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模式的探讨

更新时间:2023-12-05 19:21:56 阅读: 评论:0

2023年12月5日发(作者:母亲节贺卡)

-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模式的探讨

维普资讯

2006年(第35卷)第5期 繁理科学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模式的探讨 仇 芸 (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实行个性化服务已成为其发 计算机、通信网络复合。整体来说,它打破了传统的以馆藏资源为 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其服务模式的特点、服务模式的基础、服务 主的被动文献服务模式,能够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主动的开展以 模式转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个性化服务 服务模式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根本就是尊重用户,并通过研究用 户的行为、兴趣、爱好和习惯,为用户搜索、组织、选择、推荐更具 针对性的信息内容的信息服务。它的核心是提供符合用户愿望的 帮助,使其满意,这要求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的确定必 须符合用户的需求与心理。它是针对学校师生在教学,科研方面 的不同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对应式的服务。对高校图书馆而言,这 种个性化服务已具有主、客观条件,应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图书 馆要实现自身价值,就必须从读者的利益和需求出发,筹划可以 预见的读者需求变化趋势,重新整合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和服务功 能,形成一个以服务为导向、互相协同,能够动态适应读者需求变 化的服务体系。 1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模式的特点 1.1实现图书馆与信息用户的友好交互 建立允许用户充分表达个陛化需求,能够对用户需求行为进 行挖掘的个性化服务系统。信息服务的系统不仅能提供友好界 面,而且要方便用户交互,方便用户描述自己的需求,方便用户反 馈对服务结果的评价。 1.2建立复合式的信息资源组织体系 通过对各种馆藏资源的有效组织、管理与配置,建立复合式 的信息资源组织体系,为读者利用馆藏资源提供最大的便利。首 先,在馆藏资源的物理载体的组织上要方便读者,在馆藏资源的 空间布局上最大程度拉近读者与资源之间的距离。其次,馆藏资 源的内容组织上要方便读者利用,建立完善的检索体系,力争达 到“一索即得”的效果。 1.3服务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方便读者 能够关注并满足个别读者的个别需求。不仅要为用户提供更 加准确的信息,而且还要能够按照用户指定的方式进行服务,如 满足用户对信息的显示格式、提供结果的方式的要求,对服务时 间、服务地点的要求。 1.4建有快速便捷的信息传递通道 高校图书馆应围绕“满足用户的真正需要”这一主旨,利用现 代化信息技术,与用户建立互动式的交流,并构建动态的用户信 息库,借此,准确查找目标用户群,强化与用户的关系,构建畅通 有序的个性化服务信息通道,主动将用户所需的信息推送给用 户,提高个性化信息服务水平。 2 应用信息技术,完善服务体系 图书馆提供的能满足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的服务体系应是 传统馆藏的印刷文献与电子文献或虚拟文献共存互补的复合式 信息资源服务体系。从信息资源来说,是。手写型、印刷型、缩微 型、视听型与电子型、网络型文献复合,实体文献与虚拟文献复 合,传统书库与数据库复合;从服务范围来说,是本地、本单位服 务与远程服务复合;从服务对象来说,是固定用户与不固定用户 复合;从服务手段来说,是传统的馆内借阅服务与网络服务、在线 服务复合;从技术方法来说,是传统技术与信息技术、数字技术、 网络技术复合;从建筑设备来说,是图书馆建筑实体与虚拟信息 空间或环境复合,图书馆传统的书架、目录柜、阅览桌椅、卡片与 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为目的的全方位的服务。 复合式服务体系建立的根本是加强馆藏资源的组织与管理, 根据用户需求,精心组织多种媒体、各具特色的信息资源。现代高 校图书馆复合式服务体系的建立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虚实结合, 传统服务与网络服务一条龙,在继承传统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 基础上,开展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化多样性服务,为用户提供多 样化的选择途径,从而使用户在传统文献和数字化信息资源并存 的环境中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全面的信息。 3 提供多种服务方式,满足教学科研方面的信息需求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个性化服务提供了理想平台。高校图书馆 要突破传统的借还文献的狭小范围,就必须将重点放在教学、科 研对信息知识个性化需求的满足上,最大限度地实现个性化服 务。 3.1为重点学科建立专门的“系统”界面 一方面,要加大对重点学科文献购置经费的支撑力度,与重 点学科建立并保持长期而稳定的文献保障协调关系。另一方面要 加大对学科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导航。为重点课题项目建立专门 的数据库。高校一般由院校科研处牵头,承担着一批国家或地方 的重点科研项目。图书馆工作人员应主动与教师配合,选定有关 重点研究课题作为服务项目,深入其中,从课题立项到成果鉴 定,自始至终跟踪服务,对研究人员思路、观点进行挖掘的同时, 更要有针对性地筛选信息,进而提供具有指导性、建设性的信息 资料,为重点课题建立专门的数据库。 3.2为导师、学科带头人建立“个人网页” 高校集中了一批名望高、造诣深,影响大的专家、教授,他们 大多为研究生导师和学科带头人,在科研中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一方面图书馆可为学科带头人、研究生导师建立个人档案,要对 他们进行连续不断的特定的文献服务,如定题跟踪服务等,以保 持与用户的联系。发挥信息服务系统的个性化功能,根据用户知 识和使用情况分析检索要求,优化检索过程,选择检索结果,并将 个性化界面和用户利用的其他服务集成起来,形成“个性化用户 数据库”或“个人网页”。 3.3开设各专题咨询专线 高校拥有知识渊博的学者、专家,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方便、 快捷的信息传输和处理技术开设咨询专线,建立应答系统、点播 系统或点读系统,为用户和专家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息交流渠 道,以满足读者咨询要求,使信息交流充满生机。 4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模式的转变 4.1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传统模式 传统模式主要是指图书馆用传统的服务手段满足读者来图 书馆提出的服务要求。虽然传统的服务模式因受到图书馆各方面 条件的制约,不能充分满足读者的需求。但各馆都想方设法为读 者创造宽敞舒适的阅览环境、开放式的借阅条件,把读者视为上 帝,让读者来到图书馆能充分体会舒适、方便地借阅图书,有宾至 如归的感觉。 4.2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现代模式 现代模式主要是指读者可以坐在图书馆里或家里的一台电 脑前,使用一个检索界面就可以获得他所需的全部信息。这是- 种集咨询功能、文献检索功能和文献提供功能于一(下转138页) 75 

-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模式的探讨

本文发布于:2023-12-05 19:21: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7017753162366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模式的探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模式的探讨.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服务   信息   图书馆   用户   个性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