实呈紫红色时进行采摘。采收后将果实放在通风、干燥室内阴干,使果皮自行裂开,种子脱离出果皮。花椒种子极忌高温暴晒,经暴晒的花椒种子发芽率明显降低,甚至丧失发芽力。花椒种子为长圆形,直径3-4mm。千粒重17-18g。种子外有一层极薄的油皮,黑色有光泽,去掉油皮后,其坚硬外壳呈暗黑色,表面不平整。

但是由于品种不同,采收时间也有所不同,虽然是同一品种,但因各地条件的差异也不一样。一般采摘最恰当的时间,以花椒外部形态标志来确定适宜的采收时间,当花椒果皮呈现紫红色或淡红色,果皮缝合线突起,少量果皮开裂,种子呈黑色,光亮,散发浓郁的麻香味时,即可确定采收。

当花椒达到采收标准后,要及时采收。因有些品种果实成熟后易崩裂,种子散失,如小椒子成熟后一周内及时采完,否则将影响产量。还有些品种果实成熟后不打开裂。这样可以推迟一些时间,如大红袍。

花椒采收时,还应考虑天气。生长地理位置分先后采收,采摘花椒要选择晴天采摘,便于晾晒。如果是阴雨天,影响花椒的质量,影响花椒的颜色、品质和风味。在同一块地采摘时,应该是先采温暖的、向阳的、地势低的地块,然后再采摘偏阳背阴、地势高的地块。一般原则是先外后里、先下后上的顺序,做到不漏摘。

花椒采摘要注意果穗的保护,摘时不要猛拉猛放果枝,这样做是为了保护果胎。对拉伤的果枝应立即用布绳捆好,愈合后不影响日后的挂果。在大椒穗下第一个叶液间有一个饱满芽,这个芽是下一年的结果芽,不要摘除。弱树枝的果穗下第一个芽发育不充实,第二个或第三个芽发育才健壮,所以采摘时摘去第一个芽,保留第二、三个芽,为下年丰产打基础,并做到了小修剪的目的。

采摘花椒时适当剪去大部分叶丛枝,因为叶丛枝上无壮芽,只有瘦芽,很难形成育花枝,所以一般保留1/3,光退缺枝部位的叶从枝适当予以保留,把它培养成健壮的结果枝,充实空间扩大结果率。

花椒的加工:采收后除去枝叶晒干,将果皮和种子分开备用;花椒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备用。 花椒再细加工,果实放到食用油中加热,温度升高,果实里的芳香油及麻辣素迅速溶解,可得到香麻可口的花椒油;果实的出油率达25%,同时还榨取香醇味美的椒子油。如果采花椒遇到阴雨天或梅雨,大量产品无法晾晒又无干燥设备,为了减少损失,下面介绍几种土法制取油的方法:

1.果实制取花椒油的方法 鲜花椒采回后,将它放入细铝丝编的或者是用铝质的漏勺中(椒籽不能漏下),用180℃的油(油:花椒二1kg:0.5kg)往漏勺里的花椒果上浇,至花椒由红色变白色为止。搜集淋过的花椒油进行冷却,冷却后装瓶、密封。在低温处保存,才能保证质量。此法叫作油淋法。

2.采回来的新鲜花椒0.5kg,菜油0.25kg,将油放到锅里用武火煎沸至上面油泡消失后,再升温102-140℃时,将采回的新鲜花椒投入油锅里,迅速密闭盖严,让香麻辣味溶于油脂中。冷却后,过滤去渣装瓶。此法加工的花椒油,油的香麻辣味更好。因鲜椒加工,盖严盖冷却后会有些蒸气水沉入下层,分装时注意不要把水层装进去,否则影响油的质量。此法叫油浸法。

加工的过程当中还要注意的问题是,油的温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温度过高,麻味素易受到破坏,芳香味容易挥发,仅余下菜籽油失去意义。如果温度低了,也不行,麻味素和芳香油不能充分溶解,因此花椒油的质量也不高。为了保证花椒油的质量,在进行提取时,要用高温温度计测试准确的温度后再提取。另外,很重要的是必须是优质茶椒。

花椒籽的榨油方法:加工前要筛选去除杂质,将选好的籽放在锅里炒,炒至不糊为宜。口品味有清香感为度。再将籽用碾子碾成粉末状,然后将椒籽和水的比例为2:25,把麻粉倒入开水锅中,立刻用木棒等工具搅拌均匀,同时用文火加热,此时油浮在表面,用勺撇出后,再用瓢在油渣上轻轻墩压,里面的油又渐渐浮出来,直至不出油为止。把油装好,余下的渣子晒干是最好的肥料和饲料。

花椒病虫害防治技术

涪陵区荔枝街道农服中心 李付明

一、病害防治:

1、花椒锈病:多发于高温高湿季节,7-9月为发病盛期。发病初,叶面呈水渍状褪斑绿,背面相对处有圆形黄斑并不断扩大,秋季叶呈橙红色、凸起、严重时脱叶。

防治方法:波尔多液200倍,石流合剂0.1-0.2度,粉锈宁1000-1500倍喷雾。病叶集中销毁。

2、花椒秆腐病(流胶病):多发于春夏高温高湿时期,常伴有天牛、窄吉丁危害。发病初,表皮为红褐色,不断扩大、凸陷,便成黄色,且有白色菌丝,有的开裂、脱落。

防治方法:喷施波尔多液200倍,甲基托布津500倍进行防治。刮除病疤,烧毁掩埋,伤口处可涂沫50%的托布津500倍液或1%的等量式波尔多液消毒。

二、虫害防治:

1、花椒凤蝶:成虫体长25-30毫米,翅展70-100毫米,体绿黄,背面黑色中线,卵圆形淡黄,幼虫黄绿色,体表有肉刺突起,蛹长有30毫米,食叶。

防治方法:入冬前即是消灭越冬蛹,幼虫发生期喷施久效磷、氧化乐果或克虱蚜。

2、花椒蚜虫:蛹在树体上或土壤中越冬,约3月初孵化,4-5月份扩散危害,常群集于嫩叶背和嫩茎上刺吸汁液,造成叶背向上卷曲或皱缩成团。

防治办法:冬季树干喷施石硫合剂、久效磷等,孵化期用特效防蚜药克虱蚜防治,也可树干注药或树干刮皮防治。 3、花椒窄吉丁:秆部害虫,两年一代,幼虫时取食韧皮部,后逐渐蛀食形成层,老熟后在木质部蛀化蛹道。成虫危害树叶以补充营养,被害树木流胶,严重时可使树干基部全部蛀食,使树皮干枯、龟裂直至死亡。

防治方法:用久效磷、氧化乐果、克虱蚜等内吸性农药,进行树干涂药、喷药和树冠喷肥、胶疤较大的进行刮胶涂药或切逢涂药,喷药浓度1000倍,也可用锤击法即用锤或砖头在胶疤较小时进行锤击防治,后及时清园,集中处理虫蛹。最好的办法是涂干,既用40%氧化乐果乳油或久效磷50-100倍液加5%的柴油和黄土适量,混合拌成泥浆,涂于树干50cm以下。

花椒的功效

中医认为,花椒有芳香健胃、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解腥之功效。中医常用花椒治疗各种疾病,具体说来,花椒的功效有如下几种:

治疗荨麻疹:取干花椒皮100克,置于容器内,加入沸水50毫升,浸泡24小时。滤去花椒皮,留取花椒水,治疗时,以花椒水药液涂于患处,即可止痒消肿。

治疗痔疮:煮一大盆花椒水,熏洗患处,熏洗后把土豆切成薄片,贴在外痔上。早晚各一次,三天后可见明显效果,坚持半年可治愈。

治疗花粉过敏:花椒25~30粒,用100毫升的开水闷泡4~6小时后装入干净的瓶子中,皮肤出现瘙痒症状时以此水擦拭。花椒水有止痒作用,因花粉过敏造成轻微瘙痒后擦拭有一定效果。但是,花椒也有刺激作用,所以浓度不能高,如果是严重过敏,出现红肿症状则不能再擦拭了。

治恶心呕吐:花椒200克,炒研,面糊为丸如蚕豆大,每日1次,每次10丸,醋汤送服;或花椒9克~12克,用植物油50克~80克将花椒炸焦,弃椒留油,待油凉后以次服用。

治痢疾:花椒9克~12克,红塘15~20克,加水煎服,每日早晚各一剂。 治受寒痛经:花椒9~12克,生姜18~24克,大枣10~20枚,加水300毫升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治胆道蛔虫症:花椒30克,文火微炒,加乌梅9克,水煎服,每日2~3次;或花椒9~12克研细粉,鸡蛋1~2个,用植物油炒熟后服用,每日2~3次。

治蛔虫性肠梗阻:用麻油100~200克,置锅中煎熬,投入花椒15克~20克,呈微焦即捞出弃去,待花椒油微温时一次服完。

治血吸虫病:花椒炒研成粉入胶囊,成人每日5克,分3次服,20~25天为一疗程。

治腹痛:花椒3克,干姜6克,香附12克,水煎服,每日2次。

治老年人病后腰酸腿软:干花椒50克,茴香20克,混合后上锅炒,在研成粉末,每日2次,每次3克,用温水服用。

治蛲虫病:花椒50克,加水1000毫升,煎沸40~50分钟,过滤,取微温滤液25~30毫升行保留灌肠,每日1次,连续3~4次。

治妇女阴痒:花椒、蛇床各50克,藜芦25克,陈茶1撮,烧盐100克,水煎熏洗。

治牙痛:花椒6克,陈醋100毫升,加水煎煮,再去掉花椒,喝入口中含漱。

花椒油加工技术

制作方法 :

1.清选:花椒籽通过筛选清理,除去花椒梗及其它杂质后,以家用饭锅加火炒熟至口尝清香不糊为宜。

2.碾碎:炒熟后的花椒籽用石碾或石臼砸碎至粉末状(颗粒越小越好)。

3.熬油:将炒熟碾碎后呈黑色粉状物置入沸水锅中,随即以铁铲或木棒进行搅拌(2.5公斤左右的水加1公斤花椒籽熟细粉)。同时继续以微火加热保温1小时左右,所含大部分油脂可逐渐浮在锅的表面。静置10分钟左右,即可用金属勺撇出上浮的大部分油脂。

4.墩油:将上述大部分油脂撇出后,再用金属平底水瓢轻轻墩压数分钟,促使物料内油珠浮出积聚,可用金属勺将油分部撇出。

花椒籽一般出油率25%左右,为农家自产较上等食用油。

5.清渣:出油后的水及油渣自锅内掏出晒干可做肥料或掺兑饲料用。

大棚无公害蔬菜生产

塑料棚栽培蔬菜可促进早熟、丰产和延长供应期。是人类征服自然、扩大蔬菜生产、实现周年供应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发展 "三高" 农业、振兴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是现代农业的标之一。

一、塑料棚蔬菜栽培的意义和作用

蔬菜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副食品,人们要求周年不断供应新鲜、多样的蔬菜产品,仅靠露地栽培是很难达到目的的,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无霜期短,而长江流域地区虽然冬季露地能生产一些耐寒蔬菜,但种类单调,且若遇冬季寒潮或夏秋暴雨,连绵阴雨等灾害性天气,则早春育苗和秋冬蔬菜生产都可能会受到较大的损失,影响蔬菜的供应。而利用塑料棚进行蔬菜栽培可利用保护设备在冬、春、秋进行蔬菜生产,以获得多样化的蔬菜产品,可提早和延迟蔬菜的供应期,能对调节蔬菜周年均衡供应,满足人们的需要起重要作用。塑料棚进行蔬菜生产,主要有以下作用:

1、蔬菜育苗:冬春季利用塑料薄膜覆盖以培育茄果类、瓜类、豆类及藤叶菜等的幼苗,或保护耐寒蔬菜的幼苗越冬,以便提早定植,获得早熟产品。夏季利用塑料遮阳网覆盖育苗或栽培莲白、花菜、芹菜、窝笋等幼苗越夏。

2、越冬栽培:利用塑料棚,可于冬季栽培耐寒性蔬菜,在保护设备下越冬,使这类蔬菜早春提早收获。

3、早熟栽培:早春利用塑料棚,提早定植茄果类、瓜类、豆类、藤菜、生姜等喜温蔬菜,以获得早熟的蔬菜产品,一般可比露地提早30-50天。

4 、延后栽培:夏季播种,秋季在塑料棚内栽培果菜类,以延长蔬菜的生育期和供应期(如秋辣椒、秋番茄等),一般可延长供应期20-30天。

5、炎夏栽培:夏季高温多雨或干旱季节,利用遮阳网覆盖进行遮荫、降暑、防暴雨等保护措施,于炎夏栽培果菜类或叶菜类蔬菜,提高产量,增进品质。

6、无土栽培;利用塑料棚进行水培、基质培等无土栽培,生产无公害、无污染或无有害物质、残留低的蔬菜。

7、蔬菜育种:可利用塑料棚进行蔬菜的留种或杂一代的制种。

8、食用菌栽培:利用塑料棚来防寒保温、遮光栽培各种食用菌,以提高产量,增进品质。

二、塑料棚不同于露地的环境条件

塑料棚与露地栽培比较,不同之处在于:

1、照度低:进行蔬菜塑料棚栽培时,光线透过塑料,由于经过塑料覆盖以及塑料材料的老化、尘土污染、水滴折射、框架材料遮荫,建筑方位的变化,都会降低太阳光的透光率,因此塑料棚内的照度均比露地低。故在进行塑料棚的建棚及材料选择时,都应考虑如何充分采光,提高光能利用率。

2、温差大:在塑料棚的密闭条件下,空气热容量小,棚内温度上升及下降均快,昼夜温差特别大。如晴天中午前后在密闭条件下温度可达40-50℃,天亮以前温度降至最低点,昼夜温差可达10-20℃。昼夜有适当温差可增加光合作用,减少呼吸作用,有利于物质的积累。但温差过大,不利于蔬菜的生长与发育。因此,在生产中应根据作物需要进行温度调节,防止发生高温或低温危害。

3、湿度大:塑料棚内湿度忽高忽低,空气相对湿度随湿度变化而变化,中午前后气湿高,空气相对湿度低,夜晚温度低,空气相对湿度高。在密闭的棚内,白天空气湿度低,中午空气湿度达最低,夜晚空气湿度逐渐增高,即使晴天,其相对湿度常达90%以上,而且持续8-9小时以上,水汽量(空气绝对湿度)双外界空气高出5倍以上。空气湿度过高对大多数蔬菜生长发育不利,为多种病害的发生和蔓延提供了有利条件。

4、气流缓慢:在密闭的塑料棚内,气流横向运动几乎等于零,纵向运动也不如露地活跃。气流静止或缓慢运行,叶片长期处于同一位置,接受的光量相对减少,而且还影响二氧化碳的活动,叶片密集区域严重缺乏二氧化碳,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因此,塑料棚栽培蔬菜时必须通过人为通风,使棚内外空气交换,维持一定的空气流速,才能避免因通风不良而造成的下部叶片早衰、发病和落花落果现象。

5、二氧化碳不足:蔬菜作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晚上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氧气,放出二氧化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的二氧化碳远远超过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因此在相对密闭的棚内缺乏二氧化碳是经常的。二氧化碳日变化的幅度也很大,从日出开始到通风之前(10时左右)含量最低,从日落开始到天明蔬菜进行光合作用之前二氧化碳含量最高。据研究,上午光合量在一天中占70%左右,上午消耗二氧化碳最多。因此,棚中补充二氧化碳都宜在上午进行。

6、表土盐分积累:塑料棚不受雨水的冲刷,气温、土温均比露地高,土壤的蒸发量大,盐分随土壤水分上升,造成土表盐分积累,土壤溶液的浓度显著高于露地,栽培时间越长,土壤盐分积累越多,这是大棚生产中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

三、大棚蔬菜遇到灾害性天气的对策

冬春季节,采用塑料大棚栽培的蔬菜经常遇到阴、冷、风、雪、雨等恶劣天气,管理不善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阴冷天气冬季或早春,遇到持续低温、寒流天气、草帘子等覆盖物要适当晚揭。揭苫后要注意观察畦温变化,如果畦温稍有下降,应随揭随盖;畦温稍有回升,可以下午2时以前把覆盖物重新盖好。为加强夜间保温,可使覆盖物加厚。生产上常见有不少菜农在阴冷天气整日甚至连续数日不揭开覆盖物,这样会使秧苗生长衰弱,待天气回暖后揭帘见光时,易造成萎蔫死亡。

2、夜间降温天气 在早春,往往连续几天晴暖天气之后即出现一次寒流。寒流到来时,常常出现夜间突然降温,管理上稍有疏忽,即会造成很大损失。为此,要注意经常收听、收看当地气象台站的前期预报,遇到夜间降温天气,把草帘子等覆盖物盖严、压好。降温幅度过大时要适当增加覆盖。

3、大风天气白天把透明覆盖物固定好,不让被风吹跑;夜间盖严、盖好,必要时把草帘子等压好。春天遇南风天气,虽气温较高,但要避免冷风从通风口直接吹入畦内,以免伤苗。

4、中午前后有云天气中午前后,太阳光照较强,畦温变化快,如果空中出现云层,要随时注意观察畦温变化:云遮日,畦温降低,要关好通风口;云过日出,畦温又会很快升高,应及时打开通风口,防止烤伤秧苗,尤其在秧苗顶部触及塑料薄膜时,更应小心。

5、降雪天气白天降雪,要盖好草帘,其上再加盖夹层薄膜,雪停后立即清除积雪;夜间降雪,翌晨雪停后及时扫雪,保持覆盖物干燥,并及时揭去覆盖物使秧苗见光。连续阴雪天气后骤然转晴,揭去覆盖物后要注意观察秧苗变化,发现萎蔫,立即用草帘盖好,恢复后再揭开,如萎蔫则再盖上,如此反复,经过2~3天,即可转入正常管理。

6、降雨天气白天降雨,及时揭去覆盖物,防止草帘子等被雨水淋湿影响保温效果,但要注意不得使雨水淋入畦内;夜间降雨,雨后抓紧把覆盖物晒干。

四、大棚蔬菜病虫的简易防治法

由于大棚蔬菜特殊的生态环境导致其病虫害种类发生多扩展快危害重,是目前生产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下面介绍几种简易防治方法。

(一)高温闷棚法 1、苗前闷棚。大棚建成后,选择在晴天盖上棚膜,密闭闷棚7—10天,使棚内温度达到60℃以上,以杀死土表及墙体上的病菌孢子及虫卵,降低蔬菜生产期的染病率。2、带苗闷棚。带苗闷棚前几天,应浇一次透水,进行一次田间清理,摘除病叶及老叶,并将其带出棚外,喷一次保护剂,辅助闷棚,并选择晴天中午,将大棚密闭,使棚内气温升至42—45℃,保持2小时,处理完毕后,通风口不可猛然放大,要缓缓降温,并加强管理。每次处理相隔至少7—10天时间,要严格控制好温度,若棚温低于42℃,则抑制病菌的效果不好;高于45℃,植株则容易受伤。

(二)种子处理法病虫常潜伏或混杂在蔬菜种子里,在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可控制部分病虫害的传播。比较常用的种子处理可采用温烫浸种和药剂处理。温烫浸种(蔬菜种子)一般用50—60℃的温水浸泡5—15分钟,浸种时要不断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药剂处理可采用300倍的福尔马林浸种,也可按用种量的0.3—0.4%的比例,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三)土壤杀虫法根据常年病虫害发生规律,有针对性地选用合适的药剂加适量的细土拌匀,均匀撒施地表,然后翻耕入土进行土壤杀虫。苗床消毒可采用上铺下盖的方法进行,要注意保持床面表土湿润,以免发生药害。

五、怎样提高大棚蔬菜效益

提高大棚栽培效益常采取以下措施: 1、大棚蔬菜一般病毒较为严重,用化学药剂进行园土消毒可杀灭靠土壤传播病害的病菌,降低发病率。可每平方米床土注入3~5克多菌灵或300克溴化甲醇进行灭菌。

2、采取双层保温措施,在棚内加盖地膜,能使地温提高2℃,在棚内设置小拱棚,棚内的温度可保持在15℃以上。

3、采用聚氯乙烯无滴膜。用此法,大棚内的水汽便不会在棚膜上凝聚成水滴,对棚内的蔬菜构不成遮光影响,透光率保持在90%左右,蔬菜的光合作用就能保障。

4、正确选择和使用外源性植物激素,如采用防落素等,促进果实膨大,加速成熟,提高产量。

5、在茄果类蔬菜的苗期和始花期喷洒浓度为0.2%~0.5%的硝酸稀土液,能明显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

6、氨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超过5ppm即会导致蔬菜茎叶坏死,因此在大棚内栽培蔬菜,首先应控制氨肥使用量,在使用氨肥后要及时浇水,肥料深施并覆土,注意开窗换气,严防氨气危害。

7、在蔬菜大棚内的北侧弱光处设置一道反光幕,能明显增强蔬菜大棚北侧的光照,并可提高地温1.5~3℃。

8、燃放沼气,此法既能使棚内增温,又能为蔬菜补充二氧化碳气体,经过对黄瓜、青椒、菜花等多种蔬菜的试验,一般可增产20%~40%。

9、采用膜下滴灌技术,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可降低10%以上,混合病情指数降低。

10、在冬春季节蔬菜大棚密闭,湿度大,蔬菜易发生病害,使用草木灰后就可有效防止各种病害的发生。将草木灰均匀施于地面上可提高地温,降低土壤湿度,如果将草木灰施入土中,还能起到疏松土壤、增加肥力,提高秧苗抗逆性的作用。

瓜类主要病虫害及防治对策

一、猝倒病

1、病状:幼苗发病时,茎基部产生水渍状暗色病斑,绕茎扩展后,病部收缩成线状而倒伏。湿度大时,病部密生白色绵状霉,严重时幼苗成片死去。

2、防治:①选地势高燥的地块作苗床,要实行轮作制;②培育壮苗,苗床内宁干勿湿,在阴雨低温天气,要及时中耕,降低苗床湿度,晴天,应加强放风;发现病株,及时拨除,并用生石灰或草木灰消毒;③药剂方面,苗床用多菌灵或托布津、五氯硝基苯消毒。发病初期用托布津、甲基立枯灵喷雾。

二、疫病

1、症状:主要危害果实。一般先在接触地面或靠近地面发生黄褐色水浸状病斑,病斑迅速扩大,稍凹陷,潮湿时表面密生白色绵状霉,病瓜腐烂发臭。叶上病斑黄褐色,受潮后长出白霉并腐烂,蔓上病斑开始为暗绿色,后扩大湿润变软,其上部枯萎。

2、防治:①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块栽瓜类,实行三四年以上的轮作;②多施有机肥,实行高畦栽培,雨后及时排涝;③发现病株及时拨除,并用生石灰消毒;④发病前喷洒1:1:250倍的波尔多液。发病期可用75%百菌清500倍液,或80%代森锌700倍液等喷雾,一周一次,共喷3~4次。

三、枯萎病

1、症状:幼苗发病时,先在幼茎基部变黄褐色并收缩,然后子叶萎垂;成株发病时,茎基部水浸状腐烂缢缩,后发生纵裂,常流出胶质物,潮湿时病部长出粉红色霉状物(分生孢子),干缩后成麻状。感病初期,表现为白天植株萎蔫,夜间又恢复正常,反复数天后全株萎蔫枯死。也有的在节茎部及节间出现黄褐色条斑,叶片从下向上变黄干枯,切开病茎,可见到维管束变褐色或腐烂。

2、防治:

第一,严格实行三四年以的轮作,注意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地块种瓜类,最好是水旱轮作。

第二,先用抗病品种,采种时必须从无病植株上留种瓜。

第三,播种前严格种子消毒,一般可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浸种30分钟,或用50%多菌灵1500倍液浸种1小时,然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药液后催芽播种。

第四、高垄栽培,多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底肥。发病期间适当减少浇水次数,严禁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

第五,注意观察,发现病株则连根带土铲除销毁,并撒石灰于病穴,防止扩散蔓延。

第六,进行药剂防治。在瓜类生长期或发病初期可用70%托布津1500倍液,或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植株根际土壤,灌药量为每株300毫升左右。

四、炭疽病

1、症状:当叶片染病时,最初出现水浸状纺锤形或圆形斑点,叶片干枯成黑色,外围有一紫黑色圈,似同心轮纹状。干燥时,病斑中央破裂,叶提前脱落。果实发病初期,表皮出现暗绿色油状斑点,病斑扩大后呈圆形或椭圆形凹陷,呈暗褐或黑褐色,当空气潮湿时,中部产生粉红色的分生孢子,严重时致使全果收缩腐烂。

2、防治:

第一,在无病健壮的植株上留种瓜。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可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浸种30分钟,冲洗净后播种。

第二,选择高燥肥沃的地块种植瓜类。用有机肥做底肥并增施磷、钾肥,生长中期及时追肥,严防脱肥,苗期发现病株应及早拨除。定植后注意摘除病叶、病果。拉秧后及时清洁田园,重病地块要实行三四轮作。第三,收瓜时特别是收种瓜时,要防止损伤果皮,以减少病菌侵染机会。贮放冬瓜的地方要保持阴凉、通风、干燥,以抑制病菌蔓延。

第四,发病初期,随时摘除病叶,并用80%代森锌800倍液,或用50%托布津1000倍液喷洒叶片,7~10天喷1次,共喷三四次即可。

五、霜霉病

1、症状:一般病菌从叶片的气孔侵入,最初在叶上产生水浸状淡黄色小斑点,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斑,黄褐色,潮湿时病斑背面长出灰白色至黑色霉,遇连续阴雨则病叶腐烂,如遇晴天则干枯易碎,一般从下往上发展,病重时则全株枯死。

2、防治:

①加强栽培管理 施足有机底肥,生长前期适当控制浇水,但要严禁大水漫灌。植株适当稀植,增强通风透光。

②药剂防治 幼苗在定植前喷一次药,可用505福美双500倍液。发病后可用75%百菌清1000倍液,重点喷洒叶的背面,连续喷2次,以控制蔓延。保护地冬瓜可用百菌清烟雾剂熏蒸,亩用150~200克,分成七八个点燃烧熏烟。 六、虫害

1、瓜蚜:俗称腻虫、密虫等。用敌杀死、灭扫利、乐果、甲胺磷、菜喜喷雾均可。

2、小地老虎:小地老虎又叫地蚕、土蚕、黑土蚕,是一种杂食性危害较大的地下害虫。防治方法:①早春精耕细作,铲除园田及周围杂草,可消灭部分幼虫和虫卵。②毒饵诱杀95%敌百虫晶体150g,兑水1.0~1.5kg,再拌入铡碎的鲜草9g,傍晚撒在幼苗旁边诱杀。③用2.5%敌杀死兑水灌根。3、黄守瓜:用杀虫双、杀虫脒防治。

-

花椒培训

本文发布于:2023-12-06 02:03: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7994122369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花椒培训.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花椒培训.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花椒   进行   蔬菜   防治   注意   发生   栽培   土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