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 废墟的召唤》练习题

更新时间:2023-12-05 22:08:01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5日发(作者:罗汉松科)

-

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 废墟的召唤》练习题

3 废墟的召唤

01 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

A.轮廓(kuò) 充塞(sāi) 停滞(zhì)

...B.雕镂(lòu) 海藻(zǎo) 绮辉(qǐ)

...C.窸窣(sù) 嗫嚅(rú) 废墟(xū)

...D.怅然(zhànɡ) 迤逦(lǐ) 停泊(bó)

...2.选择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A)

A.呈现 甲胄 寂寞 奇耻大辱

B.遗迹 凝固 清析 慷慨激昂

C.点辍 诧异 苍烟 理直气壮

D.藤萝 花瓣 桔梗 满怀热眈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时间在这里,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停滞:事物因受某种阻碍而处于原..来状况下不能继续发展前进。)

B.为了凭吊这一段凝固的历史,为了记住废墟的召唤。(凭吊:对着遗迹怀念旧事。)

..C.他不答,我也停了说话,且看那瞬息万变的落照。(瞬息万变:在极短的时间内有很....多变化。)

D.我嗫嚅着,很不理直气壮。(嗫嚅:形容慢吞吞的样子。)

..(解析:嗫嚅:指想说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

A.大量事实证明:沉溺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

B.参观邓小平故居,你是周末去呢,还是暑假去呢?

C.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D.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将组织完成以“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电视活动。

(解析:A项冒号要管到句末,此句冒号不能管到句末,应将冒号改为逗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B)

A.提供网络搜索服务的企业必须整改是因为竞价排名机制影响了搜索结果的公正性是重要原因。

B.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才能,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

C.随着近年来草原自驾游的兴起,严重危害了草原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草原不可承受之重。

D.我原打算介绍王宾向张凯借阅《平凡的世界》,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父母回老家探亲去了。

(解析:A项句式杂糅,可去掉“是重要原因”;C项成分残缺,可去掉“随着”;D项“他”指代不明。)

6.根据语境仿写句子。

历史是根,文化是魂,艺术是源,建筑是印。艺术学家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政治学家说:建筑是承传的历史;历史学家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文学家说:有形的建筑是无形的魂魄。

7.前几年法国佳士得公司公然拍卖流失的圆明园兽首铜像,引起了华人及欧美各国的强烈关注。围绕这一事件,你所在的班级以“铭记历史,理智爱国”为主题开展了一次班会 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为营造活动气氛,板报上需要写一条标语。请从下列征集到的标语中选择一条,并简要说明选择的理由。

①兽首寄托爱国情。

②流落的兽首,国耻的见证。

③兽首回家路漫漫,中华儿女当自强。

示例一:第①条。表现了对兽首拍卖事件的关注,传达出我们被这一事件所激发出的爱国热情。示例二:第②条。表现了对兽首拍卖事件的关注,传达出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的心声。示例三:第③条。传达出中华儿女期盼国家强盛、流失文物早日回归的强烈愿望。

(2)圆明园兽首拍卖事件引发中国民众的强烈抗议,而欧美主流媒体却声称“中国应买回自己的文物”。请综合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两条理由,驳斥这一观点。

材料一: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记者会上,就法国佳士得公司拍卖圆明园流失铜像一事,发表了如下讲话:“众所周知,相关文物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被英法联军劫掠,并流失海外多年的中国珍贵文物。中国对其拥有不可置疑的所有权,这些文物理应归还中国。”

材料二:中国文物专家坚持认为,圆明园兽首铜像的真正价值不过几十万元人民币,现在鼠首、兔首铜像的拍卖价格已高达2亿元人民币,明显属于人为炒作的结果。拍卖者利用中国人的爱国热情牟取暴利,是无耻的行为。

示例:①中国对被劫掠而流失的文物拥有不可置疑的所有权。②兽首价格一路飙升,已经远远超出了文物本身的价值,这是国外商人利用华人的爱国热情牟取暴利的手段。

02 课内精读

阅读“对着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我不由得闭上眼睛”,回答下面的问题。

8.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称这段历史是“凝固”的。试着用心理描写的手法描写一段作者怅然凝望的心理活动。

眼前的废墟依旧,社会发展停滞不前,所以作者称这段历史是“凝固”的。

心理活动示例:眼前的圆明园呀!你为什么现在仍然是断壁残垣?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呀,你看到我们的落后了吗?放眼整个世界,时代的步伐是多么快呀!为什么我们还在原地踏步?

9.请你说说对“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吗”的理解。

作者认为每个人在历史上都有其价值和作用,希望人们能像屈原那样为历史做出自己的贡献。

10.“它是在召唤!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拟人。风的召唤其实是作者自己在召唤,召唤人们改造这凝固的历史,这是社会的需要。

11.阅读下面的链接文章,结合本文回答问题。

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拨离大地的美转化为皈附大地的美。废墟表现出的固执,活像一个残疾了的悲剧英雄。废墟是古代派往现代的使节。废墟是祖辈曾经发动过的壮举。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拥挤了。废墟不值得羞愧,废墟不必要遮盖,不能设想,古罗马角斗场需要重建,庞贝古城需要重建,吴哥窟需要重建,玛雅遗址需要重建,就像不能设想,远年的青铜器需要抛光,出土的断戟需要镀镍,宋版图书需要上塑,马王堆的汉代老太需要植皮丰胸。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只有在现代的喧嚣中,废墟的宁静才有力度,只有在现代人的沉思中,废墟才能上升为寓言。

(选自余秋雨《废墟》)

(1)“废墟有一种形式美”,结合《废墟的召唤》,说说如何理解这里的“美”。 圆明园废墟在作家宗璞的笔下是那么凄凉,这种凄凉给人们以变革的奋进,所以说“废墟有一种形式美”。

(2)“废墟是古代派往现代的使节”,你认为这个使节向你传达了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接待这个使节呢?

这个使节向人们传达了历史上的屈辱。我们应该不忘屈辱,大胆改革,开创出时代的新天地。

(3)废墟“上升为寓言”需要怎样的精神?

需要一种变革的勇气,更需要人们的智慧。

03 拓展阅读

(原创)

邂逅一座城

郑嘉傲

①睡眼惺忪地挪到窗前,扯开窗帘,阳光猛地闯入房间,不算刺眼,却足以感受北京清晨的热情,让人不禁想要夺窗而出拥抱美好的新一天。

②收拾好行囊,尝罢老北京的早餐,沿着地图乘地铁来到圆明园,已是艳阳高照、万里无云的“半晌午”了。

③湖面荷花满池,湖边杨柳依依,树下粉花绽放,路旁石头成趣,多美的景色,可这大概也不及当年的万分之一。我们已经无法见到,这座举世无双的皇家御苑当年究竟是怎样一番盛景,只能静静坐在湖边,依靠现在装饰出的公园景色,闭上眼睛,想象当年这条小路、这面湖水留下的足迹。

④一阵风吹来,不知是否吹醒了百年之前的清宫旧梦?英法联军的罪行固然可恨,可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又是什么呢?行走在沧桑之后依然婆娑的园中,在崎岖的湖边小道,风景悠悠,可心情难免沉重。与我同龄的少年一代,大概没有多少人答得上来:当年英法联军是以什么理由或者说是以什么借口烧毁圆明园的?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帝国主义对外扩张血与火的本性决定了他们所到之处的野蛮行径。然而我以为,悲剧的制造者绝非仅仅是敌人的炮火,更还有我们的软弱。

⑤如今,繁华褪去,在海晏堂、在方壶胜境,在这一个个美丽的名字背后,历历在目的只剩下让人揪心的伤痕,以及抹不去的屈辱。杂乱无章的碎石中,俯身去看依旧能找到些没被破坏的雕刻花纹,在数百年过后的今天看来,依旧细致精美。在西洋楼遗址处有一堵坚实敦厚的石墙,火烧的痕迹任凭风吹雨打依旧清晰如昨。可越是如此,越感觉心口的压抑、遗恨。

⑥既然我们无法扑灭英法联军那场可耻罪恶的大火,那么,何不让历史继续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反思?

⑦吕思勉先生说过:“历史者,人类留存之重要活动记录,足以参酌而以了解过去与未来者也。”如今之中国,随着经济增长、文化繁荣,已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然而不仅仅国富,更重要的是民强。如果只是一味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民族精神的根基,我们只能是惊涛骇浪中前行的一艘巨轮,速度虽快,可一旦灾难来临,却没有丝毫反手之力。又好像是一座地基不牢的高楼,越是高耸,越是岌岌可危。作为新时期的中华儿女,我们不仅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更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主动承担传承中华文明的重任。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国家的富强,是每一个人努力的汇聚,个人的力量虽小,乘以十四亿却是不容忽视的。那场大火烧毁的是圆明园,可是燃起的应是中华儿女的斗志,是新时期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⑧怀着对昔日盛景的遗憾、对屈辱历史的沉思,就这样静静走着、走着„„阳光下视线慢慢模糊,恍惚间,我看到了一百五十余年前的那场大火;昂首再望,也看到了不久的将来 祖国的辉煌。

⑨园中走过一遭,再次仰首,阳光已没有初到时那么刺眼,平静而温柔地抚过大地,湖面粼粼波光折射的是圆明园的美丽,更是历史的哲思。

(《北极光》 2016年1期,有删改)

12.邂逅圆明园,作者产生了哪些联想?【概括主要内容】

①圆明园悲剧的制造者不仅是敌人的炮火,更有我们的软弱;②当今中国要国富,更要扎牢民族精神的根基;③新时期的中华儿女,不仅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更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主动承担传承中华文明的重任。

1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的画线语句。【赏析重点语句】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阐释了忽视民族精神的根基的严重后果,给读者以警醒和深思。

14.下面语句中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理解关键字词】

然而我以为,悲剧的制造者绝非仅仅是敌人的炮火,更还有我们的软弱。

...“绝非”是“绝不”的意思,“更”表示递进关系,这两个词语都起强调作用,强调了火烧圆明园的悲剧更重要的是我们民族的软弱造成的,给读者以警醒和深思。

15.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可越是如此,越感觉心口的压抑、遗恨”的理解。【内容的理解】

贵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曾经繁华于世,后来却横遭焚毁。如今虽然风景悠悠,只有雕刻花纹和残破的石墙在诉说着当年遭受的屈辱。屈辱的历史历历在目,现实的某些现象让“我”心塞,所以心中压抑、遗恨。

16.结合选文,说说选文最后一段的作用。【分析语段的作用】

①以阳光结尾,照应首段,使文章结构完整清晰;②以阳光下美丽的圆明园景色暗示中华民族美好的明天,给读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③流露出作者对历史的沉思,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对国富发强的中国的憧憬。

04 写作创新

17.本文多处使用了景物描写来抒情达意。请运用景物描写写一段话,来描绘一个图景或抒发自己的感触。(100字左右)

【课文片段在线】迤逦行来,已到水边,水已成冰,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着绮辉。远山凹处,红日正沉,只照得天边山顶一片通红。岸边几株枯树,恰为夕阳做了画框。框外娇红的西山,这时却全呈黛青色,鲜嫩润泽,一派雨后初晴的模样,似与这黄昏全不相干,但也有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清冷。

【写法分析】此处描写与开头荒凉清冷的景象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寄托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景物描写可从下面四个方面入手:(1)运用连串式描写来展现景物画面;(2)运用情景式描写来抒发人物情感;(3)运用对比式描写来衬托景物之独特;(4)运用梦幻式描写来反映人物期待和美好向往,深化主题。

【例文】夜,太静了,而且月光又像朦胧的银纱织出的雾一样,在树叶上,廊柱上,藤椅的扶手上,人的脸上,闪现出一种庄严而圣洁的光。海似乎也睡着了,我听到轻柔的浪花

拍在沙滩上的微语。

-

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 废墟的召唤》练习题

本文发布于:2023-12-05 22:08: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7852811121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 废墟的召唤》练习题.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 废墟的召唤》练习题.pdf

标签:历史   圆明园   废墟   描写   中国   需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